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社区建设理论研究综述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861516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生态社区建设理论研究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城市生态社区建设理论研究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城市生态社区建设理论研究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城市生态社区建设理论研究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城市生态社区建设理论研究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生态社区建设理论研究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生态社区建设理论研究综述(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生态社区建设理论研究综述 随着环境污染、资源能源短缺、温室效应等危机的加剧,生态社区的建设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从透析生态社区内涵为出发点,综述了国内外生态社区建设理论的研究,提出国内生态社区理论及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一、前言 经过数万年的进化,人类在精神文明以及物质文明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然而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资源、能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资源短缺、温室效应等全球性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并且严重威胁了人类的正常发展。面对危机,越来越多的学者转而用生态可持续的观点来重新认识、思考和解决城市问题。他们分别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社会

2、、经济和生态环境作了大量深入和详细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城市生态发展的思想和纲要,对城市生态发展的实施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相关理论与研究的支持下,许多国家与城市开始呼吁并且实践生态城市建设。社区作为目前重要的人类聚集点,是城市重要的组成单元,因此社区的生态性建设与生态城市的构建息息相关。可以认为,“生态社区”的规划建设是一项提高住区环境质量、促进城市现代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也是当前住区规划建设亟待深入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二、生态社区的内涵 (一)生态社区的释义与构成 目前, 国际上对生态社区尚无明确、统一的定义,甚至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其称谓也不尽相同,在我国称“生态社区”、“

3、绿色社区”居多,而在欧美国家以称“可持续社区”、“健康社区”、“可居性社区”、“生态村”等较为普遍。而此概念第一次被正式提出还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人类生态居住区”。不同的定义使得众多学者对于“生态社区”的释义也各不相同,那么到底何为“生态社区”?沈清基认为生态住区是以生态学及城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规划、建设、运营、管理人的城市人类居住地。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性的产物,也是现代文明在发达城市中的象征(沈清基,2000)。吴智刚等认为生态社区是指生态健康的社区,是一个能促使居民身心健康,提供居民优质生活,保护其赖以生存

4、的生态系统和精神文化不断进步的这样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的社区(吴智刚等,2005)。翁奕城认为生态社区就是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指导,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核心,以现代生态技术为手段,设计、组织城市社区内外的空间环境,最高效、最少量地使用资源和能源,营造一种自然、和谐、健康、舒适的人类聚居环境的社区(翁奕城,2005)。可以看出,虽然“生态社区”的定义不同,但是传达的却是同一个思想,实现的是同一个目标,即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社区不仅要求社区中人的意识和思维方式的改变, 更强调人、生物和环境的共同行动或活动。从理论上讲, 生态社区意味着生态城市中以社区中人的生活选择与生活生态过程为主导,以

5、社区中人-生物-环境这一生态链网为物质基础,以社区中人的生态伦理、情感、思维、行为、意识、知识的形、质、象、式、景、态相融合的新型社区。 对于“生态社区”不同的定义赋予了学者对其不同的理解,以研究“生态社区”定义为出发点,可以透析出生态社区的构成要素以及其内部联系。生态社区与人们传统观念上的“住宅区”、“居住区”大不相同,它不只是一类物理构件和人工设施的组合体,或人类活动的简单的挡风避雨隔热、栖息劳作的庇护场所,而是按生态学原理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具有较完整的生态代谢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人与自然协调、互惠互利,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因此生态社区的构成要素主要可以概括为物质环境、非物质环境和

6、居民活动。首先,在物质环境方面,吴智刚等认为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即社区所处地域的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条件和社区地域所处的城市人工环境条件(吴智刚等,2005)。颜京松等认为生态社区的物质环境主要是由自然基础设施(土地、气候、水、自然能、生物)、生态代谢设施(水、电、气、热、废弃物)、人工设施(建筑物、构筑物、设施、道路)组成(颜京松等,2003)。沈清基认为生态住区的物质环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大气、水、土等自然环境;除人类外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组成的生物环境;人类技术物质( 建筑、道路等) 形成的物质环境(设施环境)(沈清基,1999)。其次,非物质环境主要指人类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中形

7、成和产生的政治、法律制度、文化传统和科学技术等非物质的意识形态等。在生态社区中主要是体现为人类经济和社会活动形成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颜京松等,2003)。最后,居民在社区中安排和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包括生活活动、社会活动、生产活动,而在社区中也会出现一些具有强烈负面效应的犯罪、骚乱等活动。这些活动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它们一起对社区的整体质量及可持续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吴智刚等,2005)。 (二) 生态社区的特征 从社区以及生态社区的定义上可以看出,生态社区理论以及实践具有一定共同之处,而与普通居住区或社区相比,生态社区又具有其独特特征。 1、生态性 生态性是生态住区的最基础的特性

8、, 也是生态住区之所以能形成的最基本的条件。现今一些冠以“生态”、“绿色”的住宅和住区往往仅是停留在小区绿化、美化和改善建筑物内的某些设备等个别层面上,欲以物质环境的改善以及营造来达到生态社区水平以吸引人们的眼球,但是这些住宅区并未真正涉及生态住宅和人居生态小区的内涵。生态社区并不是片面追求高质量的环境标准。沈清基认为生态住区不仅仅只包含自然生态系统的各组成要素,更加重要的是围绕人类而产生的社会、经济等诸要素(沈清基等,2003)。相比其他居住区而言,生态社区提供了较多优良的“生态位”,提供了充裕的自然空间,并且表现出了与自然的良好的亲和性(沈清基,2000)。 2、整体性 生态居住区是兼顾不

9、同时间、空间的人类住区,合理配置资源,不是单单追求环境的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二者的整体效益,协调发展,满足不同地伙和今世、后代的发展需求。程世丹认为相对于传统社区, 生态社区涉及的领域更加广阔,关注的层面更为深入,它不仅考虑本社区人们的利益,也兼顾更大区域范围内人们的利益;不仅重视当代人的利益, 也考虑子孙后代的利益(程世丹,2004)。因此我们必须要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三个方面,并且着力协调、平衡好三个系统的发展,以体现环境健康、经济繁荣以及社会公平的社区 理念。 3、和谐性 以往讲到城市生态系统与人类聚居地,总是强凋它们的人为性与人工性特征,而忽视其自然性。实际

10、上,缺少自然环境这一部分,缺少与自然界的结合,是不能形成其生态系统的特征的(沈清基,1999)。而生态住区具有比较较为突出的生态要素与特征,具有较为明显的自然性特点,并且反映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和谐性,而这种和谐性同样反映在生态居住区融入自然、文化、历史社会环境,营造出满足人类白身进化需求的环境。生态居住区不是一个用自然绿色“点缀”的人居环境,而是富有生机与活力,是关心人、陶冶人的“爱之器官”,在这里自然与文化相互适应,共同实现文化与自然的协调,“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这种和谐性是生态居住区的核心内容。 4、可持续性 按照生态学的原理,任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持续性是受其结构和物种的相关特征决

11、定的4 。因此为保持生态社区的稳定性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在社区结构、功能方面增强其复杂性及多样性。高吉喜等认为随着人们对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也逐渐深入,在注意社区内部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而且要注意社区周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高吉喜等,2007)。社区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建设生态社区、构建生态城市的关键所在。 三、生态社区理论研究概述及存在问题 (一) 相关理论研究概述 1、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早在16世纪,欧洲的空想主义学者便提出了自己心里理想的城市或者社区发展模型,但是随着时间慢慢推移,快速的城市扩张与发展所带来的城市、社会问题渐渐显露。到了19世纪工业的迅猛发展使城市化加快,城市卫生状况恶化

12、,人们开始对居住环境深切关注,促进了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萌生。1898年,霍华德(Ebenezer Howard)发表了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认为应该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花园城市”来改善城市质量。格迪斯(Patrick Geddes)则从一个生物学家的立场来研究城市生态问题,强调要把自然地区作为城市规划的基本框架和背景9。芒福德(Lewis Mumford)在很大程度上继承和发扬了格迪斯的理论,揭示了决定现代城市生长和变化的动力(1938),提倡要“创造性地利用景观,使城市环境变得自然而适于居住。 20世纪60年代末,施奈德在其两部著作机器与人类和社区的空间结构中构想了生态

13、社区的概念。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一书则将生态价值观引入城市设计和社区规划,建立了生态设计的价值哲理和应用方法,为生态社区规划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者们开始从区域空间形态层面研究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力图实现基于紧凑城市模式下的土地集约利用、步行交通友好、生态环境保护等目标。9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陆续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低能耗、低污染和高产出成为新技术行业转型的标准,全球性的生态环境观念逐步形成,生态社区规划的研究也空前活跃,并且呈现出以下特征:形成宏观一微观相结合的多维度、多层次研究体系;重视社区生态适应性技术的积累和发展;重视提高市民的环境意识,并积极推动社区公众参

14、与(黄杉,2010)。 可以看到,西方国家对生态社区规划和建设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己经取得了很多成果,一些先进的经验和技术值得我们研究借鉴。 2、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国内生态社区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80年中期,相关社区开始实施物质环境的改造,中国生态社区建设的萌芽才逐渐形成。中国政府于1994年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是中国居住区建设从生态失落到生态自觉的一个里程碑,社区人居环境的建设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部分。1996年3月国家环保局主持编制了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纲要(1996一2050年),提出通过统一规划,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生态示范区的建设,促进区域生态环

15、境的改善,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黄杉,2010)。 进入21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的要求以后,我国把社区建设纳入了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企业制度的改革,各城市区的可支配财力进一步增强,加大了社区环境建设的资金投入。在这一新的体制和新的机制中,社区的环境建设随之快速发展(袁尊,2010)。此外,国内学术界关于生态社区的研究也枯树逢春,涌现许多相关学术研究成果:生态社区的理念及其实践(程世丹等,2004),环境友好型社区(阙忠东等,2006),生态住区社会关系思考(沈清基等,2008)等,

16、另外一些学者对于生态社区建设理论方面也展开了相关研究,比如周传斌、戴欣等通过建立一套城市生态社区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该指标体系为引导,提出从规划、设计、建造到建成后的管理、运营、维护各阶段的生态社区建设策略(周传斌等,2010)。聂梅生、任华等依据相关工程实践,明确相关计算方法,结合实例进行生态社区水环境系统规划(聂梅生等,2004)。宁艳杰、刘远军等结合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建立了多因素、多层次综合排序评价指标权重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影响宜居城市生态住区环境质量的指标权重,提出影响宜居城市生态住区的主要因素,为宜居城市生态住区评价和发展提供依据(宁艳杰等,2008)。这些专著和研究为我国生态社区规划研究以及实践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存在问题分析 1、名称不统一 前文已提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