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测量工作总结.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896294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测量工作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地质测量工作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地质测量工作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地质测量工作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地质测量工作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质测量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测量工作总结.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质测量工作总结篇一:地质测量机构工作总结山西通洲集团留神峪煤业有限公司地测科二0一三年度工作总结不知不觉中,二0一二年已将要接近尾声,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及技术科全部同事的共同配合下,我科室根据公司20XX年度地测防治水工作计划圆满的完成了全年地测防治水的各项工作,为总结工作经验,了解工作进度,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为下年度工作计划提供依据,更好的做好下年度的工作,现将地测科全年工作总结如下:一、二0一二年度工作的完成情况地测科作为矿井生产的重要技术部门,主要负责矿山测量以及矿井防治水等工作。其中,矿井防治水作为涉及矿井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测量工作作为矿井生产技术指导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均为

2、本年度的工作重点。1、矿山测量方面 我们重点围绕20XX块段设计、20XX年采掘计划及井下实际情况合理的制定相应测量方案开展工作,做好掘进巷道中腰线管理和贯通测量。2、防治水方面(1)、二0一二年度主要对上级部门要求的地测防治水的质量标准化资料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摸底检查,检查到地测防治水方面的资料原欠缺比较多;因此,我科室在全年逐月根据井下实际情况对地测防治水资料方面进行修订,通过认真细致的工作,矿井防治水基础资料已有了进一步的完善,符合矿井地测防治水质量标准化二级,为今后继续开展地测防治水各项工作提供依据。(2)在 20XX年,探放水队严格按照探放水各项规章制度对各掘进工作面按时进行钻探,并及

3、时给各相关部门下发了相关通知,对井下探放水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经验。(3)、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相关要求,逐步修改完善了矿井防治水的各项制度、 台账、图纸等基础资料;根据矿井实际需要,组织相关单位进行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同时,加强井下防治水工作,定期观测井下涌水变化情况,不断分析总结、积累经验,做好水情水害预测预报工作;3、图纸及其它方面(1)每月对井下进行测量,并填绘相应的图纸。(2)根据煤矿地质测量图例、采矿制图标准标准,对我矿的图纸进行了全面的修改;(3)严格按照上级部门要求进一步完善地测防治水管理机构,并建立和完善地测科各项管理制度;(4)每月进行的地测防治水质量标准化考核;(5)对相邻

4、矿井的资料收集;二、工作经验及体会1、地测工作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工作。因此,在注重地测基础工作的同时,更要注重井下实践活动,并不断学习、总结经验,这样才能更好的指导我们开展以后的工作。2、建立健全地测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进行管理,使各项地测工作有制度保障,才能更好开展工作。三、存在问题通过本部门自查以及上级领导检查,20XX年度工作还存在以下不足:1、测量队伍比较年轻,需要加强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积累。2、需进一步加强对测量数据及计算成果的规范整理工作。3、与各掘进工队的配合有待进一步加强。4、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报内容需要进一步完善,更加准确、详细的指导矿井生产实践活动;加强地测防

5、治水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落实,真正起到监督管理作用。特别是地面水害的调查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四、20XX年的地测工作计划1、继续将地测防治水工作作为本部门工作的重点,进一步做好矿井的水情水害预测预报,监督完善矿井防排水设备、设施等;进一步做好防治水基础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完善矿井防治水制度、台账、图纸等。2、对20XX年地测防治水工作资料进行此彻底的整理、分档、存档,为以后的工作提供有利的以依据。3、做好每月进行的地测防治水质量标准化考核;4、全面做好各掘进工作面的防治水工作,并配合部门做好采区防排水系统完善工作。5、建立井下、地面水文监测系统,做好矿井防治水基础工作。7、根据集团煤化分公

6、司总工办制定的测量管理办法内的各项规定及标准做好矿井井巷的测量工作,同时进一步完善测量中的各种资料及台账等。8、全面做好配合生产队做好各井巷中腰线的标定,保证巷道中腰线按照设计施工,确保巷道贯通。9、注重人才队伍培养,增强矿井技术力量,培养专业骨干力量,为矿井建设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山西通洲集团留神峪煤业有限公司地 测 科二0一三年一月山西通洲集团安神煤业有限公司(20XX年)地测科年度总结篇二:实测地质剖面测量工作小结实测地质剖面测量工作小结二一一一年八月一、剖面测量工作概况为了解红花园金矿扎村金矿外围金矿化带内的地层分布、构造格架、滑坡体出露范围及金矿化带特征,建立1:5000地质填图地层单

7、元;指导找矿方向和工程布置,我项目部充分收集扎村金矿带资料,并结合前人的地质成果,综合研究,建立了本区构造格架及地层单元。在此基础上,项目部克服了本区覆盖很广泛的困难,甄选了实测剖面的位置。20XX年5月1617日在红花园金矿扎村金矿外围金矿化带南部施测了CC地质剖面,该剖面的施测目的为:详细划分地层单元,确定地层时代、组段,建立1:5000地质填图地层单元。20XX年5月1920日在金矿化带中部施测了BB地质剖面, 该剖面的施测目的为:确定滑坡体的出露宽度,认识金矿化带南矿段金矿化带特征及其周边岩性组段,为1:5000填图详细圈定滑坡体、界定金矿化带南矿段金矿化带及划分地层组段提供依据。20

8、XX年6月20日在金矿化带北部施测了AA地质剖面, 该剖面的施测目的为:了解金矿化带北矿段岩性,确定地层时代、组段,认识金矿化带北矿段金矿化带特征,为金矿化带北矿段1:5000填图提供依据。AA剖面: 起点坐标X:2795385,Y:33614095,H:2216m;BB剖面:起点坐标X:2792235,Y:33613443,H:1722m;CC剖面:起点坐标X:2791016,Y:33612508,H:1679m;因测区被“扎村金矿”分割为北矿段和南矿段,区内构造较复杂,地层产状变化较大,北部和南部地层出露有一定差异,因此在北矿段和南矿段选择地层相对较发育出露较齐全,基岩露头较好的地段在北矿

9、段实测1条,在南矿段实测2条共3条地质剖面。工作方法是由地质人员采用测绳、罗盘、GPS半仪器法进行地质剖面的地形线测制,然后分导线进行地质观察,描述,标本采集工作,最后进行资料整理采用展开法完成实测地质剖面图的绘制。参加测制工作人员有:测手杨翔宇、邓平,记录孙晓轩,计算王旭鹏,制图杨显旭。测制工作完成工作量如下:测制剖面长度;采集标本13件。二、地质成果一)区域地质巍山县红花园金矿勘查区位于西南三江褶皱系兰坪-思茅中新生代坳陷北段之兰坪-巍山坳陷盆地内, 兰坪中新生代陆相盆地位于西南三江地区南段,在晚古生代晚期,由金沙江洋向西俯冲与澜沧江洋的向东俯冲形成。该坳陷的发生和发展, 严格受东部鲁甸-

10、哀牢山深断裂和西部澜沧江深断裂的控制。沿这两条深断裂带, 曾发生过多次强烈的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从而形成了区内北北西向平行展布的点苍山-哀牢山变质带和崇山-澜沧江变质带。两变质带的变质岩类十分复杂, 深浅变质岩均有。深变质岩的时代很可能属中一晚元古代, 而部分中一浅变质岩为古生代和晚三叠世及侏罗-白奎纪的变质产物。两变质带间的兰坪一思茅坳陷带则主要由中-新生代红层和少量古生代地层组成。盆地东以维西乔后断裂为界,与金沙江-哀牢山造山带相接,西侧以澜沧江西断裂为界,与碧罗雪山临沧造山带相接。1、区域地层区域内地层出露有上二叠统、上三叠统、侏罗系、白垩系、古近系、新近系、第四系等,以中生

11、界最为发育。古生界地层仅有少量二叠系上统(P2),其岩性主要为浅变质的灰黑色砂质绢云板岩、炭质板岩及变质砂岩夹骨屑灰岩,厚度大于,与上覆中生界三叠系地层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中生界地层分布广泛,出露有三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三叠系地层主要出露于巍山紫金山背斜和澜沧江北部水泄一新民一公郎地区,由下而上为上三叠统歪古村组、三合洞组、挖鲁八组(T3wl)、和麦初箐组,区内缺失中下三叠统。三叠系歪古村组:为一套浅变质的岩石,其岩性主要为紫红色、灰绿色绢云板岩及浅灰色变质石英粉砂岩。厚度863米,平行不整合于古生界二叠系上统之上。三合洞组(T3s)按岩性可分为上下两段。上段:深灰、黑色页岩、粉砂岩,厚3

12、67m;下段:深灰色灰岩、燧石灰岩,厚375m。三叠系上统挖鲁八组(T3wl):可分为上下两段。上段:灰黑、褐黄色页岩、粉砂岩、偶夹薄层细砂岩,厚116m;下段:深灰灰黑色含钙质、粉砂质水云母页岩,局部含炭质,厚。麦初箐组(T3m):灰黑色长石石英粉砂岩、灰黑色厚层至块状含岩屑石英砂岩、粉砂岩、黄绿色块状钙质粉砂岩夹深灰色泥岩及灰岩及黑色页岩夹煤线。厚度1008米,与下伏三合洞组和上覆下侏罗统漾江组均呈整合接触。侏罗系下统漾江组(J1y)、中统花开左组和上统坝注路组广泛分布于本区,属滇西红层的组成部分。下统漾江组为紫红色厚层至块状泥岩、粉砂质泥岩夹同色中厚层状细粒石英岩。厚度523米,与下伏上

13、三叠统麦初箐组呈整合过渡接触关系。中统花开左组为紫红色粉砂质泥岩夹黄褐色细粒石英砂岩、紫灰色块状钙质复成分砾岩、灰绿色中厚层状钙质泥岩、粉砂岩、长石砂岩。厚度1134米,与下伏漾江组呈整合接触关系。上统坝注路组为紫红色厚层状泥岩、粉砂质泥岩、细粒石英砂岩,局部含黄绿色钙质团块及条带。厚度1176米,与下伏花开左组呈整合接触关系,与上覆下白垩统景星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本区仅出露白垩系下统,自下而上可分为景星组、南新组和虎头寺组。白垩系景星组为灰白色中厚层状中至细粒石英砂岩夹黄灰色块状钙质复成砾岩向上过渡为紫色细至粉砂岩夹泥岩。厚度611米,与侏罗系上统坝注路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南新组为紫

14、灰色厚层状细粒含长石石英砂岩及不等粒含岩屑石英砂岩、紫红色钙质岩屑石英砂岩。厚度592米,与下伏景星组呈整合接触关系。虎头寺组为河湖相沉积,岩性主要为浅灰棕、浅灰白色块状含长石英砂岩,局部含铜,厚度138米,与上覆新生界古近系古新统含盐层位动野井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与下伏南新组呈整合接触关系。区内新生界地层分布范围较小,仅出露古近系、新近系和第四系。古近系出露有古新统勐野井组和始新统等黑组。古近系出露有古新统勐野井组和始新统等黑组。勐野井组岩性为棕红色钙质泥岩、粉砂岩,厚度379米,与下伏中生代白垩纪下统虎头寺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等黑组为湖泊相沉积,上部岩性为棕红、紫红色粉砂质泥岩、粉

15、砂岩与砂岩不等厚互层,下部为棕红色钙质泥岩、粉砂岩间夹细砂岩,厚度大于1945米,与下伏勐野井组为呈整合接触关系。新近系仅在山间盆地出露上新统三营组,岩性为灰白、灰黄色砾岩、砂岩夹粘土岩及褐煤,厚度大于851米,与下伏等黑组呈不整合接触关系。第四系主要分布于山间盆地,主要为冲积洪积、湖积、冰积砾石、砂砾及粘土;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关系。2、区域构造经过喜马拉雅运动强烈席卷的兰坪一巍山红盆, 其构造变形比较强烈, 主要表现为中生代至老第三纪红层的褶皱、断裂发育, 其主要构造线北部为近南北向, 往南逐渐转为北北西一南南东向, 再往南至巍山以南, 澜沧江大转弯地段转为东西至北西一南东向的弧形构造。而主断裂则多沿褶皱轴部及其翼部延伸, 并受后期北西向、北东一东西向断裂所切割。本区总的为一近南北向复式褶皱构造, 在巍山-永平矿集区,分布的重要褶皱自东向西主要有:朵谷向斜、紫金山复式背斜、龙街向斜、光山梁子倒转背斜及无量山复背斜。在新民、公郎一带发育有弧状构造,常称公郎弧构造。其中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