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光路图汇总.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886424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光路图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初中物理光路图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初中物理光路图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初中物理光路图汇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初中物理光路图汇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光路图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光路图汇总.doc(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物理光路图汇总篇一: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光学光现象一、 光的直线传播1. 光现象: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2. 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按形成原因分,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例如,自然光源有太阳、萤火虫等,人造光源有如蜡烛、霓虹灯、白炽灯等。 月亮不是光源,月亮本身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的光。3.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或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2-1)、日食、月食、一叶障目。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射击、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 如图:在月球后

2、1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 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 关。4. 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的直线。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5. 显示光路的方法: 让光线通过烟雾。 让光线通过加牛奶的水。 让光线沿着某一物体的表面射出。 6. 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85;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8。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光年是长度的单位,1光年表示光在1年时间所走的路程,1光年=1012km。 注意:光年不是时间

3、的单位。二、光的反射1. 反射:光在两种物质的交界面处会发生反射。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2. 探究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设计实验】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2-2所示。 一束光贴着纸板沿着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做一次。换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NO两侧的角i和r。【实验表格】图2-2图2-3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ir)。【注意】 把纸板

4、NOF向前或向后折,将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如果让光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镜面,那么,它被反射后就会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的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 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简记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如图2-3,垂直于镜面的直线ON叫做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i叫做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r叫做反射角。4. 光的反射的两种类型:漫反射和镜面反射。漫反射:凹凸不平的表面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我们能从各个

5、角度看到一个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该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 这两种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5. 如果想在平面镜内看到全身像,镜子高度至少为身高的一半。 6. 画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完成光路图的方法:当绘制完成的时候,图中必须包含以下元素:平面镜、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标好箭头)、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的标志(如果给出角度,还要标好角度)、法线(虚线)和垂直标志。 已知平面镜、入(反)射光线、入(反)射角时,先过入(反)射点作法线。然后在法线的另一侧量出与入(反)射角相等的角,作出反(入)射光线。最后将其他元素补全。已知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时,先作两线交角的角平分线,作为法线。然后过两线交点作垂直于法线的

6、平面镜。最后将其他元素补全。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 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 平滑。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

7、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练习:请各举一例说明光的反射作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镜观察面容;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光进入我们眼睛。有弊: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楼房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反光造成光污染。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间,我们从各个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光在桌子上发生了漫反射。 4、面镜: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大小相等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 作 用:成像、 改变光路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球面镜:内 表面作反射面。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 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

8、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凹面镜应 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外 表面做反射面。 凸面镜 性质: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凸镜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 汽车后视镜练习: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常用平板玻璃、直尺、蜡烛进行实验,其中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便于确定成像的位置和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汽车司机前的玻璃不是竖直的,而是上方向内倾斜,除了可以减小前进时受到的阻力外,从光学角度考虑这样做的好处是:使车内的物体的像成在司机视线上方,不影响司机看路面。汽车头灯安装在车头下部:可以使车前障碍物在路面形成较长的影子,便于司机及早发现。三、颜色及看不见的光1、 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光的色散

9、: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的现象。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光照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物体反射,一部分光被吸收,如果物体是透明的,还有一部分光会透过它。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2、 看不见的光:红外线:太阳光色散区域中,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具有热效应所有物体都在不停的向外辐射红外线。 应用:红外探测器红外照相机红外夜视仪追踪导弹紫外线:太阳光色散区域中,紫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紫外线。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10、另外还可以灭菌 。应用:验钞机紫外线杀菌。四、光的折射1、定义: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高 练习: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 浅 是因为光从 水中斜射向 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这里

11、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 光的反射 而形成的 虚像 ,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 虚像 。五、透镜1、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光心:(O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3、填表:六、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蜡烛在焦点以内;烛焰在焦点上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

12、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F分虚实,2f大小,实倒虚正,、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uf是成实像和虚像,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u2f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成实像时: 物距减小 像距增大 像变大 (增大) (减小) (变小) 成虚像时:物距减小 像距减小 像变小 (增大) (增大) (变大)七、眼睛和眼镜1、成像原理: 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13、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3、 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之前,看不清远处的景物,用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之后,看不清近处的景物,用凸透镜矫正。八、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2、望远镜:由两组透镜组成的。我们

14、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伽利略望远镜:目镜为凹透镜,物镜为凸透镜。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但是目镜的焦距较小(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篇二:初中物理概念汇总 光初中物理概念汇总 光、电、热、力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2声音靠介质传播,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真空不能传声。3声音的三要素是: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音色(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音色是不同的。)4从物理学角度讲,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防止和减小噪音的方法:声源处;传播过程;耳边。5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的速度是3x108 m/s。影子、日食、月食都可以用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来解释。应用:影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的成因、激光准值等。6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OB)与入射光线(AO)、法线(ON)在同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