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86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895587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7.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86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86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86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86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86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8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86(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86篇一: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主要内容一、规范修订背景二、规范亮点与特点三、规范的作用影响四、规范主要修订内容五、执行规范注意事项一、规范修订背景交通量越来越大,轴载越来越重,路基路面的承载能力面临巨大挑战。原规范的标准与路面设计指标不够协调交通运输部三轮次、长达10年的的技术攻关,建立新一代路基结构设计方法与指标标准近十年来,全国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公路建设技术方面,发展新的技术,积累工程经验。交通运输部于20XX年启动规范修订二、规范亮点、特点亮点1:首次实现路基路面一体化设计国内外结构与设计指标原规范存在问题路基设计、施工检验与路面设计指标不一致路基设计指标:C

2、BR;施工检验指标:压实度路面设计指标:回弹模量;施工检验:弯沉值CBR值-表征路基填料的水稳定性能,密实度-反映路基的密实状态。路基设计状态与施工检验验收状态、道路服役状态不一致设计状态:最不利季节,设计难以确定路基湿度和强度。施工验收状态:最佳含水率服役状态:平衡湿度状态尚未充分考虑与交通荷载等级、道路服环境条件;尚未充分考虑路基土长期性能演化。问题:设计针对性不强,强度设计难以指导填料设计,路基路面设计不协调,难以回答服役时间。新规范统一路基设计状态、施工状态和道路服役使用状态,理顺了相互之间的关系设计状态:服役期路基处于平衡湿度状态,即设计状态与使用状态一致施工状态:标准湿度状态(最佳

3、含水率、最大干密度)路基设计控制:动态回弹模量为设计指标,压应变为验收指标施工过程控制:填料类型符合设计要求,以含水率、压实度作为施工质量检验指标;路基交工控制: 检测路床顶面的动态弯沉或回弹模量值,检测方法可采用落锤式弯沉仪或贝克曼梁弯沉检测建立了基于路基长期性能演化规律、路基路面协调设计的的设计指标体系,实现了路基路面一体化设计。亮点2:更新理念,以功能等级确定指标标准首先根据公路功能、等级、交通量等,确定交通等级;根据交通等级,确定路基性能的技术指标或参数;以指标为目标,确定路基结构与材料设计方案。强化排水、防护功能设计,兼顾绿色环境的要求;显著提高了公路路基的长期性能,保证路基在各种环

4、境因素和汽车荷载作用影响下的长期性能满足要求!亮点3:基于原规范补充新内容,建立了内容完整的公路路基设计体系1977年公路工程设计准则;第1次制定(JTJ013-86),1985年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为基础编制;第2次(JTJ013-95);第3次(JTG D30-20XX);本次是第4次修订。三十年发展,建立了内容完整的路基设计规范体系修订了路床厚度范围;补充完善路基设计指标、控制标准与指标预估方法;补充了低路堤设计要求;新增了轻质材料路堤、工业矿渣路堤;新增石笼式挡土墙、无面板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土墙等新型柔性防护结构补充完善了高路堤、陡坡路堤与深路堑稳定性分析方法与控制标准;新增季节冻土路基,补

5、充完善十八类特殊路基性能评价与控制标准、病害防治技术措施等。亮点4:充分利用废旧材料,推广绿色轻型支护结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新增轻质材料路堤,工业矿渣路堤;新增低路堤,修订利用软质岩石及特殊土填筑路基的技术控制措施;无面板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土墙和石笼式挡土墙等新型柔性防护结构;为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公路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亮点5:借鉴国外先进技术,与国际接轨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XX)为依据,并与相关的现行行业标准协调一致;根据公路的特点,充分吸收了国内相关行业的技术标准,推广应用“四新”技术;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如美国、英法德等欧盟国家等)的先进技术方法及相关标准规范;设计理念、设计

6、方法、试验方法等取得了跨越式进步;实现了与国际主流的先进设计方法和标准的接轨,搭建了国际技术交流新的平台。亮点6:实用性强,注重标准的可操作性新规范着重于设计标准、设计方法与指标参数、结构构造与材料要求、主要工程技术措施等;规定设计计算方法适用条件、参数测试条件、指标标准的取值原则;严格界定各种技术方法和工程措施的适用条件与使用范围等。三、规范作用影响新规范遵循“安全耐久、节约资源、环境和谐”的设计理念,显著的提高了公路路基长期性能,提升了公路路基防灾减灾能力,保障公路路基运营安全。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公路建设,促进行业的科技进步和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四、规范修订主要内容1.进一步强调

7、路基方案综合比选路基设计总要求: 根据公路的功能和等级,按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节约土地、保护环境的原则,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路基方案,做好综合设计。路基方案类型:路基线位,高度;路基结构断面形式、填料的选择与处治、地基处理、排水工程和防护支挡工程等。两个层次的方案比选:第一层次是结合路线方案的工程建设方案比选,包括线位、路基高度、高填深挖路基与桥隧方案的比选;第二层次是路基处理方案的比选,包括路基结构断面形式、填料的选择与处治、地基处理、排水工程和防护支挡工程等方案。路基高度是公路设计中一项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较高的路堤方案优点:路床处于中湿或干燥状态,路基长期性能较稳定;缺点:占地较多、

8、工程造价较高,易产生沉降变形和边坡稳定问题。低路堤方案填土高度小于路基工作区深度优点:节约土地,对环境影响小。缺点:气候环境、地下水将对路床性能影响大,易导致路床承载能力不足,引发路基路面病害。注意高速公路低路堤方案适用条件、配套工程建设。进行不同路基高度及填筑方案的综合比选论证,合理确定路基高度及其填筑方案。2.路基结构设计指标与标准(1)路基结构性能影响因素汽车荷载作用:荷载越大,路基工作区深度大,对路基结构损伤;气候环境:降雨(雪),蒸发,冻结、融化;水作用:地表水、地下水、毛细水、气态水;路面结构性状:路面结构类型、厚度、结构完好状态,平整度;(2)典型气候条件下的路基湿度状态潮湿多雨

9、地区:(1)EMC 高出 OMC 28%,高水位、路肩和中央分隔带入渗是主因;(2)边坡和土路肩入渗横向迁移在路床可达3m以上。有无覆盖(路面类型)对湿度的影响干旱少雨地区:(1)有铺面覆盖的路基存在着明显的湿度积聚现象 ;(2)平衡湿度主要受气候条件的影响, 多小于最佳含水率。(3)干湿循环对路基性能的影响工况试验条件为K=96%,EMC=18%,TMC=2%,即含水率变化幅度为4%篇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正文JTG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TGD3020XX公 路 路 基 设 计 规 范Specifications for Design of Highway Subgrades中华人民共和国

10、交通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行业标准公 路 路 基 设 计 规 范Specifications for Design of HighwayJTGD3020XX主编单位: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施行日期:20XX年01月01日人 民 交 通 出 版 社20XX.北京Subgrades前 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公路建设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为满足新时期公路建设的需要,1996年交通部颁布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该规范施行以来,对统一公路工程路基设计技术要求,提高公路路基设计水平、保证公路路基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近十年来,在公路路基设计中出现了

11、一些新问题,交通部和各省、市、自治区交通主管部门对有关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得到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积累了较多的山区公路设计施工经验,为本规范的修订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修订是根据交通部交公路发20XX722号“关于下达20XX年度公路工程标准规范定额等编制和修订工作计划的通知”和交公路发20XX288号“发布公路工程标准规范体系”精神,修订本规范。新修订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涵盖了公路粉煤灰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6-93)、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

12、6)、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019-98)等规范的相关内容,在原规范基础上,针对目前公路路基设计中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如高填深挖的界限与设计原则、边坡防护、路基压实标准、特殊路基设计等作了重点修订,突出了公路路基设计的系统化理念,以及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景观协调的设计原则,注重地质、水文条件调查,强调地基处理、填料选择、路基强度与稳定性、边坡防护、排水系统、关键部位施工技术等方面的综合设计。本规范主要修订内容如下:1. 根据高速公路建设经验,补充完善了路基压实度和CBR强度要求,在第3章“一般路基”中增加了路堤与桥涵构造物连接处理、路基填挖交界处理、高边坡路堤与陡坡路堤、挖方高边

13、坡、填石路堤和粉煤灰路基等设计技术规定;2. 对高边坡、地基处理、路基病害整治等设计,提出了有关施工监测与动态设计的内容和要求。3. 完善了路基排水系统设计要求,补充了油水分离池、排水泵站、仰斜式排水孔、支撑渗沟等排水设施,强化路基排水与边坡防护的综合设计。取消了有关路面排水设计的内容。4. 将第5章“路基防护”改为“路基防护与支挡”,新增加了挡土墙、边坡锚固、土钉支护和抗滑桩等支挡结构设计技术要求;5. 新增加第6章“路基拓宽改建”,增加了原有路基状况评价方法与标准、高速公路路基拓宽改建、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路基拓宽改建等设计技术要求;6. 将原规范第6章“特殊路基”改为第7章,在该章中新增加

14、了软土地区路基、红粘土与高液限土地区路基、采空区路基、滨海路基、水库路基等特殊路基设计技术要求;完善了滑坡、崩塌、泥石流、岩溶、多年冻土、黄土、膨胀土、盐渍土、风沙及沙漠、雪害、涎流冰等特殊路基处理技术要求。本规范及其条文说明是根据近年来的科研成果、国内外的有关文献及工程实践经验而编制的。规范颁布后,请各有关单位将使用本规范中所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地址:武汉市汉阳区鹦鹉大道498号,邮编:430052),以便下次修订时参考。主编单位: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参编单位: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新疆交通科学研究院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主要起草人:吴万平廖朝华汪继泉邓卫东唐树名陈晓光台电仓胡 炜李 萍刘亚楼李 浩 丁小军张留俊傅应华王家强祝海燕郑 治王秉纲 王选仓袁光宇 张嘉翔席元伟 马 磊 刘 健目 次1 总 则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