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灭马传贫工作总结.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879691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灭马传贫工作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消灭马传贫工作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消灭马传贫工作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消灭马传贫工作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消灭马传贫工作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灭马传贫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灭马传贫工作总结.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灭马传贫工作总结篇一:马传贫防治工作总结总结马传贫防治总结多年来,在各级师党政业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为了搞好马传贫防制工作,我们严格按照我团防制马传贫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认真贯彻执行动物防疫法,坚持“检、免、隔、消、处”的综合性防制措施,经过全团广大畜牧兽医人员的长期艰苦工作,现已取得了消灭马传贫的显著成绩。现将马传贫防制工作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我团是一个农业主产团,总面积为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265个村民委员会、5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8万人。耕地面积万亩,主产小麦、玉米、油菜等。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逐年加大,1997年,全县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2%。饲草饲料资源丰富

2、,适宜发展畜牧业。目前,疫病防制体系健全,技术力量雄厚,县有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20个乡镇都有畜牧兽医站,村级都有协防员。全团有畜牧兽医技术人员135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9人、初级24人,获得农民兽医师职称10人。团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设有化验室,化验检疫设备设施功能齐全,可进行血液、菌检等常规项目检验工作,为疫病防制工作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二、马传贫病流行情况1968年我县与兴平、武功接壤的马连、王村乡,首次发现马传贫病,患病家畜5匹,呈点状分布。这些病畜是从新疆购入或由配种、交易引起感染。最初由于该病认识不清,检疫不严,门诊消毒不彻底,致使疫情由南向北扩散、蔓延,患病家畜逐

3、年增加。截止1986年,累计定性病畜535头(匹)。从1987年起至今22年再未出现阳性病畜(详见附表一、三)。三、坚持免疫、检疫相结合,控制了疫情的发生和流行针对我团马传贫病的流行情况,为了尽快控制该病流行,多年来,我们一直把防制马传贫作为疫病防制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坚持以免疫和检疫净化为主的原则,把免疫、检疫作为防制马传贫的根本措施。一是狠抓了马传贫免疫注射工作,每年在全县范围内普遍开展了马传贫弱毒疫苗免疫注射工作,在注苗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尽可能地提高防疫密度和效果,使我团马传贫防疫密度逐年加大。二是坚持不懈做好马传贫检疫工作。按照师统一安排,为了尽快控制病源传播,彻底净化疫源

4、,自马传贫病发生流行以来,我们每年在全团范围内对马类家畜认真开展了严格的血清学检查和临床综合诊断工作,我们继续加大马传贫检疫工作力度,严密监视疫情动态。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市场检疫和牲畜进出境检疫工作,杜绝患病牲畜交易和进出境,对入境马匹经血检健康方可入群饲养,进一步巩固了防制效果。四、扑杀病畜,消除病源,巩固防制效果马传贫病源的存在,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将病源散发出去,引起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所以我们在防制过程中,十分重视消除病源这一环节。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我们积极向群众作好思想动员工作,对马传贫病发生流行以来,检出定性的535头(匹)病畜,除自然死亡331头(匹)和外流礼泉、永寿1

5、0头(匹)外,其余194头(匹)及时进行药物扑杀、尸体深埋或焚烧,绝不故息养患。对病畜所在圈舍和场地认真消毒,彻底净化疫源,做到处后无患。同时又注重预防医疗器械、配种和吸血昆虫等媒介的传播,加强了门诊、配种的科学规范化操作和管理。团兽医站和各连兽医站门诊都立了严格的消毒制度,配种站全部实行人工授精;防疫检疫时做到针头、部位严格消毒,保证一畜一针;病畜污染物及场地用烧碱进行彻底消毒;每年夏秋季要求饲养人员做好防蚊灭虻工作;从而杜绝了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五、领导重视,保证了防制工作的顺利进行马传贫病发生流行以来,我团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该病的防制工作,把防制马传贫列入议事日程,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方案,

6、周密进行安排部署,组织专门力量,认真做好宣传教育和防疫检疫及疫畜处理等项工作。在马传贫发生初期,采取广播、黑板报、宣传车、培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防制知识,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马传贫的危害性和防制工作的必要性,增强了人们防制马传贫的自觉性。在该病的防制过程中,除省市对扑杀病畜拨有专款外,县财政也拿出一定的资金给予扶持。县畜牧兽医站领导以身作则,经常深入连队第一线,亲自督促,负责做好检疫和疫苗注射登记工作,实行技术干部目标责任管理,定时间、定任务、定要求,保证了采血、检验、临床综合诊断、免疫注射等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主管马传贫工作的同志,工作热情,认真负责,多年来注重资料的整理和保存,使该

7、病在我团从发生到扑灭都有完整的历史资料。总之,在马传贫的防制工作中,由于我们经过多年艰苦细致地工作,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才取得了消灭马传贫的显著成绩,今后,我们仍要坚持防检结合原则,密切监视疫情动态,巩固防制效果,为我团畜牧事业做出更大贡献。篇二:黑龙江省消灭马传染性贫血病黑龙江省消灭马传染性贫血病今年7月农业部组织考核组,对我省消灭马传染性贫血病(简称马传贫)达标情况进行了考核验收。考核组在经过听取工作汇报、审查相关历史资料、实地走访调查、现场采样诊断和实验室检验等程序后认为,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及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马传贫的防治工作,采取的综合防控措施科学有效,资料数据翔实完整,现地

8、采集血样,并经权威实验室验证,完全达到了国家马传染性贫血病考核标准和验收办法规定的消灭标准。9月29日,农业部下发农业部关于天津市和黑龙江省达到马传贫消灭标准的通知(农医发20XX19号),向全国通报我省于20XX年7月达到马传贫病消灭标准。这是我省继上世纪50年代消灭牛瘟,1994年消灭牛肺疫,1998年消灭马鼻疽之后,在动物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安全工作中取得的又一项实效业绩。马传贫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马属动物健康的致死性传染病,属我国法定二类动物疫病。本病于1843年首先发生于法国。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期间,该病随其军马进入我国。我省在历史上曾是全国马传贫病的重灾区,也是我国最早

9、确诊马传贫病的省份。自1954年从前苏联引进种马爆发马传贫病后,至1976年全省所有市县均有马传贫疫情发生,对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城乡交通运输等方面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马匹发病、死亡和扑杀造成的直接损失高达16亿多元人民币。我省始终是国内马属动物存栏最多的省份之一,最多时达到近200万匹,加之历史上马传贫病原在全省广泛分布,感染的马属动物数量较大,大大增加了防治工作的难度。我省在诸多不利条件下,能够成为全国马传贫重灾区中率先达到消灭标准的省份,为其他马传贫重灾区的净化建立了模板,取得了经验,对全国最终实现消灭马传贫目标有其重要的意义。我省马传贫病防治工作,从缺乏认识到政府高度重视、从民间简单

10、应对到科学防治、从暴发流行到控制消灭,走过了较为漫长的道路。在此期间,我们认真落实加强组织领导,依法监督管理,提高队伍素质,强化防治技术,建立完善群防联控等保障机制,始终坚持“主动防治,技术创新,措施到位,力求实效”的原则,通过马传贫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掌握了马传贫的感染发生、传播流行、规律特点、外因影响以及对我省的危害等,为防治工作提供了基础依据。在马传贫诊断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中,不断完善临床综合诊断和实验室诊断技术,研发出配套的综合诊断技术,通过综合诊断,大大提高了病马的检出率。加强与兽医科研院所的合作,结合不同时期防治工作实际,参与研究开发和组织推广应用科学的防控技术,其中有多项防治技术走

11、在了国内、甚至国际前列,取得了比较显著的防治效果。我省总结提出的“养、检、隔、封、消、处”六字防治措施,以及随着马传贫疫苗的研制成功应用,完善为“养、防、检、隔、封、消、处”七字综合防控措施,都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国家先后多次在我省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我省的防治技术和防控经验,为指导全国的马传贫防治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综合技术不仅在马传贫防治工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且在后来成为了所有动物疫病防治的通用措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历程,我省实现了消灭马传贫的目标,这是在省委省政府的组织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历经几代业务部门专业人员的辛勤艰苦努力的结果。尤其是在当前动物疫病种类繁多,国内

12、外重大动物疫病频发的严峻形势下,实现消灭一种危害严重的动物疫病更有其重大意义和无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将进一步总结我省消灭马传贫综合技术和防治经验,继续加强流通领域的监管,进一步严格和规范省外引入马属动物的管理程序,严防马传贫外疫传入。同时,坚持每年按照存栏马属动物2%以上的比例进行血清学监测,持久保持我省马传贫无疫状态,巩固我省来之不易的消灭马传贫成果。篇三:北京市消灭马传贫考核验收工作方案北京市农业局关于印发北京市消灭马传染性贫血考核验收工作方案的通知各区县农业局、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市畜牧兽医总站、市兽医实验诊断所:为顺利开展我市消灭马传染性贫血考核验收工作,根据农业部关于印发马传

13、染性贫血等疫病防治规划及考核验收标准和验收办法的通知(农牧发20XX45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我局制定了北京市消灭马传染性贫血考核验收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二一一年六月二十三日(联系人:王斌;联系电话:82031827)北京市消灭马传染性贫血考核验收工作方案一、目标任务(一)工作目标按照农业部消灭马传染性贫血考核标准和验收办法的规定,开展全市达到马传染性贫血消灭标准考核验收工作,确保在20XX年底前通过国家验收。(二)具体任务120XX年7月底前,各区县完成自查,向市农业局提出达到马传染性贫血消灭标准验收申请;220XX年9月底前,市农业局组织完成全市考核验收,向农业部提出

14、达到马传染性贫血消灭标准验收申请;3. 20XX年底前,接受农业部的考核验收。二、消灭标准和验收条件(一)消灭标准1.区县消灭标准(1)辖区内至少6年没有马传染性贫血临床病例发生。(2)辖区内至少停止注苗3年,连续3年血清学按存栏的2抽样检查,每年不少于100匹份马属动物血清,全部阴性。2.全市消灭标准全市所有区县均达到消灭标准。(二)验收条件1.达到马传染性贫血消灭标准。2.能够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北京市实施办法。3.动物防疫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队伍健全,设施完备,规章制度齐全。4.马传染性贫血历年免疫、检疫、病畜和阳性畜扑杀处理,以及疫情监测、考核验收、计划、规划、总结等

15、原始资料详实、齐全,档案管理完备。三、验收组织实施(一)经自查符合相应考核标准并具备验收条件的区县,由区县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向市农业局提出书面申请,同时提交以下材料:1.消灭马传染性贫血申请表(附件1);2.消灭马传染性贫血考核表(附件2);3.考核组成员名单(附件3);4.马传染性贫血防治专项工作总结;5.辖区马传染性贫血发病历史情况统计表(附件4);6.辖区马传染性贫血检测情况统计表(附件5);7.马传染性贫血防治工作文件和总结等相关材料复印件。(二)市农业局组织成立考核验收组;市畜牧兽医总站负责协调组织考核验收组对区县实施考核;市兽医实验诊断所负责采样检测工作。考核具体步骤如下:1听取马传染性贫血防治工作情况汇报;2查阅验收条件中规定的相关资料和档案;3每个区县至少选择3个乡镇,共抽检马属动物血清100匹份;对辖区存栏不足100匹的,进行全检。(三)考核验收组根据考核结果,提出书面考核意见。(四)经市农业局审核批准,向达到消灭标准的区县颁发证书。四、撤销与重新考核已达标并取得消灭马传染性贫血考核验收证书的区县,一旦发现马传染性贫血检测阳性的马属动物,要及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