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管理制度的局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898632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9.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晋商管理制度的局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晋商管理制度的局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晋商管理制度的局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晋商管理制度的局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晋商管理制度的局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晋商管理制度的局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晋商管理制度的局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晋商管理制度的局限篇一:晋商管理晋商管理晋商的管理理念是:“家有家法,铺有铺规。”“营运之法,贵乎章程。未有章程不良,而能悉臻上理者也。”“所有一切规章,全在今日创始之始认真作立,以期历久无弊。”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实行规制化管理,上自东家、掌柜的职责权限,内部机构的组织设置,业务上的内务外交,人事上的上下级关系,各分号与总号之间的权属与交往;下至伙友员工的行为处事,各处人位的穿衣吃饭消费标准等,都框之于规制,成文公示,有章可循,人人必须严格遵守执行。违规者严肃查处,不讲情面,不论亲疏,轻则降级处罚,重则开除出号。晋商这样严格的规范化管理,其目的在于“兴利除弊,以固基础”,使生意兴隆昌盛,事业

2、永存。明清两代“第一商帮”晋商的过人之处,不仅在于实现了“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积累了大量财富,盖成了至今令人叹服的大院,更重要的还在于这种成功背后的制度。这套制度之所以有效,就在于它基于对人性的正确理解。人性特色说到“人性化管理”,人们就会想到尊重员工和善待员工。这的确是重要的,但决不是“人性化管理”的全部内容。人性不是简单的善恶之分,而是善与恶的结合。人性最本质的特点是利己。在一定的制度引导下,人性可以显示出善的一面,为企业和社会作出贡献。但如果制度失误,人性也会显示恶的一面,为非作歹。制度就是要扬善抑恶,制度设计中的激励约束机制,正是要达到这一目的。晋商管理制度之所以人性化,制度设计的核

3、心正显现于此。人的本性是利己的。要想让员工为企业作出贡献,不能只靠口号。有付出,才有回报,满足了员工的个人利益,员工才能显示出善的一面。“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为企业发展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晋商明白这个道理,设计出了符合人性的身股制。比钱更重要的是尊重和信任钱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水平,是幸福的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个人利益。从人性的角度看,给钱当然是有效的激励。但钱并不代表一切,员工还需要得到尊重和信任,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晋商的企业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大东家所代表的所有者只决定企业的大事,如大掌柜的任免和分配。而日常经营管理,包括管理人员的任免、分号的设立、日常经营决策与管理等,完全交给大掌

4、柜。有效的制度要有相应的惩罚制约人性恶的制度关键是权力制衡,即不存在绝对的、至高无上的权力,每一种权力都有另一种权力来制约。在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晋商的企业已经实现了股份化。在这种企业中,最高的决策者是相对或绝对控股的大股东,晋商中称为大东家。其他股东不参与决策,仅仅分红。但大东家的权力并不是绝对的,有两种制度来约束:一是大东家对企业承担无限责任;二是其他股东有撤股权,这种撤股权相当于今天的“用脚表决”。晋商成功经营的秘诀晋商能够走向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培养和吸引了一大批具有商业头脑和知识储备的人才。可是,晋商又是如何吸引人才的呢?票号里那些几近苛刻的制度,为什么没有把员工吓跑,却成全了山西

5、人口口相传的“有儿开商店,强过做知县”的民间谚语呢?(1)股份制,晋商的股份制是长期演变的结果,两权分离使得资金所有者和无资金的经营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股份制之前,已经出现了贷金制、朋伙制和伙计制。明朝后期的伙计制已是股份制的前身了。伙计制就是有一个或者数人出资,雇佣伙计经营,建立在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相互信任地基础之上。(2)内部业务运营管理制度,有效防范了风险。一个企业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首先看内部组织架构的设置,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是:适应企业业务的需要,而且内部各个部门权力不交叉也不遗漏,每个部门和每个人权责利明确而一致。(3)激励机制身股制,把员工的利益与商号的整体利益联系在一起。晋商

6、之所以成功,就是有一套相当完善的激励机制,它的激励机制是什么呢,我们说晋商里面工作他的收入可以分为两块,一块收入我们叫做“固定收入”,那么这个固定收入又分做两块,一块就是你在票号里边工作,你的穿、你的吃、你的用,一切都是由票号给你,实行“供给制”。有一篇文章,就是一个票号的后人回忆他父亲在票号时候的待遇,他说待遇非常优厚,比如吃的是每天中午都有肉,而且基本都有酒,冬天还给黄酒,票号里边吃的东西基本上是半个月不重样,每天都是换一样,你看这个吃得非常好。穿的呢,应该说穿得也非常好,夏天都是丝绸,冬天都是毛料。其他的,比如说你在外地工作你要回来探亲,你坐车也好坐船也好,一切费用都是由票号支付。这块儿

7、我们叫什么呢?叫做供给制,供给制的待遇相当好。(4)晋商的用人机制晋商的用人原则是用乡不用亲、择优保荐、破格提拔。用乡不用亲,用乡是为了利用乡情加强凝聚力,不用亲是为了严格管理制度,尤其不用三爷(少爷、姑爷、舅爷);择优保荐,择优就是选择优秀的人才;保荐是实行担保制度,所用之人必须有一定地位的人担保,被保人的问题由保荐人负责;破格提拔,是对优秀人才打破常规,破格任用。晋商的人才培养制度学徒制,为晋商培养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学徒制有三个环节:选人、学习、实践。(5)晋商的约束机制,就是利用传统儒家文化建立自己的约束机制,这些观念也成为晋商企业文化的核心。(四)晋商衰败与消亡的原因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8、。晋商的衰败,主要因素还是内因,企业治理缺乏制衡,制度的缺陷,在外部环境相对恶劣的条件下,进一步放大了缺乏制衡机制导致的后果;而当晋商内部问题严重时,社会的动荡就会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传统的儒家文化帮助其成就了晋商的成功,但是晋商后期的保守和封闭表现突出,是其衰败的本质原因。总之,可以归纳为企业治理缺乏制衡,依托官府职能异化,固步自封拒绝改革,农商思想不能远谋。(五)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抓住机遇,成就辉煌;逃避威胁,导致毁灭.从晋商的崛起和兴盛,我们看到是他们抓住一次次历史机遇,从春秋时期晋国的贸易鼓励政策成为中国第一批商人;北宋年间的“折中制”,抓住盐业放开销售和流通渠道的机会,

9、参与并扩大了盐业贸易;明初实行的“开中制”,放开了盐的销售和运输,晋商抓住了这个机遇,后又抓住了政府放开的盐业生产的机会,晋商登上了历史舞台;明代中期,盐业政策转向“折色制”,开始了与北边少数民族多元化的贸易;清代后,晋商抓住了两次机会,一个是清统一中国后,清政府的边疆政策和对外政策给晋商带来了贸易机会,成就了“货通天下”;另一个机遇是道光年间票号的产生,铸就了晋商的辉煌。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完善的制度建设可以规避企业的固有风险,提升企业运作效率。当然,其前提是制度的制定是合理的、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当前众多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都不缺少制度,但是能够有效执行的很少,究其原因分为几个方面:一是制

10、度的管理,通常缺少统一的归口管理部门,制度缺乏统一的规章制度管理思想,缺少制度分级分层管理体系、规章制度与业务发展相匹配的规划计划管理,有些制度尚处于各个部门自发建设管理阶段,形成了各个部门各自把握制度管理原则的态势,有可能造成制度管理的割裂;二是制度的制定,由于各部门在制度管理和制度制定方面的“自发和无序”状况,本位主意现象存在,因此存在制定的合理性和操作性不足,导致执行效果差或者无法执行;三是制度的执行环境,公司严格按照制度篇二:论晋商文化的兴衰论晋商文化的兴衰摘要:“晋商”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历史产物,是以中国封建农业经济资本中独立分离出来的商业资本为经济支柱的,它的文化内涵皆出于

11、儒教和封建礼制,经过创新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特色,盛誉古今。然而,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入中国,晋商文化最终难逃封建主义的牢笼,一步步走向灭亡,雄风数百年的晋商虽已成为历史,但它从未淡出人们的视线。他们早期的创业精神,中期的敬业精神,晚期的拼搏精神,值得我们当代人传承学习,他们的经营作风和经营理念是后代商人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宝藏。 关键词:晋商文化 盛誉古今 封建主义西方资本主义列强 灭亡传承学习一、晋商文化溯源及兴起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太行、吕梁两山脉距其两旁,土地贫瘠,水源缺乏,加之人口众多,因而自古以来山西人生活条件就比较困难。为了生存,山西人不得不外出谋生,智者经商,力者打工,依靠简陋的

12、肩挑贩运或骡驮车推,贩卖颜料、丝绸、首饰等等。到明朝初年,山西商人,尤其是以平遥为代表的晋中商帮,已经成为全国商业的龙头,形成一定规模。 明洪武初,平遥县主簿成乐任期届满,回南京述职时,由于看到平遥商人富裕非凡,就大力鼓吹应加大商业税收以增加朝廷财政收入。其实当时全国范围内因元朝末年的暴政和战争使国家商业萎靡,这时应该减免赋税,使人民休养生息,故朱元璋斥责成乐“税有定额。1若以恢办为能,是剥削下民,失吏职也”。从这个小故事中,足以看出晋商当时的繁荣盛景。然而,从明成化年起,由于赋税加重、横征暴敛;委商采办、商家亏损以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歧视下,商人在明代举步维艰,晋商的发展困难重

13、重。清代时期,晋商又重新崛起。在清军入关在北京正式建立大清王朝之初,顺治皇帝就礼请当时最有名的八位山西商人,“宴便殿,赐服饰”,还把他们编入了由内务府管理的“御用皇商”的行列。有一位名叫范毓宾的晋商,是山西介休人,是晋商中的巨富,祖父就是顺治皇帝召见的八大晋商之一。康熙年间征讨葛尔丹时,他的弟弟收购米黍卖给官军,使这次战争有了得力的后勤保障,取得了彻底胜利。2在清代对商业重视的宽松条件下,已有丰富经验的山西商人向全国各地进军,开创了晋商的盛世局面。二、晋商文化兴盛的原因 12摘录自明史食货 摘录自清史稿列传一百四1、坦然经商,诚信为本在封建社会的漫长岁月里,社会职业排序一直是“士农工商”,商居

14、其末,为世俗所不屑,但晋商始终能矢志不渝地坦然经商,从不自卑。山西商人之所以能坦然经商,“重利之念,甚于重名”,至少有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的原因。政治方面,明初兴起及清初复兴之后的晋商,通官宦接触颇多,明白为官者伴君如伴虎,如履薄冰,升降莫测,任你终日诚惶诚恐,紧夹尾巴,也难免飞来横祸,不得善终,因此,商人富贾都放弃官位,安心从商,赚得家财万贯。经济方面,在平遥有一句谚语说得好:“八秀才进票号改斜归正。”这里用“斜”而不是用“邪”,表面其不否认读书做官也是正路,但其路斜而漫长,不如经商更加快捷,更加实用。而且,商人的收益也非一般官员可比,如此之事,何乐而不为呢?“诚信”是晋商从业之根本,是其所以经

15、久不衰的有力竞争武器,也是字号、品牌百年不倒的根本保障。明代著名山西商人王现说过:“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故利以义制,名以清修,天之鉴也。”32、思维超前,敢于创新晋商之所以能不断发展,以至于到清代中期成为全国商界的龙头老大,在于他们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准确地分析市场的变化趋势,捕捉发展机遇,敢于创新,保证自己的领先地位。3、媚事权威,唯官是崇晋商本身发祥于封建社会制度完备的明清两代王朝,它从封建农业经济当中分化出来,又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它的道德伦理,思维定势等,必然是遵从儒教,严守礼制,所以尊奉皇权,媚事政权。晋商的富裕常使一些官吏眼红,一些实权官吏利用手中职权,换取晋商的“孝敬”是必然的,而晋商也从交往中获取好处。因此,晋商虽不做官,却也被官场缠住不得脱身,染上一身官气。4、立足市场,管理有方晋商在对待市场方面,清醒地看到“商号附着于市场,市场养育着商号”。在家乡遇到灾害时,他们竭尽全力,捐献家财,救灾济民,保护了自己的大后方市场,而且还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和尊重,获得了一世美誉。晋商在管理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制度: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制度;“顶生意”制度;学徒保举制度;分红时的留“厚成”、“倍股”制度;翔实清晰的财务制度。这些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晋商文化的发展和壮大。 3 译文:经商的和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