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操作系统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881496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linux操作系统心得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linux操作系统心得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linux操作系统心得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linux操作系统心得体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linux操作系统心得体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linux操作系统心得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inux操作系统心得体会.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linux操作系统心得体会篇一:linux操作系统实训总结报告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linux操作系统实训总结报告班级 60935班 4组姓名 赵笑笑、何勇、王儒霖、宋泽琛、杨浩20XX年12月2日第1页 共40页目 录一、分组计划及评分表 . 3二、实训总结报告: . 4(一)linux操作系统安装与基本配置 . 4(二)配置LINUX与windows共享资源 . 7(三)配置WEB服务器,发布网站 . 12(四)配置FTP服务器,上传资料 . 19(五)配置Webmin服务器 33(六)分析与总结(实训过程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收获体会) . 40第2页 共40页一、分组计划及评分表分组准备

2、及评分表第3页 共40页二、实训总结报告:(一)linux操作系统安装与基本配置一.实验目的:1 熟悉和掌握Red Hat 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2 掌握Linux网络配置命令的功能和使用。二. 实验内容:1 利用虚拟机来安装与配置Red Hat Linux9;2 Linux系统下网络配置和连接。三. 实验步骤:1 配置虚拟机:1) 启动vmware虚拟机2) 单击“文件新建?虚拟机”,出现“安装虚拟机向导”对话框,单击“下一步”,选“典型”;3)“客户机操作系统”选择安装Linux,版本选“RedHat Linux”,单击“下一步”;4) 在“虚拟机名称”处:输入“LINUX”, 创建指定位

3、置的磁盘映像文件单击“下一步”,出现“网络连接” 设置界面,选择“使用桥接网络” 单击下一步;5) 磁盘容量为8G, 单击“完成”;6)编辑虚拟机设置:双击设备栏“CD-ROM”,选择“使用ISO镜像”;指定镜像文件路径,例如: D:RedHatLinux_ISOFilesRedHatLinux9_i386_ ;Floppy设备栏取消“打开电源时连接“7) 配置步骤完成,启动系统。2 安装Red Hat :1) 确认“CD-ROM”已载入第一张Linux安装盘的ISO映像文件,例如: D:RedHatLinux_ISOFilesRedHatLinux9_i386_, 单击命令栏“启动该虚拟机”

4、 ;2) 开始安装,按“ENTER”键;3) 接下来的几步操作只须点击“NEXT”即可;4) 当出现“语言选择”窗口时,选择Chinese;当出现“键盘布局选择”窗口时,选择;5) 当出现“鼠标选择”窗口时,选择2键鼠标 ; 当出现“选择安装类型”窗口时,选择定制;6) 当出现“选择磁盘分区设置”窗口时,选择用Disk Druid 手工分区; 这里如果选择自动, 则不做任何设置; 当出现“选择磁盘分区设置提示”窗口时,选择是;7) 当出现“磁盘设置”窗口时,选择新建; 当出现“添加分区”窗口时,选择ext3; 接着 第4页 共40页选择新建“boot分区(指定大小时一般写510)”、“ 根目录

5、分区(指定大小的时候选使用全部空间)”、“SWAP交换分区(指定大小时候选使用全部空间)”、“ home分区”、 “user分区”与大小(boot分区、根目录分区和SWAP交换分区是必须建立的);8) 当出现“磁盘设置”窗口时,选择新建根目录分区ext3; 当出现“磁盘设置”窗口时,选择新建交换分区swap; 接着选择新建交换分区的大小, 一般为物理内存的两倍, 新建剩余目录Home分区与大小; 磁盘分区完成。9) 当出现“系统引导程序配置”窗口时,选择其中一个操作系统作为默认; 当出现“网络配置”窗口时,选择DHCP自动分配。(主机名可以选择手工设置:设为:linux60732donna)1

6、0) 当出现“防火墙配置”窗口时,选择“SSH”和“DHCP”以及默认; 当出现“时区选择”窗口时,选择亚洲/上海;11) 当出现“管理员口令”窗口时,选择默认,输入ROOT帐号密码,至少6位,注意千万要记住密码;12) 当出现“选择软件包组”窗口时,选择应用程序; 当出现“即将安装”窗口时,点击”下一步”;进入选择软件包组:桌面项选择:第一和第二个;应用程序项选择:第1345689个;服务器项选择:第1个;开发项选择:第一个;系统项选择全部。13) 当出现“安装软件包”窗口时,开始格式化文件系统; 当出现“请插入第二张光盘后继续”窗口时,单击菜单栏“虚拟机”,选择“可移动设备CD-ROM编辑

7、” ,载入第二张ISO映像文件,例如: D:RedHatLinux_ISOFilesRedHatLinux9_i386_, 继续安装软件包;14) 当出现“请插入第三张光盘后继续”窗口时,单击菜单栏“虚拟机”,选择“可移动设备CD-ROM编辑” ,载入第三张ISO映像文件,例如: D:RedHatLinux_ISOFilesRedHatLinux9_i386_, 继续安装软件包;15) 当出现“安装文档”窗口时,选择“NO”, 点击”下一步”;16) 当出现“创建启动盘”窗口时,选择“NO”; 点击”下一步”,当出现“安装完成重启”窗口时,安装已完成,选择退出。设置用户名为:donna;口令为

8、:donna65833 网络配置和连接:1) 利用root用户登录,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进入图形界面,练习通过图形界面进入字符界面;2) 在字符界面下利用startx命令进入图形界面;3) 在主机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DOS命令模式下运行ipconfig /all指令得到本地连接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例如;4)在虚拟机中以root用户登录,启动系统工具-?终端,使用ifconfig指令对虚拟机的网络地址进行配置,将虚拟机和主机配置在一个网段:(具体地址视实际情况而定)#man ifconfig#ifconfig#ifconfig eth0 netmask #ifconfig eth0 up(

9、启动网络连接)#ping第5页 共40页篇二:操作系统实验心得1-1:通过这次小实验,是我更加了解Linux一些常用指令的操作以及其作用,对于一个刚开始接触lniux操作系统的初学者来说非常有用,助于以后能够更进一步学习Linux操作系统。1-2:在实验过程中,使用VI编辑器虽然不能像window操作系统那样对文本进行熟练度编辑,但是,VI编辑器使用命令来操作,将可以锻炼我的记忆力、对键盘的熟练读,还能帮助我们尽快适应linux操作系统的操作。1-3:原本对liunx下的编译和调试环境不是很熟悉,但通过这次的实验,让我熟悉了linux下的编译器和调试器的使用。实验中使用了gcc命令,gcc首先

10、调用cpp进行预处理,在预处理过程中,对源代码文件中的文件包含、预编译语句进行分析。当所有的目标文件都生成之后,gcc就调用ld来完成最后的关键性工作,这个阶段就是链接。在链接阶段,所有的目标文件被安排在可执行程序中的恰当的位置,同时,该程序所调用到的库函数也从各自所在的库中链接到合适的地方。1-4:API 接口属于一种操作系统或。通过实验,我了解了Windows的这种机制,加深了对API函数的理解。2-1:通过本次实验了解了一些常用进程管理命令的使用,例如ps、kill命令,了解到换个kill与killall的不同,对于linux操作系统下的进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更好的学习进程。2-2:本次实

11、验是熟悉掌握Linux 系统常用进程创建与管理的系统调用,linux下使用fork 创建子进程,与windows下CreateProcess 创建子进程完全不同,通过比较小组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了进程的创建,对于进程的管理的理解也有了清晰地认识。实验中遇到fork函数返回2次结果,经过分析结果如下:由于在复制时复制了父进程的堆栈段,所以两个进程都停留在fork函数中,等待返回。因为fork函数会返回两次,一次是在父进程中返回,另一次是在子进程中返回,这两次的返回值是不一样的。调用fork之后,数据、堆栈有两份,代码仍然为一份但是这个代码段成为两个进程的共享代码段都从fork函数中返回,箭头表示各自

12、的执行处。当父子进程有一个想要修改数据或者堆栈时,两个进程真正分裂。2-3:通过这次实验对熟悉掌握和了解windows平台常用进线程控制API,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认识到API函数对windows编程的重要性,了解进程线程在内存中的执行,特别认识互斥体Mutex对象,API函数一定要多用,才能记得。3-1:该程序的输入变量具有限制,若输入除0和1的数据,则将视为0处理.改进的方法为修改if语句中的条件为:1,即只要输入为非零,则有效。即逻辑表达式的值为真。为了能较好的实现进程的同步,可以另外设一个标志量,标志临界资源是否正被访问,当a,b,c中的其一访问临界资源时,其余2个将进行自我阻塞,当该进

13、程执行完毕后,须将被阻塞的进程唤醒。3-2:通过这次实验,让我学习到了简单进程间的通信。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然后再电脑上运行得出结果,我发现比课堂上更容易掌握进程通信的实现机制,以及系统调用的命令4-1:通过此次实验我进一步的了解了程序的局部性原理,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利用老师提供的代码(关于矩阵清零)来更深入的认识到数组在存储器中是按行存储的,如果对数组按行进行清零处理的比按列清零的缺页中断次数少很多,故按列清零的运行时间更长。通过实现数组“清零”这个模拟程序的编写和实现,体会到了访问数据的局部性,并且运用局部性原理这个特点,并且和虚拟存储技术联系到一起,虚拟存储技术就用到局部性原理,因为CPU访问局部程序数据,所以只需要将程序部分存入内存。这次实验使我对虚拟存储技术有了进一步了解和学习。4-2:通过此次实验,我进一步理解了三种页面置换算法。最佳置换算法是一种理想化的算法,它具有最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