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1班分层会诊工作总结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896726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1班分层会诊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一1班分层会诊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一1班分层会诊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一1班分层会诊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一1班分层会诊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1班分层会诊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1班分层会诊工作总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层会诊工作总结 张亚茹为了推进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让所有的学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我校提出了“会诊式”、“分层教学”,对学生要进行赏识教育新的教学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班级的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我把一些不成熟的做法跟大家交流一下。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完善我们的课改环节。一、班级小组建设第一方面,我想谈一下学前培训。为规范新生入学行为,使之快速融入学校正在进行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在军训期间,在校领导、政教处、年级主任的组织带领下,班主任及班级团队教师对学生的坐、立、行、走,言谈举止进行了严格的规范。要求班主任及班级团队教师深入班级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新课堂模式的学前培

2、训。从把学生带进班级的那一刻开始,小到对学生回答问题、展示点评的声音、站姿的规范,大到对学生合作意识、参与态度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要求。学生们经历了从好奇到了解到积极踊跃去参与的心理转变,我清晰地记得,培训第一天,在学生进行自我介绍时,那份死气沉沉的感觉,和我们今天班级活跃的氛围真是有着天壤之别。培训是无时无刻的,除了这种集中的培训,我还把培训贯穿在我们班级管理和教学的始终。为了培养小组意识在后面黑板的设计上、在班风班训的选择上,在班级的主题色彩上我都动了一番脑筋。为了规范学生的课上、课间、课下的行为,我在黑板上反复展示课间的要求、课前的准备、课堂上的态度。我认为,时刻的规范和时刻的警醒,只要坚持

3、一到两个月就会成为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方面,我想谈一下小组建设和评价在课堂模式改革中,我认为最关键的就是小组建设和评价。没有完善的小组建设,课堂改革寸步难行,没有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就没有走下去的源泉和动力。我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小组管理机制的建设。首先是小组长的选拔。我有过困惑:是选择学习优秀的孩子担任,还是选择积极活跃的孩子担任;学习优秀的孩子,不见得他的组织能力一定强,并且他可能不会带动大家,而积极的孩子有可能不能服众,并且可能不会是一个好的榜样,思来想去,我决定让积极的孩子试一试,实践证明,在我们班是可行的。例如:我们班那个给老师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小胖子郑永杰,他成绩很是一般

4、,但却能把自己的积极热情、与众不同的想法带给了全组,我有意把两个沉默的男孩子分给他当组员,在他的带领下,这两个孩子有了明显的变化,由课堂上的旁观者变成了课堂的参与者,这个小组都变得活跃起来。小组间互相影响,都想超越对方,提高了竞争意识。一个优秀组长真可以影响一个班级。其次是对组长的培训。这个培训不是一次两次的,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有针对性的长期进行。首先,通过重点谈话让他们明白这是老师对他们的信任,相信他们能管理好小组,然后给予他们一定的权利,比如:他有权给组员布置任务,检查组员当天作业完成情况等等,当然这也是他们的义务;组员有过错,作为组长也有一定的责任,但孩子毕竟是孩子,有时候他们自己还不够

5、完善,小组出现了问题,这时就得及时培训,指出各小组的不足,让组长想办法解决,有时,也得教他怎么做,组长培养好,其他同学就省心了。从徳铭组兴起的小组内评价,继而推广开来,看到他们自己设置的评价表,让我很是镇惊。另外,设立了值日班长制度,创立班级日志,对班级全天情况进行监督。就算老师不在班级,组长、组员也不会懈怠,算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督促。第三是小组思想文化建设1、强化团队意识。只要一有机会,我就对他们进行教育,团队的荣誉高于一切,让他们明白小组就是一个整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每一个成员的言行举止,都关系到小组荣誉。具体做法有:每两周以小组为单位办一期黑板报或手抄报;每个小组主持一次主题班会等

6、等,就连大课间跑步、集会、运动会、作文竞赛、合唱比赛等活动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通过竞争刺激这种团结,这就涉及评价的问题了。在评价上,我采用定期评价的方式进行。评价的对象是小组集体而不是个体,每个组员的表现都与小组有密切的关系,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其他方面,都采取小组捆绑评比的评价机制。 在进行小组管理的过程中,小组的评价和评比机制也逐渐完善。每个小组每周都在墙壁上贴一张计分表,记录成员一周的表现。评比内容围绕班规展开,从早读到课间操,从收交作业到课上表现,从文明礼仪到值日生工作和纪律工作,均有评分细则。在执行的过程中,我要求班干部和小组长要以身作则,作好表率,他们犯错要扣双倍的分。计分时,采取班长

7、、值日班长和小组长共同管理的方法,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在每天早读前由小组长对组员前一天的表现进行评价,在每周一的班会上由班长对上周各小组的表现进行总结,并将小组成员的分数由高到低写在黑板上,每周表现最好的三个小组和优秀个人上报到年级处,由年级在周一校集会时进行表彰,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我也会给表现最好的三个小组和优秀个人发奖,(自制的名签或者是自制的一些精美奖状),原则上是每个人都有,小组长还会根据组员的表现再次分配。这样,小组的凝聚力得到增强,培养了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小组内小组成员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和谐。2、强化合作的另外一个途径就是加强小组情感建设,让他们自己给小组起名字,定口号、

8、组训。这样他们更愿意为自己的信仰努力。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我让小组成员找到别人的优点,认可、相信队友,再找出别人的缺点,帮助和提醒;同时还通过组织活动增强同学间情感,比如跳大绳比赛、制作班级手抄报,以作文的形式进行小组贴吧等,班级的一角成了大家的期待,期待老师回复,孩子们的文字让我感动,凝聚力也增强了,还增强了感情交流。二、德育开展1、养成教育习惯,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多一个好习惯,就多一份自信;多一个好习惯,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多一个好习惯,就多一份享生活的能力。我们班的孩子某些方面的习惯还不是很优秀,为了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提高成

9、绩,我把养成教育放在了德育的首位,主要通过班集体的集中教育,充分发挥各小组的创造力组织开展有关传统美德、文明礼仪等主题班会活动;同时以家长学校为载体,通过“家长会”、“家长委员会”、“校信通”、“家长群”、“e家校”等沟通机制,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更新家长观念,并配合学校开展养成教育特色活动,教师和家长要及时沟通,相互配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合作教育。2、感恩励志教育对中学生来说,从初中到高中的升学变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不仅仅是因为三年后的高考,更重要的是因为这是青年学生青春成长的关键时期。为了让高一新生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为三年后的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

10、让高一新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学会感恩,学会自强,学会自我调节,学会相互激励,组织学生观看以感恩为主线、以励志为主题的感恩励志讲座让爱永不止息,并写出写观后感,重大节日里给父母一声问候,主题班会时欣赏我花费了十八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花开不败、学习是一件最容易的事、父爱如山等美文。体会“感恩、励志”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品德。3、心理健康教育为了培养孩子们健全的人格,学会做人,健全心理,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做一个更有魅力的人,主要通过心理辅导课、心理辅导活动、“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等形式,让孩子们学会:以诚待人,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培养真正的友情;学习团队精神和沟

11、通能力;从周围的人身上学习。4、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生命属于我们每一个人只有一次,我们要珍视生命。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每月组织一次“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主题班会,学习:1. 交通安全 2. 校内外活动安全 3. 消防安全 4.卫生防病,5.饮食家居安全;聘请法制专家进行法制常识讲座,使学生能认识违法、犯法的后果,坚决抑制不良的诱惑,与不良的行为作斗争,走真正的人生道路。三、学情分析中考,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一座峻岭的的起点!然而,面对未来比中考更加残酷的高考竞争,高一的学生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高中生涯,如何赢在起跑线上,又如何才能领跑未来大学生活,“会诊式”、“分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高一(

12、1)班的学生学情分析,我主要采取如下方法:1、 学生学习起点状态的分析学生起点状态的分析主要从三个维度展开:知识维度,指学生的认知基础;技能维度,指学生已有的学习能力;素质维度,指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意志品质。根据学生中招成绩和高一入学衔接考试成绩分析,一般的学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关注学习,但缺乏克难意志,把“学习成绩不理想”或“时间不够用”作为自己最苦恼的事;或把成绩不理想自我归因为“自己欠投入”,如:曹世杰、孙浩楠、李世坤、张岩松、霍新帅、马文庆、张兴、郭珊、王丹、于丹阳等同学;(2)缺乏良好的基本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把对概念、定理、公式的学习认为是“对原文

13、进行背诵,达到会背记熟就行”或“掌握大概齐,用的时候再看书,如张晓然、张年超、王迪、颜卉、高青梅、马驭、李鹏、段文萱、赵佳一、冯春景等同学; 另一部分学生在当天不能完成作业时,选择“先写作业容易完成的学科和题目,对难的题目则是有时间就写,没有时间就空着,以便应付老师的检查”或“由于老师要求严,完不成老师会批评,只好先大概齐地凑和写上,或者先照着别人的作业(或答案)写上,甚至毫无目的的瞎答,以应对老师的检查,以后有时间再仔细研究”,郑永杰、王昀昊、马奇博、霍新帅等; 优秀生如:董晓玉、成海、车杨柳、刁露露、张喜龙、于佳、杨炅炅、赵婷婷、黄铭心等同学,对待难题的态度是“一遇陌生题从心底就害怕,不愿

14、深入分析,空着去做容易题”或“一遇陌生题就不愿审题分析,怕耽误时间,就急于问同学,找答案”,或“不愿花时间做,因为做我也白花费时间,还不如用那时间做点容易题了,更何况老师在课上还要讲”,等等。(3)学生的偏科现象尤为严重,如:成海、张喜龙、郑永杰、孙浩楠、王昀昊、曹世杰等英语较弱,刁露露、赵佳一、杨炅炅、段文萱、冯春景、高青梅、张攀、马驭等数学较弱,六小科也有不同程度的弱课。2、学生潜在状态的分析学生潜在状态的分析,主要指学生可能发生的状况与可能的发展。主要要说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认知结构,学生的情感和发展需要;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都能参与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

15、状态? 学生的学习习惯是怎样的,适宜于采用何种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探究式,合作式?学生在课堂教学动态中,可能会生成哪些资源?如:“学生对某一问题可能会怎么反映 ? ”“教师应怎样应对 ? ”等等。我主要采取了两种分析方法:(1)交谈法:定期召开任课教师交流会,及时了解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或了解情况、学习习惯与态度等;分小组召开座谈会,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相关知识的掌握或了解情况、学习习惯与态度等。 (2)检查作业法:作业是反应学情的主要来源,坚持每天抽查一个小组的各科作业,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上课时多注意学生表情:(4)考试成绩分析:首先,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后,我先把总分年级第一,单科年级

16、第一的分数列举在成绩单的最上方,把学生总分的对比名次以及各科的对比名次列举在相应的位置,并张贴在班级公告栏处,让学生自己先分析自己的进退与强弱,找出每一科的差距,反思后、总结后认真填写学情分析表;第二,分小组召开座谈会,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相关知识的掌握或了解情况、学习习惯与态度等。具体做法是:各组的常务组长总结本组成员成绩的进退及其原因,针对成员的弱课,学科组长详细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其他成员补充;第三,召开任课教师交流会,了解这一段时间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或了解情况、学习习惯与态度、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然后各任课教师填写“学情分析表”中的单科教师把脉和治疗处方;第四,班主任进行会诊总结,从学习习惯、知识基础、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会诊总结,并指导学生制定出下阶段的学习目标、学习计划。3、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