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陆军-美陆军数字化部队建设反思(上)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851554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造陆军-美陆军数字化部队建设反思(上)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再造陆军-美陆军数字化部队建设反思(上)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再造陆军-美陆军数字化部队建设反思(上)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再造陆军-美陆军数字化部队建设反思(上)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再造陆军-美陆军数字化部队建设反思(上)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再造陆军-美陆军数字化部队建设反思(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造陆军-美陆军数字化部队建设反思(上)(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再造陆军 美陆军数字化部队建设反思(上) 上世纪8090年代以来,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在美国“持强思变”和谋求绝对优势军事思维的牵引下、以及美陆军急于解决海湾战争后逐渐被边缘化的问题,美国陆军于90年代初决定开展部队数字化建设,试图通过革新现有编制、采用新技术、研制新型武器等措施,打造一支未来强大陆军。 2000年年底世界上第一个数字化师美国第4机步师建成,2004年年底,该师又率先完成模块化改制,2015年后,美国陆军计划逐步建成装备全新一体化武器装备体系的7个“斯特瑞克”旅战斗队以及未来战斗系统(FCS)旅战斗队美陆军数字化建设工作正在稳步地向前推进。重温美军数字化建设所走过的道路,分

2、析这一过程中美军所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陆军的未来建设大有益处。 动因 先进技术与创新思维是数字化建设的推动力历史经验表明,每次技术革命在极大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会驱动军事领域的变革。20世纪中后期,人类在技术上的飞跃主要出现在微电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上,为确保能利用这些新技术提升军队的作战能力,美军的指挥官们很快意识到有必要制订一项综合计划。1989年1992年,美军四次制订和修订国防关键技术计划,确定了七大军事能力需求领域和十一个关键技术领域,用以指导2610年前的美国国防科技发展工作,其核心技术就是信息技术。 然而,进行数字化建设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而且还要有创新的

3、思维。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国陆军对其在21世纪的需求以及获得前沿技术的可能性进行了一次认真的分析。当时的陆军参谋长戈登?沙利文上将为这种变化提供了领导支持、构想及明确的理论基础。其构想的核心思想就是:充分利用微处理器的效能,使其成为当时正在开展的通过现有商用信息技术来实现“整个陆军数字化”计划的基础。根据沙利文的理念,要集中利用计算机技术武装士兵,并且把在战场上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各系统进行横向综合的链接,通过可靠的数据传输网络将士兵和指令与保障基地各系统连成一体。 作战需求的牵引是数字化建设的根本原因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冷战”结束后形成的新的世界政治、军事格局为美国陆军发展数

4、字化部队提供了强大的军事需求牵引。 冷战结束后,美军所要对付的是大量潜在威胁,美军称之为“非对称作战”。美国陆军在海外的部署也变得越来越频繁,而且大多是小规模应急作战行动。在1990年以前的40年中,美国陆军曾进行过55次作战部署,其中包括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而1989年至1999年的lO年中,美国陆军则进行了53次作战部署,其中大部分是小规模应急作战。为了满足新的作战环境和作战需求,美国陆军不得不进行数字化建设。 陆军地位的下滑是数字化建设的潜在原因美国陆军是一个有着辉煌战绩的军种,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陆军确立了其“军中大佬”的地位。但自新军事革命以来,以精确制导武器为主的高技术兵器大

5、量投入实战,导致作战样式发生重大变化。在近几场局部战争中,海、空军已逐渐成为战争主角,陆军则逐渐沦落到只能承担所谓打扫战场和进驻任务的地位。 海湾战争结束后,针对战争期间空中打击38天,地面进攻作战仅持续了100小时,有人问当时的多国部队总指挥官、美国四星上将诺曼?施瓦茨科普夫,“再坚持轰炸几天也能把伊拉克军队从科威特赶走,为什么还要进行地面作战?”后者回答说:“我把50万军队调到中东,如果不让他们打仗,我怎么对国内的纳税人交代?所以,我让他们像阅兵一样在战场上走了一圈。”不少军事专家认为陆军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微弱,甚至做出了“夕阳陆军”的断言。美国五角大楼也越来越强调战争中的高精度

6、、非接触和零伤亡,更加重视空、海军的作用,陆军的地位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为了在未来战场上重展昔日雄风,美国陆军卧薪尝胆,狠抓“质量建军”。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的“数字化”计划。推行这一计划的目的是用先进的数字信息技术、计算机、数字电台和战术互联网等,来改造传统的机械化部队,使之在信息化战场上具有制信息权,并具有更强的杀伤力、生存力和更快的作战速度。 历程 回顾美国陆军第一支数字化部队的建设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初期探索、正式实施、建成演练和模块化改制四个阶段。 初期探索阶段(1992年-1994年)数字化部队建设之初,美国陆军举行了从数字化排到营的一系列演习,以验证数字化部

7、队的建设理念。1992年3月,美国陆军用一个M1AI坦克排进行了“数字信息传输”实兵演练。时隔一年,又举行了第一次战场数字化野外演习,这可以被视为数字化部队建设实践的起点。 1994年1月,成立了“陆军数字化特别工作组”,制定了初步的数字化发展方案。同年4月,进行了以1个数字化营为主体的“沙漠铁锤”VI实兵对抗演习,这是数字化部队与非数字化部队的首次实兵对抗。主要参加部队有24机步师第3旅,第194独立装甲旅和177独立装甲旅。演习的主角是一个数字化营,它的20辆M1A2坦克、6辆M2A3战车等120件数字化装备显示了巨大威力。在这次演习中,数字化部队能在3分钟内对目标瞄准开火,而非数字化部队

8、需要6分钟。最后数字化部队在实施侦察与反侦察、机动与反机动、冲击与反冲击、突破与反突破等各种作战行动中,全面战胜非数字化部队。这次演习是美军进行数字化部队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使美军看到了数字化部队的巨大潜力,更使列席观看演习的一些西方国家的军事代表大为震惊。此后,在美陆军的影响下,美军其他军种也纷纷效仿陆军,制定或准备制定各自实现数字化的长远计划。西方一些国家,也开始提出建设本国数字化部队的设想和计划,并由此在全球掀起一股数字化部队热。 正式实施阶段(1994年1998年)1994年6月,在“陆军数字化特别工作组”的基础上成立了数字化部队的管理和执行机构陆军数字化办公室,这标志着美国陆

9、军的数字化部队建设进入到正式实施阶段。1995年1月,陆军数字化办公室制定了数字化总计划,对21世纪数字化部队的技术、作战和体系结构及原则进行了详细阐述,为陆军解决战略、职责、需求、采办、实验以及管理程序等问题提供了依据,并指定第4机步师为数字化试验部队。 1997年3月6月,进行了首次旅级数字化对抗演习“21世纪特遣部队先期作战试验演习”,共试验了陆军精选的72个与数字化有关的项目,包括数字化特遣部队的新编制方案、C4I系统和武器装备等。参加演习的美军第1个数字化旅特遣部队,以美军第4机步师第l旅为基础,包括坦克营、机械化步兵营、 野战炮兵营、轻步兵营、工程兵营各一个,还有一支航空兵特遣分队

10、以及防空炮兵连、化学兵连、通信连、情报连和专门为这次试验成立的旅侦察部队。美陆军还指定一个前方支援营负责该旅的战斗勤务支援工作。此外,美空军和海军陆战队也参加了这次演习,包括两架“杰斯塔”侦察飞机和一些无人驾驶侦察机,以试验联合作战的能力。两套“附加式”系统21世纪部队旅和旅以下作战指挥系统(FBCB2)和战术互联网是这次演习的关键装备,是旅和旅以下数字化部队C4I系统的核心。 从这次演习的情况来看,信息流动的渠道得以拓宽,流动的速度得以提高。同时也暴露出信息网络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抗干扰性差,易遭“黑客”入侵,带宽不足,信道易遭阻塞,有时还存在信息爆炸。演习中信息网络还很脆弱,不得不强行禁止“

11、红军”对其采用电子对抗措施。另外,演习中各级指挥部每转移一次,联网计算机就必须脱机一次。演习结束之后,美军对无线电台、路由器和FBCB2软硬件进行了改进。改进了“辛嘎斯”的网络连接算法,使用户可以更好地共享话音和数据信息:改进了互联网控制器,可以更好地支持机动性;使用专用的态势感知分发代理软件,有效消除了路由回环等问题;改进增强型定位报告系统的体系结构,采用动态带宽分配,提高了网络利用率,实现了更高的机动性和网络可缩放能力。研制过渡型专用电台,装备了一定数量的具有宽带传输能力(288千比特秒)的NTDR电台,该电台对美陆军的战场数字化起了关键作用。 1997年11月,举行了“数字化师先期作战试

12、验演习”,重点研究数字化系统对师编制改革的影响,为组建真正的数字化师提供依据。由于该试验是美军最终确定师编制体制的最后一次理论检验机会,因此该试验师的编制在几个重要方面都不同于现行师,与“21世纪特遣部队”先期作战试验的编制情况也有较大差别。新编制反映了集中管理和将后勤进一步延伸至前方战场的指导思想。 1998年6月,确定了数字化重型师的编制和主要装备,数字化骨干系统包括“21世纪部队旅及旅以下作战指挥系统”(FBCB2),第4机步师第1旅率先进行了全数字化装备换装,成为第一个数字化旅。 建成演练阶段(1998年-2004年)第4机步师从1998年开始按照数字化部队的建设方案进行编制体制的调整

13、和新武器装备的列装,2000年底,第4机步师基本按新编制和新装备完成了向数字化师的过渡,至此美国陆军率先建成了第一支数字化师。 2001年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分两个阶段成功进行了数字化师“拱顶石”演习。第一阶段,2001年4月完成一次国家训练中心的轮训,主要涉及到第2旅的作战分队和在国家训练中心部署的第4机步师战术作战中心。第二阶段,2001年9月,利用军战役模拟和战斗保障支持训练系统作为模拟训练驱动程序进行实战演习。这次演习,检验了陆军第一支数字化师的作战能力,验证了训练策略,检验了训练能力,验证了陆军战斗指挥系统各部分的无缝接口。时任陆军部长新关上将认为:“这次演习证明了态势感知能力的增强

14、和技术的进展,并在制定未来目标部队能力需求方面,起到了先驱的作用”。 2001年11月1日起,第4机步师成为第一个完成战斗准备的数字化重型师。2003年3月伊拉克战争爆发,第4机步师接受了实战的考验。 模块化改制阶段(2004年-)根据美国陆军新的编制体制改革计划,以师为基本作战单位的传统编制体制将被以旅为基础的模块化编制体制所取代,美国陆军将其称为“陆军的模块化再设计”。2004年春,从伊拉克执行完任务回国的第4机步师开始进行模块化改编,g2004年12月(2005财年初)完成了最终的改编工作。 第4机步师数字化之路 数字化建设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军暴露出了各军兵种C4I系统不能互联

15、互通的严重问题。战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陆军当时的参谋长沙利文率先提出建设数字化部队构想。1994年6月,美国陆军成立了“陆军数字化办公室”,1995年1月,办公室制定了一项数字化总计划,决定于2000年底将第4机步师建成世界上第一个数字化师。 与原机步师相比,完成数字化改编后的gg4机步师主要变化是: 第一,适当调整编制体制和压缩重装备数量。总兵力由18169人缩减到15719人,减少了2450人;每个机动作战营中连的数量由4个减至3个(连的编制不变),机动作战营中的主战坦克或步兵战车数量由58辆减至44辆(减少24),使全师的战略战役快速部署能力得到较大提高:迫击炮排装备配备标准化,每排

16、配备4门120毫米口径迫击炮;步兵排人员编制标准化,每排下辖3个班,每班9人:撤编了工兵旅,为3个机动旅各增编1个工兵营;撤编了防化连。 第二,指挥控制能力大大增强。除对现役指挥控制系统进行数字化改造外,第4机步师最为突出的特点是装备了21世纪部队旅及旅以下作战指挥系统(FBCB2)等新型指挥控制装备。专门为数字化部队研制的FBCB2由计算机、软件、定位导航设备和通信接口等组成,能够向指挥官、参谋人员、武器平台和运动中单兵提供近实时态势感知,既能与武器平台通信设备接口,又能与陆军战术指挥控制系统接口,为该师提供其他部队无法企及的态势感知能力和指挥控制能力。 第三,装备了战术互联网,能够进行网络化作战。战术互联网是一种数字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