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与裴秀才迪书31章节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0885956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31章节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31章节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31章节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31章节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31章节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31章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中与裴秀才迪书31章节(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随着天色转晚,山色一片苍翠,秋水整日不停缓缓流动。拄着手杖站在柴门外,迎着风倾听傍晚的蝉鸣叫。渡口还有落日的余辉,村庄里升起袅袅的炊烟。又遇到喝醉酒的像接舆一样的狂士裴迪,在我面前放声高歌。,点此播放教学视频,关于书信,书信是一种应用文体。 其名有:书、启、笺、简、帖、教、状等。 一类叙写生活琐事,往来应酬,一般是短函,也就是所谓的“尺牍”; 一类涉及社会民生、政治经济、学术思想等有关问题,叙事说理或抒情言志而又篇幅舒展,即“书”。,点此播放教学视频,书信的特点,1、内容

2、广泛。议论、叙事、抒情、写景,无所不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2、富于抒情性。能鲜明地表现作者的个性和风格,写作时随意挥洒,尽情倾吐,能使读者感到如见其人。 3、表现手法灵活。无成法,无定体,或寥寥数语,或洋洋千言,不需雕琢,率真自然,活泼自由,语言不避方言俗语。,点此播放教学视频,走近王维 1、王维,字摩诘,世称“王右丞”、誉称“诗佛”。 2、山水田园诗人,工诗善画,精通音乐。 3、名篇:鸟鸣涧、送元二使安西、观猎等。 4、“昧摩诘诗,诗中有画。品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轼,点此播放教学视频,猥(wi) 憩(q) 饭讫(q) 玄灞(b) 辋(wng)水 沦(ln)涟(lin) 舂(chng)

3、相间(jin) 曩(nng)昔 仄(z)径 蔓(mn)发 轻儵(tio) 青皋(go) 朝雊(gu),正字音:,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故山殊可过 2、辄便独往山中 3、与山僧饭讫而去 4、北涉玄灞 5、多思曩昔 6、步仄径 7、白欧矫翼 8、斯之不远 9、因驮黄檗人往,(很、非常)(访问、游览),(就),(吃饭)(完毕),(黑色),(以前),(行走),(举),(这),(通过,凭借),点此播放教学视频,知识积累 词类活用,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霸 夜登华子冈 不一 与月上下 步仄径,(名词作动词,吃饭),(名词作状语,向北),(名词作状语,在晚上),(数词作动词,一一叙述),(名词作动词,随波上

4、下波动),(名词作动词,漫步),点此播放教学视频,特殊句式,憩感配寺 明灭林外 步仄径,(介宾结构后置,且介词“于”省略),(介宾结构后置,且介词“于”省略),(“步”的后面省略介词“于”),点此播放教学视频,知识延伸 一词多义,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 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故山殊可过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因驮黄檗人往 蒙故业,因遗策 白鸥矫翼 且矫诏纷出,(有于主谓之间,可不译),(结构助词,的),(动词,过访,游玩),(副词,过分,过于),(动词,责备),(介词,凭借),(动词,沿袭),(动词,举),(动词,假托,假传),点此播放教学视频,研读,分析,讨论:,1、概括各

5、段的大意。,1)概写游山的经历。,2)写冬夜游山迷人的景色。,3)拟写美妙春景 ,邀友人同游。,点此播放教学视频,研读,分析,讨论:,2、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通过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加以复述。,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3、比较两段景物描写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表现出作者静寂,同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他在一种寻觅大自然宁静逸趣的状态下,沉醉于大自然富于生机而又不受干扰的境界中。,点此播放教学视频,研读,分析,讨论:,4.作为一篇书信,本文在内容上有什么体现?,书信是直接与接受者对话的一种文

6、体,或叙事,或表情,或写景.这些都与对方有密切的联系.然而作者在这封信中有大部分内容是写景的, 整篇书信是以写景为主。,5、作为一篇书信,作者为什么把主要内容放在写景上?,作者写景是为了让“山中”美景与美好的生活,借助这封信传给自己朋友,并且想让朋友也来共享“情怀”.在此同时,也有对朋友劝说和邀请之意.作者还通过写景来表现一种闲适山水之情,及追求一种田园的生活.,点此播放教学视频,研读,分析,讨论:,6、作者为什么称自己为”山中人”?而在“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中的“天机清妙”是什么意思?为何这样说?,既指出诗人所在位置在山中,又说明自己的隐居生活,自己住在山中.,而“天机清

7、妙”,指的是性情之远,超尘脱俗.这也是对朋友的高度赞许.是因为他想提醒朋友春游的趣味.这将加重恳切相邀之情和诚挚相知之意。,点此播放教学视频,7、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研读,分析,讨论:,这篇古代书信:文字凝练,语言优美,在句法上,以四字句为主,犹如四言诗;而中间也有散行.其中写景部分,鲜明生动,声韵和谐.,王维的写作风格:不管写诗或写文都表现一种以画面为主的借景抒情的写作风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于是他就被后人称为山水田园诗人了.,点此播放教学视频,本文是一篇书信,这封信既是用来叙述朋友情谊,同时也是与友人相约共赏,向友人发出邀请。作者把冬景写得诗情画意、生趣盎然,既表达了作者对“山中

8、”美景和美好生活的欣赏,让美景真情与朋友分享,同时也暗含着对朋友的劝诱和邀请。体现了作者期望闲适山水之中、追求田园生活的心理。,总结,点此播放教学视频,【练习】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休憩(q) 多思曩昔(nn) B辋水沦涟(wn) 携手xi) C犬吠(fi) 黄檗(b) D 猥琐(wi )村墟夜舂(cng),D,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山殊可过。 殊:特殊 B足下方温经。 方:正在 C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疏:疏远 D轻鲦出水,白鸥矫翼。 矫:矫健,A,点此播放教学视频,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故山殊可过 A

9、孤之过也 B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 C一日,大母过余曰 D是谁之过与?,B,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近腊月下,景气和畅。 B此时独坐,僮仆静默。 C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 D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C,点此播放教学视频,5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与山僧饭讫而去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C然是中有深趣矣!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D斯之不远 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C,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1)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 (2)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B(1)当待春中,草木蔓发。 (2)是故草木之发,如蒸气。 C(1)步仄径,临清流也。 (2)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D(1)因驮黄案人往。 (2)践华为城,因河为池。,C,点此播放教学视频,渭城曲 王维 渭城朝雨 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