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890352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篇一:机泵的基础g规范经查阅各规范规定见附图。综合起来总结如下:C20作为中小型机泵的基础是可以的,C25做动力设备的基础是通行的。根据近几年的惯例,C15只做垫层,C30做设备基础较多。一般不用素混凝土做设备基础,通常都有最低限度的配筋。HG20554-93活塞压缩机基础设计HG20555-1993 离心式压缩机基础设计规定HGT20643-98化工设备基础设计规定GB50040-96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SH3057-1994离心泵基础设计规范篇二:地基动力特征参数的选用地基动力特征参数的选用浙江国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华维松 浙江泛华工程有限公司勘察院 汪永森一、概述动

2、力机器基础设计与其它结构物基础设计有着明显不同,其主要区别在于动力机器基础上部作用有由机器传来的动力。由于这种动力引起基础本身的振动,甚至影响到周围建筑物的振动。国标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CTB50040-96)(以下简称动规)确定的机器基础设计要求是使基础由于动荷载而引起的振动幅值,不能超过某一限值。这个限值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转以及由于基础振动所产生的振动波,通过土体的传播,对附近的人员、仪器设备及建筑物不产生有害的影响。机器在运转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动力荷载,按其动力作用的时间形式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旋转式机器的动荷载;一类是往复式机器的动荷载;一类是瞬态脉冲动荷载

3、(冲击荷载)。动力机器基础设计的一般原则,除了要保证相邻基础不受其动力作用而产生过大的沉降(或不均匀沉降)外,还要求动力机器基础本身能满足下式要求: Pff式中:P基础底面地基的平均静压力设计值(KPa) f地基承载力的动力折减系数; f地基承载力设计值(KPa)动力基础设计时,应取得下列资料:1、机器的型号、转速、功率、规格及轮廓尺寸图等; 2、机器自重及重心位置;3、机器底座外郭图、辅助设备、管道位置和坑、沟、孔洞尺寸及灌浆层厚度、地脚螺栓和预埋件的位置等;4、机器的扰力和扰力矩及其方向;5、基础的位置及其邻近建筑物的基础图;6、建筑场地的地质勘察资料及地基动力试验资料。其中第6条就是地质

4、勘察部门所要提供的资料。动力机器基础勘察要求较高,除了需要提供一般建筑勘察所需的岩土试验成果外,还要提供地基动力特征参数,这些参数主要包括以下9项:天然地基抗压刚度系数;地基土动弹性模量;地基土动剪变模量;动泊松比;天然地基地基土动沉陷影响系数桩周土当量抗剪刚度系数;桩尖土当量抗压刚度系数;天然地基竖向阻尼比;桩基竖向阻尼比。有关地基动力特征参数如何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如何应用等方面的专题论文很少,有的勘察人员不知道这些参数如何提供,提多大合适,感到困惑不解。本文通过位于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通用电气亚洲水利项目”这一大型工程的详细勘察,按照设计要求,结合场地地质条件,经过公式计算,通过地质

5、类比法,现场测试,参照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提供了设计所需的动力参数,施工中又进行了检测,还进行静力触探对比试验,并对试验成果进行评价达到了设计要求。二、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该工程位于萧山经济开发区,主体建筑物为1栋机器制造联合厂房,单层高。1栋二层办公楼及其辅助建筑物;(1、液氧站2、空压站3、废水处理4、油化库等)还有动力机器基础,总建筑面积60400平方米。(一)重型厂房、动力机器基础的特点及对勘察的要求1、重型厂房一层高,框架结构,屋顶轻钢结构,柱网是1224m,厂房内设有两台150T行车,柱下最大轴力设计值8000KN/柱。2、动力机器基础,基础形式以实体(大块)式基础为主,最大基础面积

6、2020m,基础砌置深度,设计单桩竖向承载力3650KN/柱,主要设备:液压试验台200400T油压机,数挖镗洗床,三辊卷板机,其它车、洗、镗、立式钻床等振动方式以垂直振动为主,也有水平回转,大型动力设备基础,拟采取隔振消振措施,对重型厂房,动力设备基础设计拟采用桩基础,办公楼、辅助厂房设计拟采用天然地基。3、设计对勘察的要求:1、查明勘察场地的岩土分层、埋深结构构造、工程性质。2、对天然地基、桩基持力层作岩土工程条件评价,并对桩基型式及持力层提出建议。3、对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除按常规提供试验参数以外,要求提供动力特性参数。4、动力机器基础要求查明在静力作用条件下的稳定性,变形性质和承载力,尚

7、要查明地基在动力(反复荷载)作用条件下的动力稳定性,变形性质,承载力和地基土的各项动力参数。5、要求提供如下动力特征参数。(a)天然地基抗压刚度系数Cz(KN/m3) (b)天然地基阻尼比z(c)地基的动弹性模量Ed(KPa) (d)地基的动剪变模量Gd(KPa) (e)动泊松比V(f)桩基阻尼比pz(g)桩周土当量抗剪刚度系数Cp(KN/m3) (h)桩尖土当量抗压刚度系数Cpz (i)地基土动沉陷影响系数(二)勘察工作的布置1、根据勘察任务书和有关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XX)、浙江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33/1001-20XX);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50

8、04-96)、地基动力特征测试规范(GB/T50269-97)等制订本工程的勘察大纲。首先我们搜集了勘察场地附近的工程地质资料,有针对性的确定了勘探孔的深度和原状土样、标准贯入试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波速试验的层位、数量、确定室内土工试验项目,以及需提供上述动力特性参数需进行的测试和试验手段。1)根据勘察场地已有的地层资料,厂房和设备基础的设计总平面布置图,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桩基勘察要求和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要求;动力机器基础地基的勘察可与建筑物地基勘察一起进行。勘探点是沿建筑物轮廓线结合网格状布设,勘探点、线间距24m,共布设勘探点162个,其中机钻孔99个,静力触探孔63个,控制性孔11个

9、要求钻进圆砾层以下5m,预计孔深70m(圆砾层厚12m)。技术性孔58个,要求钻进圆砾层5-10m,一般性孔30个要求钻进圆砾层5-8m,静力触探孔要求达到圆砾层顶板为止,取原状土样700件,波速试验3组(单孔法)。2)勘察工作的目的在于了解拟建场地岩土的工程条件,地基土的构成,物理力学性质及动力性质,特别是软土和可能液化的饱和粉土、砂土的分布情况。场地土层自上而下为:三、地基动力特征参数的选用地基动力特征参数,是动力机器基础振动和隔振设计以及在动荷载作用下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动力反应及地基动力稳定性分析必需的资料。动力特征参数可由现场试验确定。当无条件进行试验并有经验时可按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

10、范规定确定。本工程按照设计要求,结合场地地质条件,参照动规,通过地质类比法。现场波速测试和公式计算提供了设计所需的地基动力参数,满足了设计要求。1、天然地基抗压刚度系数Cz:按天然地基地基土承载力标准值(fk)求取。2、天然地基阻尼比z,动规指出由现场试验确定,但由于一般现场不具备测试条件且影响阻尼比的因素较多,而它仅对在共振区,振动时的振幅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动规参照了实测资料,取阻尼比为一定值。(阻尼比为阻尼系数与临界阻尼系数之比)。3、天然地基土动沉陷影响系数1:参照动规,先划分地基土类别,再提供1值。天然地基土层为粉土,fk160Kpa,对照地基土类别,属于四类土,取1=。4、桩基(预

11、制桩)竖向阻尼比pz,根据动规的建议,对预制桩和打入式灌注桩桩基阻尼比可按下列数值采用:pz=5、桩周土当量抗剪刚度系数Cp:参照动规,结合土层性质及原位测试成果(动探、静探、波速测试)和土工试验成果,综合分析后确定。6、桩尖土当量抗压刚度系数Cpz:参照动规,分别提供二层桩尖持力层的Cpz值。7、地基土动弹性模量Ed:根据原位测试和土工试验成果,参照其它已建工程的Ed值,分别提出各土层的Ed值。 8、地基土动剪变模量Gd 9、地基土动泊松比v篇三:基础施工技术要求中环孝感固废处置中心改造项目设备基础施工技术要求1、设计标准依据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50040-96)2、基坑开挖应遵照建筑

12、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XX)和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XX)的相关规定进行。3、本工程基坑开挖时,对临近现有建筑、设备设施及管线有影响时,应由施工单位进行相关保护设计及施工。4、基坑应采取人工开挖。5、设备基础采用现浇的素混凝土6、设备基础垫板的埋设,其高程偏差不超过 -3 mm 0 mm,中心和分布位置偏差一般不大于5 mm,水平偏差不大于1 mm/m。 埋设部件安装后应加固牢靠。埋设部件与混凝土结合面,应无油污和严重锈蚀。7、混凝土强度等级由施工单位根据基础图所提供的承载能力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9、基础应根据设计要求的预埋件均不得

13、遗漏。以避免后续返工剔凿基础混凝土10、基础浇筑后的成品保护要求:、要保证预埋件位置正确,不得撞碰预埋件。、不得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准在吊帮的模板上支搭脚手板,保证模板的牢固和严密。、侧面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棱角不因拆模受损时,方可拆模。、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时,不可在混凝土上来往行走或进行上部施工。、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要配备足够的照明,防止混凝土配合比过磅不准,防止碰撞各种管线、模板、预埋件等及现场设施等。11、轨道安装好后的二次灌浆要求、轨道安装好后,在基础表面铲出一些麻面(放垫铁的地方除外),为使二次灌浆时,浇灌的混凝土或水泥砂浆能与基础紧密地结合。 、铲麻面的方

14、法用手工进行,铲麻面的标准是每100cm2以内,应有56个直径为1020mm的小坑。、灌浆时,灌浆部位应清理干净,灌浆用的碎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其标号应比混凝土基础高一级,并认真捣实。、灌浆前应安设外模板,而外模板距轨道外缘的距离应大于100mm,其长度约等于轨道长度,其高度应约等于轨道顶面至轨道基础的距离。(将二次灌浆的高度长度及高度确定一下)。12、基础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筑搓平后,应在12h 左右加以覆盖和洒水,浇水的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养护期不少于7 昼夜。13、当混凝土养护期满,强度达到75时,由施工单位向业主提出书面资料进行交接,并由施工单位书面提出可进行设备安装的最早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