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电表读数探讨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881034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电表读数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电表读数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电表读数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电表读数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电表读数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电表读数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电表读数探讨(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电表读数探讨篇一:高考物理电表读数规则问题探讨高考电表读数规则问题探讨一、高考国卷电表读数试题标答研究1.当前纷争产生原因指针式电表读数问题,本不是什么非常艰深的物理知识,由于高中教材教参既没有介绍电表准确度等级读数规则,又没有明确给出什么新的统一标准,给高中教学特别是复习备考带来很大困惑。又因20XX年高考多用电表读数填“”得2分、填“14”得1分,一直不断的纷争再度引燃。 纷争主要发生在最小分度为“2”、 “5”两种情况电表读数和欧姆档读数记录规范问题上。一是大部分老师及其复习资料按照大学物理中介绍的电表准确度等级读数规则进行读数,考虑中学实验一般用的是级电表,对“2”和“5”分度的电

2、流、电压表,分别提出“二分之一”和“五分之一”的估读要求,归纳为“凡是最小分度是“1”的,要求读到最小刻度后再往下估读一位(估读的这位数字是不可靠数字);凡是最小分度不是“1”的,只要求读到最小刻度所在的这一位,不能再往下估读”。这样,记录的结果往往出现:遇到最小分度为“5”的情况时,做出的结果与高考标答一致,遇到最小分度为“2”的情况时,做出的结果与高考标答不一致;二是小部分老师认为现行高中教材没有介绍电表准确度等级读数规则,只能依据初中物理介绍的 “十分之一估读法”, 结果往往出现:遇到最小分度为“2”的情况时,做出的结果与高考标答一致,遇到最小分度为“5”的情况时,做出的结果与高考标答不

3、一致。还有欧姆档读数记录规范问题。2. 高考国卷电表读数标答“潜规则”探究湖北20XX年高考理综考试采用国卷,所以我们必须研究国卷电表读数“潜规则”。 笔者研究比对人教版教材选修31 P68第1题答案和多年高考试题,发现高考国卷电表读数标答和教材答案标准具有一致性, 在多年高考国卷命题中这种“潜规则”保持稳定性。国卷“潜规则”依据理由可能是:基于人教版教材讲述。教材没有介绍电表准确度等级规则,也不因此提高要求增加学生负担,再说所读电表未必都是级电表;不考虑电表结构原因误差,假定电表机件都是理想的,读数误差主要出在人眼对刻度的分辨能力上;中学实验电表最小刻度宽度约1mm,一般人眼的分辨能力为 m

4、m,即最多可估读到最小分度的十分之一;“估读”只能是“最后一位有效数字”。如果最小分度为“2”(20,2,),等分份数10以内的只有2、4、5、10五种可能(2/2=1,2/4=,2/5=,2/10=;但2/3=2/8=不是一位有效数字),一般估读应在下一位比较准,故取“十分之一估读法”;如果最小分度为“5”(50,5,),等分份数10以内的只有5、10两种可能(5/5=1,5/10=,但5/2=,5/4=,5/8=),由于1mm内标值5本身已较大,估读值取在同一位已是合适的估读,再细到十分之一就没意义了,故采用“五分之一估读法”。尽管欧姆表测电阻本身粗略,但仅从读数角度看,“最后一位有效数字

5、”表示“估读” 、“近似”意义应是一样的,毋容置疑,不能随意改变。3.总结高考国卷电表读数标准对最小分度为“1” 、“2”的采用“十分之一估读法”,估计数字出现在下一位;对最小分度为“5”的采用“五分之一估读法”, 估计数字出现在同一位。最小分度“”1或“2”的十分之一,后部分乘积为0这样读数记录=刻度完整部分+估计等分数?最小分度“5”的五分之一时不能丢,象游标卡、千分尺读数一样要补齐。显然,高中阶段,这种办法适合学生理解接受,不额外增加负担,上了大学再进一步学习更科学严谨的估读规则,现实中不失为一种为大学准备的承上启下的过渡性办法。教材习题例证下面是人教版教材选修31P68第1题及答案:解

6、析:(1)直流电压档,量程刻度盘,每格表示,采用“五分之一估读法”,估读到/5=,指针a示数读作+2=;指针b示数读作+0=。(2)直流电流档,100mA量程刻度盘,每格表示2mA,采用“十分之一估读法”,估读到2 mA/10= mA,指针a示数读作22 mA+(45) mA= mA,答案给的是;指针b示数读作80 mA(01) mA= mA,答案给的是 mA。显然,如果按级电表电表准确度等级读数规则,每格表示2mA,采用“二分之一估读法”,只能估读到1mA,不会到mA的十分位。(3)欧姆10档,指针b在“05”段每小格为,采用“五分之一估读法”,估到/5=,读作3+(12)倍率10=(313

7、2)10。指针a在4050段每小格为5,采用“五分之一估读法”,估到5/5=1;在50100段每小格为10,采用“十分之一估读法”,估到10/10=1,读作50(01)1倍率10=(4951)10,教材答案表示为500,没有写成102,这是个很大的遗憾,也给各地高考自主命题和调考等考试命题带来误导,以为欧姆档测电阻本身粗略,估读可不作要求。导致安徽20XX年高考题将本题“10”改为“100”,结果写为320,天津、上海高考及一些地方调考卷中也有类似问题。国卷高考题例证例1(20XX宁夏新课程卷,注:实际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右图为一正在测量中的多用电表表盘.(1)如果是用10?档测量电阻,则读

8、数为?。(2)如果是用直流10 mA档测量电流,则读数为 mA。(3)如果是用直流5 V档测量电压,则读数为 V。标答: 60 或10; ;。解析:(1)电阻刻度“510”共5格,最小刻度是2,采用“十分之一估读法”,故读作“6(01)”,再乘以档位的倍率10,即5961,标答60;(2)用10 mA档测量电流,每格刻度为,采用“十分之一估读法”,读数为7mA+(89)=(如果按大学物理级电表读数误差规则,就只能估记到/2= mA,结果就是 mA,与标答不符。中学生不具有这方面知识,故高考标答没采用这种方法标准); 用直流5 V档测量电压,每格刻度为,采用“十分之一估读法”,读数为 V +(8

9、9) V= V。例2 (20XX年全国卷)下面左图是课标卷23题,读出图中A示数I1= mA;右图是大纲版卷23题, 读出图中A示数I2mA。标答:115 ; 解析:左图量程150 mA,每小格5 mA,采用“五分之一估读法”,估到5 mA /5=1 mA ,读作 115 mA+01 mA=115 mA,标答是115 mA,而不是 mA。右图 mA,50格,每小格 mA,采用“十分之一估读法”,估到 mA/2= mA, 读作 mA+0 mA= mA,而不是 mA(二分之一估读法结果)。可能命题者考虑到有人用“二分之一估读法”,故在题后特别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以避免争执,把握引向。尽管湖北

10、自拟评分细则对填“” mA也给2分,并不鼓励随意拔高课程标准要求。例320XX年大纲版全国卷23题 第(2)问多用电表、电流表与电阻箱的示数分别如图11(a)(b)(c)所示,则多用电表(使用1档)的读数为 ;电流表读数为_mA;电阻箱的读数为 ;标答:; ;解析:欧姆档“1015”每格1,估读到,读作14+0=(2分,填为“14”只给1分);电流表量程60 mA,每格1 mA,估读到 mA,读作53 mA+0 mA= mA,(2分,填为“53”只给1分);(电阻箱不估读)。显然,标答及评分细则明确了命题者对欧姆档的估读要求,同时考虑到可能有人拿教材为由评说,采取了折中处理,填为“14”给1分

11、(扣1分)。实际上,这既是对课本习题答案的“校正”,也是对有些地方随意降低要求的适时“纠偏”,有明显的指导意义。上述观点只是笔者的一种揣测,跟高考命题者思考是否一致,还须关注明春考试中心拿出的20XX年高考试题分析解释,这里提出来供我市同仁研究参考。二、高考地方自主命题,电表读数标准亟待统一从地方试卷发现,地方自主命题和各地调考模拟等则不尽一致,多数认为欧姆表测电阻本身粗略,估读意义不大,对读数有效数位记录不作严格要求。对“2” 、“5”分度的电流、电压表,则分别提出“二分之一”和“五分之一”估读要求。在电表读数这个问题上,我市高三复习备考要以国卷标准为准绳,不能因此受到干扰。例1(20XX年

12、安徽卷)用多用电表进行了几次测量,指针分别处于a、b的位置,如图所示。若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处于下面表格中所指的档位,a和b的相应读数是多少?请填在表格中。标答:解析:这是人教版选修31P68习题改编试题。(1)对直流电流100 mA刻度盘,每小格2 mA,采用“十分之一估读法”, 估到2/10= mA,读作22 mA +(45) mA= mA;(2)直流电压刻度盘,每小格,采用“五分之一估读法”,估到 V/5=,读作 V+(23)=;(3)电阻100档在“05”段每小格为,采用“五分之一估读法”,估到/5=,读作3+(12)倍率100=()102。可见,安徽这里对欧姆档估读不作要求,却导致测量

13、结果准确数位无形拔高了一个数量级。例21(20XX年广东卷34题第1问):粗测小电珠的电阻,应选择多用电表_倍率的电阻挡(请填空“1”、“10”或“100”);调零后,将表笔分别与小电珠的两极连接,示数如图2,结果为_。篇二:高考电表读数规则高考疑难问题:高中电表读数规则李常明新浪博客前言(20XX年12月19日补写):近日阅读了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XX年第12期一篇关于电表读数的问题,发现探讨的深度比下面12篇参考文献要深得多,作为中学教师毕竟精力有限,觉得有必要把人教版关于电表读数的要求补充到前面,以供同行参考:人教社编写本部分的专家黄恕伯老先生说:在编写教材和考题时,只考虑视觉分辨误差,

14、从80年代起就一直没有考虑过什么电表等级问题,是老师们把事情搞复杂了。指针式电表需要估读,而电子式电表不需要人去估读。他同时说:电子式电表已经开始代替指针式电表,没必要让教师学生花很多时间精力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以后会回避这个问题,并且修改了教材例题,100mA改为50mA了。 各校又进入了新高三的一轮复习,高考中关于电表的读数问题教学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很多物理杂志的文章都是批判高考参考答案。关于该问题:本人解决于20XX年教高三的时候,后来有多位同事谈论此问题,于是在20XX年决定写成一篇文章,最终于20XX年在湖南中学物理第7期上发表,前不久看到张怀华老师的一篇博文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估读方法

15、访问量达300多次,在武汉光谷二高陈克斌的QQ空间我做20XX年高考全国大纲卷的几点感受一文中提到:今年的阅卷对欧姆表的读数估读得2分,不估读14得1分,足以见得这个问题是困扰很多高中教师多年的问题,为此,将该文上传于个人博客供同行参考。参考文献:湖南中学物理20XX年第2期从一道高考实验题谈电表读数67页湖南中学物理20XX 年第6期谈09年安徽省高考理综物理实验题电表的读数问题51页考试周刊20XX年第6期运用半格估读法解决电表读数问题175页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XX年第4期电表读数要考虑电表的准确度85页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XX年第5期电表读数的准确性探析40页 实验教学与仪器20XX年第11期基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