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和市场失灵案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897490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3.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府和市场失灵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政府和市场失灵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政府和市场失灵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政府和市场失灵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政府和市场失灵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府和市场失灵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府和市场失灵案例(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府和市场“双失灵” 雾霾,记者2013年12月10日从辽宁省环保厅获悉,辽宁省环境空气质量考核暂行办法公布以来,辽宁省首次给8个城市开出“雾霾罚单”,罚缴总计5420万元。其中省会沈阳因空气质量排倒数第一,被罚缴3460万元,占辽宁各市处罚总额64%。 辽宁治霾罚款标准 指标1二氧化硫 超标0.25倍罚缴20万 每递增0.25倍加罚20万 指标2二氧化氮 超标0.25倍罚缴20万 每递增0.25倍加罚20万 指标3PM10 超标0.5倍罚缴20万 每递增0.5倍加罚20万 空气质量“按日考核” 据了解,按照辽宁省环境空气质量考核暂行办法,截至10月末,辽宁省环境空气质量考核罚缴资金总计542

2、0万元。其中沈阳3460万元,大连160万元、鞍山780万元、抚顺160万元、本溪20万元、营口40万元、辽阳500万元、葫芦岛300万元。,104座城市,在雾霾中已无法分清你我 无论你是开车,还是步行 无论你是在写字楼,还是在马路边 无论你想的是GDP,还是下顿饭的着落 一样的空气“平等”地供养着每位公民 难道每次雾霾的消散 只能靠天气预报中那即将到来的“风”,政府和市场“双失灵” 农田水利现3万亿缺口,“以目前的农村水利设施情况,早则三五年,迟则七八年,可能会出现崩溃的局面。”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曾这样预言。,“十二五”期间,全国水利建设总投资规模约2万亿元,来自中

3、央的拨款就达到1万亿元左右。从中也可以基本确定,今年中国对水利项目的总投资在4000亿元左右。与“十一五”期间,7000亿元的总投资相比较,可以看出,中央对“水利改革”的决心和信心很大。,水利投入现状,但,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有70%以上的村庄没有任何农田水利建设投资,而能够获得国家投资的村庄仅占9.56%。中国当前的农田水利欠账是3万亿的缺口。,一方面,中央政府的财政支农资金主要用于的治理,地方政府则片面追求“市场化”,更多投入那些具有较高收益的城市水利建设项目,对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管理、维护工作则有“甩包袱”倾向;,原因分析,三峡大坝,另一方面,农民个体也因为农业生产的比较收益过低、

4、农田水利设施的外部性较大、农村组织化基本解散等问题而缺乏投入农田水利建设的动力,最后导致逐步出现乡村农田水利残损破败的局面,原因分析,农村水利设施现状,由于严重超期运行,中国现在很多农村的水利设施陈旧落后、老化失修现象非常严重,大部分都是兴建于上世纪50到70年代,而水利工程的寿命也就是二三十年,事实上,1978年受惠于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中国粮食供需紧张的局势得到缓解。因此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央层面财政安排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就很少了。“整个80年代水利可以说几乎没什么投入,更何况是对于农田水利。,历史根源,历史根源,进入90年代以后,中央才又开始重视农田水利建设,但是投入还是有限,地方

5、政府更是如此。上述水利部官员表示,从事权划分上来说,农田基础设施主要是地方的事情。很多地方新修农田水利工程,中央要求地方以1:1或者1:0.5进行资金配套,但很多地方政府根本不搭理。,经济学原理分析,由于农田水利设施属于公共工程,而在帕累托最优的理想状态中,要求企业以最高生产效率生产,消费者也同时获得最大效用,而政府或非营利机构所生产的公共财物并不以其作为目的,由此导致了许多公共工程建设效率低下,质量不符合要求等问题。,Market Failure,经济学原理分析,定义:政府为弥补市场失灵而对经济、社会生活进行干预的过程中,由于政府行为自身的局限性和其他客观因素的制约而产生的新的缺陷,进而无法

6、使社会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的情景。 Reasons: 政府部门之间缺乏竞争 政府干预活动的时滞性 对政府行为缺乏合理的规则约束和有效的监督,Government failure,个人见解,首先,政府作为国家公共行政权力的象征、承载体和实际行为体应该对历史遗留的水利问题给予重视,不仅仅是财政上的支持,更应该是系统地,全面地行动上的支持。水利设施就像是人体的血管,不论是大动脉还是微小的毛细血管都是很重要的,缺少任何一级都会造成严重损失,因此政府要重视对于深入农田的“毛细血管”建设,帮助农民提高抗灾能力,提高农作物生存几率。 其次,由于公共工程的收益低,很难有盈利性企业加入建设,此时可通过“间接性招

7、标(个人设想:例如政府进行某项正常相关招标时,可提出若企业对某个村庄的水利设施进行建设,可给予招标优惠措施等)”方式获得企业支持。 再次,农民作为农田耕作者,一方面由于城市化农村缺少劳动力,另一方面乡干部没有做到号召让大家自己动手,至少可解决少数相对简单问题。,备注:文章出自经济观察报2011-01-31 政府和市场“双失灵” 农田水利现3万亿缺口链接:http:/ 周锐)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委)9日公布的一份规划显示,中国到2020年将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8亿亩。 到2020年,中国人口总量预计将超过14亿,城镇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升,消费结构升级日趋加快,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需求会持续增长,保障供给的压力日益加大。 在供给方面,虽然中国粮食产量在连续十年增加后,于2013年首度突破6亿吨大关,但粮食持续增产的基础仍较为薄弱。 当日公布的规划列出了一系列挑战:中国40%的大型灌区骨干工程、50%以上的中小型灌区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不配套和老化失修;南方14个省(区、市)pH值6.5以下的酸性耕地土壤比重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52.4%扩大到65.4%;全国1/3以上农田机耕道需修缮或重建。 为此,规划提出了到2020年,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8亿亩,亩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0公斤以上的总体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