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优化研究【开题报告】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851499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优化研究【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优化研究【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优化研究【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优化研究【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优化研究【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优化研究【开题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金融学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优化研究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外汇储备是一国国际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考察一国对外经济关系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在调节国际收支、稳定汇率、保持本币国际信誉、确保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适度的外汇储备规模与一国的宏观经济状况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际贸易的不断深入,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愈加密切,我国的外汇储备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的积累过程。在1996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首次突破了1000亿美元,此后4年,外汇储备上升相对平稳。但自2000年起,我国的外汇储备呈快速增长趋势,2001年末,外汇储备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之

2、后,以30%的年增长率扶摇直上,到2006年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8537亿美元,超过日本的8501亿美元,登上了全球外汇储备最大持有国的位置。截至2009年,我国的外汇储备余额已经达到了23991.52亿美元。巨额的外汇储备,不禁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保持充裕的外汇储备有利于提高我国防范金融风险的现实能力,增强国际国内对我国经济和货币的信心,提高我国国际清偿力,促进经济发展;然而,外汇储备的大量增加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我国经济增长对国际资本的依赖性,降低国内经济的安全系数。因此,优化外汇储备规模,控制我国外汇储备的实际规模,对政府和货币管理当局的宏观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

3、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结合中国的宏观经济现状,在国内外对外汇储备规模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分析研究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优化的现实意义,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进行测算,得出我国外汇储备超额的结论,优化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最后,结合国外在外汇储备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优化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管理的建议。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国内外现有的对外汇储备规模管理的研究成果,影响我国外汇储备的主要因素,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现状及优化外汇储备规模管理的重要意义,超额的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优化外汇储备规模管理的建议和策略。1 导论2 外汇储备概述2.1 外汇储备的概念32.2外汇储备的作用2.3外汇储

4、备规模的适度性3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现状及其对经济的影响3.1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变化的历程3.2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现状分析 3.2.1我国现行外汇储备规模的适度性判断 3.2.2我国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的原因分析3.3巨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4 外汇储备规模管理的国际经验和启示4.1日本的外汇储备规模管理经验 4.1.1 外汇储备规模及其来源 4.1.2外汇储备规模管理模式 4.1.3对我国的启示4.2新加坡外汇储备规模管理经验 4.2.1外汇储备规模及其来源 4.2.外汇储备规模管理经验及其给我国的启示5 优化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建议5.1调节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的措施 5.1.1扩大国内需求 5.1.

5、2加快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缓解国际收支平衡 5.1.3运用相关政策调控外汇储备规模的增长5.2变“藏汇于国”为“藏汇于民”5.3积极探索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途径5.4加强亚洲货币合作,积极签订区域性的双边、多边货币互换协议6 结论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本文的研究目标主要是分析如何优化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在综合了国内外关于外汇储备规模理论分析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本文以理论分析为主,辅助以大量统计数据,理论联系实际。将传统的定量的分析方法与定性因素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定量分析主要采用修正的阿格沃尔模型进行论证;定性分析法主要从我国外汇储备的形成、外汇储备的效用、外汇储备国

6、际比较进行分析。其次针对中国外汇储备的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利用修正后的阿格沃尔模型对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最后,借鉴西方经验和教训提出加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政策建议。四、 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一)启动阶段(2010年11月12日前):确定指导教师、申报毕业论文题目,师生双向选题,指导教师下达任务书,指导学生查阅文献,做好开题前期工作。(二)开题阶段(2010年12月10日前):在广泛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等工作,组织开题论证和初期检查工作。(三)实施阶段(2011年5月5日前):进行课题的实验、设计、调研及结果的处理与分析

7、等,完成论文写作或毕业设计说明书,进行毕业论文的审阅和修改完善。(四)答辩阶段(2011年5月22日前):毕业论文的第一次答辩资格审查、答辩、成绩评定及成绩输入。(五)答辩阶段(2011年6月5日前):毕业论文的第二次答辩资格审查、答辩、成绩评定及成绩输入。(六)评价阶段(2011年6月17日前):毕业论文教学质量的总结、评估和评优、材料归档。五、主要参考文献:1罗伯特特里芬: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6-46.2JohnNuge.ForeignExchangeReservesManagement.HandbooksinCentralBanking, 200

8、5:7-11.3SebastianEdwards. The Demand forInternationalReservesandMonetaryE Equilibrium:SomeEvidencefrom DevelopingCountriesR.NBER Working Paper1307,1984:1-5.4游碧蓉,周丽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适度性分析J.亚太经济,2007(5):4851.5陈霏.关于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与结构的探讨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6:2628.6钟名刚.基于供给角度的外汇储备规模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16, 1920.7由安然.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影

9、响因素及对策分析D.山东:山东大学,2008:2528.8余芊澳.我国外汇储备量化分析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6.9李岸潮.基于阿格沃尔模型及协整方法的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8:2227.10王丽华,贾永肖.日本外汇储备管理对我国的启示J.生产力研究,2010(1):183.11任康钰.关于中国和日本外汇储备的比较研究J.武汉金融,2010(6):2627.12喻海燕.中国外汇储备有效管理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8:113115.13孔立平.外汇储备管理体系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借鉴J.新金融,2006(9):3032.14吴丽华.我国适度外汇储备量的模型与外汇储备管理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22(4):7883.15任康钰.关于中国和日本外汇储备的比较研究J.武汉金融,2010(6):2425.16巴曙松,刘先丰.外汇储备管理多层次需求分析框架挪威、新加坡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借鉴J.西南金融,2007(1):56.17孙曦宇.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与管理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5657.18彭泉.“藏汇于民”:化解我国巨额外汇储备负效应的理性选择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5(9):8.19林毅夫.我国2006年宏观经济展望和政策建议J.经济管理文摘,2006(3):17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