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精练:(6)正确使用虚词1 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0868269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85.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精练:(6)正确使用虚词1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精练:(6)正确使用虚词1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精练:(6)正确使用虚词1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精练:(6)正确使用虚词1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精练:(6)正确使用虚词1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精练:(6)正确使用虚词1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精练:(6)正确使用虚词1 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正确使用虚词 1 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散文精神因它的定向性而成为一种宿命。它高扬反叛传统的旗帜,以此鼓动有为的作者。 ,由于“死亡惯性”,也称惰性的强大势力,人们总是守在经典的食槽里,暗语一瓢饮。 传统不是过往的故事,传统是现时性的。反传统 同时意味着反时尚。构成传统秩 序的东西,很可能有过生气勃勃的时候,然而 形成规则, 开始失去生命力。 ,作家只需遵奉自己的生命逻辑和思想逻辑。个体精神的介入,是对于传统和死亡的战胜。 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创作 称得上是生命的奉献。 A 但是定然假设便于是就 B 然而必定只要就因此就 C 可是必然一旦便所以才 D 因此一定如果就

2、那么才 A.A B.B C.C D.D 2、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发现,涉及物质时,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涉及精神时,这个问题 同样难以回答, 增加了一些特殊的困难。任何观点都来自先前的印象, 我 们对精神实体有任何想法,我们一定先对其有一个印象; 无法想出之前的印象, 我们便难以形成观点。因为,一个印象若非与这个实体类似,怎么可以代表这个实体呢?而 按照目前讨论中的哲学理论,倘若先前的印象不具有任何这一实体的特殊属性,怎么可能与这一实 体相似呢? A 而不仅也 / 但是所以 B 如果就也固然而且因此 C 而不仅还倘若如果那么 D 如果就还虽然但是 / A.A B.

3、B C.C D.D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华民族有着很强的“寻根意识”。中国人 走到哪里, 不忘记寻找自 己的“根”。特别是汉族,宗族观念根深蒂固,同姓同宗是一种很强的联系纽带。由于个人 家族的迁移,姓氏人口的分布从发源地逐渐扩散到祖国各地 全世界, 人们始 终不忘寻找宗脉源流,追求血脉亲情的归属感。故乡不仅是祖先诞生的地方,更是其姓氏起源的地 方。 ,寻根问祖的过程也是寻找家族文化的过程。 A/ 都和或可所以 B 无论都或甚至但因此 C 无论也或以至 / 因此 D/ 也和或但所以 A.A B.B C.C D.D 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4、) 有的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报热门专业, 理由是能学以致用, 是一种误解。学以致用的 真正含义是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 不是看什么东西有用才决定去学。摒弃功利性 使 人抱着乐观的态度去学习; 有用才去学习会使人产生心理负担, 总要担心以后会不会 真的有用。抱着功利之心去挑选专业,往往会牺牲自己真正的兴趣, 毕业后谋到了不错的职 位,也不一定就工作得很开心。 A 其实这而要确定所以 / B 这真实 / 能认为因为即时 C 实际上却会 / 可能就是 D 这当然就是如果 / 虽然 A.A B.B C.C D.D 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富贵贫贱,通达潦

5、倒,欢喜哀愁, 离不开酒。 说魏晋南北朝 的文人饮酒是隐逸中略带悲剧情调,那么唐朝文人饮酒更多的是放浪和旷达。 唐代文人之 醉酒, 有忘记现实痛苦的因素,更多的是壮志豪情的抒发和对未来的展望。“酒入豪肠,七 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盛唐之盛,不仅在于锦绣繁华,满 目俊才, 也少不了诗情勃兴,酒气恣横。 有人说整个盛唐的诗歌都是由酒香酿成的。 A 总是既然而 / 但是从而 B 都如果 / 固然而且因此 C 可是倘若那么既 / 所以 D 却与其所以虽然反而 / A.A B.B C.C D.D 6、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提及文人的比喻功力,

6、人们往往想到钱钟书。 ,围城这本知识分子小说留给我们大多 令人或是捧腹.或是叹服的比喻, 从晚清、民国一路走过来的那一辈,比如同时代的张爱玲, 比喻的火候 值得一说。 钱钟书的比喻透着一股知识分子的狡黠, 文人嘲弄的 戏谑, 张爱玲的比喻,在戏谑的同时,还时而流露出一位上海女性的聪慧和局外人的凉薄。 A 毕竟但也如果说以及那么 B 因为故而就但是甚至而 C 因为但也诚然甚至而 D 毕竟故而就如果说以及那么 A.A B.B C.C D.D 7、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建筑师绘制了设计图,接下来,便要采购合用的建材。与此同理,演讲者的讲题已经决定,大纲也 草拟好了,接着该做

7、的, 是收集材料。所收集的材料, 内容充实,又有深度,听众便觉得 如赴盛宴,不但营养丰富, 口味绝佳。反之,如果缺乏适当的材料, 内容又贫乏又肤浅,则 口才很好,也 令听众觉得味同嚼蜡。 A 便 如果 而且 以致 纵使 难免 B / 因为 并且 以至 即便 能 C 仅 / 且 以致 虽然 会 D 就 若 / 以至 就算 一定 A.A B.B C.C D.D 8、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全球化时代,文明和文化_统一的力量,_分裂的力量。不同的文明在 其相互碰撞过程中会交流、交融,也会交锋乃至冲突。这样的冲突_影响到文明的发展,同 时也影响到社会的发展_整个国际关系的发展

8、。_,不少西方学者都给予了 高度关注。像美国学者亨廷顿就是“文明冲突论”的最早提出者和阐发者,他认为_儒 家文明与伊斯兰文明有可能联合起来,向西方文明挑战。 A 不仅是也是 / 以致所以如果 B 不是而是 / 甚至为此最终 C 既是又是不仅以至对此 / D 通常是并非是不但乃至因此 / A.A B.B C.C D.D 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学生不爱读书,可以追溯到中小学未能培养起读书的兴趣。中小学语文课本本来应该在个性化 的阅读中唤起灵性和兴味的,但_只是瞄准高考,纯粹是应试的技能性的培训,_容易扼杀 兴趣。_ ,在中小学阶段,_“为高考而读书”,_应该保留一点自

9、由阅读的空间,让 自己的爱好与潜力在相对宽松的个性化阅读中发展,_,读书多了,语文素养上去了,也利于考 试拿到好成绩。 A 假如也那么 / 也其实 B 倘若 / 因此不仅都实际上 C 如果就所以除了还反过来 D/ 则而且虽然但 / A.A B.B C.C D.D 10、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大量的新诗正散布在我们周围,飘散在日子的深处。 他们与我们的距离那么近, 又有多少人注意到它们的存在呢?是 李白李贺李商隐都已经在历史的烟尘里隐退 浮华的现世不再造就王勃王维王昌龄了吗?现在就下这样的结论, 太匆忙了点。 唯一的解释,就是它们未曾经历过时间的淘洗。 明白了好诗的诞生

10、,是天才与时间共同作 用的结果。 A 实际上可是由于 / 难免才能 B/ 然而因为而未免于是 C 尽管可是因为于是 / 最后 D 虽然但是 / 而不免终于 A.A B.B C.C D.D 1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高考作文要有读者意识。平时作文, 是写作者自赏, 是小范围好友传阅, 是通过发表让公众了解,文章都是通过阅读获得生命力的, 读者对于一篇文章来说很重 要。考场作文是一种在特定环境下的戴着镣铐的舞蹈,考生要有读者意识。考场作文的读者,就是 那个未曾谋面的阅卷老师。其读者的特殊性 决定了写作的特殊性, 决定了树立读 者意识的必要性。 A 无论还抑或因此不仅而且

11、 B 既 / 也所以不但还 C 不管还 / 因为不仅而且 D 不论还或者因而既又 A.A B.B C.C D.D 12、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任何一种文化传统来说,如何协调守成、 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关 键问题。晚清至 20 世纪,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大规模接触伴随着侵略、殖民与长时间的冷战, 历史事实增加了问题的复杂程度。 如此,多数人 认为,“五四”新文学运动是文 学史上的一个成功范例。“五四”新文学 改变了古典文学的传统形式,而且相当多的作家动 手译介域外文学, 各种西方文化元素逐渐汇入中国文学的表述体系。 A 对此虽然还是 / 从而 B 关于

12、那些即使总是不只 / C 对 / 不管往往不止让 D 对于这些尽管 / 不仅使 A.A B.B C.C D.D 1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小说家应尽可能地把人物对话写得流利自然、 生动活泼, 不能完全像实际说 话。 讲故事或做报告, 又决不能像日常说话那样支离破碎, 不写稿子, 应像一篇文章。 A/ 虽然而却即使也 B/ 可是 / 而虽然但 C 尽管 / 而却虽然但 D 虽然却可 / 即使也 A.A B.B C.C D.D 1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能不能问“五险一金”和加班费,实际上可以等同于“能不能理直气壮地要求待遇”。 是什么人,在

13、应聘时 应该直接表达自己的待遇要求,做到不卑不亢。 把条件讲清 楚了, 维护自己的权益,赢得别人和企业的尊重。 一味低声下气, 会让人 觉得你无能,没有底线,而这样也很难被企业委以重任。 A 不管都只有才能如果反而 B 不管都只要就只是反而 C 尽管但只有才能假如就 D 无论都只要就因为反而 A.A B.B C.C D.D 1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每户德国人都有“阳台守则”。住户可按自己的意愿装饰阳台, 必须妥善固定设备。藤 类植物不能攀到邻居家里,若发生植物“越界”, 必须修剪。在阳台上,住户可接待客人,但 22 点后,住户不能在阳台上大声说话, 不能举行影响邻

14、居的活动, 在室内, 不能 大声喧哗。德国有专门的秩序警察,违反守则者,轻则罚款,重则承担刑事责任, 坐牢。 A/ 那么更虽然但是还要 B 但则 / 即使也甚至 C 也就亦如果那么 / D 要将也 / 最好以至 A.A B.B C.C D.D 答案以及解析 1、C 解析:本题难度大,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 级。处,前面的内容为反叛传统, 后面则为安守经典,两者构成 转折关系,而非因果关系,不能填“因此”,排除 D 项。处, “形成规则”是“开始失去生命力”的条件,这里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充分条件,排除 B 项。 处,表示前面内容的结果,不能用表承接的“于是”,排除 A 项。故选 C。 2、C 解析:本题难度大,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 级。处,前面说的是“涉及物质 时”,后面说“涉及精神时”,不构成假设关系,排除 B、D 两项。处,这个问题在难以回答的 基础上,“增加了一些特殊的困难”,属于递进关系,应用“还”,排除 A 项。故选 C。 3、B 解析:本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