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观测技术工作总结.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896627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面观测技术工作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地面观测技术工作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地面观测技术工作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地面观测技术工作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地面观测技术工作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面观测技术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面观测技术工作总结.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面观测技术工作总结篇一: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管理工作岗位年度个人工作总结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管理工作岗位=个人原创,绝非网络复制,欢迎下载=转眼之间,一年的光阴又将匆匆逝去。回眸过去的一年,在(改成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管理岗位所在的单位)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管理工作岗位上,我始终秉承着“在岗一分钟,尽职六十秒”的态度努力做好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管理岗位的工作,并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摆正自己的工作位置和态度。在各级领导们的关心和同事们的支持帮助下,我在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管理工作岗位上积极进取、勤奋学习,认真圆满地完成今年的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管理工作任务,履行好(改成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管理岗位所在的单位)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管

2、理工作岗位职责,各方面表现优异,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肯定。现将过去一年来在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管理工作岗位上的学习、工作情况作简要总结如下:一、思想上严于律己,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篇二:地面观测技术问题汇编第一编 自动观测项目部分一、正点数据缺测或异常时处理总原则1.先后顺序:正点60分钟数据代替正点前、后10分钟数据代替人工观测数据代替内插计算求得2.具体说明:1)对于自动观测要素某时正点数据缺测,如果备份分钟数据RTD文件的60分钟数据正常,那么60分钟数据作为该时正点观测数据。2)对于自动观测要素某时正点数据缺测,若能获取非正点的分钟数据,优先考虑用正点前后10分钟接近正点的记录来代替。若正

3、点前10分钟内有数据,则用正点前10分钟接近正点的记录代替;若正点前10分钟内的分钟数据也缺测,则用正点后10分钟内接近正点的记录(除极值项和时累积值外)代替。3)正点前后10分钟数据缺测,在定时观测时次,需人工补测各项要素值。4)正点前后10分钟数据缺测,在非定时观测时次,则各项要素值 (风和降水除外)需内插求得。3.内插原则:1)水汽压和露点温度,必须用内插后的气温、相对湿度进行反查。2)风(2分钟、10分钟)、降水量不能进行内插计算。3)人工补测的记录也可参加内插计算。4)内插可跨日界计算。4. 时极值异常时的处理原则1)当正点数据缺测或异常影响时极值需重新挑取时,从01-60分钟内选取

4、第一次出现的最高值为时最高值,选取最小值为时最小值,并记录相应的时间。2)当正点数据用人工实测值代替时,从分钟选取的最高或最低值比正点值小或高时,时极值应按缺测处理或用人工记录代替,用人工记录代替时,时间按缺测处理;当气温、地温用人工实测值代替的时极值被挑为日极值时,还应与气温、地温最高温度表的记录比较后重新挑取,以免漏掉真正的极值。5日极值的挑取时极值异常,但未作处理的情况下,如果能够判断该日极值不会出现在该时内,则将该时时极值作缺测处理,则该日日极值从其他正常时次记录中挑取;若日极值不能判断是否出现在该时内,则从已有的自动站时极值(包括时极值缺测时段内的正常分钟数据)和人工定时补测数据中挑

5、取。若此时日极值为人工定时补测的数据时,出现时间作缺测处理;若无人工观测记录,则从实有的自动站时极值中挑取日极值。6所有不正常记录处理均需在A文件备注栏中注明。二、各气象要素缺测或异常时的具体处理方法1.气压1)定时观测时次人工补测值的录入将光标移至气压单元格,点击鼠标右键,则会在窗口中部的左侧弹出如图2表,在“气压表附温”和“气压表气压”单元格内输入人工读取的附温值和气压表读数(不必再加H)。关闭此表格后,气压、海平面气压自动查算为自动气象站高度的观测值。图2 人工器测值代替自动气象站观测值2)前12小时气温数据更改后的海平面气压查算若前12小时气温缺测或异常,对其值处理后需对本时次海平面气

6、压重新订正保存。2气温定时观测时次人工补测值的录入:将光标移至气温单元格,点击鼠标右键,则会在窗口中部的左侧弹出如图3表,在“干球温度”单元格内输入人工读取的干球温度值,并将此表格关闭,就可自动实现与相对湿度反查水汽压、露点温度。图3 人工器测值代替自动气象站观测值3.相对湿度定时观测时次人工补测值的录入:1)若台站在使用毛发湿度表期间,应用订正后的毛发湿度值与自动站温度反查水汽压、露点温度。在毛发读数输入时要注意“湿球温度”的“类别”的选择,当选择为“毛发值”时关闭表格软件会自动利用已有的毛发订正系数来订正该读数,并反查水汽压和露点温度;当选择为“相对湿度”时应手工查取毛发订正图,将订正后的

7、相对湿度值输入“值”一栏内,关闭表格软件不再对该毛发表读数进行系数订正而直接反查水汽压和露点温度,详见图4、图5;图4毛发表读数反查时的输入界面图5订正后毛发表读数反查时的输入界面2)若无毛发湿度表,则用人工站干湿球读数查算得到的水汽压、相对湿度和露点温度作为该时次的湿度数据。如图6所示。图6相对湿度使用干、湿球查算的界面在进行输入时需注意,关闭表格后,软件会将人工观测的气温、湿度值一并替换到“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的表格中,按规定气温仍应保留自动站观测值,此时需再由人工将“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气温单元格中被人工替代的气温值改回自动站观测值,因此而出现相对湿度与自动站气温反算水汽压、露点温度不一

8、致的情况,按规定是允许的。4. 气温、相对湿度正点数据均缺测时篇三:地形图测量技术总结范本xxxxxxx地形图测绘测绘技术工作总结xxxxxxxxxxx有限公司 二一一年三月xxxxxxxx地形图测绘测绘技术工作总结项目负责:xxx拟 编:xxx审 核:xxx总工程师:xxxxxxxxxxx有限公司 二一一年三月目 录一 概述二 作业的技术依据三 已有测绘资料的利用四 控制测量五 1:500比例尺地形图测量六 成果资料的检查七 结论与建议八 成果资料提交一、概述受*(以下简称甲方)的委托,我单位承担了*的测量任务,以下为本次测量的技术总结。 1、测区概况测区位于*,交通较为便利。测区内通视条件

9、良好,测量较为方便。 2、投入的人员和仪器设备(1)本工程投入人员共*人,其中测图组*人,控制组*人;其中助理工程师*人,技术员*人。(2)xxxx全站仪1台套(2)。 (3)xxxx全站仪1台套(2)。(4)南方NGS9600GPS静态接收机4台套,平面等级精度为1+1ppm,高程等级精度为2+1ppm。(5)瑞得R90T双频GPS接收机2台套,平面等级精度为1+1ppm,高程等级精度为2+1ppm。 (6)计算机1台,打印机1台。 3、完成的任务情况(1)E级GPS测量共施测一级GPS网一个,共计6点。 (2)导线控制测量 测区共施测量导线*米。 (3)图根控制测量测区利用瑞得R90T移动

10、RTK施测图根控制点。 (4)1:500地形图测量,施测地形图约为*平方米。二、作业的技术依据1、城市测量规范;2、1:500、1:1000、1:20XX地形图图式; 3、工程测量规范;4、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 5、与本工程有关的其它技术规定、协议及合同。三、已有测绘资料的利用1、平面控制资料测区附近有控制GPS点两个(详见下表)。平面坐标系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平面等级为级,高程系统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高程等级为四等三角高程。经实地踏勘和检校,点位保持完好无位移,可作为本测区控制起算使用,详见下表:2、高程控制资料测区附近有两个已知高程控制点,高程系统为1956黄海高程系。高程等级为四等三角高程。四、控制测量系统的采用 1、平面坐标系统平面坐标系统:1954北京坐标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