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讲义教案:高考物理图象问题

上传人:hu****a8 文档编号:90877891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讲义教案:高考物理图象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讲义教案:高考物理图象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讲义教案:高考物理图象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讲义教案:高考物理图象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讲义教案:高考物理图象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讲义教案:高考物理图象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讲义教案:高考物理图象问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讲义:高考物理图象问题知识结构考题一图象的识别1.会识图:理解图象的意义,斜率、截距、面积的意义,并列出公式.2.会作图:依据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规律作出图象.3.会用图:能结合物理公式和图象解决物理问题.例1a、b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在t0时刻,b车在a车前方500 m处,它们的vt图象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等于物体b的加速度B.在整个运动过程中,a、b两车可以相遇两次C.在第60 s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D.在第40 s末,a、b两车相距900 m 解析由图可知,a车加速度为a11.5 m/s2,b车加速度

2、为a22 m/s2,A错误;第20 s时,a车位移为x120 m500 m,b车没动x20 m,则x1x0,a车追上b车;第60 s时,a车位移为x1x14040 m2 100 m,b车位移为x2 m1 600 m,则x1x2x0,b车追上a车,即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两车相遇两次,B正确,C错误;在第40 s末,a车位移x1x14020 m1 300 m,b车位移x2 m400 m,则两车相距xx1(x2x0)400 m,则D错误.故选B.答案B变式训练1.一个质量为1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对物体施加一个大小变化但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使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

3、了3 s.若要使物体在3 s内运动产生的内能最大,则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应为()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物体在3 s内运动的位移最大时,产生的内能最大.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mg2 N,当F5 N时,a13 m/s2,当F3 N时,a21 m/s2,当F1 N时,a31 m/s2.根据四个图象的情况,作出对应的vt图象如图所示,可知B图在3 s内的面积最大,即物体位移最大,故内能最大.故选B.2.在“蹦床”娱乐活动中,从小朋友下落到离地面高h1处开始计时,其动能Ek与离地高度h的关系如图2所示.在h1h2阶段图象为直线,其余部分为曲线,h3对应图象的最高点,小朋友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

4、不计空气阻力和一切摩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图2A.整个过程中小朋友的机械能守恒B.从小朋友的脚接触蹦床直至蹦床被压缩至最低点的过程中,其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C.小朋友处于hh4高度时,蹦床的弹性势能为Epmg(h2h4)D.小朋友从h1下降到h5过程中,蹦床的最大弹性势能为Epmmgh1答案BC解析小朋友接触蹦床后,蹦床对小朋友的弹力做功,故整个过程中小朋友的机械能不守恒,A错误;从小朋友的脚接触蹦床直至蹦床被压缩至最低点的过程中,蹦床对小朋友的弹力先小于重力,后大于重力,随着弹力的增大,合力先减小后反向增大,故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B正确;由题图知,小朋友在h2处和h4处动能相等,根据蹦床

5、和小朋友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得,小朋友处于h4高度时,蹦床的弹性势能为Epmg(h2h4),C正确;小朋友从h1下降到h5过程中,蹦床的最大弹性势能为Epmmg(h1h5),D错误.3.如图3所示,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有两根竖直放置的平行粗糙导轨CD、EF,导轨上放有一金属棒MN.现从t0时刻起,给棒通以图示方向的电流且电流强度与时间成正比,即Ikt,其中k为常量,金属棒与导轨始终垂直且接触良好.下列关于棒的速度v、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可能正确的是()图3答案BD解析从t0时刻起,金属棒通以Ikt的电流,由左手定则知,安培力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使其紧压导轨,导致棒在运动过程中,受到

6、的摩擦力增大,加速度减小,因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滑动摩擦力等于重力时,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当安培力继续增大时,滑动摩擦力大于重力,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与速度方向相反,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考题二图象的综合应用1.物理图象不仅能够直接反映物理量的大小、方向,而且图线的斜率、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也有特定的物理意义.在解题时要充分理解图象反映的信息,挖掘图象中隐含的条件.2.通过分析图象,能够根据相应的物理知识来建立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式,可以直接读出或求出某些待求的物理量,还可以探究某些物理规律,或测定某些物理量,分析某些复杂的物理过程

7、.3.掌握用物理图象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对物理图象的分析来提高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例2如图4甲所示,在距离地面高度为h0.80 m的平台上有一轻质弹簧,其左端固定于竖直挡板上,右端与质量m0.50 kg、可看作质点的物块相接触(不粘连),OA段粗糙且长度等于弹簧原长,其余位置均无阻力作用.物块开始静止于A点,与OA段的动摩擦因数0.50.现对物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外力F,大小随位移x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物块向左运动x0.40 m到达B点,到达B点时速度为零,随即撤去外力F,物块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向右运动,从M点离开平台,落到地面上N点,取g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4A.弹

8、簧被压缩过程中外力F做的功为6.0 JB.弹簧被压缩过程中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6.0 JC.整个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为4.0 JD.MN的水平距离为1.6 m解析根据Fx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力F做的功,则弹簧被压缩过程中外力F做的功为 WF0.2 J180.2 J6.0 J,A正确;物块向左运动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Wfmgx1.0 J,根据能量守恒可知,弹簧被压缩过程中最大弹性势能为 EpWFWf5.0 J,B错误;整个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Wf总2mgx2.0 J,C错误;设物块离开M点时的速度为v,对整个过程由能量守恒得:mv2WFWf总,解得v4 m/s,物块离开M点

9、后做平抛运动,则有hgt2,xvt,解得x1.6 m,D正确.答案AD变式训练4.一摩托车在t0时刻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其运动过程的at图象如图5所示,根据已知的信息,可知()图5A.摩托车的最大动能B.摩托车在30 s末的速度大小C.在030 s的时间内牵引力对摩托车做的功D.10 s末摩托车开始反向运动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在010 s摩托车做匀加速运动,1030 s做减速运动,故10 s末速度最大,动能最大,由vat可求出最大速度,但摩托车的质量未知,故不能求最大动能,A错误;根据at图象与t轴所围的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可求出30 s内速度的变化量,由于初速度为0,则可求摩托车在

10、30 s末的速度大小,B正确;在1030 s牵引力是变力,由于不能求出位移,也不知道摩托车的质量,故不能求出牵引力对摩托车做的功,C错误;根据“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可知,30 s内速度变化量为零,所以摩托车一直沿同一方向运动,D错误.故选B.5.如图6所示,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关于原点O对称放置,下列能正确描述其位于x轴上的电场或电势分布随位置x变化规律正确的是()图6答案A解析由两个等量异号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图,结合“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的原理,可知从左侧无穷远处向右,电势从零逐渐升高,正电荷所在位置处最高,然后电势再减小,O点处电势为零,故O点右侧电势为负,同理到达负电荷时电势最小,且电势

11、为负,从负电荷向右,电势开始升高,直到无穷远处电势为零,A正确,B错误;根据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的大小可知,从正电荷到负电荷,电场强度先减小后增大,但O点的电场强度不为零,故C、D错误.6.如图7所示,abcd为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导线框位于光滑水平面内,其右侧为一匀强磁场区域,磁场的边界与线框的cd边平行,磁场区域的宽度为2l,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线框在一垂直于cd边的水平恒定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方向运动,直至通过磁场区域.cd边刚进入磁场时记为x0,线框开始匀速运动.线框中电流沿逆时针时为正,则导线框从刚进入磁场到完全离开磁场的过程中,a、b两端的电压Uab及导线框中的电

12、流i随cd边的位置坐标x变化的图线可能是()图7答案C解析线框进入磁场的过程做匀速运动,感应电动势EBlv恒定,线框中的电流大小恒定,方向沿逆时针方向,a、b两端的电压Uab;线框完全在磁场中运动时,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不变,线框中感应电流为零,做匀加速运动,ab边两端的电压 UabBlv不断增大,Uab与位移x不是线性关系;线框离开磁场,做减速运动,加速度逐渐减小,线框刚好完全离开磁场时,速度大于或等于匀速运动时的速度,不可能为零,故此时电流也不可能为零,故C正确,A、B、D错误.专题规范练1.一质点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位移x跟时间t的比值与时间t的关系图线为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如图1所示

13、.由图可知,t2 s时质点的速度大小为()图1A.2 m/s B.4 m/sC.6 m/s D.8 m/s答案B解析由图得t,由位移公式xv0tat2得v0at,对比两式得v00,a2 m/s2,即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t2 s时的速度大小为vat4 m/s.故选B.2.如图2所示,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连一质量为m的物块A,A放在质量也为m的托盘B上,以FN表示B对A的作用力,x表示弹簧的伸长量.初始时,在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下系统静止,且弹簧处于自然状态(x0).现改变力F的大小,使B以的加速度匀加速向下运动(g为重力加速度,空气阻力不计),此过程中FN或F随x变化的图象

14、正确的是()图2答案D解析当弹簧的弹力增大到时,物块和托盘间的压力为零,在此之前,二者之间的压力由开始运动时的线性减小到零,力F由开始运动时的mg线性减小到;此后托盘与物块分离,力F保持不变,故D正确.3.图3甲是张明同学站在压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跳动作的示意图,点P 是他的重心位置.图乙是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画出的力时间图线.两图中ag 各点均对应,其中有几个点在图甲中没有画出.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根据图象分析可知()图3A.张明的重力为1 500 NB.c点位置张明处于失重状态C.e点位置张明处于超重状态 D.张明在d点的加速度小于在f点的加速度答案C解析开始时人处于平衡状态,

15、人对传感器的压力是500 N,故人的重力也是500 N,A错误;c点时人对传感器的压力大于重力,处于超重状态,B错误;e点时人对传感器的压力大于重力,处于超重状态,C正确;人在d点:a120 m/s2.在f点:a210 m/s2,可知d点的加速度大于f点的加速度,D错误.4.(多选)如图4甲所示,小物块静止在倾角37的粗糙斜面上.现对物块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下的推力F,力F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物块的速率v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丙所示,取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4A.物块的质量为1 kgB.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C.03 s内力F做功的平均功率为0.32 WD.03 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5.12 J答案AD解析由速度图象知,在13 s内F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