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中考语文试题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885820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尔多斯中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鄂尔多斯中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鄂尔多斯中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鄂尔多斯中考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鄂尔多斯中考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鄂尔多斯中考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尔多斯中考语文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鄂尔多斯语文中考1、 阅读下面的文字,请你根据拼音在方格内写出相应的词语演奏快乐,就是品味快乐。不论是wi xing zhung的高山,gung mo w yn的大海,云彩飘飘的蓝天,还是qn rn xn p的气味,xun l bn ln的色彩,gn rn fi fu的话语。这些如宝石一般jng yng cu cn的快乐,总是在我们身边盘旋。懂得品味这些快乐的人,自然会得到快乐的青睐。万世沧桑,悲欢岁月,痛苦难免,可是,懂得寻找快乐的人,快乐的旋律总会在他的心头回响。要相信,仰起头,就有蓝天!阅读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27题生命与气候你能想到吗?千百万年以来,地球气候是由地球的两大生命王国动物界

2、与植物界的斗争所决定的。动物吸进氧气而呼出二氧化碳,植物主要吸进二氧化碳而放出氧气。二氧化碳为温室气体,因此可以立即得出结论:动物能使地球升温,而植物则使地球降温。如果哪一方占上风,那么地球就会面临温室效应或又一次严寒期。 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大爆炸”时期,到处都是将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的节肢动物,它们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20倍,所以当时的气候极其温暖。 但是,植物进行了反击。化石显示,4.5亿年前,含有木质素的植物首次出现,木质素使细胞坚硬,这样植物就得以长大,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批树木。随着全球的植物大量生长,毫无约束的光合作用从空气中吸取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含量大大减少,而不能吸

3、收木质素的、饥饿的节肢动物对此无能为力地球进入了严寒期。 动物又通过进一步进化进行了回击,主角是白蚂蚁和恐龙,它们学会了如何食用木质素,如何繁荣昌盛。它们粗重的呼吸及对植物的破坏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高达今天的3倍,地球大部分地区酷热而潮湿,又恢复了温室效应。 然而植物并没有被消灭。在6500万年前,恐龙因为小行星的碰撞或其他灾难而彻底消失后,植物抓住了这一机会再次反击,突破点是第一批草地的出现。青草本身不会保存很多二氧化碳,但能形成软土,软土可以保存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事实上,草地生态系统含有的二氧化碳比森林生态系统还多。 过去约4000万年来,大量草地布满全球,取代

4、了许多年以前的森林地带。在草地的影响下,地球逐渐降温,终于在200万年前进入冰川期。 大约1万年前,由于人类活动的显著增强,使地球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再度升高,尤其是近百年来,地球的温室效应愈来愈明显。 也许,地球上的整个生物圈就像我们所熟知的生物个体调节其体内环境那样,不停地调节着地球的大气环境,使气候能适应地球上生物生存进化的需要。换句话说,地球的生物圈是在主动地调节环境,而不是在被动地适应环境。果真如此,数十亿年的气候变迁不仅仅是太阳或地球地原因,生物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深深地参与其中了。 2、本文说明的是 对 的影响(调节)。3、本文主要采用的是 说明顺序。4、3段划线句子用到了 和 的说明

5、方法,起作用是 5、第段中加点的词语“也许”能否删除?为什么? 6、本文中,植物吸收或保存二氧化碳的方式分别是 和 。7、作者说:“地球的生物圈是在主动地调节环境,而不是在被动地适应环境”,你认为正确吗?请联系生活实际加以说明。 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811题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 我常常接到这样的信,信上说:“我很想学语文,希望你来封信说说怎样学。” 意思是,去一封回信,他一看,就能学好语文了。又常常有这样的请求,要我谈谈写作的方法。我谈了,谈了三个钟头。有的人在散会的时候说:“今天听到的很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哪有这么容易?哪有这么快?希望快,希望马上学到手,这种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学习不可能速成

6、,不可能画一道符,吞下去就会了。学习是急不来的。为什么?学习语文目的在运用,就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凡是习惯都不是几天工夫能够养成的。比方学游泳。先看看讲游泳的书,什么蛙式,自由式,都知道了。可是光看书不下水不行,得下水。初下水的时候很勉强,一次勉强,两次勉强,勉强浮起来了,一个不当心又沉了下去。要等勉强阶段过去了,不用再想手该怎么样,脚该怎么样,自然而然能浮在水面上了,能往前游了,这才叫养成了游泳习惯。学语文也是这样,也要养成习惯才行。习惯是从实践里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全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写完一句话要加个句号,谁都知

7、道,一年级小学生也知道。但是偏偏有人就不这么办。知道是知道,就是没养成习惯。 一定要把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起指导实践的作用。不断学,不断练,才能养成好习惯,才能真正学到本领。 有人说,某人“一目十行”,眼睛一扫就是十行。有人说,某人“倚马万言”,靠在马旁边拿起笔来一下子就写了一万字。读得快,写得快,都了不起。一目十行是说读书很熟练,不是说读书马马虎虎;倚马万言是说写得又快又好,不是说乱写一气,胡诌不通的文章。这两种本领都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要学好语文就得下功夫。开头不免有点勉强,不断练,练的功夫到家了,才能得心应手,心里明白,手头纯熟。离开多练,想得到

8、什么秘诀,一下子把语文学好,是办不到的。想靠看一封回信,听一回演讲,就解决问题,是办不到的。 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譬如现在学校里不少学生写错别字,学校提出要纠正错别字,要消灭错别字。错别字怎么来的呢?不会写正确的形体吗?不见得。有的人写错别字成了习惯,别人告诉他写错了,他也知道错,可是下次一提笔还是错了。最好是开头就不要错,错了经别人指出,就勉强一下自己,硬要注意改正。比方“自己”的“己”和“已经”的“已”搞不清楚,那就下点儿功夫记它一记,随时警惕,直到不留心也不会错才罢休。8.这篇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9.第1

9、自然段作者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中“学语文也是这样”一句中的“这样”指代什么?(3分) 10.选文第4自然段中,作者反复说“是办不到的”,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11.举出你学习语文的一个好习惯(或坏习惯),并谈谈这一习惯对你的影响。 阅读下面的中考满分作文,完成1216题我美丽,因为我热爱自然1放眼自然,处处有着迷人的色彩:第一丝清风拂过,是万木吐翠的春,这是一个细腻的季节;第一缕阳光洒下,是鱼跃荷开的夏,这是一个清爽的季节;第一片金黄铺开,是五谷丰登的秋,这是一个寂寞的季节;第一片雪花飘下,是凛冽萧条的冬,这是一个温馨的季节。自然界的四季之景犹如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所说的“ , ,风

10、霜高洁, 者”,将我的世界妆扮得格外美丽。2春雨潇潇洒落时,总会牵动我的心弦,把我带入那如烟如雾、如沙如尘的世界。那丝丝细雨,像滴滴甘露,让我感受着生命的活力,它们让我摆脱人间约束,放开心情,在“乱花渐欲迷人眼, 。”的新奇美景中狂奔,在“天街小雨润如酥, 。”的接近于虚幻的春景中追逐。3夏风轻轻吹拂时,绿色向我扑面而来。山绿如碧,水清如镜,镜上密盖荷叶,荷叶上满长红莲,说实话,此时的我才真正领略到了“接天莲叶无穷碧, 。”的诗境。徜徉其中,你会感受到自然无穷的魅力。空闲时,我喜欢坐在窗台上,打开窗户,让夕阳的余辉照在脸上,让夏日的凉风无私地吹来。不管心中有多少怨恨、多少惆怅都可以任它吹走,只

11、留下心灵的蓝天,任思绪飞翔,此时,我总是禁不住在心里高呼:多么美好的人生啊!4我喜欢刘禹锡的诗句“ ,我言秋日胜春朝”,因为他之心境即我之心境。秋月掠过大地时,我总喜欢趴在床上,打开CD机,听一段欢快的乐曲。窗外虽然秋雨不断,夜空虽然风急云低,但我的内心却丝毫没有染上半点愁绪。5冬雪慢慢飘落时,屋内外的灯光交织着飘落的雪花,像一曲飘扬的音符,像一幅美丽的图画,让你浮想联翩,想到了岑参“ ,雪上空留马行处”的留恋与不舍,想到了毛泽东主席的“须晴日, , ”的豪迈与洒脱,想到了卢纶的“欲将轻骑逐, ”的勇敢和遗憾。再过一阵,小孩们便会欢呼着堆起了雪人,打起了雪仗。想想自己小时侯的情景,一种欢乐莫名地涌上心头。要是遇上圣诞节,这雪花便成了自然送给我们的最好礼物,看着窗外的雪花,带着期待的幻想,美梦会伴你到天明。6自然就像一条无比绚烂的彩虹,生活像一杯浓郁可口的咖啡;自然像一支悠扬委婉的乐曲,生活像一片蔚蓝浩瀚的大海; , ;不管生活是酸、是甜、是苦还是咸,看一看美丽的自然,我的生活便充满了情趣。7细细品味自然,我发现一切是如此色彩斑斓;细细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