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练:专题十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70)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综合练习

上传人:【**** 文档编号:90888185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43.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练:专题十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70)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综合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练:专题十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70)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综合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练:专题十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70)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综合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练:专题十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70)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综合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练:专题十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70)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综合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练:专题十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70)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综合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练:专题十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70)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综合练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综合练习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综合练习 1、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著名学者楼宇烈曾说过,到底是中国文化 影响了佛教,还是佛教影响了中国文化,现在已经说不清楚,也不怎么重要了,佛教已经深入中国的 文化骨髓里面去了。这主要说明( ) A.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B.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C.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 D.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2、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郑和下西洋,都带回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并为中华文化所吸 收和借鉴。这突出体现了(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B.中华文化的继承性 C.中华文化一脉相承D.中华文化的包容

2、性 3、“欢乐春节”活动是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国家级品牌。近年来,该活动逐渐成为全球共享的 “大自然的节日”“家庭的节日”和“世界的节日”。这影响得益于( ) 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高的“强势”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优势” 各国输出文化价值观念的“形势” 国际文化交流与发展的“趋势” A.B.C.D. 4、武侠文化是中华文化圈特有的一种文化,武侠文化可以寻根至春秋战国时期,历代文人墨客对 武侠文化都有不少的着墨。如今,武侠文化借助现代传媒走向世界,受到许多国外友人的喜爱。 这说明(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中华文化异彩纷呈.色彩斑斓 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都是平等的 A

3、. B. C. D. 5、 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该画在清代顺治年间遭火焚,断为两截,现分藏于 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该画曾在台北合璧展出,历史性的“山水合璧”,深深激荡起两 岸同胞的共同民族情怀。 这表明( ) 两岸同胞对同根文明和文化的认同 民族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 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A. B. C. D. 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它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 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深厚根基。 材料说明( ) 中华民族精神深

4、深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中 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弘扬民族精神 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民族精神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A. B. C. D. 7、 以传统节日清明节为契机,我们缅怀英烈、告慰英灵,并以此学习和发扬革命先烈的光荣传 统,弘扬英雄精神,继承先烈遗志。我们必须弘扬英雄精神,充分发挥英雄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进程中的作用。 关于英雄精神,认识正确的是( ) 英雄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弘扬英雄精神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英雄精神是民族繁荣的精神动力 弘扬英雄精神要以改革和创新为核心 A. B. C. D. 8、 维吾尔族以面食为主,喜食羊、牛肉,饮花茶、 砖茶,尤

5、喜喝奶茶;柯尔克孜族的肉食常见者 有炖马肉、炖牛肉、炖羊肉;哈萨克族喜吃抓饭,很少吃蔬果。 这些各具特色的民族饮食文化,都是( ) 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中华民族特性的具体体现 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A. B. C. D. 9、为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中宣部、中组部广泛开展教育活动,因为爱国主义 是( )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公民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标 A. B. C. D. 10、中华文化经过千百年的锤炼,世代相传,汇集成博大精深、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传统,构成 中华民族的脊梁、血脉和灵魂,成为维系中华

6、民族繁衍生息、不断强盛的精神家园。这表明( )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物质保障 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世界各民族的创造力之中 A.B.C.D. 11、回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几十年的发展,这不仅在于我国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 精神”。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这说明中华民族精 神( ) 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先进性 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作为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具有时代性的特征 A.B.C.D. 12、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人民的特质不仅铸就了绵延

7、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而且深刻影 响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 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从文 化生活角度看,四个伟大精神( ) 全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是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突出表现 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 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功能 A.B.C.D. 13、 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正逐斯融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思路中将其作为 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将其融入中国道路,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完美“超越式传承”。 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融入中

8、国道路意在(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强基固本 坚持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促进中华文化的维承与传播 A. B. C. D. 14、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 的时代精神。” 弘扬中国精神( ) 可以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 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能够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A. B. C. D.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大党,一条小船。1921 年嘉兴湖的小小红船开

9、启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远航,成为共产党人 革命精神的源泉。从深山翠竹中孕育井冈山精神,到雪山草地上熔炼长征精神,从宝塔窑洞中生发 延安精神,到“进京赶考”路上锤炼西柏坡精神,从建设时期的干劲豪情,到改革岁月的激情壮志, 共产党人的昂扬斗志和革命精神成为支撑民族精气神的主心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不平衡 不充分的问题尚未解决,民生领域仍有不少短板,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党的建设还存在薄弱环 节实现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奋斗目标,需要将红色火种播进一代代年轻人的心中,鼓起信仰风帆, 聚起万众一心的磅礴伟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必须激活红色基因,让红船 精神绽放时代光芒, 用伟大精

10、神去推动伟大实践,使革命精神成为奋进新时代的不竭动力。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简述红船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2.分析为什么要弘扬红船精神,用伟大的精神去推动伟大实践。 答案 1.B 解析:由材料中“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佛教已经深入到中国的 文化骨髓里面去了”可以看出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求同存异,就 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 极成分,B 符合题意。A、D 均与题意不符。C 中“融合统一”说法错误。 2.D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题中文化交流的活

11、动,带回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 并为中华文化所吸收和借鉴,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无关,故排除 A。题中吸收借鉴,与其他民族的 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故 D 入选。题中事例强调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而不是强调中华 文化一脉相承,故排除 C。题中事例强调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而没有涉及中华文化的继承性,故 排除 B。 3.D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与影响。中的“强势”表述不恰当;我国不“输出文化价值观 念”,不搞文化渗透,错误;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加大.得益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 “优势”,正确;国际文化交流与发展的“趋势”,会促进各国进行文化的交流.这也是“欢乐 春节”活动在国外

12、受欢迎的原因,正确。 4.A 5.B 6.B 7.A 8.C 9.B 10.A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文化经过千百年的锤炼,构成中华民族的 脊梁、血脉和灵魂,正确;“成为维系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不断强盛的精神家园”,符合题 意;中华民族精神是一种精神力量,不是直接的物质力量,错误;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 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之中,错误。 11.C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精神的作用。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符合题意;传统文化 有优秀和落后之分,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了中华优秀文化的先进性,错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 特点,不符合题意。 12.B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和

13、作用。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排除;四个伟大精神是 民族精神的表现,但不是在新时期的突出表现,排除;四个伟大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因此, 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功能,符合题意。 13.A 14.A 解析:符合题意;表述错误,应把“直接”改为“强大”;符合题意;表述错误,加强和改善 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15.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 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以红船精神为起点和基础,红船精神是中国 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源泉。红船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为中

14、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内容, 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 2.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持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复兴的精神动 力,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精神支撑。弘扬红船 精神,能够振奋民族精神,凝聚精神力发挥先进的革命文化在新吋代的梢神引领作用,为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 解析:本题以“红船精神”为背景,考查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设问分别属于反映类试题和原因 类试题。首先要明确本题的知识范围,然后结合材料分别对两个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对于第 1 问,要根据民族精神的时代性特征回答出“红船精神”作为革命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 的继承、发展和丰富。 对于第 2 问,可从民族精神的地位、作用两个角度进行具体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