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考点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答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878358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考点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二历史考点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二历史考点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二历史考点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二历史考点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考点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考点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答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历史考点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答案篇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解读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解读考点1 了解先秦时期的王朝变迁1. 变迁:2. ,建立周朝,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分为 和 两个时期。考点2 理解分封制、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和影响1. 分封制的内容:为了进行和 分别授予 、 和,让他们建立 ,拱卫王室。诸侯的义务有:服从 的命令,为周天子 、随从作战、 和 。同时,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 、建立 和征派等。分封制的影响:加强了 ;扩大了 ,形成对周王室的政治格局。2. 宗法制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是用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政治制度。

2、西周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3. 宗法制的内容:周天子由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地位。按关系的亲疏,形成了“ ”这样的宗法等级。宗法制的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和 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考点3 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形成了一套从到 的行政管理制度;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族权与王权相结合;王位世袭制、 和 构成基本内容。考点4 了解秦的统一战国时期,秦王赢政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公元前 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秦朝,定都。考点5 了解“始皇帝”的来历和秦中央官制1. 了解“始皇帝”的来历。秦王 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王”的称号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和地位,

3、因此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 ”,定作自己尊号,自称“ ”。2. 秦朝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秦朝在中央设立 、 与,史称“”。他们的职权分别是:丞相 ;御史大夫是 的助手,负责 系统;太尉主管。三者互相又相互 ,大权最终集中于 手中。九卿: 之下设诸卿,分别掌管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考点6 理解郡县制的建立和作用1. 建立: 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直接任命。2. 作用: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强 ;有利于维护;有利于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巩固。考点7 了解汉朝的郡国并行制1. 建立:汉初仿秦实行,同时又

4、分封诸侯王,形成郡国并行制。后来诸侯王势力逐渐强大,对朝廷构成威胁。2. 解决:在汉景帝平定“七王之乱”的基础上,颁布“,使王国越分越小, 得到加强。考点8 理解唐朝三省六部制唐代中央设三省,分别负责 、和、省下设六部唐初,三省的长官都是,相权一分为三,三省互相,相互,保证了君权的独尊。考点9 了解宋朝分割宰相权力的举措宋初,为制约宰相权力,增设了 、 和 ,分割宰相的 、 和 。这样就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考点10 理解元朝的行省制度1. 元朝在地方设 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直辖的“”,一是宣政院管辖的 部分地区。行省的设置,是中国省制的开端。行省制度便利了,加强了 ,巩

5、固了 。2. 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依次为、。考点11 理解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1. 汉朝选官主要实行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2. 魏晋南北朝时,选官采取弟即使有才学也难以担任高官。3. 隋朝废除九品中正制,标志形成。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科举制大大加强了,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考点12 了解明朝的内阁1.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制度会威胁,正式下令罢除职位,以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负责,并明确宣布为定制。达到了新的高度。设立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机构。考点13 了解清朝的军机处清 年间,为适应 需要,始设军机房,不久改名为军机处

6、。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 机构,标志着制度发展到了顶峰。考点14 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君主专制的加强一方面使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另一方面严重妨碍了使中国日益落后于。全真体验1. 以下为青铜文物上的拓片(钟鼎文)及其部分译文,联系商周历史,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已达很高水平 钟鼎文是一种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 拓片部分内容涉及西周王朝建立 现存的商周时期青铜器全部为礼器A. B. C. D. 2. 宁波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1984年离乡多年的世界船王包玉刚回到宁波访问,在天一阁看到了馆

7、藏的包氏家谱,意外发现自己是包拯的第29代嫡孙。这段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A. 禅让制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郡县制3. 有史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为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A. 废分封,置郡县 B. 建立法律体系 C. 确立三省六部制 D. 实行科举制4. 吕思勉中国通史:“宋朝的政治,还有一种毛病,便是防弊太甚?合户部、度支、盐铁,为一个机关,谓之三司。就成一个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理财的局面。?当时的人说:财已匮而枢密还

8、是添兵;民已困而三司还是敛财?”下列对材料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 中书门下成为了最高行政机构B. 加强专制引发了新的社会问题C. 制度创新强化了封建中央集权D. 过分集权降低了政府行政效率5. 有观点认为:“中国的政治思想家们已经逐步摸索出一整套软的和硬的限制君主暴政的理论。于是,在天子之上,就有了道理、法律、天道。”面对这样的观点,四位同学出现了意见分歧,你觉得下列哪一位同学的判断及理由是相对中肯、科学的()甲:无稽之谈,与教科书中描述的废丞相、设军机处等史实完全矛盾。乙:有待探究,儒和君相互借重,需全面收集、审查和考察史料。丙:值得深思,朝议、三省六部制的运作中就有浓厚的民主色彩。丁:虚

9、妄之言,儒家思想从来都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A. 甲 B. 乙 C. 丙 D. 丁6. 唐朝三省六部制、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等制度或机构的设立,本质上反映了()A. 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B. 文臣地位不断提高C. 宰相权力不断削弱 D.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7.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材料中两次“大变动”分别指出是()A. 九品中正制、科举制B. 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C. 郡县制、行省制D. 三省六部制、内阁制8.“这些选举是无定期的。?贤良选到了政府以后,照例由政府提出几个政治上重大的问题,向他们请教。这叫做策问。?一

10、道道的策问,请教贤良们大家发表意见,这叫对策。?后来又有一种有定期的选举,那就是选举孝廉。”下列关于此段资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当时“策问”的书写工具应该是竹木筒B. 文中的“选举”指的是隋唐时期创立的科举制度C. 选举的标准一开始就是门第族望,“上品无寒门”D. 这些选举是贵族政治的重要表现,始终不利于中央集权9.“正统(明英宗年号)十年,始命内阁与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堂上官、六科掌印官会议,遂为例。”(清王士禛池北偶谈)出现该现象的制度性原因是()A. 确立三公制B. 建立三省制C. 废除丞相制 D. 设立军机处10. 孙中山曾对科举制发表以下看法:“自世卿门阀荐举制度推翻

11、,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尤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科举制之前实行的是察举制B. 科举制度在唐朝正式建立C. 唐宋至明清的科举考试“不合时用”D.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11. 清代科考规定,在殿试答卷时,文内遇有“皇帝”等字,须直接换一行顶格书写。这在本质上反映出()A. 八股之风愈演愈盛B. 君主专制影响深刻C. 科考规范愈加严格D. 君王名号不再避讳12. 明朝自宣德以来,中央机构互相倾轧。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奇等对题奏本章拟出处理意见,交皇帝裁定,明朝“票拟”走向制度

12、化。这主要反映了()A. 内阁地位逐渐提高B. 明英宗时期初设内阁C. 废丞相后政治腐败D. 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13.“雍正七年(1729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予银印,印藏内奏事太监处,有事请而用之。”这段文字说明军机处()最初是因西北用兵则设置 降低了行政效率军机大臣可以裁决军国大事 是由皇帝的亲信组成A. B. C. D. 二、材料解析题14. 官僚制度是古代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支撑点,是古代中国极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日看为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方“独制”格局泾渭

13、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二:唐代宰相共有三个衙门,当时称为三省:一中书省,二门下省,三尚书省。?政府一切最高命令,皆由中书省发出。?待门下省主管长官侍中及副长官侍郎接获此项诏书后,即加予复核,这是对此项命令之再审查。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三: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数据于何怀宏选举社会秦汉至晚清社会形态研究(1)材料一中的“地方分权体制”指的是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实现君主“独制”而推行的地方行政体制。(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唐朝政治制度的名称。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与秦朝相比,唐朝的宰相制度有何特点?(3)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官僚

14、制度在中国古代政治中所起的作用。(4)官僚制度中极为重要的是选官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所反映的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有人认为这一变化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谈谈你的理解。篇二:20XX届高考历史一轮考点真题专项训练: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一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答案 C2.“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A.祖先牌位 B.皇帝宝座 C.青铜兵器 D.铁制农具 答案 A考点二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答案 B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有学者认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