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物理江苏专版总复习课时作业: 五十五 机械波的性质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90867947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3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物理江苏专版总复习课时作业: 五十五 机械波的性质 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高考物理江苏专版总复习课时作业: 五十五 机械波的性质 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高考物理江苏专版总复习课时作业: 五十五 机械波的性质 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年高考物理江苏专版总复习课时作业: 五十五 机械波的性质 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年高考物理江苏专版总复习课时作业: 五十五 机械波的性质 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物理江苏专版总复习课时作业: 五十五 机械波的性质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物理江苏专版总复习课时作业: 五十五 机械波的性质 (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课时作业 五十五五十五 机械波的性质机械波的性质 (限时:45 分钟) (班级_ 姓名_) 1如图所示为两列波叠加后得到的干涉图样,其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则( ) 第 1 题图 A此时刻 a 点振动减弱,再经半个周期,该点振动将加强 B此时刻 b 点振动加强,再经半个周期,该点振动仍加强 C此时刻 b 点振动加强,再经半个周期,该点振动将减弱 D此时刻 c 点振动减弱,再经半个周期,该点振动将加强 2下列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说法正确的是( ) A简谐波一定是横波,波上的质点均做简谐运动 B两个完全相同的振源产生的波相遇时,振幅最大的质点是发生了共振 C可闻声波比超声波更容易发

2、生明显的衍射,是因为可闻声波的波长比超声波的波 长更长 D在平直公路上一辆警车鸣着笛匀速驶过一站在路边的观察者,警车发出的笛声频 率恒定,观察者听到的笛声频率先逐渐变大,后逐渐变小 3(多选)在空气中的同一区域内,两列声波波源的振动情况如图所示,可以肯定的是( ) 第 3 题图 Aa 波源的频率为 b 波源频率的 2 倍 Ba 波的波长为 b 波波长的 2 倍 Ca、b 两列波叠加能产生稳定的干涉 D通过同一狭缝,a 波的衍射效果比 b 波明显 4公路巡警开车在高速公路上以恒定速度巡察,在同一车道上巡警车向前方的一辆轿 车发出一个已知频率的电磁波,如果该电磁波被那辆轿车反射回来时,巡警车接收到

3、的电磁 波频率比发出时高,说明那辆轿车的车速( ) A高于巡警车车速 B低于巡警车车速 C等于巡警车车速 D无法确定 5如图所示是利用水波槽观察到的水波衍射图样,从图样可知( ) 第 5 题图 AA 侧波的频率小于 B 侧波的频率 BA 侧波速与 B 侧波速相等 C减小挡板间距离,衍射波的波长将减小 D增大挡板间距离,衍射现象将更明显 6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 1 所示,从该时刻开始计时,波上 A 质点的振动 图象如图 2 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 1 图 2 第 6 题图 A该列波沿 x 轴负方向传播 B该列波的波速大小为 1 m/s C若此波遇到另一列简谐横渡并发生稳定干

4、涉现象,则所遇到的波的频率为 0.4 Hz D若该波遇到一障碍物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则该障碍物的尺寸一定比 40 cm 大很 多 7在坐标原点的波源产生一列沿 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 v200 m/s,已知 t0 时波刚好传播到 x40 m 处,如图所示在 x400 m 处有一接收器(图中未画出),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 7 题图 A波源开始振动时方向沿 y 轴正方向 B从 t0 开始经 0.15 s,x40 m 的质点运动的路程为 0.6 m C接收器在 t2 s 时才能接收到此波 D若波源向 x 轴正方向运动,接收器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可能为 9 Hz 8(多选)如图所示,下

5、列各图分别表示一列水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了小孔(A、B 图)或 障碍物(C、D 图),其中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是( ) A B C D 9两列简谐波频率相等,波速大小相等,分别沿x 和x 传播,则图中 x1、2、3、4、5、6、7、8 各点中振幅最大的是 x_的点,振幅最小的是 x_的点. 第 9 题图 10两列简谐波沿 x 轴相向而行,波速均为 v0.4 m/s,两波源分别位于 A、B 处, t0 时的波形如图所示当 t2.5 s 时,M 点的位移为_cm,N 点的位移为_cm. 第 10 题图 11如图所示,在某均匀介质中,A、B 是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两个波源,简谐运动表 达式均为 x0.1

6、sin(20t)m,介质中 P 点与 A、B 两波源间的距离分别为 4 m 和 5 m,两波 源形成的简谐横波分别沿 AP、BP 方向传播,波速都是 10 m/s. (1)求简谐横波的波长 (2)P 点的振动_(选填“加强”或“减弱”) 第 11 题图 12如图为某一报告厅主席台的平面图,AB 是讲台,S1、S2是与讲台上话筒等高的喇 叭,它们之间的相互位置和尺寸如图所示报告者的声音放大后经喇叭传回话筒再次放大时 可能会产生啸叫为了避免啸叫,话筒最好摆放在讲台上适当的位置,在这些位置上两个喇 叭传来的声音因干涉而相消已知空气中声速为 340 m/s,若报告人声音的频率为 136 Hz, 问讲台

7、上这样的位置有多少个? 第 12 题图 课时作业(五十五) 机械波的性质 1.B 【解析】 选由题意可知,a 点是波谷与波谷叠加,b 点是波峰与 波峰叠加,c 是波峰与波谷叠加;a 点是波谷和波谷叠加,为振动加强点,且始终振动加强, 故 A 错误b 点是波峰与波峰叠加,为振动加强点,且始终振动加强,故 B 正确,C 错 误c 点为波峰与波谷叠加,为振动减弱点,且始终振动减弱,故 D 错误 2C 【解析】 简谐波不一定是横波亦可能是纵波,A 说法不正确;两个完全相同 的振源产生的波相遇时,振幅最大的质点是两列波的干涉产生的结果、并非共振,共振是波 的频率与质点故有频率相同时产生的结果,B 的说法

8、不正确;可闻声波的波长比超声波的波 长更长,更容易获得与波长差不多的障碍物,故更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故 C 说法正 确;由于汽车匀速运动,当汽车朝观察者驶来时由多普勒效应可知观察者听到的笛声频率大 于警车发出的笛声频率恒定,但不是逐渐变大,而是一直为同一频率,同理远离时亦相同观 察者听到的笛声频率小于警车发出的笛声频率恒定,但不是逐渐变小,而是一直为同一频率, 故 D 项说法不正确 3BD 【解析】 由波的图象可以看出,a 波的周期是 b 波的 2 倍,因为波速相等(同 一介质),所以 a 波的波长是 b 波的 2 倍由波速公式 vf 可知 a 波的频率等于 b 波的一 半故 A 错而 B

9、 正确;两列波相干的条件是频率必须相等,可知 a、b 两列波不会产生稳定 的干涉;波长越长,衍射现象越明显,故 D 选项正确 4B 【解析】 因巡警车(观察者)接收到的电磁波频率比发出时高,由多普勒效应知 巡警车与轿车在相互靠近,而巡警车车速恒定又在后面,可判定轿车车速比巡警车车速低, 故选项 B 正确,A、C、D 错误 5B 【解析】 发生衍射现象时频率不变,A 错误. 波速决定于介质,介质不变,波 速不变,B 正确. 衍射波的波速不变,频率不变,所以波长也不变,C 错误. 增大挡板间距 离,衍射现象将变弱,D 错误 6B 【解析】 由质点 A 的振动图象知,t0 时刻的振动方向沿 y 轴负

10、方向,据同 侧原理知该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选项 A 错误由图读得 0.4 m,T0.4 m,据 v 1 T m/s,选项 B 正确发生稳定干涉的条件是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振动方向平行,故若此 波遇到另一列简谐横波并发生稳定干涉现象,则所遇到的波的频率为 f 2.5 Hz,选项 C 1 T 错误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是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相差不大或者比波长小,故该波遇到 一障碍物能发生明显韵衍射现象,则该障碍物的尺寸一定与 40 cm 相差不大或者比 40 cm 小, 故 D 错误;故选 B. 7B 【解析】 由题图知,x40 m 处的质点的起振方向向下,则波源的起振方向也 向下(y 轴负向

11、),A 错;由题图知 20 m,A10 cm,T 0.1 s,而 t10.15 s T, v 3 2 所以 x40 m 的质点 0.15 s 运动的路程为 s 4A6A60 cm0.6 m,B 对;波由 x40 3 2 m 处传到 x400 m 处所需时间 t s1.8 s,C 错;当波源向 x 轴正向运动时, x v 360 200 波源将靠近接收器,由多普勒效应知,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将大于波源频率,而波源频率为 f 10 Hz,D 错 1 T 8BD 【解析】 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差不多,从图 可知,B 中的小孔、D 中的障碍物比波长小或差不多,故选 BD. 94

12、 和 8 2 和 6 【解析】 两波频率相等,叠加发生干涉,x2、6 的两点振动总 相反,此为峰谷相遇,振动减弱,振幅最小;x4 的质点此时位于平衡位置,但两列波在 该点引起的振动均沿 y 轴正向,则此时 x4 的质点向 y 轴正向振动, 后两对波在该处均形 T 4 成波峰,振幅为两波振幅之和,是加强区,振幅最大,同理 x8 的质点此时沿 y 轴负向振 动, 为两列波的波谷,波谷相遇处,也是加强区,则振幅最大的质点为 x4、8 的质点 T 4 102 0 【解析】 由图可看出波源 A 的波长为 A0.2 m,波源 B 的波长为 B0.4 m,在 2.5 s 时间内两列波分别向左和向右传播的距离

13、均为 xvt1 m如图所示,将 两列波向左和向右分别平移 x1 m 的距离,得到 t2.5 s 时刻的两列波形图,显然此时 波 A 使 M 质点处于平衡位置向上振动,而波 B 使 M 质点处于波谷位置,故 M 质点的位移 叠加后为 2 cm.波 A 使 N 质点处于平衡位置向上振动,而波 B 使 N 质点处于平衡位置向上 振动,故 N 质点的位移叠加后为 0 cm. 第 10 题图 11(1)1 m (2)加强 【解析】 (1)由简谐运动表达式为 x0.1sin(20t) m 知,角频 率 20 rad/s,则周期为 T0.1 s,由 v 得,波长 vT1 m;(2)S5 m4 2 T m1 m,故 P 点的振动加强 124 【解析】 对应于声频 f136 Hz 的声波的波长是 2.5m v f 式中 v340 m/s 是空气中的声速在下图中,O 是 AB 的中点,P 是 OB 上任一点将 s1ps2p 表示为 s1ps2pk 2 第 12 题图 式中 k 为实数,当 k0,2,4,时,从两个喇叭来的声波因干涉而加强;当 k1,3,5时,从两个喇叭来的声波因干涉而相消由此可知,O 是干涉加强点; 对于 B 点,S1BS2B5 m4 , 2 所以,B 点也是干涉加强点因而 O、B 之间有两个干涉相消点, 由对称性可知,AB 上有 4 个干涉相消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