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的比较及选择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895588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的比较及选择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的比较及选择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的比较及选择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的比较及选择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的比较及选择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的比较及选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的比较及选择(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的比较及选择篇一: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比较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比较 浮动汇率制度(一)概念一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比价不加固定或不作出汇率波动的上下界限,而听任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自发决定的汇率制度即为浮动汇率制度。(二)分类浮动汇率制按照政府是否干预区分,可有自由浮动(Free Floating)和管理浮动(Managed Floating)两种;按汇率浮动的方式划分,有单独浮动、联合浮动、钉住浮动和联系汇率制四种。1自由浮动又称清洁浮动(Clean Floating),它是指政府对外汇市场不加任何干预,完全听任外汇市场供求的力量自发地决定本国货币的汇率。2管理浮动又

2、称“肮脏浮动”(Dirty Floating),它是指政府对外汇市场进行或明或暗的干预,以使市场汇率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浮动。在实际经济运行过程中,各国政府为了本国的经济利益,往往对外汇市场进行某种干预,完全不加干预的情况是很少见的。3单独浮动(Independently Floating)即一国货币不与其他国家货币发生固定联系,其汇率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变化而自动调整。如英镑、美元、日元等货币均属单独浮动。4联合浮动又称共同浮动,指国家集团在成员国之间固定汇率,同时对非成员国货币实行共升共降的浮动汇率。例如,1973年3月欧洲经济共同体为了建立稳定的货币区,在成员国(法、荷、比、丹麦、卢、西德)

3、之间实行固定汇率,并规定上下浮动的界限为货币平价上下各%,即所谓“地洞中的蛇”。而比、荷、卢三国规定汇率波动幅度为平价上下各%,即所谓“小蛇形浮动”。5钉住汇率制度,是指一些国家使本国货币钉住某工业发达国家的货币,使本国货币同钉住的货币保持相对固定的汇率,而对所有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则是浮动的。据统计,目前有66个国家实行这种汇率制度。6联系汇率制,最具代表性的是港元联系汇率制,香港在1983年开始以1美元兑换港元的比价实行联系汇率制。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比较(一)固定汇率制的优缺点1固定汇率制的优点(1) 汇率稳定,减少风险。使国际债权债务的清偿以及国际贸易的成本计算,均有可靠的依据,从而

4、减少了进出口贸易及资本输出入所面临的汇率大幅度变动的风险。(2) 使国际清偿能力稳定,进出口商品价格也稳定。(3) 汇率的稳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汇市场的投机活动。2固定汇率制的缺点(1)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国内经济目标服从于国际收支目标。当一国国际收支失衡时,就需要采取紧缩性或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从而给国内经济带来失业增加或物价上涨的后果。(2) 在固定汇率制下,易发生通货膨胀,结果物价上涨使出口商品的成本增加,导致出口减少,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本币币值更加不稳。为了稳定汇率,该国货币当局只能动用黄金与外汇储备,投放到外汇市场中,使大量的黄金与外汇储备流失。(3)在固定汇率制下,由于各国有维持

5、汇率稳定的义务,而削弱了国内货币政策的自主性。(二)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缺点1 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点(1) 一国国际收支的失衡可以经由汇率的自由波动而予以消除。(2)各国不承担维护汇率稳定的义务,可根据本国的情况,自主地采取有利于本国的货币政策。 (3) 可以保证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避免国际性通货膨胀的传播。(4) 一国由于无义务维持汇率的稳定,因而就不需像在固定汇率制下那么多的外汇储备,可节约外汇资金。(5) 由于各国的国际收支能够自我调整,因而可避免巨大的国际金融恐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外汇市场的稳定。 2 浮动汇率制度的缺点(1) 由于汇率的不稳定性,增加了国际贸易的风险,加大了成本

6、计算及国际结算的困难。从而阻碍了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2) 导致各国的国际清偿能力和商品价格不稳。(3) 汇率自由波动未必能隔绝国外经济对本国经济的干扰。(4) 助长了外汇市场上的投机活动。(5)“以邻为壑”的政策盛行。即各国均以货币贬值为手段,输出本国失业或以他国经济利益为代价扩大本国就业和产出。总结扩展:关于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关于汇率制度,自1994年1月1日汇率并轨后,中国开始以市场供求方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篇二: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缺点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缺点固定汇率制度是货币当局把本国货币对其他货币的汇率加以基本固定,波动幅度限制在一定的、很小

7、的范围之内。这种制度下的汇率是在货币当局调控之下,在法定幅度内进行波动,因而具有相对稳定性。浮动汇率制度一般指自由浮动汇率制度,是相对于固定汇率制而言的,是指一个国家不规定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汇率的上下波动幅度,也不承担维持汇率波动界限的义务,而听任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的变化自由浮动。在这一制度下,外汇完全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一种特殊商品,汇率成为买卖这种商品的价格。不同的汇率制度在面对国际资本流动对本国经济产生影响的时候表现不同。一般而言,选择浮动汇率,主要由市场力量来控制资本的跨国流动;而选择固定汇率,则需要政府来控制资本的跨国流动。“三元悖论”理论认为,货币政策独立、汇率稳定和资本自由流动三

8、个目标不可能同时达到,只能同时达到两个。事实上各国也只能选择其中对自己有利的两个目标。“三元悖论”理论认为,货币政策独立、汇率稳定和资本自由流动三个目标不可能同时达到,只能同时达到两个。事实上各国也只能选择其中对自己有利的两个目标。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大多数国家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同时对资本流动实行管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20世纪70年代早期有两种明显的趋势,大多数发达国家实行了浮动汇率制,开放资本账户;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采用固定汇率制,实行资本管制。但80年代中期以后实行后一种制度的国家越来越少。在70年代中期,大约有85%的发展中国家实行固定汇率,而目前,这个比例下降至35%。实行

9、浮动汇率制度可以保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可以帮助减缓外部的冲击。由于干预减少,汇率将由市场决定,更具有透明性。另外,不需要维持巨额的外汇储备。但是人们对浮动汇率也有一些顾虑。比如: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往往会出现大幅过度波动,可能不利于贸易和投资;由于汇率自由浮动,人们就可能进行投机活动;同时,浮动汇率制度对一国宏观经济管理能力、金融市场的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实中,并不是每一个国家都能满足这些要求。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将降低;汇率可以促进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预期的稳定。但固定汇率制度也存在一些缺陷。如:容易导致本币币值高估,削弱本地出口商品竞争力,引起难以维系的长期经常

10、项目收支失衡;同时,僵化的汇率安排可能被认为是暗含的汇率担保,从而鼓励短期资本流入和没有套期保值的对外借债,损害本地金融体系的健康。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必须要么牺牲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要么限制资本的自由流动,否则易引发货币和金融危机。如1992至1993年的欧洲汇率机制危机、1994年的墨西哥比索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的俄罗斯卢布危机。这些发生危机的国家都是采用了固定汇率制度,同时又不同程度地放宽了对资本项目的管制。目前,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孰优孰劣尚无定论。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好处是:浮动汇率制度可以保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浮动的汇率可以帮助减缓外部的冲击;干预减少

11、,汇率将由市场决定,更具有透明性;不需要维持巨额的外汇储备。但是人们对浮动汇率也有一些顾虑: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往往会出现大幅过度波动,可能不利于贸易和投资;由于汇率自由浮动,人们就可能进行投机活动;浮动汇率制度对一国宏观经济管理能力、金融市场的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实中,并不是每一个国家都能满足这些要求。固定汇率制度的好处是: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将降低;汇率可以看作一个名义锚,促进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预期的稳定。但固定汇率制度也存在一些缺陷:容易导致本币币值高估,削弱本地出口商品竞争力,引起难以维系的长期经常项目收支失衡;同时,僵化的汇率安排可能被认为是暗含的汇率担保,从而鼓励短期资本

12、流入和没有套期保值的对外借债,损害本地金融体系的健康。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必须要么牺牲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要么限制资本的自由流动,否则易引发货币和金融危机。如19921993年的欧洲汇率机制危机、1994年的墨西哥比索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的俄罗斯卢布危机。这些发生危机的国家都是采用了固定汇率制度,同时又不同程度地放宽了对资本项目的管制。要在浮动汇率制和固定汇率制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就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行这种汇率制度可以依靠三种工具,一是货币政策工具;二是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对冲性干预;三是一定程度的资本管制。这种制度既可以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13、又能使汇率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应对内、外部的冲击,同时还可有选择地部分放开资本账户,使资本流动处于可控的状态。目前我国实行的就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自由浮动汇率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浮动汇率制度可以分为自由浮动汇率制度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两种。自由浮动汇率制度是指货币当局对外汇市场很少干预,汇率随市场供求变化。这种制度的缺点是名义汇率的大幅波动可能扭曲资源配置,汇率的随机性和通货膨胀偏向较大。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则是指货币当局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使汇率向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变化。货币当局虽然干预外汇市场,但不捍卫任何确定的平价,干预的频率根据汇率目标而定。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14、制度的优点是避免了汇率的过分波动,主要缺点是中央银行的行为有时缺乏透明度,可能引起一定的不确定性。在现行的国际货币制度下,大部分国家实行的都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是以外汇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是浮动的,不是固定的。它与自由浮动汇率的区别在于它受到窗体顶端窗体底端宏观调控的管理,即货币当局根据外汇市场形成的价格来公布汇率,允许其在规定的浮动幅度内上下浮动。一旦汇率浮动超过规定的幅度,货币当局就会进入市场买卖外汇,维持汇率的合理和相对稳定。篇三:中国汇率制度的选择中国汇率制度的选择金融4班 卞烨 js1106401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汇管理制度经历了多次演变,每次演变都对中国贸易

15、和投资产生了不同影响。本文通过中国汇率制度的选择,具体分析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中国汇率制度、固定汇率、浮动汇率国际汇率制度的演变史:18801914年的35年间,主要西方国家通行金本位制,一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国停止黄金的输出入,金本位制解体;为构筑一个新的国际经济秩序,1944年7月,美、英、苏、法等44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布雷顿森林会议。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了各国必须遵守的汇率制度以及解决各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措施,确定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973年,美元第二次贬值,固定汇率制度瓦解,国际汇率制度呈现多样化。一、中国汇率制度的演变改革开放,19491952年,我国实行管理浮动制,计划经济体制尚未建立,人民政府宣布人民币不以黄金为基础,实行管理浮动制。19531972年,国民经济实行计划化,物价由国家规定且基本稳定,实行固定汇率制。19731980年,西方国家纷纷实行浮动汇率制,汇率波动频繁,人民币必须根据国际市场汇率的波动,按“一篮子货币”原则,确定对西方国家货币的汇价。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先后经历了多次演变。 1979年,对中国来说,是经济复苏之年,直到1993年,我国先后经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