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手文献综述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863827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手文献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机械手文献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机械手文献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机械手文献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机械手文献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手文献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手文献综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设计(论文)题目: 4自由度气动机械手设计 学 院 名 称: 机械工程学院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 生 姓 名: 卢 锋 学号: 07403010309 指 导 教 师: 杨超珍 2010年 12 月 24 日 机械手的发展及应用前言 机械工业是国民的装备部,是为国民经济提供装备和为人民生提供耐用消费品的产业。机械工业的规模和技术水平是衡量国家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要标志。因此,世界各国都把发展机械工业作为发展本国经济的战略重点之一。生产水平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带动了整个机械工业的快速发展。现代工业中,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已成为突出的主题。然

2、而在机械工业中,加工、装配等生产是不连续的。单靠人力将这些不连续的生产工序接起来,不仅费时而且效率不高。同时人的劳动强度非常大,有时还会出现失误及伤害。显然,这严重影响制约了整个生产过程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机械手的应用很好的解决了这一情况,它不存在重复的偶然失误,也能有效的避免了人身事故。1. 机械手的组成1.1 执行机构 机械手主要由执行机构、驱动机构和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其组成及相互关系如下图: (1) 手部 手部安装在手臂的前端。手臂的内孔装有转动轴,可把动作传给手腕,以转动、伸屈手腕,开闭手指。 机械手手部的机构系模仿人的手指,分为无关节,固定关节和自由关节三种。手指的数量又可以分为

3、二指、三指和四指等,其中以二指用的最多。可以根据夹持对象的形状和大小配备多种形状和尺寸的夹头,以适应操作需要。 (2) 手臂 手臂有无关节和有关节手臂之分 本课所做的机械手的手臂采用无关节臂 手臂的作用是引导手指准确的抓住工件,并运送到所需要的位置上。为了使机械手能够正确的工作,手臂的三个自由度都需要精确的定位。 总括机械手的运动离不开直线移动和转动二种,因此,它采用的执行机构主要是直线油缸、摆动油缸、电液脉冲马达、伺服油马达、直流伺服马达和步进马达等。 躯干是安装手臂、动力源和执行机构的支架。 1.2 驱动机构 驱动机构主要有四种:液压驱动、气压驱动、电气驱动和机械驱动。其中以液压气动用的最

4、多,占90%以上,电动、机械驱动用的较少。 液压驱动主要是通过油缸、阀、油泵和油箱等实现传动。它利用油缸、马达加上齿轮、齿条实现直线运动;利用摆动油缸、马达与减速器、油缸与齿条、齿轮或链条、链轮等实现回转运动。液压驱动的优点是压力高、体积小、出力大、运动平缓,可无级变速,自锁方便,并能在中间位置停止。缺点是需要配备压力源,系统复杂成本较高。 气压驱动所采用的元件为气压缸、气压马达、气阀等。一般采用4-6 个大气压,个别的达到 8-10 个大气压。它的优点是气源方便,维护简单,成本低。缺点是出力小,体积大。由于空气的可压缩性大,很难实现中间位置的停止,只能用于点位控制,而且润滑性较差,气压系统容

5、易生锈。电气驱动采用的不多。现在都用三相感应电动机作为动力,用大减速比减速器来驱动执行机构;直线运动则用电动机带动丝杠螺母机构;有的采用直线电动机。通用机械手则考虑用步进电机、直流或交流的伺服电机、变速箱等。 电气驱动的优点是动力源简单,维护,使用方便。驱动机构和控制系统可以采用统一形式的动力,出力比较大;缺点是控制响应速度比较慢。 机械驱动只用于固定的场合。一般用凸轮连杆机构实现规定的动作。它的优点是动作确实可靠,速度高,成本低;缺点是不易调整。 1.3 控制系统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要素,包括工作顺序、到达位置、动作时间和加速度等。控制系统可根据动作的要求,设计采用数字顺序控制。它首先要编制程序

6、加以存储,然后再根据规定的程序,控制机械手进行工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手也越来越多的地被应用。2. 在机械工业中,机械手的应用具有以下意义:2.1 可以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 应用机械手,有利于提高材料的传送、工件的装卸、刀具的更换以及机器装配等的自动化程度,从而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加快实现工业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步伐。2.2 可以改善劳动条件、避免人身事故 在高 温、高压、低温、低压、有灰尘、噪声、臭味、有放射性或有其它毒性污染以及工作空间狭窄等场合中,用人手直接操作是有危险或根本不可能的。而应用机械手即可部分或全部代替人安全地完成作业,大大地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同

7、时,在一些动作简单但又重复作业的操作中,以机械手代替人手进行工作,可以避免由于操作疲劳或疏忽而造成的人身事故。2.3 可以减少人力,便于有节奏的生产应用机械手代替人手进行工作,这是直接减少人力的一个侧面,同时由于应用机械手可以连续地工作,这是减少人力的另一个侧面。因此,在自动化机床和综合加工自动生产线上目前几乎都设有机械手,以减少人力和更准确地控制生产的节拍,便于有节奏地进行生产。3. 国内外研究概况、水平和发展趋势、应用前景: 目前国内机械于主要用于机床加工、铸锻、热处理等方面,数量、品种、性能方面都不能满足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所以,在国内主要是逐步扩大应用范围,重点发展铸造、热处理方面的机

8、械手,以减轻劳动强度,改善作业条件,在应用专用机械手的同时,相应的发展通用机械手,有条件的还要研制示教式机械手、计算机控制机械手和组合机械手等。同时要提高速度,减少冲击,正确定位,以便更好的发挥机械手的作用。此外还应大力研究伺服型、记忆再现型,以及具有触觉、视觉等性能的机械手,并考虑与计算机连用,逐步成为整个机械制造系统中的一个基本单元。 国外机械手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应用较多,发展也很快。目前主要用于机床、横锻压力机的上下料,以及点焊、喷漆等作业,它可按照事先指定的作业程序来完成规定的操作。国外机械手的发展趋势是大力研制具有某种智能的机械手。使它具有一定的传感能力,能反馈外界条件的变化,作相应的

9、变更。如位置发生稍许偏差时,即能更正并自行检测,重点是研究视觉功能和触觉功能。目前已经取得一定成绩。 目前世界高端工业机械手均有高精化,高速化,多轴化,轻量化的发展趋势。定位精度可以满足微米及亚微米级要求,运行速度可以达到3M/S,量新产品达到6轴,负载2KG的产品系统总重已突破100KG。更重要的是将机械手、柔性造系统和柔性制造单元相结合,从而根本改变目前机械制造系统的人工操作状态。同时,随着机械手的小型化和微型化,其应用领域将会突破传统的机械领域,而向着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及航空航天等高端行业发展。4. 研究内容 目前国际机器人界都在加大科研力度,进行机械手共性技术的研究,并朝着智

10、能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工业机械手的优化设计技术:探索新的高强度轻质材料,进一步提高负载/自重比,同时机构向着模块化、可重构方向发展。2)机械手控制技术:重点研究开放式,模块化控制系统,人机界面更加友好,语言、图形编程界面正在研制之中。机械手控制器的标准化和网络化,以及基于PC 机网络式控制器己成为研究热点。编程技术除进一步提高在线编程的可操作性之外,离线编程的实用化将成为研究重点。3)多传感器系统:为进一步提高机械手的智能和适应性,多种传器的使用是其问题解决的关键。其研究热点在于有效可行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特别是在非线性及非平稳、非正态分布的情形下的多传

11、感器信息融合算法。另一个问题就是传感系统的实用化。4)机械手的结构灵巧,控制系统愈来愈小,二者正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5)机械手遥控及监控技术,半自主和自主技术,多个机械手和操作者之间的协调控制,通过网络建立大范围内的机械手遥控系统,在有时延的情况下,建立预先显示进行遥控等。6)虚拟机械手技术,基于多传感器、多媒体和虚拟现实以及临场感技术,实现机械手的虚拟遥操作和人机交互。7)多智能体调节控制技术:这是目前机械手研究的一个崭新领域。主要对多智能体的群体体系结构、相互间的通信与磋商机理,感知与学习方法,建模和规划、群体行为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8)软机械手技术:主要用于医疗、护理、休闲和娱乐场合。传

12、统机械手设计未考虑与人紧密共处,因此其结构材料多为金属或硬性材料,软机械手技术要求其结构、控制方式和所用传感系统在机械手意外地与环境或人碰撞时是安全,机器人对人是友好的。9)仿人和仿生技术:这是机械手技术发展的最高境界,目前仅在某些方面进行一些基础研究。5. 总结 我国机械手的研发和应用还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 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很多产品还需进口,特别是高灵活,高精度的机械手。要使我国机械工业更进一步在发展壮大,就必须提高其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将人手操作变为机械手操作。同时,国家应加大对机械手及机器人的研发投入,积极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从根本上解决对国外产品的进口需求。6.参考文献1杨黎明.机械零件设计手册.第一版.国防工业出版社,1986,122李允文.工业机械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83侯析,刘涛.装卸机械手设计研究.机械,2004,74卢颂峰.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第一版.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