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国际金本位制度的主要特征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867770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述国际金本位制度的主要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简述国际金本位制度的主要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简述国际金本位制度的主要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简述国际金本位制度的主要特征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简述国际金本位制度的主要特征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简述国际金本位制度的主要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述国际金本位制度的主要特征(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述国际金本位制度的主要特征篇一:国际金融试卷1国际金融复习资料第一章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外国居民之间全部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产生的经济交易的系统的货币记录。自主性交易:是指一国居民根据自主的或自发的获取商业利润等动机而进行的交易。 1什么是国际收支?何谓收支失衡?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外国居民之间的全部政治、经济、文化来往所产生的经济交易的系统的货币记录;国际收支失衡是指自主性交易不平衡。2.有哪些因素导致国际收支不平衡?临时性不平衡;周期性不平衡 ;货币性不平衡;收入性不平衡;结构性不平衡 ;投机、保值性不平衡;3国际收支不平衡对一国有何不良影响?如果一国发生持续

2、性国际收支逆差,则引起本币下浮的压力。若货币当局想稳定本币汇率,则势必耗费国际储备,这将引起货币供应量的缩减,影响本国生产和就业,是国民收入趋降。同时,官方储备的下降还影响到了一国的对外金融实力和国家信用,降低政府将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的能力,而这又反过来引致新的国际收支逆差。如果一国发生长期或巨额国际收支顺差,也会给国内经济带来不良影响。这是因为累计的国际储备增加所造成的货币供应增长会带来物价水平的上升,加剧通货膨胀。如果国际收支盈余是由出口过多造成的,这本国在此期间可供国内使用的生产资源就会减少,长期如此,势必影响本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同时,一国国际收支盈余过多意味着他国收支赤字过多,这将引起

3、国际摩擦,不利于国际关系。4.简述不同汇率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国际金本位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在金本位制度下,一国国际收支出现赤字,就意味着本国黄金净输出,而国内黄金存量下降,就会减少货币供给,进而引起国内物价水平下跌;物价下跌后,本国商品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就会提高,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的竞争能力就会下降,结果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际收支赤字减少至消除;反之,国际收支盈余造成黄金内流,国内货币供给量扩大,本国物价水平上涨,从而使出口下降,进口上升,最终是盈余趋于消失。 纸币本位的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利率机制: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是,外汇储备减少,本国货币存

4、量减少,利率上升,引起本国资本外流的减少和国外资本流入的增加,结果资本账户收支改善,进而国际收支得到改善;反之,国际收支发生顺差时,外汇储备增加,本国货币存量上升,利率下降,资本净流出增加,使顺差减少至消除;收入机制:当国际收支出现赤字时,国内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上升,国内支出减少;在货币供应量减少时,公众为了恢复现金余额水平,也会直接减少国内消费和投资。这样,国民收入下降。随着国民收入下降,进口需求也下降,逆差得以消除;反之,若国际收支出现盈余,则收入机制的自动调节过程僵尸顺差得以逐渐减少。价格机制:国际收支发生赤字时,国币供给的下降通过乘数扩大的现金余额效应或收入效应,会引起本国价格水平的

5、下降。在汇率固定的情况下,将逐渐增加出口,减少进口,趋向自动恢复国际收支平衡。纸币本位的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如果一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外汇需求就会大于外汇供给,外汇汇率就会上升,外汇汇率上升即本币贬值会造成本国商品相对价格的下降,外国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结果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际收支赤字会减少至消除。反之,如果一国发生国际收支顺差,外汇需求就会小于外汇供给,外汇汇率就会下跌,本币升值,这造成本国商品相对价格上升,结果出口下降,进口上升,国际收支顺差自动减轻或消除。5.在调节国际收支失衡是为何要实行政策搭配?如何实行政策搭配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往往是复杂多样的

6、,这种失衡又伴随着国民经济总供需复杂的总量关系和结构关系,因此,一般而言,一国对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往往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政策搭配,以期减少调节成本或代价,达到较为满意的调节效果。如何实行政策搭配:斯旺的观点:通胀、逆差:紧缩,贬值; 衰退、逆差:扩张、贬值;衰退、顺差:扩张、升值; 通胀、顺差:紧缩、升值。蒙代尔的观点:通胀盈余:紧财政松货币; 失业盈余:松财政松货币;失业赤字:松财政紧货币; 通胀赤字:紧财政紧货币。6弹性论:弹性论又称弹性分析法,这一理论最初由马歇尔和勒纳提出,后又主要由琼罗宾逊发展,它着重考虑一国当局所实行的货币贬值对改善国际收支取得成功的条件,其基本思路是:如果满足一

7、定的条件,则货币贬值将通过国内外产品之间、本国生产的贸易品与非贸易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变动,来影响本国的进出口供给与需求,从而达到调整国际收支的目的。7.乘数论:乘数论又称收入论或和收入分析法,是凯恩斯革命后由哈罗德等经济学家运用凯恩斯的乘数理论对开放经济的国民收入变动及其影响进行分析而创立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其基本思路是:进口支出是国民收入的函数,任何自主性支出的变动通过乘数效应引起国民收入变动,从而影响国际收支状况。8.吸收论:国际收支的差额取决于总收入的高低、边际吸收倾向的大小以及国内自发性吸收的高低。由于国内自发性吸收比较难以调整,因此吸收论主张的国际收支调节路径是改变总收入与边际吸收倾向

8、,即实施支出转换政策与支出增减政策,用支出增减政策来调节总收入,用支出转换政策来改变边际吸收倾向,从而改变总吸收,最终达到总收入和总吸收相等,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第二章1、外汇:外汇具有动态和静态两种含义。动态外汇是国际汇兑,指一个国家的货币兑换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并转移至另一个国家以清偿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国际金融活动。广义的静态外汇指所有用外币表示的债权,包含以外币表示的各种信用工具和有价证券。狭义的静态外汇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2、汇率:指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即一国货币用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3、不可能三角:即在资本自由流动、汇率稳定和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三个目标中

9、,一国无论何时只能同时实现两个目标,而不可能同时实现三个目标。4、自由外汇:指不需经货币发行国当局批准,可以自由兑换成其他货币或者支付给第三者以清偿债务的外国货币及其他支付手段。5、记账外汇:亦称双边外汇或清算外汇,是指根据双边协定,专门用于清算两国间债券债务的外汇。即为经货币发行国管理当局批准,不能自由兑换成其他货币或对第三国进行支付的外汇。1、试述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各自利弊。(1)浮动汇率制优点,即固定汇率制缺点1、浮动汇率制使国际收支平衡得以自动实现,无需以牺牲国内经济为代价2、能维持本国货币政策自主性3、能避免经济周期的国际传播4、无需太多外汇储备,可节约外汇资金用于经济发展5、可

10、促进自由贸易,提高资源配置效率6、可提高国际货币制度稳定性,避免金融危机(2)浮动缺点,固定优点1、抑制了国际经济贸易和国际投资,带来很大不确定性2、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成本可能更高3、使一国更有通货膨胀倾向4、上下浮动会使国内资源在贸易部门和飞贸易部门之间频繁出现低效率流动5、汇率自由波动未必能隔绝国外经济对本国经济干扰6、会造成国际经济秩序混乱2、1999年后,IMF对各国汇率制度如何划分。划分的8种类型为1、无独立法定货币的汇率制2、货币局制度3、传统的固定钉住制(包括管理浮动下世纪钉住制4、钉住水平带的汇率制5、爬行钉住制6、爬行带内浮动7、不事先宣布管理方式的管理浮动(无区间的有管理浮

11、动)8、单独浮动(自由浮动)其中1、2属于固定汇率制度,3至7属于中间汇率制度,8属于自由懂汇率制度。3、简述汇率制度选择的经济论经济论认为,一国汇率制度主要受经济方面因素影响。包括经济开放程度、经济规模、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域分布、国内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及与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程度、相对通货膨胀度。(56页)4、简述汇率目标区制(57页)广义的汇率目标区是指将汇率浮动限制在一定区域内的汇率制度,狭义的则特指以限制汇率波动范围为核心的,包括中心汇率及其变动幅度的确定方法、维系目标的国内政策搭配、实施目标区的国际政策协调等一整套内容的国际政策协调方案。5、什么是外汇管制?其目的是什么外汇管制

12、是指一个国家为平衡国际收支,维持汇率稳定,对外汇交易、国际结算等采取的具有行政控制特征的限制性措施。目的是:1.限制进口,促进出口,改善国际收支,增加外汇收入2.限制资本外逃,防止外汇投机,稳定外汇市场汇率3.保护本国产业,缓解就业压力,稳定国内物价水平4.增加财政收入6、外汇管制的方法一般包括哪几个方面?贸易外汇管制 非贸易外汇管制 资本输出入管制汇率管制 黄金管制 银行非居民存款账户管制7、简述当前阶段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特点。特点是:1、人民币汇率不再钉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2、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保持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价中间价上下千分之三的幅度

13、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则在中间价上下幅度内浮动;3、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各国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收盘价,作为下一工作日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4、中国人民银行将根据市场发育状况和经济金融形势,适时调整汇率浮动区间。第三章货币分析法:又称货币论,国际收支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是由于货币供需存量失衡引起,国际收支差额由国内名义货币供应量及其需求差额决定,必须通过调节货币供给来调节2者差额。 R=Md-D观点1.在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失衡可以立即为汇率的自发变动纠正2.贬值引起国内价格上升,实际货币余额减少,人们压缩支出,减少国外投资,从而出现收支盈余结构分析法:又称结构论,从发展经

14、济学的角度研究国际收支的决定和调节。从长期看,一国国际收支赤字的根本原因在于供给方面,即在于结构失调;要想解决国际收支失衡,就必需改善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第四章1.金本位制度: 是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包括金币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汇率称为金平价即所含金量比2、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汇率变动最终取决于两国物价水平绝对购买力平价:某一时点上2国一般物价水平之比决定两国货币间均衡汇率e=P/p即无论在何处,单位本币同一定数量的外币具有相同的购买力相对购买力平价:在一定时期内,汇率的变化要与该时期两国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化成比例,汇率的变化等于两国的通货膨胀之差(弱表达式)公式在树

15、上3、利率平价理论 抵补利率平价 远期差价由两国利率差异决定,高利率国期货市场贴水,低利率期货市场远期升水(资本从低利率流向高利率,高利率国外汇升值,现汇汇率上浮,远期则下降) 非抵补利率平价 差别在于前者将资金调往高利率货币但不抽回(投资者风险中性)第五章外汇市场:是指从事外汇买卖的交易场所或交易网络。外汇经纪人:是在外汇买卖双方之间撮合交易,并从中收取佣金的中间商人。即期外汇交易:又称现汇交易,是指外汇买卖双方成交后在两个营业日内进行交割的交易方式。远期外汇交易:又称期货交易,是指外汇买卖双方成交后,按合同规定的汇率于未来特定日期进行实际交割的一种外汇交易。外汇期货交易:是外汇交易双方通过经纪人在期货交易所内公开竞价,买卖未来某一日期交割的,标准化的外汇期货合约的一种外汇交易方式。看涨期权:又称买权,它是期权买方支付期权费用后,可在约定的期限按协定的价格买进约定数量的某种外汇期权。通常是在预测外汇汇率将上升时,为避免外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