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06课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0890114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教育史06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外国教育史06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外国教育史06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外国教育史06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外国教育史06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国教育史06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教育史06课件(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古希腊的教育思想,希腊出现了许多哲学派别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中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尽管从政治观上看,他们都是维护奴隶制的;在哲学观上,也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但他们的思想对于教育思想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一节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Socrates,前469前399),是雅典著名的哲学家。青年时期,苏格拉底接受过初等教育,精通数学和天文学。成年期对政治感兴趣。他在政治上拥护贵族的奴隶主专制,反对奴隶主民主共和制。苏格拉底的思想代表了传统、保守的雅典奴隶主阶级的思想,但其中也有许多值得深思的东西。,一、“自知其无知”,在教育上,苏格拉底首先提出了什么样

2、的人是有智慧的人,以及知识和智慧的关系问题。苏格拉底得出结论,认为那些所谓有智慧的人其实都不是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在于“自知其无知”。,“自知其无知”这一思想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苏格拉底的“自知其无知”的思想,提出了教师在教育和教学方面所应具有的重要的品质和态度,即谦虚品质和真诚“无知”的态度问题。 第二、这一思想也恰恰成为苏格拉底教学方法的基础。,二、“德即知识”,“德即知识”(VirtueisKnowledge)的思想,也是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他看来,知识包括一切善,美德是一种关于善的知识。道德的行为之所以发生,首先是因为行为的发生者具有关于道德的知识。苏格拉

3、底高度评价“德即知识”在教育上的意义。在他看来,因为德即知识,而美德的获得与教育有重要的联系。因此,懂得善的人是通过教育获得的。,苏格拉底这种“美德即知识”的教育观,强调道德中知识的重要性,在教育思想史上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但苏格拉底的这种思想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三、苏格拉底法,“苏格拉底法”是一种对话式教学方法,它并不是把学生所应知道的原理直接教给学生,而是从学生所熟知的具体事物开始,通过师生间的对话、提问和讨论等方式来揭示学生认识中的矛盾,刺激学生在教师帮助下寻找正确答案,使其得出正确的原理。,苏格拉底运用这种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1、苏格拉底是“回忆说”的创始人,认为一切知识都根

4、植于每个人的灵魂之中,这种知识不是从外灌进去的,它需要教师不断的引导出来。2、苏格拉底十分注重思考在一个人生活中的作用。,这种方法的运用包括三个步骤: 1、讽刺。 2、定义。在前一个步骤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归纳,使学生逐步掌握明确的定义和概念。,3、助产术。在这个步骤中,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得出结论。这种方法是近代启发式教学法和现代发现法的萌芽。,苏格拉底创立的“苏格拉底方法”,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提出了一种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思路,也提出了教育者在教学方面所应具有的重要的品质和态度,即谦虚品质和和真诚的“无知”态度。,在苏格拉底的时代,他并未形成系统的教育理论,但他的教育主张直接影响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并通过他们,对西方近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本世纪中叶,他所倡导的“苏格拉底法”仍为现代教育家所推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