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管理办法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892114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验证管理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验证管理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验证管理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验证管理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验证管理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验证管理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验证管理办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目的为规范公司验证的内容、范围、职责、工作程序等,使之符合GMP等要求,特制定办法。2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产品涉及的所有验证内容。3 定义3.1 验证:证明任何程序、生产过程、设备、物料、活动或系统确实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有文件证明的一系列活动。3.2 安装确认(IQ:Installation Qualification):对安装好的和调整过的设备或系统符合已批准的设计、制造商建议和/或用户的要求的成文的确认。3.3 运行确认(OQ:Operational Qualification):对安装好的和调整过的设备或系统能在整个预期的操作范围内按要求运行的成文的确认。3.4 性能确认(PQ:

2、Performance Qualification):是对设备及其辅助系统在相互连接后,能根据已获准的工艺方法和质量规格有效地、重现地进行运转的成文的确认。3.5 回顾性验证(Retrospective Validation):指以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为基础的,旨在证实正式生产工艺条件适用性的验证。3.6 再验证(Revalidation):系指一项工艺,一个过程,一个系统,一个设备或一种材料经过验证并在使用一个阶段以后进行的,旨在证实已验证状态没有发生漂移而进行的验证。关键工序往往需要定期进行再验证。3.7 VMP:公司验证主计划3.8 PV:工艺验证3.9 CV:清洁验证4 职责 4.1 供

3、应部负责对物料运输条件的确认。4.2 质管部负责审核、批准本公司的验证方案、验证报告。4.3 质管部负责编写本公司验证主计划并制定年度验证时间进度计划,编写年度验证总结报告。5 工作内容和控制方法5.1 公司验证文件的金字塔结构,见图1。 5.2 验证的组织结构5.2.1 公司成立验证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总经理担任,验证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QA 负责人、QC 负责人、生产部门负责人、设备部门负责人、仓库管理负责人和生产车间的负责人构成。验证领导小组各成员的详细职责如表1 所述。表1验证领导小组各成员的详细职责职位职责总经理批准 VMP。质管部负责人维护和更新VMP;批准变更和验证过程中所发生的偏差

4、,批准验证方案和报告。批准清洁验证、工艺验证方案和报告;审核、批准实验室验证方案和报告。供应部负责人审核仓库及运输条件确认的验证方案和报告 设备部门负责人、车间负责人 审核车间及设备的所有验证方案和报告(包括设备、自控系统、过程控制仪表、 厂房、空调系统、水系统、清洁验证、工艺验证等);保证确定并满足其人员的培训需求。5.2.2 公司验证工作执行小组,成员由公司QA人员、检验人员及各车间中控人员、生产、设备相关人员构成。其职责在各具体验证方案中进行详细规定。5.3 验证主计划5.3.1 质管部负责制定公司验证主计划(格式见附录A),和 年度验证项目时间进度计划,并以附件的形式附在验证主计划中。

5、5.3.2 验证主计划的编号规则: VMP-(四位数)年号-00,00为修订次。5.4 验证方法5.4.1 新建车间或新安装设备、系统应按照验证的V模型开展验证工作,验证V模型见图2。 图25.4.2 应运用质量风险管理的方法确定验证的范围和程度。验证的质量风险评估应形成文件。验证的质量风险评估程序及工具参见质量风险管理办法5.4.2.1 应当运用系统影响性评估的方法(见质量风险管理办法附录C)对系统、设备、过程进行影响性评估,系统影响性评估表模板见附录F。对被判定为对产品质量具有直接影响的系统和部件,除了需要遵循工程质量管理规范(GEP)进行设计之外,还将需要遵循生命周期法进行确认。被划归为

6、“间接影响”的系统及其部件除了需要遵循工程质量管理规范进行设计之外,还将根据需要进行IQ和OQ。无影响系统只需根据工程质量管理规范(GEP)进行设计、安装和调试。将根据这种评估编写验证矩阵并确定每个系统所需要的调试、确认和验证工作。5.4.2.2 对于直接影响系统的部件进行关键性评估(见质量风险管理办法附录C),关键部件评估表见附录H。经评估为关键部件的应运用FMEA的方法继续进行风险评估,通过风险评估的结果来决定所需采用的适宜控制方法。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选择下列控制方法来降低风险,其中包括但并不仅限于如下内容。 工艺设计或系统设计的更改 外部规程的应用 增加技术规格的详细信息或格式 增加设计

7、审查的数量和详细程度 增加检查确认工作的程度或力度5.4.2.3 对工艺参数进行关键性评估,关键工艺参数评估表见附录H。通过以下6个问题的回答判定工艺参数是否为关键工艺参数 参数是否用于影响或控制生产环境? 参数是否被记录为批记录、批放行数据或其它GMP相关文件的一部分? 参数是否用于保持产品状态,例如产品质量? 参数是否影响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控制? 参数是否提供用于判定产品放行的数据? 参数是否影响清洁或灭菌效果?通过风险分析以找出与关键工艺参数相关的工艺风险,决定所需采用的适宜控制方法,从而降低风险。关键工艺参数的范围应经验证确定。5.4.2.4 建立确认与验证的文件和记录,并能以文件和

8、记录证明达到以下预定的目标: 设计确认应当证明厂房、设施、设备的设计符合预定用途和GMP要求; 安装确认应当证明厂房、设施、设备的建造和安装符合设计标准; 运行确认应当证明厂房、设施、设备的运行符合设计标准; 性能确认应当证明厂房、设施、设备在正常操作方法和工艺条件下能够持续符合标准; 工艺验证应当证明一个生产工艺按照规定的工艺参数能够持续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产品。5.4.2.5 以上部分验证如DQ、IQ 、OQ等可由供应商完成,并对供应商提供的验证文件进行批准和确认,并转换成公司验证文件。5.5 验证对象5.5.1 应评估企业应进行的验证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厂房、设施;空气净化系统

9、;工艺用水系统;洁净压缩空气系统;生产工艺;清洁程序;关键设备(如:灭菌设备、粉碎设备、筛分设备、制粒设备、干燥设备、混合设备、压片设备、包衣设备、包装设备、胶囊填充设备、实验室检验仪器设备等);分析方法;计算机控制系统;关键因素的变更;运输条件确认;仓库的温湿度分布。5.5.2 验证项目的常见要求:在附录I验证项目常见要求举例中列出了常见要求,各单位可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 应在验证方案中列出具体设备或系统的接受标准。5.6 验证周期确认和验证不是一次性的行为。首次确认或验证后,应当根据产品质量回顾分析情况进行再确认或再验证。关键的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应当定期进行再验证,确保其能够达到

10、预期结果。5.6.1 用于生产和质量检验的关键仪器、设备和设备的GMP部件每年需进行性能再确认,设备大修或关键GMP部件进行更换需重新进行性能确认。5.6.2 如果系统或工艺并没有大的变动,而产品年度质量评审证实系统和工艺在稳定地生产着符合其质量规格的物料,可以每3年进行一次工艺再验证。新增加产品、新建生产线、采用新的生产处方或生产工艺时,需对所生产的产品进行工艺验证。原辅料、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生产设备、生产环境(或厂房)、生产工艺、检验方法、关键工艺参数、关键设备等发生变更时需做再验证。5.6.3 空气净化系统每年进行回顾性验证,当洁净空调系统大修或更换高效过滤器时需进行空调系统性能

11、确认、高效过滤器完整性测试和洁净度测定。系统长期停用,复产前要进行洁净度测定,5.6.4 洁净区洁净级别确认自净时间验证周期按照工作环境管理办法执行。5.6.5 工艺用水系统每年进行回顾性验证,当需要扩展变更,涉及到关键的控制设施、操作参数、规格或接受原则时,应进行再验证。系统长期停用,复产前要进行再验证。5.6.6 当对重要原辅材料、设备(包括计算机硬件)、设施、公用系统、内包装材料的变更评估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需做验证。5.6.7 分析方法应进行方法验证或适用性确认,当分析方法变更或关键仪器变更时需进行验证。5.6.8 清洁方法应当经过验证,证实其清洁的效果,以有效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清洁

12、验证应当综合考虑设备使用情况、所使用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取样方法和位置以及相应的取样回收率、残留物的性质和限度、残留物检验方法的灵敏度等因素,首次清洁验证应进行三次成功试验,不宜采用“不断测试,直至清洁”的方式。以后每年进行清洁确认,每年进行一次成功测试。当引入新产品或取消现有产品、设备、生产工艺或清洁规程的变更、清洁/污染设备保留时间的改变、清洁剂的变更、产品处方的变更时需做再验证。5.7 验证工作管理5.7.1 各验证执行小组在验证前负责起草验证方案(编写格式见附录D),经公司质管部负责人批准后实施验证工作,验证工作完成后,编写验证报告(编写格式见附录E),报公司质管部负责人批准。5.7.2

13、 回顾性验证不需要事先制定验证方案。5.7.3 如果验证部门未按期完成验证计划或需要增加验证项目时,要在计划发生变更时立即将变更原因报公司质管部,经质管部负责人批准后实施。5.8 验证文件管理5.8.1 验证文件:包括用户需求、系统影响性评估、关键部件评估、关键工艺参数评估、风险评估、验证方案、原始记录、所有证明性资料如校验证明、验证报告及相关审批记录等。5.8.2 验证文件编码要求:所有验证文件必须有系统的编码及修订号,并且统一由质量管理部负责控制,所有验证文件必须有唯一的编码以便于识别、控制。5.8.3 验证文件编号:各类验证文件编号要求详见表2表2:验证文件编码一览表序号验证文件分类编码

14、备注1用户需求URS-(四位数)年号-代表流水号2系统影响性评估SIA-(四位数)年号-代表流水号3关键组件评估CCA-(四位数)年号-代表流水号4关键工艺参数评估KPA-(四位数)年号-代表流水号5风险评估RA-(四位数)年号- 代表类型:公共系统0,仪器设备1,工艺2,其他3;代表流水号6验证方案P-(四位数)年号- 代表类型:设备验证1;工艺验证2;清洁验证3;分析方法和实验室设备验证4;产品仓储和分布验证5;计算机验证6;其他0 ;代表流水号7验证报告R-(四位数)年号- 代表类型:设备验证1;工艺验证2;清洁验证3;分析方法和实验室设备验证4;产品仓储和分布验证5;计算机验证6;其他0 ;代表流水号5.8.4 验证文件版本号公司每年对验证文件编码变动一次(编码中的年份),每次新版验证文件版本号/修订次用 四位数年号/00表示,版本号在本年度文件执行期间一般不进行变更,每次文件变更进行修订次的变更。例如某验证文件,版本号为“2012/01”,代表在验证文件执行期间进行了一次修订。5.8.5 验证文件编写格式l 字体字号:无特殊要求时,所有文件字体以小四号、宋体为准。抬头标题采用四号字体,加粗显示。l 各级文件(记录除外)均采用A4版面 A4(210297mm)。5.8.6 验证文件的起草、审核与批准l 验证文件的起草、审核与批准人员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