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上的舞蹈——给一线结构设计工程师们老庄结构院结构设计土木在线社区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872818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刀尖上的舞蹈——给一线结构设计工程师们老庄结构院结构设计土木在线社区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刀尖上的舞蹈——给一线结构设计工程师们老庄结构院结构设计土木在线社区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刀尖上的舞蹈——给一线结构设计工程师们老庄结构院结构设计土木在线社区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刀尖上的舞蹈——给一线结构设计工程师们老庄结构院结构设计土木在线社区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刀尖上的舞蹈——给一线结构设计工程师们老庄结构院结构设计土木在线社区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刀尖上的舞蹈——给一线结构设计工程师们老庄结构院结构设计土木在线社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刀尖上的舞蹈——给一线结构设计工程师们老庄结构院结构设计土木在线社区(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刀尖上的舞蹈给一线结构设计工程师们 - 老庄结构院 - 结构设计 - 土木在线社区 刀尖上的舞蹈给一线结构设计工程师们(本帖原创,希望大家尊重我的劳动!)题记:我从2008年年末申请了土木在线的账号,但是当时并没有经常来论坛上逛逛。那时候忙于工作,同时我又是国防科技论坛上的管理员,就更没有时间了。但是今年因为关注老庄结构院的发展使我经常来老庄结构院转转,顺便也就在结构这几个板块上转了转,不转不得了,一转吓一跳。我发现土木在线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其专业知识已经是相当超前了。当然我也经常看见很多新手在论坛上求助,但是最终得到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但是究竟采用何种答案,我想如果让新手去采纳,可能也很有难

2、度。于是我申请成为版主,很快我的申请成功了,这段时间也有很多的人联系我。与我交流的有一线设计人员,也有一线施工人员,也有一线预算人员,在不断的交流中,我有一种很无以言表的感觉,于是我写下了这篇文章。是为题记。 “概念是基础,方法是关键,操作能力是直接表现”,这是老庄结构院的邓工所倡导的结构设计原则,在他的观念中也提到“结构设计就像走路吃饭一样简单”。是的,邓工的观点我是相当认同的。但是很多新手听见邓工讲这些话语之后,像中了魔咒一样,总以为只要听了邓工的免费讲座之后就能把结构设计做的像走路吃饭一样简单。为此我要再次引用邓工的一句话“结构

3、也是博大精深的”,结构的博大精深在于至今都没有哪一位专家学者能够完全理解结构,也不可能有哪一位专家说能够完全的分析结构。结构设计是我们总结前人的经验,加上自己的感知认识,一步步学习积累起来的。结构设计不可能一口气吃成一个胖子的。前不久我遇到了一位参加了老庄结构培训的一位学员,但是遇见他很偶然。他说自己在学校没有努力,现在毕业进入设计院了,发现很多都不知道很多都不清楚,也没有人带他,也没有任务分配给他。所以参加老庄结构的培训,培训完了后发现不错了,沾沾自喜了,发现结构就这样了,向吃饭走路一样简单了。我说用如下最流行的一句话来说叫做我鄙视你,你以为你参加老庄结构培训了,结业了就可以做结

4、构了吗?不是这样的,年轻人。结构设计理论是博大精深的。结构设计需要你用一生的精力去学习,去理解。我说老庄结构只会教会你方法,有很多东西需要你自己去努力学习的。没想到聊了两个小时,竟然觉得这小伙子也是还不错,确实有上进心。于是我说结构设计就像刀尖上的舞蹈,别人看是很美妙绝伦的,只有跳舞的人才知道自己是如何的步履维艰。 我是做了一年的施工之后才转入设计的,正式因为这一年的施工使我在转行进入设计的时候帮了我一把。因为首先已经从感知上理解了从图纸到实体的一个转换,我当年施工的那一栋建筑是一栋高层,最后获得了结构“楚天杯”。不过说了大家可能不相信,我当年在地下室基坑施工的时候我曾

5、经做哭过。因为那是刚毕业,将学校课本上的知识马上转换到施工上来,将图纸上的内容展现在工作实体中来,我当时站在地下室基坑中甚至不知道连一个集水井的外边线都不知道如何放线。当然没少挨师傅的骂,但是我们师兄弟三人最终坚持了下来,当做到标准层的12层的时候,我站在楼顶上感慨万千。在这个时候我基本上存在了如何将图纸上的内容转换到实体上的技能,但是还是很缺乏现场处理技能。现场处理突发事故的技能需要不断的经历,不断的学习才能积攒不同的经验。在这个时候我决定转入设计,也就是再次将实体转换到图纸上来。于是我发现结构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结构设计真的就像刀尖上的舞蹈。 奥斯维辛.jpg (136.89 KB)2

6、010-12-19 17:42 凝望.jpg (87.33 KB)本帖最近评级记录q412873251 土木币 +10 原创内容 2010-12-19 17:03 执行奖励版主:q412873251 本贴评定等级:2 威望+1 做结构第一年,我喜欢将原有贮存在脑海中的施工经验转换到图纸上来,于是理解很快。于是开始使用PKPM了,但是慢慢发现离开PKPM后就不能设计了。于是我开始寻找大学中的教材,开始注重手算,首选一般的结构。慢慢的我就可以发现PKPM的问题了,也会发现PKPM的不足了。在这一点上我想告诉新手,结构设计需要你有一定的概念基础之后,才能否认别人软件的不足,在没有一定基础之前最好不要

7、私自不懂装懂的修改。当然你也可以结合一些别的软件校核一下也是可以的,像国内的世纪旗云、理正、TSSD、MorGain等知名软件都是很不错的。但是不仅要之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是的,新手时可以用软件计算,用不同的软件校核,但是你想没想过,究竟为什么会出现图纸上的结果呢?也就是说我们不能脱离软件而设计了,这是我一直很反对的。我认为任何一个软件都会有差异,都会出现不一样的结果,如果不从根本上理解,永远不会有进步。就拿基础来说,锥形基础在计算基底面积和配筋上其实采用荷载时完全不同的,这就涉及到标准组合、基本组合的问题,如果你不知其所以然,在软件计算上一旦选错就会出现问题,幸运一点选大了无所谓,无非是增加

8、点造价。但是一旦选小了怎么办呢?说句过来人的话,晚上觉都睡不着。这就是我所说的要知其所以然,不要完全依靠软件。尤其是针对新手工程师们,更应该着力于规范,从规范中深刻理解,即使是专家学者做设计也不会脱离规范,也要以规范为基础去提升发展空间。 结构设计人员需要有务实的精神,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不懂,并没有人歧视你,并不会因为你不懂而疏远你,但是不懂装懂可能带来的不是仅仅是疏远,更有甚者有更大的损失。俗语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不可能面面俱到的,不要不懂装懂,但是也不要纵有一副老子就是不懂我怕谁的嘴脸。这样都不好,我提倡的是虚心请教,不耻下问。为什么说不耻下问呢?因为从

9、宏观上说,我们国家发展的速度也就是这几十年,当初第一批一线施工的工程师们都是从最基本的砌墙开始的,或许到现在他们没有很高的学历,没有很荣耀的光环,但是他们可以从他们一辈子的经验中告知你。四川某部队有一个工程,高空悬挑8m的设计,需要论证。请的施工专家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一线工程师,他们就可以通过他们的经验认知告诉设计,怎么合理怎么做。做设计难免要到施工现场跟踪服务,如果你把每一次的现场跟踪服务都当成一次学习,那么一次工程下来,你学到的绝对不是一点点。工地上的工人其实都是有相当部分经验的,每次和他们交谈都是一次收获,或许从根本上你瞧不起他们,但是当你从中学到经验的时候你就不会这么想了。一直和我关系很

10、好的一个网友刚毕业,在一家设计院上班。刚开始的时候,总觉得说自己不懂是件很掉面子的事情,所以经常上面交代任务后自己做,不懂就上网查,然后就问我。因为网络和现实生活毕竟是有区别的,网络上不存在掉面子的问题。后来我就给他说,每个设计院的总工都不是摆设,你需要去和总工把关系搞好,虚心请教。他说总感觉自己啥也不知道掉面子,总感觉抬不起头。我说结构设计是一门务实的工作,就像刀尖上的舞蹈,面子才值几个钱。后来在我的引导下和总工的关系也处理的很好,因为网络毕竟是个虚拟的平台,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帮你解释清楚你所说的问题。就像在土木在线上一样,有时候可能网友所提的问题需要综合各个方面来回答,但是网友就是笼统的写个帖子,就是高手也难以完美的阐述清楚。所以更需要一线设计人员摆正自己的位置,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虚心请教身边的人。或许有的人就会说了,我们院没有总工,那怎么办?其实总工就是一个头衔,只要比你强,比你有经验的人都可以当你的“总工”。本帖最近评级记录perma 土木币 +10 精品文章 2010-12-19 17:47 执行奖励版主:perma 本贴评定等级:2 威望+5 帖子134 精华3 威望74 土木币842 性别男 在线时间23 小时 注册时间2008-12-4 查看详细资料举报 引用 使用道具 回复 TO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