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家庭教育的研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889294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家庭教育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国内家庭教育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国内家庭教育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国内家庭教育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国内家庭教育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内家庭教育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家庭教育的研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内家庭教育的研究篇一:中美家庭教育对比研究的开题报告(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过程管理材料题目(中文)_中美家庭教育对比研究_ 院 系 _ _专 业 _ _学生姓名 _ _学 号 _ _指导教师 _林群_指导教师职称_副_教 授_ _绵阳师范学院教务处制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表 中国对中美家庭教育的研究历史1、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家庭教育的研究1978年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80年9月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的成立,以及在此期间专门的家教期刊父母必读创刊和专门的家长学校“母范学堂”的创办标志着新中国家教事业的兴起。中国的家教事业虽然刚刚起步,但社会和民众的关心和支持却不断升温,广大

2、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热情迅速升高,尤其在城镇形成了较大的声势。 80年代是中国逐渐对外开放的年代,体现在家庭教育领域就是介绍、评价和研究中美的家庭教育经验的作品越来越多,外国中小学教育曾专门设栏目连续发表国外家庭教育方面的文章,对于外国家庭教育思想的研究也逐步展开。2、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家庭教育的研究九十年代中国的家庭教育就由民间走到了社会,越来越了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形成了一种宏大的社会事业。但由于多种制约因素的干扰,家教误区比较突出,90年代中国家庭教育研究全面展开,在众多的问题研究中,家庭教育定义等问题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3、二十一世纪以来家庭教育的研究21世纪,我国家庭教

3、育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工作二,家庭教育学术活动越来越活跃;三,亿万家长家庭教育实践越来越理性化。 中美国二国家庭教育现状的分析中美两国家庭教育哪一种更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呢?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的创造性。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越来越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因为现代社会需要的是有活力的、全面的人。显然,美国家庭教育更能培养个性张扬、有创造力、生存力的“人”,而中国家庭教育培养的是“守规矩”、“会读书”的所谓的“才”。这是中国家庭与学校“合作”进行“应试教育”的结果,这教育的结果将严重影响我国青少年的身心素质。那么,美国的家庭教育有哪些优点呢?与美国的家庭教育相

4、比,中国的家庭教育存在着哪些不足?当今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有哪些呢? 美国家庭教育的特点:1、注重培养平等意识在美国大人跟孩子谈话永远是蹲下来同孩子脸对脸、目光对视着,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尊重,有利于培养孩子自尊自信。孩子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父母负责引导,帮助分析,但最终的选择权在孩子手里。美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充分提供孩子参加和表现的机会,无论结果怎么样,总是给予认可和赞许。在这样宽松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开朗活泼、勇于创新、充满自信。2、注重培养动手能力在国父母很重视孩子的创造能力,他们会有意识的为孩子提供环境和条件进行劳动训练,加强他们的动手能力。美国父母认为劳动能给孩子带来很多好处。比如:劳动

5、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劳动能促进手脑并用,促进智力发育;劳动能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劳动能促进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3、注重培养独立能力在美国,绝大多数岁以上的青少年,都是靠自己挣钱来读书。美国的家长普遍都支持自己的孩子通过打工、做兼职等来锻炼其独立生活的能力。美国孩子从小睡小床,稍大后单独一间,从没听说过孩子与父母睡在一起。4、注重培养创造能力美国人不会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而是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应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他们认为对人的创造能

6、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所需要的;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 当今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1、悲观的思维方式造成急功近利的心态从如今的等级观念根深蒂固,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它无所谓;盲目攀比造成心理失落,失落导致恨铁不成钢,家长的心态变了,孩子的自信也失去了。2、重养轻教,重物质轻精神现在不少父母仅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会忽略孩子内心世界,这样孩子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家长的溺爱造成孩子个性缺陷。剥夺了孩子对人生的正常体验,孩子失去了生存能力;而家长对孩子学习上过高的期望又造成他们过重的精神压力,这种教育十分的不合理,缺乏科学性。3

7、、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中国家长爱孩子,更爱面子,家长喜欢拿孩子作为自己炫耀的资本,满足虚荣心,给自己挣面子。他们理所当然的认为孩子是他们的,他们就有权利支配孩子的行为,而当孩子违背他们的命令时,有的家长就会使用“威严”的家庭暴力,却不知道他们的行为是违法的,他们坚信“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的“教育理念”。篇二:浅析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与改善途径浅析中国家庭教育现状与改善途径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演进,教育已经成为我国亿万家庭的热门话题,家庭教育也越来越被家长们所重视,因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和教育有着天然的姻缘关系。本文列述了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并以一个旁观

8、者的眼光来看待我国当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对比城乡和中外家庭教育的差别并对家庭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关键词:家庭教育 家庭 问题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整个社会组成的个体,而孩子则是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更是一个家庭延续下去的希望。从古至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父母几乎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给了他们的孩子,孩子将来有出息,是他们最大的希望。然而许多家长相信的是学校教育,而忽视了自己对孩子的影响,一种比学校教育更有影响力的家庭教育。一、 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性从理论上说,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习环境,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但好多父母甚至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家庭教育,造成我国现

9、在家庭教育问题重重。首先是家长对孩子基本生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它是一切家庭教育的基础。其次,父母应该对孩子进行人生知识的教育,也就是使他确立科学的人生态度、人生信念、人生价值、人生理想。第三,家长对孩子的成人和成才教育。在这阶段需要家长从孩子的天资特点出发,潜心进行发掘和发现,找准其优势和特点,并尽可能去发挥孩子的优势特长。家庭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打好基础。家庭教育对儿童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立具有奠基作用。墨子曾说:“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孩子就如“素丝”一样,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影响下就容易形

10、成什么样的品德和个性。古往今来,许多卓有成效的名人成才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幼年时期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也即是说,家庭教育是实现儿童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基础。颜之推认为:“夫风化者。白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这就要求家长在处理发生在周围的人与事的关系和问题时必须沉稳坚定,这样会对孩子品质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可见,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子女的品行、性格、习气、兴趣以及处事待人的态度与方法都有一定的影响。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的害己、害家、害社会的犯罪现象每天在世界上不知要发生多少起。反之,家庭教育的成功,奠定了一个人走向成功的人格基础,使其不但能够自立于世,而且还能有益于社会。二、

11、 中国的城乡家庭教育对比由于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之间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反映在家庭教育上,表现为城乡家庭教育存在着明显差距,影响了城乡儿童的同步成长发展。家庭教育意识有差距。“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人的传统育子观念,城乡家长都很重视子女教育,但是在家庭教育意识上还是有差距。城市大多数家庭已经开始重视对子女进行启蒙教育,孩子3岁前,年轻父母会教孩子识字、数数,给孩子讲故事、做游戏;3岁后,即使家里有人带孩子,也会把孩子送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基本上改变了以前由祖辈抚养孩子的现象,孩子一般都由年轻父母自己带大,这说明家庭教育已成为城市家庭生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基本还未开

12、始启蒙教育,为了生计,青壮年劳力大批涌入城市,很少或无法过问孩子的成长教育状况。大部分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或者亲戚照顾,缺乏沟通教育。部分父母因为自身的能力素质也无法对孩子开展良好教育。家庭教育理念有差别。全面教育逐渐成为家庭教育的目标,虽然家长还是以分数为主要标准衡量孩子,但是以往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的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城市家长开始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传统美德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孩子观看相关电影、电视,阅读相关报刊、书籍,带孩子郊游、旅行,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孩子的劳动意识、创造意识和进取意识。同时重视孩子的艺术素质培养,形成请“家教”热、辅导班热的现象。然而我身边的

13、农村家长都还局限于分数教育,只关注于学习,对其他方面的发展考虑不到,甚至遏止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认为孩子喜欢画画,喜欢音乐是不务正业,只看到成绩,看到分数。家庭教育方法有区别。一是沟通交流,越来越多的城市家长重视与孩子的沟通交流,虽然交流的内容有单一化倾向,大多以学习为主,很少涉及其他方面的东西,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拉近、融洽了亲子关系。农村教育条件落后,广大农民大多文化程度低,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不能注意自己的情绪,调节自己的言行,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自己消极的情绪和负面言行的影响。二是赏识教育,部分城市家长开始采用鼓励、赞扬、肯定的方法提升孩子的信心,激发孩子的潜力,助推孩子成长。而农村的家庭

14、大多以传统的教育方法教育子女,对新形式下社会的变动因素认识不足,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更不习惯主动夸赞孩子。三、 中式家庭教育对比美式家庭教育的差异中美两国由于在文化传统、观念意识、生活方式以及社会习俗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之处,导致了两国在家庭教育目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上也存在着很多差异。家庭教育对于人的教育具有不可置换的意义,因为家庭是人降生以后第一个归属的集团,在那里形成这基本的人格。1正确认识和了解两国之间的这种差异,对于促进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的良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在中美教育传统方面,中国基础教育重知识、重灌输的课堂教学形式,美国基础教育重实践、重创造的课堂教学形式。中

15、国教育侧重于知识的静态接受,而美国教育则侧重于知识的动态掌握;中国是一种模式化教育,而美国则是一种精英式的教育。正如诺贝尔获奖者杨振宁教授所说的,中国和美国教育哲学是相当不一样的,美国教育哲学对前30%-40%的学生有好处,因为他们不需要按部就班的学习,可以跳跃式学习,这种学生通过训练可以很快取得成功。而中国教育哲学对后30%-40%的学生有好处,因为这些学生通过按部就班,有了扎扎实实的打基础的过程,有成才的机会。2在中美家庭教育目的方面,美国家庭教育的目的是要把孩子培养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这个目的的期望值不高。“社会人”不是一种飘渺的理想,而是一个平实、易操作而又宽泛的要求。所以美国父母能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把子女个性中积极的成分最大限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