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二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含解析湘教版选修5

上传人:【**** 文档编号:90870842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二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含解析湘教版选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二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含解析湘教版选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二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含解析湘教版选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二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含解析湘教版选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二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含解析湘教版选修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跟踪检测(二)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一、选择题1(广东高考)下图所示为我国东南部某地出现的灾害现场,其灾害类型是()A泥石流B地面沉降C陨石坠落 D滑坡解析:选D从景观图中可以看出山体滑坡阻碍道路。读图,回答24题。2该图反映的自然灾害可能是()A地裂缝 B滑坡C旱灾 D泥石流3该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是()A吞没城镇、道路和田园B人畜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C交通、输电、输水线路中断D作物根部缺氧,造成收成不足4该灾害的主要分布地区有()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区季风气候区沿河、沿湖、沿海地区A BC D解析:2.C3.B4.B本题组旨在考查对干旱现象的认识和旱灾的危害。第2题,图中展

2、示的是土地龟裂的景象,是长期无降水,土地失去水分所致。第3题,干旱使河流、水塘、湖泊干涸,造成人畜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第4题,全球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以及季风气候区,是干旱频繁发生的地区,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区是地震多发区,沿河、沿湖、沿海地区是洪涝多发区。读图,回答56题。5某日n地发生里氏8.0级地震,如果其他条件相同,m地烈度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距离震中较远 B震级小C震源较深 D位于板块内部6我国四大高原中,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的是()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C云贵高原 D黄土高原解析:5.A6.C第5题,从图中看,m地距离震中较远,故烈度较小。第6题,滑坡、泥石流的

3、发生条件是足够的地表堆积物,坡度大,降水丰富,再结合地震的分布可知,我国西南地区地壳运动活跃。7造成虫害增多的人为因素包括()土壤水肥条件改善大棚蔬菜的大面积种植厄尔尼诺导致气候变化长期使用化肥农药经济作物规模化种植人类捕杀造成害虫天敌减少A BC D解析:选C害虫大量繁殖主要是气候的变化和天敌的减少造成的。适宜繁殖的气候条件主要是自然因素造成的,例如,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气候的变干或变湿,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小。而害虫天敌的减少,大多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天敌的生活环境变化或直接导致天敌数量的减少,造成生态的失衡。人类通过灌溉和施肥改变土壤的水肥条件,通过大棚改变温湿等气候条件,都有可能使虫害增

4、多,经济作物规模化生产主要是物种单一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从而导致天敌减少,害虫繁殖。二、综合题8(全国卷)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甲、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解析:第(1)题,美国西部由于受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活跃,多地震灾害,即图中甲灾害为地震。飓风是生成于海洋上的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乙类灾害多出现在墨西哥湾沿岸及大西洋沿岸,此灾害为飓风。第(2)题,注意从“共性”“灾前防范”角度分析。答案:(1)甲为地震。(西临太平洋)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乙为飓风。东部处在北大西洋飓风侵袭路径上;南

5、部接近飓风源地。(2)加强灾害监测与预报;制定防灾应急预案;修建避难场所等工程性防御设施;进行防灾教育和培训等。9(海南高考)下图示意太平洋西岸某热带海岸剖面。海岸线附近村庄因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而损毁。根据图文资料,推断此地可能发生过的自然灾害种类,并说明理由。解析:图示位于太平洋西岸热带海岸,属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可能遭受了地震引起的海啸破坏;图示还位于西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区,可能遭受了台风引起的风暴潮灾害。答案:答案1:海啸灾害。理由: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易发生地震,引起海啸。海啸冲毁海岸设施和房屋,将海底珊瑚礁碎屑(海底沉积物)搬运到海岸(地势高处)沉积下来。答案2:风暴潮(台风)灾害。理由:位于西太平洋热带气旋(台风)活动区,容易引起风暴潮。风暴潮冲毁海岸设施和房屋,将海底珊瑚礁碎屑(海底沉积物)搬运到海岸(地势高处)沉积下来。(以上两种答案,任答一种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