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化学“985”冲刺考前通关第2部分第4关精装置细操作综合实验趣无穷讲义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0865125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7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化学“985”冲刺考前通关第2部分第4关精装置细操作综合实验趣无穷讲义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高考化学“985”冲刺考前通关第2部分第4关精装置细操作综合实验趣无穷讲义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高考化学“985”冲刺考前通关第2部分第4关精装置细操作综合实验趣无穷讲义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高考化学“985”冲刺考前通关第2部分第4关精装置细操作综合实验趣无穷讲义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高考化学“985”冲刺考前通关第2部分第4关精装置细操作综合实验趣无穷讲义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化学“985”冲刺考前通关第2部分第4关精装置细操作综合实验趣无穷讲义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化学“985”冲刺考前通关第2部分第4关精装置细操作综合实验趣无穷讲义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关第四关 精装置精装置 细操作细操作 综合实验趣无穷综合实验趣无穷 识目的识目的 定原理定原理 探究评价招有术探究评价招有术 化学综合实验题是高考必考题型,一般主要有物质制备、性质探究、方案设计与评价、定量 分析等类型。具体考查实验基本操作与目的、实验现象描述与预测、实验原理分析、实验方案设 计与评价、实验数据处理等。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以及分析推理能力以及“实验 探究与创新意识”化学科核心素养。 题型一 简答型综合实验题 掌握基本装置(操作)作用答题模板。 (1)滴定终点的现象:当最后一滴滴入时,锥形瓶中溶液恰好由(颜色)变成 (颜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或不褪色)。 (2)

2、气密性检查操作:形成密闭体系操作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3)沉淀剂是否过量的判断方法: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少量沉淀剂,若无沉淀产生, 则证明沉淀剂已过量。 (4)洗涤沉淀操作:将蒸馏水沿玻璃棒注入过滤器中至浸没沉淀,待水滤出,重复 23 次即 可。 (5)判断沉淀是否洗净的操作: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 (试剂),若没有 现象,则证明沉淀已经洗净。 (6)两种结晶方法操作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溶质转化为晶体的操作: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或带结晶水的溶质转化为晶体的操作: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洗涤干燥。 (7)简单实验的设计:操作取样,加入现象 如果有生成 结论说明

3、 的是。 (8)常考仪器作用的叙述: 中橡皮管的作用:平衡压强,使液体顺利滴下;减小液体体积对气体体积测量的干扰。 的作用:干燥或除去气体中的杂质。 的作用: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的作用:干燥气体或吸收气体;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水蒸气对实验的影响。 的作用:安全瓶,防止瓶内压强过大。 的作用:除去空气的某些成分,防止实验中产物受装置内残留空气的影响。 的作用:混合气体;干燥气体;通过观察气泡速率控制气体流量。 的作用:测量气体体积。读数时,装置冷却到室温,上下移动量气管使两侧液面高度一致, 平视量气管内凹液面最低处读出数值。 中仪器名称与作用:a 为布氏漏斗,b 为抽滤瓶或吸滤瓶,两者组合

4、配合抽气,使抽滤瓶内 压强减小,加快过滤的速率。 【例 1】 (2017全国卷)凯氏定氮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氮含量的经典方法,其原理是用浓硫 酸在催化 剂存在下将样品中有机氮转化成铵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铵盐,然后通过滴定测量。A1 已知:NH3H3BO3=NH3H3BO3;NH3H3BO3HCl=NH4ClH3BO3。 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作用是_。A2 (2)b 中放入少量碎瓷片的目的是_。f 的名称是_。A3 (3)清洗仪器:g 中加蒸馏水;打开 k1,关闭 k2、k3,加热 b,蒸气充满管路;停止加热,关 闭 k1,g 中蒸馏水倒吸进入 c,原因是_;A4打开 k2放掉水。重复操

5、作 23 次。 (4)仪器清洗后,g 中加入硼酸( H3BO3)和指示剂。铵盐试样由 d 注入 e,随后注入氢氧化钠 溶液,用蒸馏水冲洗 d,关闭 k3,d 中保留少量水。打开 k1,加热 b,使水蒸气进入 e。 d 中保留少量水的目的是_。A5 e 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A6e 采 用中空双层玻璃瓶的作用是A7_。 批注A1:实验目的是实验题的灵魂、解题突破口:测定蛋白质中氮含量。有机氮转化成铵 盐,再将铵盐转化成氨气,生成 NH3H3BO3,最后用盐酸来滴定 NH3H3BO3。 批注A2:安全装置,平衡内外气压。 批注A3:注意直形冷凝管、球形冷凝管在实验中的不同用法。 批注A4:倒

6、吸,在多数实验中要避免,而在本题中得到了有益的利用。 批注A5:液封。注意液封的方法、用途。 批注A6:简单离子方程式书写。实质是对实验过程的考查。 批注A7:了解双层玻璃的保温原理。 【解析】 (1)a 导管与大气相通,所以作用是平衡气压,以避免 b 中压强过大。(2)b 中加入 少量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f 的名称是直行冷凝管。(3)由于 c、e 及其所连接的管道内水蒸 气冷凝为水后,气压远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锥形瓶内的蒸馏水被倒吸入 c 中用 以清洗仪器。(4)氨气是气体,因此 d 中保留少量水的目的是液封,防止氨气逸出。e 中主要 反应是铵盐与碱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离子

7、方程式为 NHOHNH3H2O;e 4 = 采用中空双层玻璃瓶的作用是保温减少热量损失,有利于铵根离子转化为氨气逸出。 【答案】 (1)平衡气压,避免 b 中压强过大 (2)防止暴沸 直形冷凝管 (3)c 中温度下降, 管路中气压减小 (4)液封,防止氨气逸出 NHOHNH3H2O 保温, 4 = 使氨气完全蒸出 题型二 仪器连接型实验题 1实验流程及依据 2装置连接顺序 (1)分析各装置的作用,按实验流程排序连接,可重复使用装置;接口连接顺序遵照洗气或干 燥气体的导气管长进短出,干燥管大口进小口出。 (2)净化气体次序,一般先除去有毒、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后除去无毒、无味的气体,最后 除水蒸

8、气。 (3)检验混合气体次序,先检验水蒸气,再检验并除去性质较活泼气体,最后检验其他气体。 如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产物 SO2、CO2及水蒸气,应先用无水 CuSO4检验水蒸气,再用品红检验 SO2,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 SO2,然后用澄清石灰水检验 CO2。 (4)防止空气干扰,在定性及定量实验中,需要防止空气的干扰,通常在整个装置的尾部,选 用装有合适试剂的装置防止空气中某种成分的进入。 【例 2】(1)(2016全国卷)氮的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 剂条件下用 NH3将 NOx还原生成 N2。 实验室中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

9、程式为A8 _。 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A9,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_(按 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2015全国卷改编)某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除有 CO2外还有 COA10,为进行 验证,选用图中装置 A、B 和 DI 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 该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 A、B、_A11。装置 H 反应管中盛 有的物质是_。 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 CO 的现象是_。A12 批注A8:考查基本知识:氨气的制备,注意气体发生装置不同,则反应原理不同。 批注A9:目的:氨气的提纯、收集。注意不同装置的作用,则仪器连接水到渠成。

10、 批注A10:实验目的:检验草酸分解产物中的 CO。注意未分解草酸的干扰。 批注A11:同(1),认清实验目的、掌握装置作用即可。本质是对混合气体检验顺序的考 查。 批注A12:对混合气体检验顺序的具体化考查。 【解析】 (1)在实验室中是利用固体消石灰与铵盐 NH4Cl 混合加热,故应选用 A 装置加热,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4ClCa(OH)22NH3CaCl22H2O;也可用加热浓 = 氨水的方法制取氨气,化学方程式为 NH3H2ONH3H2O;由于氨气是碱性气 = 体,所以需要利用碱石灰进行干燥,然后再根据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的性质,用向下排空气法收 集,氨气是大气污染物,要进

11、行尾气处理,可利用其在水中极易溶解的性质,用水作吸收剂进行 尾气处理,故装置的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dcfei;(2)由装置 A、B 出来的气体含有 CO2、CO,用灼热氧化铜来氧化 CO,进而检验其产物 CO2,但要注意到原产物中有 CO2,故要设计 除去 CO2和验证 CO2除尽的环节。最终确认连接顺序 F(除 CO2)、D(验证 CO2被除尽)、G(干燥)、 H(氧化 CO)、D(通过验证 CO2来证明 CO 的存在)、I(尾气处理);H 中要装 CuO(氧化铜);要证明 产物中有 CO,则既要通过 H 中 CuO 转化为 Cu 的现象,还要通过 H 后面的 D 中石灰水中的现象进 行判断。

12、 【答案】 (1)A 2NH4ClCa(OH)22NH3CaCl22H2O(或 B NH3H2O = NH3H2O) dcfei = (2)F、D、G、H、D、I CuO(氧化铜) H 中的粉末有黑色变为红色,其后的 D 中石灰水 变浑浊 题型三 探究与定量计算型实验题 1有关滴定计算,先明确已知与未知的关系: (1)熟悉的中和滴定化学反应可根据酸供氢等于碱供氢氧根、氧化还原滴定中电子得失守恒列 等式; (2)陌生物质的信息反应:根据信息反应方程式列式,或根据多步反应方程式确定关系式。 2化学实验涉及Ksp、Ka、Kh、pH 等计算,要摄取有效、可靠数据 (1)Ksp的计算时:注意适用对象为饱

13、和溶液,且浓度为混合后浓度,即应该注意溶液混合时 体积变化产生的影响; (2)Ka、Kh计算时:先确定定义式,要善于运用题目已知条件,从电荷守恒及物料守恒的角度, 分析出所需各微粒浓度。 3探究实验依据探究情境的相似化合物的性质,提出探究目的假设,再选择实验原理并设计 实验操作,分析实验现象,说明实验假设成立或不成立。 【例 3】(1)水中的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某课外小组采用碘量法测定学校 周边河水中的溶解氧。实验步骤及测定原理如下: .取样、氧的固定 用溶解氧瓶采集水样。记录大气压及水体温度。将水样与 Mn(OH)2碱性悬浊液(含有 KI)混合, 反应生成 MnO(OH)2,

14、实现氧的固定。 .酸化、滴定 将固氧后的水样酸化,MnO(OH)2被 I还原为 Mn2,在暗处静置 5 min,然后用标准 Na2S2O3 溶液滴定生成的 I2(2S2OI2=2IS4O)。 2326 回答下列问题: 取水样时应尽量避免扰动水体表面,这样操作的主要目的是A13 _。 “氧的固定”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 Na2S2O3溶液不稳定,使用前需标定。配制该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试剂 瓶和_A14;蒸馏水必须经过煮沸、冷却后才能使用,其目的是杀菌、除_及二氧 化碳。 取 100.00 mL 水样经固氧、酸化后,用a molL1 Na2S2O3溶液滴定,以淀粉溶液作指示 剂,终点现象为_A15;若消耗 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b mL,则水样中溶解氧 的含量为_mgL1A16。 上述滴定完成时,若滴定管尖嘴处留有气泡会导致测量结果偏_。(填“高”或“低” ) (2)(2017全国卷)为测定绿矾中结晶水含量,将石英玻璃管(带两端开关 K1和 K2,设为装 置 A)称重,记为m1 g。将样品装入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