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明朝建立黄册制度的主要目的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880897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指出明朝建立黄册制度的主要目的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指出明朝建立黄册制度的主要目的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指出明朝建立黄册制度的主要目的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指出明朝建立黄册制度的主要目的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指出明朝建立黄册制度的主要目的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指出明朝建立黄册制度的主要目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指出明朝建立黄册制度的主要目的(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指出明朝建立黄册制度的主要目的篇一: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XX年高三得分训练文综历史试卷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XX年高三得分训练(二)文综历史试卷说明:全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第I卷 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4据中国史纲,春秋时人主的最高尊号是王,天神的最高尊号是帝。战国中期后,诸侯称王,人主的尊号只好为帝,原为光大之义的“皇”字称天神。到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他自称为“始皇帝”。人主尊号的这些变化反映了( )A借助于天加强统治 B人主权力不断加强C地方势力左右人主尊号D人主尊号的变化

2、与社会转型相适应25唐代曾开办“算学馆”,一度把数学纳人科举范围,但算学科考出身的官员官阶很低,所以应试的人很少,到了晚唐,算学科考试停止了。算学科的最终命运反映了唐朝( )A科技发展的停滞B科举制度的衰落C官僚政治的腐败D社会价值取向功利化26有学者指出:“董仲舒的哲学思想比其前辈的哲学思想,在人类认识客观真理的问题上,不仅没有提供什么新的东西,而且还使人的认识更远地背离了客观真理。”这种观点( )A认为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严重脱离当时国情B在董仲舒的“天人”关系理论中能够体现C认为董仲舒的思想缺乏民本色彩D认为董仲舒的哲学思想不利于稳定儒学的社会地位27太平天国政权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军政合一的

3、政权机构;一度宣布废除私营商业。经营公营商业;实行“圣库制度”;社会习俗上“废除买卖婚姻”,规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B是空想性与进步性的统一体C具有日益脱离广大农民群众的趋势 D政权的性质日益趋于封建化28. 民国初年,建立了为数众多的政党,出现了“朝进党而暮脱党,暮进党又朝脱党,朝秦暮楚,一人一日数变,恬不为怪,党德政德荡然无存”现象,这些现象主要说明( )A.政党政治确立 B.利益驱动下的政党乱象C.政党政治活跃 D.灵活机制下的党派合作29.雅典将军既是大多数公民满意和信任的领导人,但他必须忠实履行公民大会的决议并且是常胜将军,否则

4、就会背上叛国罪名而被控告。材料具体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之一是( )A.直接泛滥的民主B.集体的非理性C.少数公民的民主D.精英民主301929年至1932年春,中央根据地流传一首民谣:“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公粮去办公。日穿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访贫农。”这首民谣体现了苏区干部( )A廉洁奉公、密切联系群众 B惩治腐败、崇尚廉洁C艰苦奋斗、建立政权D从严治党、加强监督31从1954年起,国家重点发展公私合营国家资本主义,即国家通过注入资金和委派干部,同私营资本主义企业实行内部合作。这种合作主要带来了( )A企业生产力的提高B企业管理的加强C企业生产关系的改变 D企业公私矛盾的化解32哥白尼的日

5、心说曾遭到路德的恶毒咒骂,而著名的西班牙人文主义者塞尔维特,在正要发现血液循环的时候,虽然逃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监狱,却最终惨死在加尔文教的火刑架上,这说明( )A宗教改革发展了人文主义 B教会对人文主义爱恨交加C宗教改革具有反理性特点 D新教反对宗教信仰的自由3319世纪末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修正条文宣布:过去统治家族的成员不得当选共和国总统。该规定( )A有利于普选权的实现 B有利于资产阶级政体建立C有“因人立法”的非民主因素 D最终确立了法兰西共和国政体34.苏联在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迫使民族地区搞单一经济,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如阿塞拜疆发达的石油业、旅游业和棉花生产业的主要收入都归国家

6、所有,且失业率很高。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苏联工业化建设( )A.部门失衡,未形成完整体系 B.区域分工与经济专业化C.强调国家利益忽视地方利益 D.高度集权漠视民生改善35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曾指出:“没有一个强大统一的欧洲,而要在自由中实现德国统一,这是谁也不能自圆其说的。”这反映出欧洲一体化( )A可提高整个欧洲的国际地位 B有效抵制国际霸权主义的直接威胁C增强德国在欧洲中的影响力 D有助于捍卫成员国国家主权的独立第卷 主观题(160分)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在工业革命前服务业已经存在,但是从事服务业的只有极少数专业生产者,或更寻常地它是多数社会成年人的兼职活动。工作从手

7、工作坊移向工厂和办公室,于是产生了同样的专业化和分离过程,如更多工作制度化,更多的男女被吸收进全日制的职业中,像教育、甚至医药那种服务业,过去只限于家庭中进行,此时日益由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提供了。摘自财经政治资讯20XX年第2期材料二 大不列颠各部门国民收入表(单位:万英镑)摘自财经政治资讯20XX年第2期材料三 英国1938年至1984年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及其比例表摘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王佩琨英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材料四 1944年英国制定了新的教育法令,根据法令的规定,年龄从5岁到16岁的孩子接受全日制教育。目前英国有38000所中小学,1100多万孩子入学,绝大多数学生都从公共基金得到免费

8、教育。1948年英国国民医疗保健制度建立。英国居民从国民保健系统取得的医疗一般都是免费的,包括就诊、药品和住院。1984年卫生保健部门的就业人数1342万人,占整个国民经济就业人员总数的62%,这个比例大大超过了第一产业部门就业人数所占的比例。英国的商业部门包括国内和国外贸易,还有旅馆、餐饮和修理部门。1948年,商业部门的就业人数是2354万人,到1984年增加到3342万人,增加了近一百万人,就业人数1984年比1948年增加了4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1948年起,英国的无形贸易都是顺差,无形贸易的构成包括旅游收入、运输费用、保险收入、贷款利息、投资利润及侨民汇款等项劳务收入。英国是制

9、造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经济危机经常由这些部门开始。但英国的经济危机程度,与同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而较轻。摘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王佩琨英国第三产业的发展(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划分出英国第三产业发展的阶段,分析指出各阶段的主要特点及其成因。(1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英国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利弊。(7分)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比较中英两国改革的内容或结果,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不同的原因。 (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

10、料一 洪武十四年,明朝建立基层管理组织里甲制度。每110户为1里(城中称坊,近城称厢),推丁粮多者10户为里长,其余100户分为10甲,每甲又以一户为甲首。甲长、甲首要负责管束所属人户,统计其丁、产变化状况。在里甲的基础上编造黄册,每里一册,登载该里的户籍情况,每10年重新核实更造,以便合理征发赋役。黄册逐级上报,最后汇总于户部,上报者皆以黄纸为面,故称黄册。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元明清卷材料二 明代根据身份主要是职业固定户类,包括宗室户、官绅户、民户、军户、匠户、灶户、商户等。各种户类严禁私自脱籍或更换,“凡军、民、驿、灶、匠、工、乐诸色人户,并以籍为定。”“不得妄行变乱,违者治罪,仍从原

11、籍。”譬如匠户,是被限制专门从事某项手工业的人户,凡籍为匠户,须世代承袭,不得脱籍,不能入仕。不同的户类之间等级森严,其中宗室户包括皇室和宗藩人户,官绅户是贵族缙绅地主的一个户口类别。这两种人户在社会上等级地位最高,拥有各种特权。为了遏制流民,明禁止农民随意离开里甲。当时明确规定:“甲下或有他郡流徙者,即时送县官,给行粮,押赴原籍州县复业”。摘编自高飞明朝户籍制度中的身份法与迁徙法(1)根据材料一,。(6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明代的户籍制度进行简要评价。(9分)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利坚合众国参议院及众议院集会于国会,联合决议

12、: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外国之中间,发生战争,或战争在进行之中,总统应宣布此项事实,宣布以后,凡以军械、军火或军备,自美国之任何地方,或其属地之任何地方,输出而运至该交战国之任何港口,或运至任何中立国港口以备转运至任一交战国,或运至任何交战国所利用之任何中立国港口者,均为违法。两院联席决议案(节录)(1935年8月31日)材料二 1941年1月,罗斯福在向国会作的年度咨文中提出美国的三大政策:(一) 全面加强国防;(二)全面支援抵抗侵略而使战争保持在本半球之外的各地一切坚定的民族;(三)美国不能默许一个由侵略者颐指气使和绥靖主义者发起的和平,持久的和平是不能以别人的自由为代价买来的。张海鹏中国近代通

13、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两院联席决议案出台的历史背景。(6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政府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原因。(9分)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天演论出版之后,不上几年,便风行到全国,竟作了中学生的读物了。读这书的人,很少能了解赫胥黎在科学史和思想史上的贡献。他们能了解的只是那“优胜劣败”的公式在国际政治上的意义。在中国屡次战败之后,在庚子辛丑大耻辱之后,这个“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公式确是一种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延烧着许多少年的心和血。胡适四十自述材料二 严复在特定的时期宣扬过的思想并不能成为

14、对其一生评价的借口。严复一生都没有脱离他所处的年代决定的探索救亡的历程,其终生执著的信念就是“救国为体,中西学为用”,“中西并重、交融互释”,不附势、不逐流,认定用渐进改造的方式探索为中国救亡的出路。陈于武重新认识严复的自由主义者的特质(1)根据材料一,概括天演论“风行到全国”的原因,并分析其带来的影响。(7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严复的思想主张,并指出陈于武归纳人物思想和评价人物思想的基本方法。(8分)大庆实验中学20XX年高三得分训练(二)历史:24-35 ADBBB ACCCC CB40(25分)(1)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工业革命兴起后。(1分)特点是就业人员专业化程度大大提高;所占国民收入比重快速增加。(2分)主要原因:一是君主立宪制建立与发展,政治稳定;二是工业革命推进,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三是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3分)第二阶段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到科技革命前。(1分)特点是第三产业徘徊不前。(2分)主要原因一是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资本家不愿更新企业的生产设备和提高生产技术,把资本主要投资国外;二是英国拥有广大的殖民地,依靠殖民地利润而忽视工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3分)第三阶段是1948年后(或科技革命后)。(1分)特点是就业人数超过第一、二产业人数的总和,成为国家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2分)主要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