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鱼我所欲也教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 文档编号:90869433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86.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鱼我所欲也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鱼我所欲也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鱼我所欲也教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鱼我所欲也教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鱼我所欲也教案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9 9 课课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 【教学目标】 1.掌握“患、辟、如使、蹴、奉、本心”等文言词语的意思,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本文比喻恰当、对比鲜明、说理透辟的论证方法。 3.认识孟子“舍生取义”思想的进步性及其现实意义。 【情境导入】 同学们,生与死、利与义的问题历来为世人关注,那么几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 的呢?请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 【新课解读】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读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课文的两个小节,读后请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字词。 3.教师运用投影展示本课中的生字、生词,全班齐读(或指名读)。 4.齐读全文。 5.学

2、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处(字、句)可以勾画出来,准备进行质 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画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6.请两三名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实)。 明确: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深入探究理清思路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舍生取义” 。 这个论点是由比喻引出来的,以“鱼”喻“生” ,以“熊掌”喻“义” ,点明“义”的价值高 于生命,提出“舍生取义”的论点。 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 更为美味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

3、中最美味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 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样由此 及彼,由浅入深,运用了比喻论证,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了。 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重点引导学生讨论本文的论证方法。 明确:首先运用了道理论证,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 ,是因为人皆有“欲生不为 苟得,恶死有所不避”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 得出来;可是事实上, “义”超过了“生” ,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里运用了对比论证, 论证了“义”重于“生” ,应“舍生取

4、义” 。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失。 接着从正面举例论证,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 “一箪食” “一豆羹”关系 到人的生死,但若用无礼的方式施舍,就是路人、乞丐也不接受。这一事例充分说明,最普通的 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宁愿饿死也不失义。然后文章陡然一转,从反面举例,与前者对 比,指出一些显贵的人“不辩礼义”就接受优厚俸禄,说明他们接受的原因是利欲熏心,见利忘 义,更增加了批判的力量。然后用三个排比今昔对比,批判他们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行为。 “乡 为身死而不受” ,现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这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宫室之美、妻 妾之奉,所识穷乏

5、者得我与”?先前为了“义”可以舍“生” ,现在却为了高官厚禄和物质享受就 舍掉了“义” ,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吗? 总之,人要做到“舍生取义” ,要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辨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 了“本心” ,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 三、研读课文深入理解 1.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明确: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 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 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2文中两次提到“心”

6、,在第 1 段结尾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 ”句中“是心” “本心”指什么? 明确:指人的羞恶之心。 3.为什么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明确: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 “人之初,性本善” ,但是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保持高尚的操守 而不丧失善心(天性,天良)。 4.“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在数量上孰多孰少?在意义上呢? 明确:“一箪食,一豆羹”在数量上是少之又少,但它关系生命,因而是比“万钟”还要重 要的。 5.孟子有一段话解释了骨气的含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 夫。 ”那么“万钟则

7、”这句话应指其中的哪一句? 明确:富贵不能淫。 6.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 明确: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7.孟子所说的“义”有它特定的阶级内容,是儒家提倡的忠君、孝亲、尊长等一套封建伦理 道德和封建秩序,提倡重“义”的目的,也是维护封建统治者的根本利益。对于后世特别是今天 来说, “义”应该赋予新的含义,请简要归纳。 明确:如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候,不少仁人志士坚持民族气节,坚持正义事业,他们的壮举 曾彪炳史册,他们所坚持的“舍生取义”突破了孟子当时的规范,成为正义事业、正义行为的代 称。现在,我们可以把“

8、义”赋予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内涵, “舍生取义”就是一种十分高尚的品 质为了正义事业和真理可以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 小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 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 “不辩礼义”而受“万钟” ,则失掉了“本心” 。 四、品读课文解析方法 (1)比喻论证:“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提出“鱼”和“熊掌”都是好吃 的东西,但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鱼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义”两样都很重 要,在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 (2)正反对比论证: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

9、设方式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与事实做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 与“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做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 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3)道理论证:第 1 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 (4)举例论证:第 2 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举“穷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推理更加有力, 强调了要讲“义” ,不能忍受羞辱, “蹴尔而与之” ,连乞丐都不接受,何况是把“义”看得很重的 人了;举“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事例,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 们。 五、拓展延伸 1.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

10、“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 在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明确: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生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 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但孟子 “舍生取义”的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止于是否丧失“本心” ,有明显的局 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 “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 “利”指 一己之私利, “舍生取义”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 的诱惑,面对人生

11、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做出正确的抉择。 2.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 后来因为与齐王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去官职回家,断然拒绝了齐王“万钟”的诱惑。 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宏愿伟志。他为实现自己的理想遭挫折而 矢志不渝。 结合以上材料,围绕“我心目中的孟子”这一话题,学生自由发言。 3.参考资料。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匈牙利)裴多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六、本课小结 同学们,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 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唯有崇敬。舍生取义,这是怎样的崇高与豁达,这是怎样 的气魄与壮志;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 附板书设计: 鱼我所欲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