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机事故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892787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力发电机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风力发电机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风力发电机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风力发电机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风力发电机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力发电机事故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力发电机事故应急预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风力发电机组事故应急预案1、目的为了加强突发事故的处理能力,提高对突发事故的反应速度和指挥协调能力,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对环境的影响,根据风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2、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XX集团下属各风场风力发电机组吊装、维护和检修等工作过程中的突发事故。3、事故的类型和救援措施在吊装、维护和检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事故有人身伤害事故和风机设备事故。在事故发生时现场工作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应进行正确处置。3.1现场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置3.1.1人身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置在遭遇任何事故时应首先保证人员的人身安全。人身伤害事故的分类较多,主要有高空坠落事故;高空坠物砸伤事故;机械伤害事故;触电事

2、故;烧伤事故;摔伤碰伤事故等。(1)根据实际伤害情况开展相应急救措施。(2)及时将现场情况报告公司管理人员。(3)如伤员伤势严重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4)如有人员死亡情况应保护好现场。3.1.2风机设备事故的应急处置(1)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事故发生时人员在风机内部,应切断内部电源后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若火势无法控制,人员应立即撤离。事故发生时人员不在风机内部或已撤出,应立即切断机组高压侧电源,必要时可联系中控值班人员断开有关及邻近线路35KV电源。所有人员不得接近事故机组并保持300米以上距离。拨打119电话求助,并将情况报告管理人员。(2)机组发生了飞车事故的应急处理人员应迅速撤离风机

3、,不得停留在风叶旋转的方向,同时与风机保持500米以上安全距离。汇报相关管理人员。联系中控值班人员断开有关或邻近线路35KV电源。(3)遭遇严重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理严重自然灾害指火山、地震、泥石流、台风、雷暴等极端地质、气象灾害,对于此类不可抗力,应首先保证人员的安全。工作人员应选择合适的逃生方式撤离。尽量远离灾害地点,根据具体灾害选择合适场地停留。向管理人员汇报相关情况。如有必要可联系中控值班人员断开有关或邻近线路35KV电源。3.2管理人员的应急处置管理人员发现事故发生或接到报告后应立刻组织事故处理。召集应急事故处理小组成员。立即赶赴现场组织工作,并携带必备的工具、药品等。向公司领导汇报事故

4、简要情况。配合有关部门工作。4、现场急救与紧急逃生4.1现场救援方法在场人员应设法迅速使伤员脱离危险场所,如果是触电事故,应立即使伤员脱离电源。对伤员进行初步检查,采取有效的止血、止痛、包扎、固定等措施,如果是触电事故,伤员出现休克、呼吸或心跳减弱甚至停止现象,应立即就地对伤员进行相应的口对口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法施救。如出现危及伤员生命的体征(如大出血、休克、严重骨折、呕吐、瞳孔放大等),应立即联系救护车,送当地医院抢救。对于触电事故则不可移动伤员,必须就地施救。如伤势较轻未出现危及伤员生命的体征现象,可进行必要的急救和稳定病情的措施,如固定断肢、包扎伤口、止血、止痛,降低并发症和伤残的风

5、险,伤员口渴时可适当提供饮水,并对伤员进行抚慰以减轻伤员的思想负担。伤员经现场处理后应马上送医院治疗。如果在机舱内部发生触电、机械伤害、摔伤碰伤等事故时,对于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如果神志清醒,可静坐休息观察,如无心跳、呼吸异常现象,休息一段时间后可由人陪同下到风机塔底。如出现休克、呼吸心跳停止现象,现场人员应迅速使伤员平躺,打开机舱顶部的两个舱口,使伤员得到新鲜空气,并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对于机械伤害、摔伤碰伤等事故,如果伤员失去活动能力,不能自行下到塔底,现场人员应在做好相应的急救措施后(止血、固定),利用高空救生缓降器,将伤员降落到地面。4.2急救的措施4.2.1应急止血法压迫止血法:

6、抬高伤肢,用消毒纱布或棉垫覆盖在伤口表面,现场可用清洁手帕、毛巾或其它棉织品代替,再用绷带或布条压迫包扎止血。指压法:按出血部位分别采用指压面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额动脉、股动脉、胫前后动脉止血法。弹性止血带止血法:当肢体动脉创伤出血时,一般的止血包扎达不到理想的止血效果而采用之。先抬高肢体,使静脉血充分回流,然后创伤部位的近端放上弹性止血带,在止血带与皮肤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以免扎紧止血带时损伤局部皮肤。止血带必须扎紧,要加压扎紧到切实将该处动脉压闭。4.2.2包扎、固定和搬运创伤处用消毒的敷料或清洁的医用纱布覆盖,再用绷带或布条包扎,既可保护创口预防感染,又可减少出血帮助止血。在肢体

7、骨折时,可借助绷带包扎夹板来固定受伤部位上下二个关节,减少损伤,减少疼痛,预防休克。伤员搬运:经现场止血、包扎、固定后的伤员,应尽快正确地搬运转关医院抢救。在肢体受伤后,应在止血包扎固定后再搬运。在搬运严重创伤伴有大出血或休克的伤员时,要平卧运送伤员,头部可放置冰袋或戴冰帽,路途中要尽量避免震荡。在搬运高处坠落伤员时,若存在脊椎受伤可能性时,一定要使伤员平卧在硬板上搬运,不准只抬伤员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伤员。4.2.3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挤压法如果事故现场的伤病员心跳呼吸骤停,即突然意识丧失、脉博消失、呼吸停止的,在颈部、喉头两侧摸不到大动脉搏动时应采用以下方法急救:口对口(口对鼻)人工呼吸

8、法呼吸停止,心脏仍然跳动或刚停止跳动,要用人工的方法使空气进入伤员肺部,给予人体需要的氧气。方法有: a将伤员平放在平整的地上,解开伤员衣领,松开伤员腰带,清除口内异物,一手捏住鼻孔,另一手抬起下巴,使伤员气道开放,深吸气后对准伤员口部用力吹气,待伤员胸廓扩张后停止吹气,迅速移开紧贴的口,每分钟进行20次。b口对鼻吹气:当伤员口封闭撬不开时,清除鼻孔内异物,一手捏住伤员的嘴,参照口对口一样紧贴伤员鼻孔吹气。胸外心脏挤压法当心脏突然停止跳动,用外力挤压心脏,暂时维持心脏输血功能。将伤员仰卧在平整的地上或木板上,使伤员头放平,施救者跪在伤员一侧,用一手掌根部放在伤员胸骨体的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另

9、一只手放在按压的手背上,二手背伸直,用自身的重量和上臂的力量有节奏的垂直按压。(切忌用力过大,防止肋骨骨折),力量要均匀,使其下陷约三厘米,然后放松。反复进行,每分钟70-80次,同时,要注意观察伤员的情况,如果伤员面有红润,摸到脉搏,说明急救有效,重复上述动作,直至有心脏的自律搏动,才可以停止。 心脏挤压和人工呼吸并用如果心脏和呼吸同时停止,可进行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并用,一般可由两人同时进行,两人各司其职,保证供给伤员氧气,恢复伤员心跳。通常,吹一口气按压胸骨3-4次。4.2.4烧伤人员现场救治在事故现场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使伤员尽快与致伤因素脱离接触,以免继续伤害深层组织。伤员身上燃烧的衣服

10、一时难以脱下时,可让伤员躺在地滚动,或用水洒扑灭火焰。切勿奔跑或用手拍打,以免助长火势或造成手的烧伤。如附近有河沟或水池,可让伤员跳如水中。如为肢体烧伤则把肢体直接浸入冷水中灭火和降温,以保护身体组织免受灼烧的伤害。用清洁包布裹盖烧伤面简单包扎,避免创面污染。自己不要随便把水泡弄破,更不要在创伤面上涂任何有刺激性的液体或不清洁的粉和油剂。因为这样不能减轻疼痛,相反增加了感染机会,并为下一步创面处理增加困难。经现场处理后的伤员要迅速转送医院救治,转送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呼吸、脉搏、血压等变化。4.2.5 现场急救注意事项在现场发生伤亡事故后4-8分钟是关键时刻,最初几分钟的人工呼吸是非常重要的,失去

11、这段时间伤势会急剧恶化,甚至死亡,因此采取现场急救有很大的必要。一方面要紧急呼救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另一方面要搞清事故现场的具体情况,机智、果断、因地制宜地采取急救措施,防止伤害的进一步扩大。如现场十分危险,伤害会进一步扩大。就要及时、稳妥地帮助伤员脱离危险区,但一定要确保自己、他人和伤员无危险。要正确迅速地检查伤员的伤害情况,如发现心跳、呼吸停止,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直到医生到来;如有大出血,要立即进行止血;如有骨折,要设法固定等等。医生来后要简要反映受伤情况、抢救经过和已采取的措施。对伤员检查要细致、全面,特别是当伤员没有危险时,要再次进行检查,防止临阵慌乱,疏忽遗漏。

12、护送伤员的人员,应向医生详细介绍受伤经过,如受伤时间、地点等,凡属高处坠落致伤还要介绍坠落高度、伤员最先着地部位或间接击伤的部位,坠落过程中是否有其他阻挡或转折。高处坠落的伤员,在已确诊有颅骨骨折时,即使当时神志清楚,但若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仍应留在医院严密观察。4.3紧急逃生的方法遭遇灾害时,作业人员应及时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逃生。4.3.1应急撤离通道当人员位于塔筒时,可从以下通道逃生:a.塔筒底部的塔筒门b.塔筒顶部的机舱当人员位于机舱时,可从以下通道逃生:a.塔筒b.机舱逃生口。c.机舱顶部4.3.2逃生、救生工具的使用将缓降器挂于机舱逃生支架上或悬挂于机舱外部与机舱金属结构相连的框架上。系好安全带,将绳子一端固定安全带上打开盖板将绳子另一端由机舱抛出。人员从机舱开始下降并降落到地面上。对于带手轮的逃生救生包,可根据实际情况控制缓降器上升或下降。同伤员一同下降时救援人员应合理使用辅助器件,保证伤员安全降落。5、应急培训和演习公司应制定、实施和组织应急培训计划,对作业人员、应急小组成员进行培训。每年应至少组织一次专业或综合模拟演练,以提高逃生能力、应急指挥水平和救援能力。6、附录综合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及联系电话 组 长 XXX 138XXXXXXXX 副组长 XXX 138XXXXXXXX应急小组成员名单XXX XXX XXX XXX XXX XXX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