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线束评价及判定标准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885474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用线束评价及判定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车用线束评价及判定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车用线束评价及判定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车用线束评价及判定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车用线束评价及判定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车用线束评价及判定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用线束评价及判定标准(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目的:为使产品质量能符合客户要求及评价人员在评价电线束时有所依据。2 范围:凡本公司生产之电线束成品均适用。3 权责:评价人员为负责评价工作实际执行者。4 内容:4.1 成品电线束评价的选定参阅电线束成品评价管理办法(PR-023)内容实施。4.2 评价项目及判定基准:项次内 容页数4.2.1分枝P2 P34.2.2胶布包扎P3 P44.2.3束带P5 P74.2.4端子P7 P84.2.5插座P9 P114.2.6COT(蛇管)P11 P124.2.7VTP134.2.8VSP14 P154.2.9泡棉包覆P15 P164.2.10固定胶布包扎选别配备P17 P184.2.11橡胶P18

2、4.2.12护板P194.2.13FUSEBOX、JBSMJ、RBOXP194.2.14尺寸P204.2.15标签P21项次评价项目区分判定基准备注4.2.1分枝分枝的宽幅轻分枝同一方向时,枝线分叉位置容许宽度【图标】分歧主干线之宽幅以下不超过同一方向枝线外径之总和为准。例如:枝线外径的总合20mm(10+10)分枝处的宽幅20mm以下。胶布包扎分枝部胶布包扎作业、在胶布不包扎的部位如在同一方向分枝的位置、间隔太大易使电线外露、所以其宽度需规定也以不超过同一方向枝线外径之总和为准。枝线线径的总合20mm(10+10)胶布间隔宽为20mm分枝及COT、VT之相对位置分枝部位COT或VT包扎其末端

3、(固定处)、与分枝(交叉点)距离在10mm以内容许。但分枝部位如有束带时,其COT或VT与分枝线的距离容许缩短20mm以内。分枝的角度【图示】项次评价项目区分判定基准备注分枝的出线位置重分枝出线位置与图面规定之尺寸必须相吻合(在公差范围内容许)。区分解说(规格)略图(详细)密包:使用胶布将指示部位做1/2质度宽度重迭的密包花包:胶布包扎时,电线外露部份以一个胶布宽为限或以看不见突出线为准。固定包(间隔包扎)以图示做间隔性固定包扎用19mm或25mm胶布做2-3回定点包扎束带包扎(交叉包扎) 图面指示的地位将束带做固定包胶布交叉包扎23回定点包扎。分岐包扎在图面无特别要求完全密包的情况下容许干线

4、与枝线中有间隔的存在。4.2.2胶布包扎胶布包扎状态轻VT、COT分歧包扎不良造成脱落,均判定为缺点。项次评价项目区分判定基准备注胶布开始与结尾处理轻为防止胶布包扎时的开始与结束处,胶布的脱落,所以开始与结束处以胶布包扎1.5回以上,且撕断面必平整。胶布与插头间之距离在完全密包的分枝处,电线与插座间露出容许10mm以下。项次评价项目区分判定基准备注4.2.3束带固定方向重束带作业的角度公差45、以胶布固定的束带角度公差20束带与束带间的相互关系的注意依图面指示为主方向不可错误。固定状态束带作业确实固定规定不可左右移动,图面有规定时除外。束带尾预留长度轻束带尾端切除如图面无特别要求者容许留的长度

5、如下图,且剪断部不可锐利束带前端开口标准型束带前端开口处限制如下项次评价项目区分判定基准备注束子突起部可以包扎 胶布不可包到束子头的地方 束带板作业方式轻束带板需使用胶布固定束带两侧,胶布交叉固定卷数来回包扎23回即可。束带作业方向束带板、固定扣、如图面有方向规定者需以图面要求为主束子之固定方向如图面没有特别指示、A、B之方向皆可。采寸基准以束带柄的中心为准,但图面有指示时,依图面要求为准束带与束带间之尺寸公差,为图面指示尺寸之5mm 内,如图面有特别要求时依图面要求为准。套管(VT.COT)的末端组装束带时在制造设计上,为了防止束带因COT或VT参差不齐脱落,有时会延长或缩短套管之尺寸,可依

6、图面指示缩短或延长20mm。项次评价项目区分判定基准备注平板型束带重束带两端包扎2圈需确实固定。NGNG采连续固定方式,除非图面要求其它固定方式,否则一律采交叉固定方式包扎。OK外观轻1. 束带不可轻易地被移动或变形。2. tape不可包扎碰触到束带柄。4.2.4端子弯曲、变形重端子弯曲备注:端子弯曲的确认方式可用插座与端子角度判断。端子变形(不平整开口变形等)。例:GF端子高度不足。SF端子变形。备注:端子如有严重变形应用新端子重压着。氧化重端子氧化、变色不可。端子如有严重氧化,变色应用新端子重压着。项次评价项目区分判定基准备注硅塞子不可松脱断蕊熔着不完全外露2mm以下硅塞子前端可以看一点线

7、皮硅塞位置不符硅塞重硅塞规格不符、漏装不可。端子后脚压着硅塞拉拔力不足。搭铁端子LA型端子,重迭包扎孔位置需一致重迭端子之间距离不可超过2mm。LA型端子重迭包扎以图面指示,没有指示请以B的方式来包扎。LA型端子,前脚压着部位,胶布包扎时不可超过外径,以免影响装置作业。搭铁端子集中熔着超音波作业线心断及线心外露的判定基准。0.5SG以下0.5SG以上线 芯 断0条1条以下线芯外露0条1条以下上表注记线心断及外露超出者以NG判定:超音波溶着不足?超过不可?以电线不能拔脱为主超音波线心溶着位置,要平整,没有不齐及外露的现象。线皮溶着不可。后脚忘压着不可。项次评价项目区分判定基准备注4.2.5插座插

8、座外观严重端座及前后盖不可破损变形,插植孔内不得有严重毛边。端子插入状态端子插植定位前后盖定位(端子不可被拔脱)注意插头卡点是否翘起。插座部位电线出线是否会造成长短相差太多即使该段尺寸合于规范内,有吃线或过长均视为NG。插座两端之线长太长不合格插座两端之线长太短亦不合格硅塞插入状态防水硅塞是否有完全塞入插座的判定。黄油注入状态注黄油图面如有指示注油处需注油以防止端子易产生氧化公端与母端插座注油规定【图标】项次评价项目区分判定基准备注电线弯曲防止护帽脱落MOIFB用之橡胶套尾端不可包胶布,以利装配漏水防止胶套插座PVC胶套轻胶套图面指示使用插座完全入胶套的时侯前端留1mm以上。插座不完全放入胶套

9、的时候,,插座后端至胶套前端5mm以上。橡胶套护帽插头及橡胶护套要完全密合组装,图面要求防水处理作业者。如图示VT管需插入胶套内15mm以上并用胶布重迭密包以达防水功能。外观检查护帽时,需检查是否有欠品、破损、变形、裂开等。项次评价项目区分判定基准备注A12FG有连接BAR之插座A12FG二极管及连接BAR插入后面必须一致插座与附件的结合重二极管、电阻等附件需与插座本身对插时需注意其定位性是否完全。4.2.6COT蛇管包扎处理重COT口开需在3mm以下。COT包扎电线露出防止。COT上面胶布包扎方式以图面指示作业。图面如在COT外无指示如何包扎时COT每隔200mm需用胶布做固定包,图面如无规

10、定COT外包扎方式,如线长在200mm以下时则可用花包方式作业,但如有电线外露的可能时用胶布包扎。仕样仕样 项次评价项目区分判定基准备注原则上插座及COT紧接的状况,插座及COT之距离必须在10mm以下。COT采寸位置COT必须在电线上固定时,插座末端及胶布之间的距离必须在10mm以下。胶布包扎COT内的电线处理重COT内电线需用胶布花包(如COT外有花包成密包即可省略)。COT与插座间包扎处理轻插座的尾端和COT的作业,容许在10mm以内间隔COT尾端用胶布固定。COT与分枝的间隔分枝处与COT间隔10mm以下容许。COT尾端与束带位置重COT尾端图面指示束带位置刚好也在尾端时COT容许加长

11、20mm以防止束带脱落。图示外观COT的断裂、破损、外观的确认。项次评价项目区分判定基准备注4.2.7VT剖开VT外部包扎处理重剖开VT使用时VT为需用胶布密包套管剖开处密包时需有1mm以上重迭。剖开VT包扎时电线不可外露。VT与插座末端的间隙轻分枝线需要VT包扎时容许VT与插座后端间隔10mm以内。不剖VT使用与插座一边的包扎方式不剖VT为防止移动故在分枝包扎处理时必需将一端做固定包扎,另一端靠近插座部份不要包扎为准。VT和分枝间隔分枝处与VT间隔在10mm以下容许。外观重VT表面、裂开、破损等的防止。项次评价项目区分判定基准备注4.2.8VSVS包扎方式重VS包扎方式先合并后反折。VS合并

12、时电线不可外露。合并重迭处落差不可超过5mm以上。为防止VS端末脱落需在两端胶布固定。20mm以下VS裂开(开口)防止(不可有开口)。项次评价项目区分判定基准备注VS与枝线间隔轻VS与分枝间隔容许10mm以下。VS内电线处理方式VS内部电线,原则不做任何包扎,但如长度太长,其内部可用胶布先做定点包扎。4.2.9泡棉包覆泡棉包覆状态轻海棉包覆方式,如下图指示线束无指示者以卷状包扎方式执行。插座以卷状包覆,如下图:海棉包覆时线束不可露出3mm以上插座要完全包扎成5mm以上重复。粘着面露出NG黏着部份海棉不可外露亦不可有脱离现象。海棉内包覆的电线,用花包全包或不包皆可。外观海棉内包覆位置及黏着部位,不可参差不齐、剥落、破损泡棉的贴合部,电线不得外露。项次评价项目区分判定基准备注泡棉包扎轻分枝部泡棉的前端要离分岐端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