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测量学实习报告.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890277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7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控制测量学实习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控制测量学实习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控制测量学实习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控制测量学实习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控制测量学实习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控制测量学实习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控制测量学实习报告.(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州科技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测绘工程专业控制测量学实 习 报 告专业班级实习小组学号姓名实习地点指导教师实习日期 2014.7.032014.7.121目录一、前言实习目的与要求 3实习内容与任务 3二、 实习内容实习测量仪器 .4水准测量 4控制测量 7实习注意事项 9三、实习过程水准测量 11控制测量 13四、实习心得心得与体会 15五、附表2一、前言实习目的与要求:1: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际动手能 力。2:熟练掌握大地测量仪器(精密水准仪、全站仪3:掌握城市等级导线测量、三角高程测量、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计 算方法。4:掌握大地控制网(平面、高程的

2、设计、布设、观测、及外业数据处 理。5:掌握大地控制测量(平面、高程控制网、内业数据处理和成果平差工 作。6:了解和掌握控制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计算软件应用。实习内容和任务1:全站仪的加常数、竖角指标差检验和其他常规性检验;2:水平角方向法多测回观测。3:城市一级导线测量(全站仪三维导线,采用三角高程;4:二等水准测量(含水准仪 i 角的检验及其他常规检验5:以上每项内容的工作量由指导老师具体安排。3二、实习内容实习测量仪器 :水准测量:脚架一个、 DZS2水准仪一台、水准尺一对、尺垫一对、记录板一块。控制测量:记录板、全站仪、棱镜 2个、脚架 3个、 2m 钢尺两把。水准测量:1水准仪 i 角

3、检验:测量前首先对水准仪进行常规性检验。其中水准仪的 i 角检 验为必检项目,检验后应及时学出报告, i 角不得大于 20。2水准路线选择:选择一水准点作为起始点(假定其高程,另选 812个点作 为待测水准点,各组沿着缥缈村布设一条 1.5km 的闭合或者附和水准路线测量。水准 点应选在道路路边,尽可能选用已埋设的固定点,不得将点选在道路中间,以免发生 安全事故。点位确定后要做好标记并编号。3观测 :二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似读书法进行往返观测,没站观测顺序为“后 -前 -前 -后”。往测和返测的测站数应为偶数。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根标尺应互换位置, 并重新整置仪器。4技术要求 :二等水准测量测站观

4、测限差:(L为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 4 等级 往(返测距离总和(km 往返测距离中数 (km各测站高差(mm往(返测高差总和(mm往返测高差中数(mm 高 程 (mm二等 0.010.10.010.010.11一等 0.010.10.010.010.11(1二等水准观测视线高度差应满足三丝都能读数;同一测站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2测站观测限差超限,在本测站发现立即重测,迁站后发现则应从水准点或间歇点 (需检测间歇点的高差较差开始重测。5高程计算:外业观测结束后,应对手簿进行全面检查。合格后,利用高差配赋表进 行评差计算求得个点高程。6成果:水准仪的 i 角检验报告(内容包括:采用的检验方法

5、、观测数据、检验结果 及结论;水准测量原始记录数据,各点高程计算表和水准路线略图(内容包括:每 测段距离、测段前后视距累计差、测段高差、往返测较差、闭合差技术规范二等水准测量测站观测限差:5一、二等精密水准测量外业计算尾数取位规定:等级 往(返测距离总和(km 往返测距离中数 (km各测站高差(mm往(返测高差总和(mm往返测高差中数(mm 高 程 (mm二等 0.010.10.010.010.11一等 0.010.10.010.010.116 控制测量:1、全站仪的检验:1:视准轴垂直于横抽的检验:对一个仪器同高度的目标用竖丝盘左、盘右观测2测回,都水平读盘读数,分别计算准轴误差 2C ,并

6、取平均值。 J2级仪器 2C 绝对值 应小于 。2:竖盘指标差的检验:对一明显目标,用横丝盘左、盘右观测 2测回,读垂直 度盘天顶距,分别计算竖盘指标差,并取平均值。 J2级仪器指标差变化容许值为。3:测距仪加常数检验:按教材测距仪加常数简易测定方法检验。4:成果:检验报告,包括内容:采用的检验方法、观测数据、检验结果及结 论。2、城市一级三维导线测量1选点:假定以固定点作为起点,选出一条约 46KM(导线便便长小于 300m 一 条的附合导线。导线点选在公路上的,点应选在道路路边,不得将点选在道路中 间,以免发生安全事故。点位确定后,应根据要求埋设混凝土桩点、或打入刚标志 点,按规范要求埋设

7、,用油漆做标志并编号,并画出导线略图和点之记略图。2观测:在导线的起点选一起始方向,并按实际方位假定起始方位角,观测连接 角。转折角采用测回法。3技术要求 :控制测量规范 :城市一二级光电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 7测距边测距的技术要求 : 经纬仪水平角观测:(n 为测站数 城市一二级光电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 (1导线转折角观测测回数:J2级仪器 2测回。(2导线边长的距离测量往返各观测一次,每次读数两次;(3气象数据的测定:温度最小读数为 0.5度,气压最小读数为 100pa ,在一时段始末 各测定一次,取平均值作为各边测量的气象数据。(4导线计算:外业观测结束后,应对手簿进行全面检查,

8、保证观测成果满足要求。然 后利用导线计算表计算各点坐标。(5成果:导线观测原始记录手簿:导线示意图(内容包括:每条导线边长的水平距 离、转折角、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闭合差;导线平面坐标和高程计算表实习注意事项:(1应遵循实验“仪器及工具借用方法”、“测量仪器及工具的正确使用和维护”、 “资料的记录要求”的有关规定。(2实习期间,各组长应切实负责,合理安排小组工作。应使每一项工作都由小组成员 轮流担任,使每个人都有练习的机会,且不可单纯追求实习的进度。(3实习中,要加强团结。小组内,各组各班应团结协作保证实习任务的顺利。(4实习期间认真学习城市测量规范 2.1、 2.3、 2.4、 2.6和

9、3.1、 3.3、 3.5、 3.6相 关内容。9(5实习期间,要特别注意仪器的安全。各组要指定专人妥善保管。每天出工收工都要 按仪器清单清点仪器和工具数量,检查仪器和工具是否完好无损。发现问题要及时向 指导老师报告。(6观测员将仪器安装在三脚架上时,一定要拧紧连接螺旋和脚架制紧螺旋,并有记录 员复查。否则,由此产生仪器事故,有两人分担责任。在安置仪器时,特别是在对 中、整平后、搬站前,一定要检查仪器的脚架中心连接螺旋是否拧紧。观测员必须始 终守护在仪器旁边,注意过往行人、车辆,防止仪器摔倒。若发生仪器事故,要及时 向指导老师报告,不得私自拆卸仪器,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一旦发生事故。如实写 出

10、事故的经过,并作出检查,交给指导老师,根据仪器的损害的鉴定结果作出相应的 赔偿。(7使用全站仪,要遵守相关规定。要防日晒,防雨淋,防碰撞震动,切不可将全站仪 望远镜对准太阳,以免损坏光电元件。棱镜必须有人看管,以保证棱镜的安全和正确 的位置。(8观测数据必须直接记录在规定的手簿中,不得使用其他纸张记录在进行转抄。严禁 擦拭,涂改数据,严禁伪造成果。完成一项测量成果后,要及时整理、计算、并妥善 保管好记录手簿和计算成果。(9严格遵守实习纪律。在测站上,不能嬉戏打闹,不看与学习无关的书籍或报纸。未 经老师同意,不得缺勤,不得私自外出和游泳,否则后果自负。三、实习过程10水准测量:1仪器的检验:精密

11、水准仪在使用前对其 i 角进行检验,其 i 角不大于 15。2水准路线的选择:从 D3点开始,直到 BM30点,全长大约 2.1KM, 包括起点和终点共有 44个水准点。3观测方法:附合水准路线4测站观测程序:往测奇数测站的观测程序为:后基前基前辅后辅往测偶数测站的观测程序为:前基后基后辅前辅返测奇数测站的观测程序为:前基后基后辅前辅返测偶数测站的观测程序为:后基前基前辅后辅按光学测微法进行观测,以往测奇数站为例,一测站的操作程序如下:首先将仪器整平(望远镜绕垂直旋转时,符合水准气泡两端影像的分离 不得超过 1mm。望远镜对准后视水准标尺,旋进式转动倾斜螺旋使符合水准气泡两端影 像分离不得大于

12、 2mm,用下、上视距丝平分水准标尺的相应基本分划读取视 距(如表 2.2.3.1中的(1、(2。读数时标尺分划的位数和测微器的第 一位数共四个数字要连贯读出。接着转动倾斜螺旋使气泡影像精密符合,并旋进式转动测微螺旋使楔形 丝照准基本分划,读分划线三位数与测微器三位数(3。旋转望远镜照准前视水准标尺,使气泡精密居中,用楔形丝照准基本分 划并进行读数(4,然后按下、上视距丝读取视距(5、(6。用楔形丝对准辅助分划进行读数(7。再转向后视标尺,转动倾斜螺旋使气泡影像精密符合,进行辅助分划的 读数(8。11至此一个测站的观测工作即告结束。以上为奇数站的后前前后观测 程序,偶数站的观测程序为前后后前。

13、表 2.2.3.1中的(1(7为读数的记录部分,(9(18为计算 部分表 2.2.3.1 控制测量:测量的过程中我们我们依次进行导线的布设、测角、量边等过程。以下是详细 步骤。12一、导线的布设本组测量导线网从点 D3开始 BM30采用附合导线,以 D3,BM30点为 已知点,平均边长:80m120m 左右,相邻的边长间较短边长度应大于较长 边的 1/2,且相邻点间两两相互通视。测站点应尽量选在路边不影响交通的地 方,远离高压输电线及水塘。测量时仪器边不离人。二、测角 、量边首先在测站点上安置全站仪,在两目标点安置棱镜,分别对中整平,设 置好参数后开始测量,利用全站仪的测角功能,按方向法观测水

14、平角,测角时 统一全部观测导线的左角(位于导线前进方向左侧的角,先盘左后盘右,按 顺时针旋转度盘,观测两测回,做到随观测随记录随检核随返测,确保所得数 据合格,测角中误差=5.垂直角的测量只需观测前视目标棱镜,同样是盘左盘右观测两个测回,测 回间指标差=15利用全站仪的测距功能使望远镜的十字丝中心精确对准前视目标棱镜的 中心,点击测距并记录斜距数据,测量四次,上下转动望远镜后重新对准,再 测量四次,最后求出斜距平均值。两个测回,一测回间较差=5mm。三、数据处理(1处理流程: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是否有误,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起算数 据是否正确。绘制导线略图,把起算数据、观测数据标注在图上相应的位置。 方位角闭合差=10(2计算中需用到的公式列举如下:角度闭合差 f 的计算及调整f =测-理测为所有水平角观测角的总和13理为所有水平角的理论值的总和如果角度闭合差 f不满足规范要求,则说明所测角度不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