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州铜仁伟才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6月月考语文试题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90865000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贵州铜仁伟才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6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贵州省贵州铜仁伟才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6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贵州省贵州铜仁伟才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6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贵州省贵州铜仁伟才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6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贵州省贵州铜仁伟才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6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贵州省贵州铜仁伟才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6月月考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贵州铜仁伟才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6月月考语文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铜仁伟才学校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六月月考八年级语文试题(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第一卷 选择题(每题3分 共24分 )一、 积累运用(27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拙劣(zhu)偏袒(dn) 侥幸(jio) 茅塞(s)顿开B.簌簌(s) 盘旋(xun) 驰骋(chng) 犬牙差互(c)C.晦暗(hu) 摊位(tn) 气氛(fn) 选贤与能(j)D.俨然(yn) 迁徙(x) 缅怀(min) 怒不可遏(l)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3分)A.踏破/踏青 糜子/风靡一时 B.孵化/浮雕 鞠躬/笑容可掬 C.角色/角逐 推磨

2、/磨杵成针 D.出差/参差 倜傥/丝绸之路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3分)A.宽恕 剽悍 相得益章 洗耳恭听B.愕然 寒噤 无可质疑 黯然失色C.枯燥 板粟 萧然起敬 慷慨激昂D.霹雳 抱歉 迫不及待 一拍即合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老百姓收入稳步增长。B.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C.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D.做学问是一项艰苦,应踏踏实实,不能好高骛远。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3分)A.我们将通过植树造

3、林,使有着“林城”之誉的贵阳山更青,水更碧。B.长沙市计划三年建设大约600余座公园,成为“”千园之城“”。C.为给孤儿和弃婴搭建温暖安全的“避风港”,我国各地掀起一轮关爱孤儿和弃婴。D.烈士陵园的国庆节张灯结彩,花团锦簇,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来源:学。科。网Z。X。X。K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流言蜚语面前不妨木讷些,以避免“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网络信息发布的随意性、隐蔽性、便捷性等特点,很容易使虚假信息或谣言产生滚雪球效应,对社会产生不利影响,因而在网络信息尤其是“爆料”前更不可少了钝感。人们不仅要有敏感还要有“钝感”。信息满天飞的时代也应多些理智和克制,不要“满腔

4、热情”地为谣传推波助澜。钝感并非迟钝,而是以理智与克制排除外界纷扰,以良好的心态向正确的人生方向前行。A. B. C. D.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在古代“鳏寡孤独”分别指的是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儿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B.杜甫被誉为“诗圣”,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春望都是他的作品。C.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0篇,故又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开篇第一首即为关雎。D.诗歌这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从表达方式看,可以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8、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

5、的一项是( )(3分)A.桃花源记陶渊明东晋诗人 B.北冥有鱼庄子儒家思想 C.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死水D. 傅雷家书傅雷翻译家 9苏轼不仅是诗文大家,在对联方面也造诣颇深,下面是苏轼的一副对联,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将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选项是( ) (3分)来源:学&科&网Z&X&X&K 舞袖翩翩, 摇千尺龙蛇动。 歌喉婉转, 撼 风雨寒。A. 影 声 半天 B. 影 动 云霄 C. 声 影 云霄 D. 声 影 半天第二卷 非选择题 (123分)二、古诗理解与默写(16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

6、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0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王勃以全新的视觉,劝勉好友乐观的面对离别,抒发了诗人与友人的惜别之情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C.“望”字将离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是诗人对自己和友人的劝慰之语,表达了诗人在离别时难以自抑的伤感之情。来源:Z,xx,k.Com1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被人们千古传诵的原因是什么?(3分) 12.古诗文默写(10分)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逍遥游2

7、.大道之行也中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相近的语句是 , 。3. 唐代诗人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描写禅院环境幽静的句子是: , 。4.故学然后知不足, 。虽有佳肴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不仅浓墨渲染出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心情的句子是: , 。6.满面尘灰烟火色, 卖炭翁7.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蒹葭三、阅读理解(47分)(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2327题(12分)【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佳

8、肴)【乙】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1)不知其旨也旨:(2)然后能自反也反:(3)教然后知困 困:(4)故曰:教学相长也长:(5)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祗:(6)才美不外见 见:(7)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8)执策而临之 策:1

9、4.请用“/”给【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限划两处。2分)食 马 者 不 知 其 能 千 里 而 食 也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6.【甲】【乙】两段文字的中心论点分别是什么?(用原文作答)(2分) (二)阅读最后一次讲演选段,回答下列问题。(20分)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是怎样长的!(捶击桌子)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的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

10、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

11、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热烈的鼓掌)17选段中最能表现闻一多先生观点的是哪句话?(2分) 18文中“你们”“我们”各指的是谁?(4分)你们: 。我们: 。19试分析“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一句话的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20这一选段中“黑暗”和“光明”的含义各是什么?(4分) 21赏析下列语句(6分)1)现在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 2) 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 (三)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回答问题。(15分)让讲规矩成为新常态钱穆先生写过一篇做人的规矩的文章,说:“诸位将来离开学校踏入社会,谋到了一项职业,做甚么应该像甚么,应该各有各的规矩,各有各的模范。人有人的样子,也便是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