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 铁碳合金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872434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23.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材料  铁碳合金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工程材料  铁碳合金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工程材料  铁碳合金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工程材料  铁碳合金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工程材料  铁碳合金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材料 铁碳合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材料 铁碳合金(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铁碳合金第四章 铁碳合金 (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何谓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二次渗碳体(Fe3C)、珠光体、莱氏 体和变态莱氏体?分别写出它们的符号。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铁素体:铁素体:碳溶于-Fe 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铁素体,常用符号 F 或表示。 奥氏体:奥氏体:碳溶于-Fe 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奥氏体,常用符号 A 或表示。 渗碳体:渗碳体:渗碳体是铁和碳形成的金属化合物,其晶体结构比较复杂。它的分子式为 Fe3C, 含碳量为 6.69%。 二次渗碳体(二次渗碳体(Fe3C):):含碳量大于 0.77%的铁碳合金,由 1148到 727的缓慢冷却过程 中,过剩的

2、碳将以渗碳体的形式沿着奥氏体的晶界析出。当其析出量较多时,将形成为较 完整的网状分布。这种随着温度的下降不断从奥氏体中析出的渗碳体所构成的组织称为二 次渗碳体(Fe3C)。 珠光体:珠光体:奥氏体通过共析反应所生成的铁素体(F)与渗碳体(Fe3C) 这两相细密的片层相间 的机械混合物共析体(Fp + Fe3C)组织称为珠光体,常用符号 P 表。 示 莱氏体:液态铁碳合金通过共晶转变生成奥氏体(A)和渗碳体(Fe3C) 组成的细密机械混 合物共晶体(A + Fe3C)。其中渗碳体是连续分布的基体相,奥氏体为树枝状晶的第二相。 这种共晶体称为莱氏体,或高温莱氏体,常用符号 Le 或 Ld 表示。另

3、外共晶转变产生的莱 氏体,冷到 727以上温度时,莱氏体中的奥氏体将析出二次渗碳体,其组织变为(A+Fe3C +Fe3C),仍为奥氏体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和物,仍称为莱氏体或高温莱氏体,常用符号 Le(或 Ld)表示。 变态莱氏体:高温莱氏体 Le (A+Fe3C+Fe3C)冷却到 727以下,其组织中奥氏体(A)发 生共析转变,高温莱氏体变为 (P+Fe3C+Fe3C),即为珠光体(P)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 称为变态莱氏体或低温莱氏体,常用 Le(或 Ld)符号表示。 (二)填空:(二)填空: 1.在平衡条件下,当碳钢的含碳量大于 0.9时,其机械性能的变化规律是,由于形成较 完整的网状Fe3

4、C网状Fe3C,不仅使塑性和韧性韧性进一步下降,而且强度强度也明显下降,但硬度硬度仍然上 升。 2.按用途和质量进行分类: 45 钢是优质碳素结构优质碳素结构钢,其含碳量约为0.450.45。 3.按用途和质量进行分类,Q235-A.F是碳素结构碳素结构钢,其中Q235表示其屈服点值为 235Mpa其屈服点值为 235Mpa, A表示质量等级为A级质量等级为A级,F表示沸腾钢沸腾钢。 4.按用途和质量进行分类,T12A是高级优质碳素工具高级优质碳素工具钢,其含碳量约为1.21.2。 5.比较平衡态的T8 钢和T12 钢, T8 钢的强度高,T12 钢的硬度高。 6 共析成分的铁碳合金在室温时的

5、平衡组织是 珠光体(P) 珠光体(P) ,其组成相为F FeF Fe3 3C C。 7.在铁碳合金在室温时的平衡组织中,含Fe3C最多的合金成分是 E点成分点成分(2.11),含Le 最多的合金成分是C点共晶成分点共晶成分(4.3) 。 (四)选择题 1.铁素体的力学性能特点是 C 。 A、强度高、塑性好、硬度低;B、强度低、塑性差、硬度低;C、强度低、塑性好、硬度低 。 2.按铁碳相图,钢与铁成分分界点的含碳量是B、2.11% 。 A、0.77% B、2.11% C、0.0218% D、4.3% 3.P是钢中的有害元素,它会使钢产生B、冷脆、冷脆。 A、回火脆性 B、冷脆 C、蓝脆 D、热脆

6、 4.珠光体是B、两相混合物、两相混合物。 A、单相固溶体 B、两相混合物 C、三相混合物 D、化合物 1 5.不能进行锻造的铁碳合金有D、共晶白口铸铁、共晶白口铸铁 A、共析钢 B 亚共析钢 C、工业纯铁 D、共晶白口铸铁 (五)问答题及计算题 1.根据Fe-Fe3C相同,说明下列现象的原因: (1)低碳钢具有较好的塑性,而高碳钢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硬度; (2)在室温下,含碳量0.8%的钢的强度比含碳量1.2%的钢高; (3)钢适宜于锻压成形,而铸铁不能锻压,只能铸造成形? (4)绑扎物体一般用铁丝(镀锌低碳钢丝); 而起重机吊重物用的钢丝绳(用60、 65、 70、 75) 等钢制成。 (

7、1)答: 根据 Fe-Fe3C 相图, 低碳钢的含碳量比高碳钢低, 其平衡组织中铁素体量相对较多, 而 Fe3C 相对较少。铁素体是一种塑性好的相,而 Fe3C 又硬又脆,因此低碳钢具有较好的 塑性,而高碳钢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硬度。 (2)答:根据 Fe-Fe3C 相图,含碳量 0.8的碳钢室温时的平衡组织为珠光体。如果铁碳合 金的基体是铁素体,而渗碳体作为强化相,它的数量越多,分布越均匀,则合金的强度越 高。因此,当渗碳体与铁素体构成片层状珠光体时,合金的强度得到很大的提高。珠光体 在平衡的组织组成物中的强度几乎是最高的。 又根据 Fe-Fe3C 相图, 室温时, 含碳量从 0.8 增至 1

8、.2时,碳钢的原奥氏体晶界将形成完整的网状 Fe3C,即含碳量 1.2的碳钢 室温时的平衡组织为 P+完整的网状 Fe3C。完整的网状 Fe3C降低了珠光体 P 各领域之 间结合力, 使强度下降, 所以在平衡条件下含碳量 0.8的碳钢的强度高于含碳量 1.2的 碳钢的强度。 (3)答:根据 Fe-Fe3C 相图,含碳量 0.4的碳钢高温时可获单相奥氏体组织,其强度低, 塑性好,可以锻造。而含碳量 4的生铁不论在高温下或在室温下,都含有大量的基体相 Fe3C,Fe3C 硬而脆,无塑性,所以含碳量 4的生铁不能锻造。 含碳量 4的生铁接近共晶成分。共晶体或接近共晶成分的合金的铸造性能最好,这是 因

9、为它在恒温下结晶(即结晶温度区间为零),没有偏析,流动性好,结晶时容易形成集中缩 孔,铸件的致密性好,同时熔点又最低。因此含碳量 4的生铁只能适宜铸造成形。 (4)答:根据 Fe-Fe3C 相图,低碳钢铁丝和高碳钢钢丝绳(用 60、65、70、75 等)的平衡组 织均为 F+P 组织。但低碳钢铁丝的含碳量比高碳钢钢丝绳(用 60、65、70、75 等亚共析高 碳钢)低, 因此低碳钢铁丝中塑性较好的先析 F 组织相对亚共析高碳钢钢丝绳多, 而亚共析 高碳钢钢丝绳中强度较高 P 体组织相对低碳钢铁丝多。这使得低碳钢铁丝具有较好的塑性 和低的塑性变形抗力,可用于绑扎物体,而高碳钢钢丝绳具有较高的强度

10、和较低但足够防 止脆断的塑性,可用作起重机吊重物用的钢丝绳。 2随着钢中含碳量的增加,钢的力学性能有何变化?为什么? 当钢的含碳量小于0.9%时,随着钢中含碳量的增加,钢的强度、硬度显著上升,而塑性、 韧性不断下降;当钢的含碳量大于0.9%时,由于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网状二次渗碳体,不仅使 钢的塑性、韧性进一步降低,而且强度也明显下降,但硬度始终上升。 这是因为实验证明, 两相混和物合金的力学性能与成分的变化主要呈直线关系, 即主要 决定于两相的性能和相对量。这里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受组织形态影响较小的性能,它与成 分的变化呈直线关系,如硬度与成分的变化呈直线上升,即随着钢中含碳量的增加,硬度始 终

11、上升。另一种情形是对组织形态敏感的性能,如强度、塑性和韧性等,还要受到组织形态 的影响,根据铁碳相图,详细情形分析如下: 在含碳量极低的工业纯铁中,其组织是由强度、硬度很低而塑、韧性极好的铁素体与极 少量三次渗碳体组成,故它的强度、硬度很低而塑、韧性极好。 而随着含碳量的增加,进入了亚共析钢成分,形成了铁素体+珠光体组织。 2 如果合金的基体是铁素体,而渗碳体作为强化相,则渗碳体的数量越多,分布越均匀, 合金的强度就越高。因此,当渗碳体与铁素体构成片层状珠光体时,合金的强度得到很大的 提高。 但是由于珠光体中片状渗碳体端部尖角处的应力集中效应显著, 因此使得它的塑性和 韧性,特别是韧性ak值明

12、显低于直线关系值而比较低。故在亚共析钢中,随着含碳量的增加 和珠光体的数量增多,其强度(及硬度)就越高,而塑性、韧性都相应降低。 但是在过共析钢中, 随着含碳量的增加, 沿原奥氏体晶界析出的二次渗碳体将形成较为 完整的网状分布。脆硬且强度较低的二次渗碳体割裂了基体组织,造成了强度迅速下降,并 使塑性和韧性进一步下降。 3.比较退火状态下20钢、T8钢、T12钢的硬度、强度和塑韧性的高低,并根据Fe-Fe3C相图简 述其原因。 答:按含碳量由低至高排列为:20 钢、T8 钢、T12 钢。根据铁碳相图,它们的组成相均为 F Fe3C。但随着钢中含碳量的增加,F 减少而 Fe3C 增加。由于 F 相

13、硬度低、塑性好,而 Fe3C 是硬度高塑韧性差的相,因此这三种钢的硬度依次提高,而塑韧性依次下降。 另外根据铁碳相图,它们的组织依次为:先析 F+PPP+ Fe3C(注:T8 钢含碳量为 0.8%,约等于共析成分 0.77%,在工业上近似作为共析成分的钢,)。如果铁碳合金的基体 是铁素体,而渗碳体作为强化相,它的数量越多,分布越均匀,则合金的强度越高。因此, 当渗碳体与铁素体构成片层状珠光体时,合金的强度得到很大的提高。珠光体在平衡的组 织组成物中的强度几乎是最高的,因此三种钢中 T8 钢的强度最高。T12 钢中因网状 Fe3C 存在而割裂基体降低强度,故强度比 T8 钢低。20 钢组织中因先

14、析铁素体(先析 F)软且所占 比例大,其珠光体比例远低于 T12 钢,因此 20 钢强度最低。 由上得出结论:20 钢塑韧性最高,而硬度和强度最低,T8 钢的强度最高,T12 钢硬度 最高,而塑韧性最低。 4-5.分析含碳量分别为 0.60%、1.2%的铁碳合金从液态缓冷至室温时的结晶过程和室温组 织,并计算各铁碳合金室温时的各相的相对重量和各组织组成物的相对重量,并画出室温 时其组织示意图,用箭头和符号标明其组织。 3 4-5-1.绘出 Fe-Fe3C 简化相图,并填写组织组成物;分析含碳量 0.6的铁碳合金从液态 缓冷至室温的结晶过程(用冷却曲线表示) ,计算室温时其组织组成物的相对含量,

15、并画出 室温时其组织示意图,用箭头和符号标明其组织。 答: (1)题图 4-5-1(a)为填写组织组成的简化 Fe-Fe3C 相图。(2)图 4-5-1(b)为含碳量 0.6的 铁碳合金从液态缓冷至室温的结晶过程, 图4-5-1(a)填写组织组成的简化 Fe-Fe3C 相图 (2)图 4-5-1(b)为含碳量 0.6的铁碳合金从液态缓冷至室温的结晶过程, 图4-5-1(c)含碳量 0.6的铁碳合金从液态缓冷至室温的结晶 4 4-5-2.绘出简化 Fe-Fe3C 相图,并填写组织组成物;分析含碳量 1.2的铁碳合金从液态缓 冷至室温的结晶过程(用冷却曲线表示) ,计算室温时其组织组成物的相对量,

16、并画出室温 时其组织示意图,用箭头和符号标明其组织组成物。 答: (1) 上题图4-5-1(a)为填写组织组成的简化 Fe-Fe3C 相图。(2) )图 4-5-2(b)为含碳量 1.2 的铁碳合金从液态缓冷至室温的结晶过程, (3)共析反应后缓冷至室温各组织的相对量。 共析转变结束后冷至室温tx温度, 合金的组 织为珠光体P + F(先共析)。 成分为0.6%C合金处于室温tx, 其组织中 先共析铁素体F的成分在室温tx下几乎为0%C, 而其珠光体P的成分始终为S点成分(0.77%C)。 设合金总重量为Q=1,先共析铁素体F相对重量 为QF ,而珠光体P的相对重量为QP ,如图4-3 由杠杆定律则得: 图4-5-1(d)由杠杆定律计算共析反应后至室温各组织的相对量 (4)如图 4-5-1(e)所示,为合金在室温时其组织 示意图,图中用箭头和符号标明了其组织组成 s 0%0% Q QF F 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