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望岳》导学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875423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望岳》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望岳》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望岳》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望岳》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望岳》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望岳》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望岳》导学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望岳导学案资料助读1、关于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有“诗圣”之称。其诗被喻为“诗史”;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的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集传世。2、【文题解说】

2、“望”是远远地看,“岳”是指高大的山,本文指泰山。3、【创作背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做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杜甫出生于公元712年,整个唐王朝处于上升时期,当时的人们普遍具有较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建功立业、万里封侯是当时文

3、人普遍的人生目标。杜甫有一个显赫的家世,他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期最为重要的宫廷诗人,他在写作望岳时,他的父亲杜闲当时在担任山东兖州司马-杜甫的家族有做官的传统,他一辈子信守着“奉儒守官”的信条,以“立德立功立言”为终生的人生理想4、主题早知道: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献身精神。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

4、。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势,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训练学生朗读等内容,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认识,并较熟练地阅读全文,为下面了解文意奠定基础。(一)自读诗句,理解诗意。1.学生细读诗,借助词典,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掌握下来,实在不会的则做上记号待上课时解决。下面加点的字你会读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2.认真听读配乐诗朗诵望岳。(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给全诗划分节奏)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

5、顶,一览众山小。3、本诗歌应该带着什么情感来读?明确:喜爱赞叹。要求:与小组成员交流,并试着朗读。4.将这首诗读给小组内的成员听。(要求:小组推荐12人朗读,其他小组成员认真听读,将没有读准的字音和节奏帮助纠正过来,并对朗读进行评价)(二)品读诗歌,领悟诗情。围绕“望”,理解泰山的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1.诗人要去哪里呀?你从何得知?明确泰山。 从“ ”得知。补充资料: 东岳、西岳、南岳、北岳、中岳。望岳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2.泰山景色如何呢?我们一起透过杜甫的一个动作“望”来欣赏泰山的景色。请同学们先一起大声朗读诗歌,思考杜甫从第一句实际上

6、一直望到哪里。明确(1)描绘泰山景色的是 联、 联、 联。(2)想象登顶感受和望到的景象。3.杜甫实际上望到了哪些景象?请同学们任选一联说一说。明确:(1)首联:望到了泰山 的景象。这是 望。(2)颔联望到了泰山 的景象。这 望。“钟”:聚集,既写出泰山神奇秀丽,又写出诗人的喜爱赞叹之情。“割”“分”,阴暗对照之明显,阳光像一把刀一样有力地把阴暗隔开,突出泰山的 。(3)颈联望到了 景象。这是 望。三、再读古诗,赏析名句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感悟诗歌主旨,学会欣赏诗歌的能力。1.泰山如此绵延不尽,如此神奇秀丽,如此巍峨高大,杜甫看了心潮澎湃,他情不自禁地产生了一个愿望。杜甫的愿望是什么

7、?明确我还没有登上山顶,景色就如此神奇美丽了,如果我登上了最高峰呢?2.请你想象登上最高峰“一览众山小”的景象和感受。3.登上绝顶眼界变宽了,心胸开阔了,登上绝顶才能欣赏到绝美的风景,这是身在低处的人永远无法体验到的。所以孔子登上了东山就认为鲁国很小,登上泰山胸怀竟然博大得认为天下都很小。林则徐更说过“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4.这句话中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启示?它告诉我们:不怕困难,勇攀高峰,不但望得远,而且可以雄视一切,包举天下。它鼓励人们树雄心立壮志,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就一定能获得更大胜利。拓展:.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望到一个什么样的杜甫? 诗题望岳,但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

8、向岳而望,并由望岳想到将来的登岳,这样,层层递进,虚实结合,表现出了诗人伟大的胸襟与抱负。首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岱宗”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即到底怎么样呢?“夫”语助词,无实在意义。“齐鲁”指春秋时诸侯国名,齐在山北,鲁在山南。“未了”即未尽。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五岳之首的泰山究竟有多么雄伟?横跨齐鲁大地,青翠的山峦绵延不断,一望无际。诗人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从而形象地描写出了泰山之高大。特别是诗人首句运用设问,语势有力,呼之欲出,不但引起读者的注意,而且强调了诗歌描写的对象。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造化”指大自然,造物主。“钟”即聚集的

9、意思。“神秀”神奇秀丽的景色。“阴阳”即山北称阴,山南称阳。“割”即划分之意。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大自然把天地之间所有神奇与秀丽全都聚集在这座高山之上,高耸的山峰入云蔽日,乃至山南山北在明暗上竟有早晚之别。这一联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钟”字将大自然拟人化,使之富有情感。由于山高,向日的一面挡住了阳光,背日的一面阳光就照不着,形成阴、阳两面,而诗人却说是“割昏晓”。“割”字用得很奇妙,不但把阴阳这一自然现象拟人化,神奇之妙蕴含其中,而且表现出昏晓界限的分明,从而突出了山之高大。颈联“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荡胸生层云”是说山中层云叠生,使人心胸为之激荡。“决眦”睁大眼睛

10、。决,裂开。“眦”即眼眶。“入”即隐没。“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这两句的意思就是说,山中层云上浮,令人望去心胸为之激荡不已,竭尽眼力还可以看到飞鸟渐渐隐没在山林中。这里,诗人首先写了山中云气层出不穷而激发了内心的荡漾,由物及心,触动了内在情感的产生。诗人杜甫面对这雄伟壮丽的大好河山,雄心勃勃的诗人怎能不产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或者“终当”。“凌”即登上。这一联的意思是说,总有一天我会登上这高峻的顶峰,把四周矮小的群山尽收眼底。这里,诗人写由望岳而想到登岳。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诗人杜甫心中满怀雄心壮志,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气

11、概。这不但表明力争上游的精神,而且也表现了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的理想与信心。总而言之,对于望岳这首诗,历代诗歌评论家都很重视,也给出高度的评价。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阅读望岳,回答问题。1.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 而 ,时间是从()至 ,并由望岳联想到将来登岳。2.“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 ;“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 景,用 描写,表达了 。3.“造化”句写泰山的 ,是 写;“阴阳”句写泰山的 ,是 写。4.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做具体解释。首联是 ,颔联是 ,颈联

12、是 ,尾联是 。5.诗的前两联着力写泰山的,后两联着力表现的是。6.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句做赏析。7.“钟”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试分析其好在何处?8.文中“割”字用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的作用。9.选出下列对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此句写近望所见,未了,有绵绵不尽之意。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秀美,用的是虚笔,下句写泰山的高大,是实写。C.“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富有哲理,表达作者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10.下列对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人由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B.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画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不凡。C.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D.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