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排烟系统简介及常见问题分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859911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排烟系统简介及常见问题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防排烟系统简介及常见问题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防排烟系统简介及常见问题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防排烟系统简介及常见问题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防排烟系统简介及常见问题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排烟系统简介及常见问题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排烟系统简介及常见问题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防排烟系统简介及常见问题分析摘要: 对防排烟系统进行简要介绍,并分析其重要性。结合实际工作对维保、工程上常见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与讨论。关键词:消防维保、消防安全、防排烟系统、问题分析1、导语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在许多城市像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发展起来,地下建筑工程也日益兴起。为了确保国家和人民的财产与生命安全,建筑防火设计已成为建筑设计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其中有关防排烟的问题又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建筑防排烟系统能有效控制火势蔓延扩大,并对减少烟害造成的财产损失起到积极的作用,尤其在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统计资料显示,在各类火灾事故中,在火灾中死亡的人数中,由于烟气

2、熏死的约占50%70%,而且被火烧死的人当中多数也是因烟气窒息、中毒,不能安全疏散所致。如何才能做到火灾发生时及时排除烟气并有效防止烟气进入安全疏散通道,保证人员在较好的能见度下进行安全疏散,同时使消防人员更有效的开展灭火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高层民用建筑火灾事故中的人员伤亡,科学地进行防排烟设计、施工、管理尤为重要。建筑防排烟设施在火灾中为安全疏散和消防扑救创造了有利条件,又控制了火势的蔓延扩大,有效的遏制了火灾的伤亡和损失。因此搞好建筑中的防排烟措施十分重要,在建筑设计中必须给与充分的重视。下面本文对防排烟系统进行简单介绍并就常见问题进行探讨。2、防排烟的重要性现代化的高层民用建筑内,可

3、燃装修、陈设较多,还有相当多的高层建筑使用了大量塑料装修、化纤地毯和用泡沫塑料填充的家具。各种塑料以及其他化工建材等易燃材料作为建筑装饰材料应用,一旦发生火灾,这些可燃物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烟气和热,同时还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易使人窒息、中毒致死。据日本、英国对火灾中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的统计资料表明,火灾中引起人员伤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热和燃烧产物的毒性作用,由于一氧化碳中毒致死或被有毒烟气熏死者一般占火灾总死亡人数的40%50%,最高达65%以上;被火烧死的人当中,也多数是先中毒窒息晕倒后被烧死的。因烟气致死人数比例呈显著增加的趁势,英国对此做过比较:1956年英国火灾死亡人数中仅有20

4、%死于烟气的窒息,计110人,1966年上升为40%左右,到1976年则高达50%以上,计480人,20年间增加了四倍。因烟气受伤人数更加突出,猛增了10倍。我国也有数起由于烟气造成群死群伤的典型案例:1994年11月27日,辽宁省阜新市艺苑歌舞厅的大火烧死烧伤253人;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市友谊馆烧死烧伤455人;2000年12月25日晚,河南省洛阳市东都商厦烧死烧伤316人其中死亡的309人全部是被烟气熏死的。这些火灾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严重后果,无不是由于室内有大量可燃物,燃烧时产生大量浓烟和有毒气体并迅速蔓延,加上没有采取有效的通风排烟技术措施而造成的。由此可见,火灾中烟气

5、已成为人的生命安全最大的威胁因素,我们要提高认识。3、防排烟系统简介防排烟系统,都是由送排风管道、管井、防火阀、门开关设备、送、排风机等设备组成。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量与防烟分区有着直接的关系。高层建筑的防烟设施应分为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高层建筑的排烟设施应分为机械排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防排烟系统1)对于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排烟设施: 1、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 2、面积超过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 3、建筑物的中庭和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 2)机械加压送风和机械排烟的风速,应

6、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金属风道时,不应大于20m/s 2、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凝土等非金属材料风道时,不应大于15m/s 3、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m/s;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5m/s 自然排烟是利用建筑物的外窗、阳台、凹廊或专用排烟口、竖井等将烟气排出或稀释烟气的浓度。在高层建筑中除建筑物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外,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和合用前室,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采用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烟楼梯间的前室或消防电梯间的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2 m 合用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3 m 2、 靠外墙的防烟楼梯

7、间每5层内开启外窗面积之和不应小于2 m 3、 长度不超过60m的内走道,可开启的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面积的2% 4、 需要排烟的房间,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面积的2% 5、 净空高度小于12m的中庭,可开启的天窗或高侧窗的面积不应小于该中庭地面积的5% 6、 不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前室或消防电梯前室的进风口开口有效面积应 1m 进风道断面2m 排烟口开口有效面积应4m 排烟竖井断面6m 7、 不靠外墙的合用前室的进风口开口有效面积应1.5m 进风道断面3m 排烟口开口有效面积应6m 排烟竖井断面9m 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利用敞开的阳台、凹廊或前室内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自然排烟时,该

8、楼梯间可不设排烟设施。 利用建筑的阳台、凹廊或在外墙上设置便于开启的外窗或排烟进行无组织的自然排烟方式 。 自然排烟应设于房间的上方,宜设在距顶棚或顶板下800mm以内,其间距以排烟口的下边缘计。自然进风应设于房间的下方,设于房间净高的1/2以下。其间距以进风口的上边缘计。内走道和房间的自然排烟口,至该防烟分区最远点应在30m以内。自然排烟窗、排烟口中、送风口应设开启方便、灵活的装置。 3、常见问题分析3.1维保中的常见问题3.1.1排烟阀打不开原因:排烟阀控制机械失灵,电磁铁不动作或机械锈蚀引起排烟阀打不开。处理办法:经常检查操作机构是否锈蚀,是否有卡住的现象,检查电磁铁是否工作正常。3.1

9、.2排烟阀手动打不开原因:手动控制装置卡死或拉筋线松动。处理办法:检查手动操作机构。3.1.3排烟机不启动原因:排烟机控制系统器件失灵或连线松动、机械故障。处理办法:检查机械系统及控制部分各器件系统连线等。3.2工程中的常见问题3.2.1排烟风机的安装位置不当为了防止火势通过管道相互蔓延,同时保证排烟风机的安全可靠,规范要求排烟风机应设置在机房内,并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离、1.5h的楼板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隔开。实际设计、施工中,往往为了节省用地,将排烟风机未采用任何防火保护措施,设置在吊顶内或直接悬挂在顶板上。3.2.2排烟风机的电动控制不合理排烟风机作为排除火灾初期大量烟气的重要设

10、备,必须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在施工中常见到只通过总线制联动排烟风机的情况,一旦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出现故障,在控制室内便无法控制排烟风机的启停,因此,应在控制室内设置排烟风机的多线制控制方式,确保风机在紧急状态下能及时启动。3.2.3达到规定长度的内走道未设置机械排烟设施“高规”规定:无直接自然通风,且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或虽有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60m的内走道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在实际工程中,尤其是一些后期改造装修的宾馆等场所中,内走道的长度超过了20m,但由于先天条件不足,仅能在内走道的一端开窗,或者是虽然在内走道的尽端和一侧开了两个窗户,但走道长度过长,走道内最远点距离其最近的窗户之

11、间的水平距离超过了30m,这两种情况均不能形成烟气的有效对流,不满足自然排烟的要求,故应增设机械排烟设施。3.2.4防排烟系统与自动报警系统的联动控制不正常防排烟工程的作用是在火灾发生时及时而有效地排除火灾初起区域和蔓延到未着火区域的烟气,防止火灾烟气扩散到未着火区域和疏散通道,为受灾人员的疏散、物资财产的转移、火灾的扑救创造时间和空间上的条件。防排烟系统主要是在火灾发生初期发挥作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正好能及时发现和通报火灾。因此在设有机械防排烟系统和自动报警系统的建筑中,自动报警系统和防排烟系统本应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但实际工程中因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施工、维护、使用不当等原因,使防排烟系统不能

12、充分发挥作用的情况是常见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因各种不同的原因普遍存在误报火警现象,有的还使机械防排烟系统误启动,因此使用单位往往停止使用联动控制功能,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时发现火灾并联动启动机械防排烟系统的优越性不能发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错误甚至会造成两系统根本无法联动控制。如某地下市场的湿式变压器室面积约40平方米,是一个独立的防火分区,也是一个防烟分区,但该房间只设有一个火灾探测器,如果该房间发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只可能接到一个火灾报警信号,无法满足联动启动防排烟系统需要两个火灾信号的最低要求,防排烟系统当然不能联动启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时不按标准执行,留下的各类质量问题会使得自动报警系统频频出现故障,部分探测器不能报警,造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收到两个火灾信号并联动启动防排烟系统的时间被推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