行政管理制度改革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899753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管理制度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行政管理制度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行政管理制度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行政管理制度改革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行政管理制度改革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管理制度改革(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篇一:浅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目 录摘要 . 1导论 . 2一、政府管理职能的概述 . 2市场经济下西方国家政府职能 .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本国政府职能 . 3二、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变迁 . 3(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概述 . 3(二)当前政府行政管理主要弊端 . 3三、推进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 5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 . 5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 . 6科学设置政府机构 . 7创新政府行政管理方式 . 8结束语 . 11参考文献 . 12摘要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为适应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有效解决各自所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世界各国相

2、继开展了公共行政改革,“经济全球化和政府作用”是各国认真思考的课题。文章以政府管理职能入手,简要阐述市场经济下西方国家政府的职能,以及在不同经济体制下我国政府的职能及其转变。文章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历程,分析了当前我国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中的主要弊端。随着中国的入世,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为此文章提出了可行性较好的推进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关键词 行政管理 职能转变 地方政府 体制改革导论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市场全球化和竞争全球化,当前形势下世界各国为适应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客观需要,相继开展了公共行政改

3、革,“经济全球化和政府作用”是各国认真思考的主题。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直接面临竞争的是企业,承受最大挑战的却是政府。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之一,也越来越深入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为迎接这一严峻挑战,中国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努力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廉洁、高效、法治、有权威、有能力的政府。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这一政治文明建设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目标。但我们注意到,当前我国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在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方面仍存在弊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进一步深化。文章以政府经济管理

4、职能为立足点,以地方政府为主要视角,对现阶段我国政府管理体制作了一些思考,并对完善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初步设想。一、政府管理职能的概述政府职能即公共行政职能,具体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换句话说,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依法行使行政权力的范围、程度和方式。从现代社会和各国政府行政实践来看,政府的基本职能可以分为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职能。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一角度,不同国家的政府职能各具特色。市场经济下西方国家政府职能西方市场经济已有几百年历史,作为市场经济体制的政府职能,它大体经历了“守夜人”、“全面干预”到“混合经济”阶段,即从让市场机制这只“看

5、不见的手”自由调节经济运行到政府与市场结合的“混合型”经济。混合型经济体制下的政府管理职能既不直接干预经济运行,也不放弃间接影响和干预经济运行。在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政府与经济关系的模式也非一致的,比较典型的有美国模式、日本模式、德国模式和北欧模式。尽管因不同的国情、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形成了各国政府职能上的不同特色。但综观各国,政府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职能作用大致表现为:一是具有市场开拓的导航职能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的作用必然使其表现出明显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其经济的发展必将付出昂贵的时间和社会成本,此时通过政府的导向力量,有利于促使市场经济系统整体抓住机遇,快速升级。

6、二是对市场运行的调控职能作用。西方各国政府纷纷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与管理,并逐渐使之成为政府的重要经济职能。同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可能消除社会收入的分配不公,通过政府的积极作用,可以大大缓解由此所引发的社会矛盾。三是具有驱动市场发展的助推作用。对于因价格信息误导和不正当竞争引起的非法垄断,需要政府通过立法,制定必要的市场活动规则,以规范各类经济主体的行为,限制不正当竞争,维护正常经济秩序,从而起到了推动市场经济发展作用。随着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的巨大变化,各国政府主要通过重整政府机构、实行分权、精简冗员等方式来强化良好的经济政策环境功能,培育市场功能,改革对国有公共企业的管理功能,并且实行新公共

7、管理模式,使政府管理功能在较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到位”而不“越位”,低成本而有效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本国政府职能由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管理,是一种单一计划性的、全能型的、直接的行政管理或管制。它的集中过多、统得过死等因素,影响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企业被行政隶属关系束缚,缺乏活力,在资源配置中忽视和限制利用市场机制,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和效率低下。显然,这样的政府管理及其职能作用势必形成低效能,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更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指出的是,历年来的中国的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换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进展。经济改革开放与发展的持续推进,经济社会生活的

8、不断变化和进步,它们每时每刻都在作用于政府的机构与职能,强有力地牵引着、推动着政府的机构改革与职能转换。二、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变迁(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概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过了五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第一次改革始于1982年,下放经济权限、财政收支权限和人事管理权限,精简干部队伍并开始建立了干部离退体制度,但是这次改革不是很彻底;1988年的第二次改革,首次提出转变政府职能要求,对以后行政体制改革产生深刻的影响;第三次改革在1993年,把行政管理的职能转为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和提供服务及监督检查,各级政府普遍精简了队伍和机构,并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行政管理

9、体制;第四次改革是1998年改革,为适应改革的要求,对国务院的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也同时进行了调整;第五次改革是20XX年改革,是在1998年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的,最终完善了政府机构设置,理顺了政府部门职能分工,提高了管理水平,更形成了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政府的机构设置及行政管理体制。(二)当前政府行政管理主要弊端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中国的政府机构改革与职能转换的取得很大进展,促进了政府体制的逐步变革。然而,尽管有了历史性的进步,但是对照还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上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有些还相当严重,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还大相径庭,可以说,现行政府

10、体制尚未完全冲破以往政府体制的藩篱,表现为:1.全能政府的角色未完全改变尽管一直以来,都十分强调有效放权,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但时至今日政府仍习惯于包揽一切。有些地方,政府还给企业下指标、定规模,用行政命令搞技改,用传统的方法搞评比,搞激励,走马灯似的考评成为基层的沉重负担。政府职能的“越位”情况随处可见,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把本该由市场和社会调节的工作变成了自己的职责来履行,把自己推向了什么都要管、什么事都负责的境地。2.政府的管理方法落后,行政效率低下现在政府的管理方法,仍很大程度上遗留有计划经济年代的痕迹。审批项目过多,办事程序繁琐的局面没有根本改观。各个部门职

11、责划分不明确不具体,行政权力分解过细,事无巨细,谁都管谁都决定不了,形成公文旅行。3.政府运行透明度不高,政府监督难以到位这些年来,在行政民主化浪潮的推动下,各级政府也采取了行政公开、增强政府运行透明度的举措,如政务公开、决策公开、价格听证等。然而,这些做法目前只停留在形式层面,尚未制度化,在实际操作上,人为影响的因素很大。在很多情况下,这种公开与否往往取决于政府官员的主观意志,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使政府监督工作很难到位。4.政府行政随意性大,依法行政未真正落实有的政府官员错误地认为“依法治国”就是用法来统治公民,而“依法行政”就是用法来管束公民,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导

12、致了政府行政上的任意性和随意性。就我市而言,据统计,20XX年8月至20XX年7月全市这类上访共398批次,10095人次,分别占同期上访总量的%和%,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和%。此外,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以及公务员素质不适应等问题较为普遍。不少公务人员还习惯用计划经济的套路来处理当前的工作,习惯于以审批代替监管,以长官意志代替法律规范,给政府机关的工作效率、办事质量带来严重挑战。上述体制上的种种弊端不仅与当代政府行为原则和规定格格不入,而且由于政府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职能,长期与社会活动中的各种利益群体打交道,容易被自己所管理的利益群体所“俘获”,使自己不知不觉地从利益群体的角度出发

13、制定政策与执行政策,丧失公共管理者的公正性与客观性。而各级政府对经济活动所设置的前置式行政审批过多,程序繁琐,办事效率低下,不仅大大增加了当地经济发展的交易成本,恶化了当地的投资环境,而且由于政府的不依法甚至违法行政所造成的群众上访则大大损害乃至败坏了各级政府在群众和投资者心目中的形象。正因为如此,政府职能转换、体制创新作为新一轮改革的起点,能否在新的一轮竞争中再创体制新优势已现实地摆到了我们面前。历史的车轮又把我们送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篇二:浅谈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浅谈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专业名称:姓 名:考点名称:准考证号:联系电话: 行政管理目 录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加强法制化建设的必然性 . 2(一)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 . 2(二)行政管理体制的性质和地位决定了改革必须依法推进 . 3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法制化建设的加强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