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男子别称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864983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男子别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古代男子别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古代男子别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古代男子别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古代男子别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男子别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男子别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男子别称 丁:史记律书记载:“丁者,言万物之丁壮也。”丁原意为强壮、壮盛,后引申为男子的别称,并由此而衍生出“丁壮”、“丁强”、“壮丁”、“人丁”、“丁夫”、“丁男”等称呼。所言大意均为强壮而有力的男人。汉:男子称为“汉”,始于西汉武帝时期。当时的汉朝国力强盛,兵多将广,将士作战勇猛,北方匈奴士兵不能匹敌,故称之为“汉儿”、“好汉”。北齐文宣帝要任命魏恺为青州长史,魏恺坚辞不就。文宣帝对人说:“何物汉子,我与官,不肯就。”后来“汉”逐渐就普遍指代那些成年的男子了。好汉:“好汉”则指男子当中的优秀者。唐朝武则天时,狄仁杰奉旨推荐“一好汉任长”,他推荐了荆州张柬之。新唐书称张柬之为奇男子。苏轼

2、有诗曰:“人间一好汉,准似张长史。”宋元以后,“好汉”常指代那些“仗义疏财,扶危救贫”之人。男子汉: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子”、“好汉”与“男子”相混合,衍生出“男子汉”一词,专指那些身强力壮、堂堂正正的男人。子、夫、士、郎、父(甫):男人的地位是尊贵的。像“子”、“夫”、“士”、“郎”、“父(甫)”等既是他们的通称,又是他们的美称与尊称。关于“子”,左传昭公二十年:“乡人或歌之曰:我有圃,生之杞乎!从我者子乎,去我者鄙乎。”杨伯峻作注认为:“子为男子之美称,意为顺从我的人不失为男子汉。”关于“士”,诗经郑风女曰鸡鸣中有云:“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孔颖达注疏认为:“士者,男子之大号也。”“父”与

3、“夫”、“甫”相通,都是男子的美称,或用于尊长,或用于同辈,既可自谓,亦可称人。在先秦典籍之中,吕尚(齐太公)、管仲被尊为“尚父”、“仲父”;孔子名丘字仲尼,因而有“尼父”之称。宋代,人名或之字后用“父”字几乎成了一种常见的现象,其中有些“父”字还是后来添加的。如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云:“钱勰字穆,范祖禹字淳,皆一字,交友以其难呼,故增父字,非其本也。”现在一般人只知道宋有钱穆字穆父,范祖禹字淳甫,而很少人知道他们本来叫作钱穆和范淳。士父、夫子、匹夫、郎君:由“子、夫、士、郎、父”等单字组合而成的“士父”、“夫子”、“匹夫”、“郎君”等也都是对男人的敬称。大官、相公:“大官”、“相公”等是对有一

4、定地位的男子或上层社会的年轻人的称呼。在古代通俗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张大官”、“李大官”的字样。丈夫、大丈夫:“丈夫”不仅仅是妻子的配偶,它也是男子的别称。说广认为:“周制以寸为尺,十寸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周代的一尺相当于中等身材的妇女的手长,约在十六至十七厘米之间,而一丈约在一百六十至一百七十厘米之间,正是成年男子的身长,可见“丈夫”本指身长一丈的男子汉。而“大丈夫”则是人们对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的称呼,如我们常说的“大丈夫敢作敢为”、“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等。萧郎:“萧郎”既是男子的通称,又是女子对自己情人的爱称。它原来本指姓萧的男子。梁书武帝纪上用“萧郎”指代梁武帝

5、萧衍。后来到了唐朝,有一个叫崔郊的,他的姑姑有一个婢女,长得十分美丽,后来卖给了连帅,崔郊十分思慕她,因赠诗曰:“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后来,人们因此而称美好的男子或女子爱恋的男子为“萧郎”。须眉:韩非子观行:“目失镜无以正须眉。”古时以为男子之美在于须眉,故以须眉来代称男子。红楼梦中有云:“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我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髦士、髦秀、髦英、髦俊、髦彦、髦哲、髦杰:尔雅释言中记载:“髦,俊也。”注疏认为:“毛中之长毫曰髦,士之俊选者借譬为名焉。”因此人们用“髦士”、“髦秀”、“髦英”、“髦俊”、“髦彦”、“髦哲”、“髦杰”来喻称英

6、俊潇洒、才智出众的男人。唐朝张说侍宴诗:“髦彦星辰下,仙章日日回。”吉士、玉郎:古人对男子的美称。“玉郎”也可以作为女子对自己情人的爱称。“吉士”语出诗经召南野有死麇:“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朱熹注:“吉士,犹美士也。”关于“玉郎”,牛峤在菩萨蛮词中有云:“门外雪花飞,玉郎犹未归。”宋玉、宋朝、徐公、潘岳、卫玠:在我国历史上,美男子可谓不少。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宋玉、宋朝、徐公;晋朝时期的潘岳、卫玠等,都可谓是绝代的美男。宋玉是屈原的弟子,才高貌美,天下之丽人东家之女曾登墙窥视三年,而玉不为所动。宋朝是春秋宋国人,“容貌甚美”。左传定公十四年中记载:“卫侯为夫人南子召宋朝。”杜预注:“朝,宋公子,

7、旧通于南子。”意思是说宋朝的美吸引了美丽的卫侯夫人南子,他们两人曾有私通艳事。战国策齐策曾有“城北徐公”的记载:“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诗人高旭檗子以诗见怀次韵答之中有“君才肯让云间陆,臣美愿输城北徐”的诗句。卫玠又名卫玉,晋朝人,小时后就风神秀异,一次乘车入市,整个洛阳城的人都出来观看,视之为玉人。当时的名士乐广将女儿嫁给了卫玠,时人有“妇公冰清,女婿玉润”之语,来赞赏他们的体貌华美,风姿秀异。潘岳又名潘安,小名檀奴,后人称之为檀郎;晋朝人,其姿容秀美,无与伦比。少年时拿着弹弓游于都市洛阳,漂亮的女子见了,手拉手将其围住,不让其走开,以细细睹其美颜。李贺牡丹种曲中有诗曰:“檀郎谢女眠何

8、处,楼庭月明燕也语。”久而久之,美男子的名字就逐渐成了美男的代称。关于“宋玉”,明朝陈所闻散曲闺思中曾这样叙述:“销魂莺燕偏拖逗,不知宋玉何缘独怨秋?”三国阮籍猕猴赋中有对“宋朝”的描写:“沐兰汤而滋秽兮,匪宋朝之媚人。”关于“潘安”,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中有这样的的句子:“难道真个嫌我丑陋一定要选个陈平、潘安不成?”檀郎:潘岳又名潘安,小名檀奴,后人称之为檀郎,指妇人所爱郎君。金瓶梅词话第五十回中有“何时借得东风便,刮得檀郎到枕边”的诗句。”在现代汉语口语中,见到“佳人”、“千金”等词,人们会自然地理解为女子的美称,然而在古代却并非如此。佳人:“佳人”在古代是一个中性的称谓,对年轻貌美的

9、男子同样可以这样称呼。东汉初年,在朝廷中担任尚书令的文职官员陆闳,品学兼优,且“美姿容”。皇帝刘秀初次见他时,就失声赞扬道:“南方固多佳人。”这里的佳人指的就是陆闳。另外,对于才干出众的男子,包括武将在内,也可以佳人相称。三国时,魏国大将曹真,韬略娴熟,作战勇敢且战绩不凡,曾两次率军打败刘备的偏师,并在牛渚屯大胜孙权。著名的街亭之战,也是他以大将军的身份,亲临前线,指挥大将军张郃取得全胜的。后人称赞他曰:“曹子丹,佳人也。”千金:古时男子也可以称作“千金”。“金”原是我国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秦代一镒为一金,汉代一斤为一金。据说那“金”当时实在为黄铜,但铜在当时也很少,故千斤也很贵重的。据此,有

10、人用以喻为身价很高的贵人。南史谢胐传记载:谢胐年幼聪慧,能诗文,人称之为“神童”,其父当着客人的面夸奖曰:“真吾家千金也。”美人、香草:也曾作为过男子的别称。汉语中的“美”字,除指容貌仪表之外,还指人的才德品行。孟子尽心下曰:“充实之谓美。”香草本义为具有芳香气味的草类,人们用之比喻忠贞。所谓“十室之内,必有忠信,十步之内,必有芳草”便是。屈原的作品最好作此种譬喻。汉朝王逸在离骚序中曰:“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写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奸佞。灵修美人,以媲喻君。”后人沿袭屈原,常常把“香草”、“美人”作为忠贞贤良之人的代称。宋朝苏舜钦依韵和王景章见寄诗:“楚客留情著香草,启期传意入鸣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