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民的阅读偏好分析市民阅读状况调查报告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872332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安市民的阅读偏好分析市民阅读状况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西安市民的阅读偏好分析市民阅读状况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西安市民的阅读偏好分析市民阅读状况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西安市民的阅读偏好分析市民阅读状况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西安市民的阅读偏好分析市民阅读状况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安市民的阅读偏好分析市民阅读状况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市民的阅读偏好分析市民阅读状况调查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安市民的阅读偏好分析2017年西安市民阅读状况调查报告 2017/6/8 9:19:00 陕西统计局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对精神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毋庸置疑,阅读是人们满足兴趣、获取知识、拓展视野,从而丰富我们精神生活的重要途径。细心的人一定注意到:近年来,一批优秀的读书类节目登上了央视的舞台,比如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和近期热播的朗读者等,在向国人充分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独特魅力的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阅读者通过读书、品诗获得了心灵上的启迪。为了积极倡导全民阅读的风气,在第21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西安市统计局以电话访问的形式开展了一次市民阅读状况的调查。旨在深入了解市民在阅读时间

2、、阅读目的、阅读内容、阅读方式和阅读兴趣等方面的偏好。调查结果如下:一、关于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西安市13个区县居住半年及以上、年龄在13-70周岁的居民,调查共完成有效样本1002个,其中男性占66.7%,女性占33.3%。从年龄看,“13岁至25岁”、“26岁至40岁”、“41岁至55岁”、“56岁至70岁”的样本分别占6.8%、33.8%、41.7%和17.7%。从文化程度看,研究生及以上的受访问者占6.6%,大专及本科的51.8%,高中及中专的占27.9%,初中及以下的占13.7%。二、关于阅读偏好偏好一:多数受访者每天阅读时间在一小时以上,高学历、低年龄层次人群用于阅读的时间相对较

3、多调查显示,每天阅读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有六成(61.1%)。其中,每天阅读1-2小时的受访者占33.3%,2-3小时的占14.0%,3小时以上的占13.8%。从学历看,研究生及以上的受访者每天阅读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占75.8%,大专及本科占68.0%,高中及中专占52.9%,初中及以下占44.5%,说明文化程度越高,有阅读习惯的人越多(见表1)。从年龄看,13-25周岁的受访者每天阅读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占70.6%,26-40周岁的占54.0%,41-55周岁的占64.4%,56-70周岁的占63.3%。说明从总体看,随着年龄的增加,市民的阅读时间反而越少,其中:26-40周岁的受访者阅读时间

4、最少,这可能和业余时间少、工作家庭责任大有关。(见表2)偏好二:受访者的阅读目的具有层次性和多元性,满足兴趣爱好、开阔视野和增加知识是主要需求在生活内容丰富和生活方式多元化的今天,对于生活品位与品质的追求,对于个人素质与修养冶炼的重视,阅读作为一种带有共趋性的倾向直接表现在阅读者对于阅读目的的选择上。调查显示,受访者阅读的目的主要分三个层次:一是满足兴趣爱好、开阔眼界和增加知识,受访者的选择比例分别为59.0%、59.0%和58.1%;二是娱乐休闲、提高修养及工作或学习需要,选择比例分别为53.6%、51.3%和50.5%;三是掌握实用技术和研究需要,选择比例分别为30.2%和18.3%。说明

5、受访者的阅读目的明确,阅读需求具有层次性和多元性。偏好三:新闻类读物是受访者阅读的首选,娱乐休闲型占大多数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受访者中有72.2%选择了时事新闻类,52.7%选择生活健康类,49.5%选择旅游休闲娱乐类,48.8%选择文学历史艺术类,40.1%选择人文社科类等,而选择投资理财类和经济管理类书籍的分别占24.3%和18.3%。可见,休闲型、消费型阅读仍占大多数。偏好四:八成以上受访者使用数字化阅读,数字化阅读方式受到受访者的青睐随着网络工具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纸质阅读已经退居后位,取而代之的是数字化阅读。调查显示:单纯选择“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受访者比例达到三成以上(32.7%),比

6、单纯纸质阅读比例高出20.6个百分点,还有55.2%的受访者两种方式兼而有之。对于数字化阅读的主要载体,手机当之无愧成为受访者的最宠,选项比例达八成(80.7%),其次是电脑、掌上阅读器等,分别占13.4%和5.0%,其它电子载体占0.9%。获取便利、方便搜索、内容可及时更新和来源广、信息丰富这四个方面是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最大优势,五成以上的受访者表示认可。偏好五:近五成受访者年均阅读量为1-6本,超五成受访者认为近三年来自己的阅读量没有变化随着业余生活的多样化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市民的阅读时间被碎片化。调查中,包括电子书籍在内,21.8%的受访者年均阅读量不到1本,46.8%只有16本,7-12

7、本的占12.5%,12本以下的占14.5%,总体看,受访者的年均阅读量为5.7本;从主观评价看,超过一半(58.7%)的受访者认为近三年来自己的阅读量没有明显变化,认为逐年提高的占21.0%,还有19.9%认为近三年来的阅读量有所减少,可见市民的阅读量还有待增加。偏好六:近五成受访者月均用于购买书籍的花费不到50元,“看免费书”仍是市民的主流心态调查显示,48.1%受访市民每月用于购买书籍的花费不到50元,消费在50-100元的占27.3%,花费在100-300元的仅占17.4%。可见,市民用于阅读方面的消费支出还比较少。偏好七:实体店和网络相结合,是受访者获取书籍的主要途径,自助借阅正在兴起

8、本次调查显示,到实体书店购书的人群占36.2%,其次是网上购买,占24.5%。除了实体店和网上购书,市民获取书籍的途径还有图书馆和单位等。此外,近年来又兴起了一种新的借阅方式自助借阅,已占到本次调查4.4%的受访者。三、关于意见建议综上所述,忙于工作和“停不下来”的快节奏生活,让没有时间读书成为“借口,但也反映出受访者的阅读意识还不够强,可能把更多闲暇时间用于上网聊天和刷朋友圈等;信息科技的进步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既给人们带来了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便利,也造成了一目十行、浅尝辄止的浏览式、跳跃式和碎片化的”浅阅读“习惯。调查中,我们就如何倡导全民阅读,改善阅读环境向市民征求了意见和建议,结果显示,

9、增加自助借阅点、建设”阅读吧“和”读书屋“是受访市民最希望解决的方面。此外还有:及时更新图书种类、增加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加大文化宣传、丰富电子书籍内容和降低网上阅读成本等。为此建议:建议一:加强引导,培养兴趣兴趣不仅可以引导行为,同时也可以提高行为效率,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自主的阅读能力。除了自身的努力,有关部门或社区等也要加强引导,举办读书节、书展、文化讲座等活动,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鼓励市民积极参加读书活动,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建议二:增加投入,扩大供给在机关单位、城镇社区和农村居委会等设立阅读吧、读书屋和农家书屋等,增设自助借阅点,增加电子书的供应,方便市民阅读。建议三:改善管理,降低成本调查中,一部分市民表示,购书较贵,借阅费也高,希望降低阅读成本。图书馆应该转变经营理念,改善阅读环境,降低借阅费用,吸引更多市民走进图书馆、认识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建议四:丰富内容,满足需求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受访市民获取书籍内容的途径日趋多样化,尤其是电子书,深受市民喜爱,市民通过网络阅读书籍的数量正逐渐增多。这就要求电商平台要不断丰富网络书籍的内容,满足市民多样化阅读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