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45分钟分段式模块教学的粗浅认识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872605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45分钟分段式模块教学的粗浅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课堂45分钟分段式模块教学的粗浅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课堂45分钟分段式模块教学的粗浅认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课堂45分钟分段式模块教学的粗浅认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课堂45分钟分段式模块教学的粗浅认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堂45分钟分段式模块教学的粗浅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45分钟分段式模块教学的粗浅认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向我们理想的课堂靠近对课堂45分钟分段式模块教学的粗浅认识自踏上教学岗位十多年来,一直在寻求自己理想中的课堂,努力思考着如何让我的学生能在我的课堂上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学得轻松学得高效。2011年9月学校全面推进的“课堂45分钟分段式模块教学”让我找到了理想课堂的曙光。经过一个学期的摸索之后,我对这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印象最深的是两点:第一点备课环节教学目标的段落化设计;第二点是课堂环节放手让学生在缄默情景下进行自主学习。1、教学目标段落化变笼统为清晰教学目标对学生而言是看得见、摸得着,动动脑、动动手、跳一跳,够得着、学得会,可操作性强的任务指标,是保证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风向标,是提高课堂教学

2、效率的有力保障。因此作为老师我们确定和出示段落化的教学目标,把最初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一切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引领着学生主动出击,步步为营,让学生从点滴的进步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一步步接近目标的快乐,真正让学生有抓手,有方向,让学生能看到希望,又能达成目标。下面我以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为例,从课前至课后分三段设计教学目标,课前预习目标的落实,重构、巩固已有的知识,使课堂目标成为最近发展区,为课堂目标的有效落实提供支撑;课后目标是课堂目标的延续,不仅仅是巩固刚刚形成的新的认知结构,同时也可以是在新的起点上的建构。具体三段目标如下:课前:初识SO2-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身查找

3、有关二氧化硫对环境和人体危害的资料,引起学生求知探索SO2 的欲望并增加他们对环境的忧患意识;课中:学习SO2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应用氧化还原的知识掌握 SO2的性质,学会从实验现象分析问题,学会将化学与生活相联系;课后:再认识SO2 -每个化学学习小组从下列话题讨论中选取一个进行讨论,从不同角度讨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并形成100字左右的文字稿。(假如你是化学实验室的老师?假如你是一个农场主,如何面对被酸雨侵蚀的农庄?假如你是硫酸生产厂的工程师?假如你是工商管理人员?假如你是环保局局长?假如你是区长、镇长?假如你是城市的居民?作为乡村的学生,你又如何用你所学的知识去保护环境,宣传环保?

4、)设计意图:辨证认识SO2 ,学会用化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现象,做到学以致用,增强环保的参与意识。对课中学习SO2教学目标进行如下的段落化设计:段落一:说出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其防治的原理;会用方程式表示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段落二:会根据具体的实验情境,判断二氧化硫体现的物理性质(从颜色、状态、气味、毒性、密度、熔沸点、溶解性等方面);段落三:通过观察实验,学会正确使用化学用语描述现象,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段落四:以SO2和CO2,SO2和HClO展开对比,学会比较分析与归纳概括,并从中不断获取新知。由于学生对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段落化教学目标能欣然认可、理解和接受,在不断的目标

5、达成中坚定了信心,加强了学习的内动力。当然,教学的终点不是教师和学生既定的目标和计划,而是每个学生在各自探究方向上所取得的体验和成果。2、缄默情景常态化变被动为主动在课堂上,我们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课堂45分钟分段式模块教学”特别强调缄默情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展开,我认为在课堂中要始终贯彻五个原则:“启发”而不是“硬灌”,“精讲”而不是“满灌”,“活学”而不是“绑死”,“引导”而不是“代替”,“思考”而不是“专讲”。要改“牵着走”的为“放开走”,改“一人写”的为“大家写”,改“一言谈”的为“群言谈”,真正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后,可减少学习的盲目性;学会自主概括主

6、干知识、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自主归纳规律、自主拓展与创新,反过来学生又运用已培养各种能力和素质,解决新问题,这样可以大大简化学习内容,优化知识和能力结构,减轻了学生负担。教师不需要在学生已经懂了的问题上花时间,不需要在大多数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上花时间,这切实提高了学习效率。例如在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的课堂上我设计如下问题链以保证缄默情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情境创设】展示图片,我国含煤燃料的燃烧、含硫金属矿石的冶炼、硫酸的生产。问题一:硫酸型酸雨中硫元素是从哪里来的?产生的SO2怎样转变成酸性物质的?酸雨有何危害?如何防治酸雨?【情境创设】观察一瓶SO2气体,观看SO2可溶性的视频。问题

7、二:请结合具体的实验现象,归纳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从颜色、状态、气味、毒性、密度、熔沸点、溶解性等方面归纳)【情境创设】展示微型实验:1、实验装置 2、操作步骤(1)微热Y型管一侧,使火柴头(或硫磺)燃烧,观察现象?(提示学生观察点为两张试纸和右侧溶液,及时读出pH值)(2)相关问题提完后,倾斜Y型管,拔去气球,用针筒打入少量5%的双氧水,观察现象?(3)取出品红试纸,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熏观察现象?问题三:观察如图装置,根据初中酸性氧化物的知识,实验前先预测湿润的pH试纸和BaCl2溶液会有什么现象?学生一般都能预测pH试纸的现象,但通入BaCl2溶液的现象一般都预测错误。由于充分暴露思维障碍,

8、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思考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实效,考虑学生知识体系中无品红知识,所以不预测。湿润的pH试纸变红色,说明了什么?由此可以得出SO2气体具有什么性质?从Ba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了什么?由此又可以推导出什么结论?从滴加双氧水后看到的现象判断白色沉淀可能是什么?如何设计实验证明?写出可能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有此可以推测SO2气体(或其水溶液)具有什么性质?从SO2气体能使有机色素品红褪色说明SO2还有什么性质?褪色后的品红试纸加热后又复原说明其褪色原理与漂白粉(或次氯酸)一样吗?【情境创设】列表比较(PPT呈现)物质SO2CO2颜色、气味水溶性、水溶液酸性通入澄清石灰水氧化性还原性品红

9、溶液物质SO2HClO漂白原理反应实质漂白效果适用范围【情境创设】课堂训练(PPT呈现)(1)下列六种溶液中分别通入SO2气体,判断反应现象?,能反应的判断SO2表现什么性质?品红溶液 ;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氯水; 紫色石蕊试液;CaCl2; Ba(OH)2(2)将等物质的量的SO2和SO3(g)混合物通入BaCl2溶液中,其结果正确的是( )A只有BaSO4沉淀生成,SO2从溶液中逸出B两种气体都被吸收,并有BaSO4沉淀生成C两种气体都被吸收,且不产生沉淀D产生BaSO4和BaSO3两种沉淀(3)将SO2分别通入甲、乙两瓶溶液,甲溶液为NaOH和BaCl2的混合溶液,乙溶液为H2O2和BaCl2的混合溶液,判断是否有白色沉淀,并判断沉淀成分。在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课堂教学中通过如上有序的逻辑性的提问思考,帮助学生沿着问题所提供的线索自主探究,主动获取知识,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引领和导航的作用,教师在其中所做的适当讲解则起到了支持作用。在这样的学习中师生互动,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也才真正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支持者。近观眼前满目春,放眼远处春更浓。如今,在学校课题的引领下,我们的课堂已经出现了许多的春色,相信经过努力,我们必定会向那理想的充满春意的课堂渐渐靠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