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情绪管理的意义与策略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850945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情绪管理的意义与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儿童情绪管理的意义与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儿童情绪管理的意义与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儿童情绪管理的意义与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儿童情绪管理的意义与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儿童情绪管理的意义与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情绪管理的意义与策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童情绪管理的意义与策略 袁宗金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摘要】:儿童因为受不了课业压力或者无法处理感情问题而走上绝路,这反映儿童缺乏情绪表达与管理的能 。儿童的情感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有真正地以完全尊重的态度理解儿童情感的时候,儿童生活才被真正重视。儿童的情绪管理教育对长大后的情绪认知及情绪表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儿童情绪管理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培养儿童情绪管理的三大策略。【关键词】: 儿童情绪管理 意义 策略长久以来,社会重视学历文凭,造成教师只重视认知教育,父母只关心儿童的智能发展与学业成就,往往忽略儿童情绪管理的发展。然而情绪会影响认知学习与行为表现,当教师与父母发现儿童有低成就现象或

2、行为问题时,才会注意到情绪问题,等到这个时候再来做补救性的治疗,显得被动、消极,而且费时又费力。通过情绪教育指导学生如何表达并尊重他人的感觉,建设性疏导情绪,做好情绪管理,可以避免情绪失控,培养学生负责任与自我实现的正向态度。一、儿童情绪管理的意义 1、儿童的情绪 情绪(emotion)是什么呢?根据张春兴的定义:情绪是个体受到某种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激动状态;此种状态虽为个体自己所能体验,但不易为其所控制,它对个体行为具有干扰或促进作用,并导致其生理与行为的变化。情绪在儿童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Sullivan强调早期亲子关系对纪律及儿童自我发展的重要性。他认为儿童对自己的看法大都来自别人

3、对儿童的看法。别人给儿童的反馈,包括对儿童行为的态度,都能形成儿童对自己的看法。所谓“好我”、“坏我”都隐藏儿童的情绪。“好我”带来愉悦的感觉,“坏我”则令儿童感到痛苦与没有安全感。班杜拉(Bandura)以社会认知的观点来看儿童情绪,他认为儿童是主动的,会使用认知历程来表征事件、期待未来、选择行为,以及和别人沟通;儿童的信念、目标和能力都会影响儿童对环境的反应,且儿童的许多行为包括情绪行为是经由观察学习而来的。(注:郑婉敏.幼儿的情绪发展与辅导J.台中师范学院学报,1999,(11).)儿童的情绪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从只会哭和笑到种种高级社会情感的产生经历了很长的发展过程。(1)从情绪

4、的表现形式来看由外显到内隐。个体情绪的表现从明显的、外露的向不明显的内敛的情绪表现发展。(2)从情绪控制能力来看由冲动到自制。个体情绪的发展是从毫无控制的表现,到有一定的能力控制情绪的表现。(3)从引起情绪的刺激来看由直接到间接、由具体到抽象。最初是由具体的某个刺激与直接作用于个体才能引起情绪,以后则可以通过言语、表象、行为、社会评价及自我评价等因素引起情绪。(4)从情绪表达内容来看由生理性需要到社会性需要。最初情绪表示儿童生理需求是否获得满足,以后才产生了与社会性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需要,最后又产生了与社会评价相联系的情绪,情绪反映的社会性越来越强。2、儿童的情绪管理Goleman(1995)

5、(注:Goleman,D.(1995).Emotional intelligence.New York:Bantam Books.)主张情绪管理主要包括情绪的评估与表达(appraisal and expression of emotion)、情绪的调整(regulation of emotion)、情绪的运用(utilization of emotion)等三个部分:(1)情绪的评估与表达。正确的评估与表达自己的情绪是情绪智慧最基本的部分,而能觉察他人的情绪则是另一个重要的层面。情绪智慧较高的人,不但是良好的情绪传送者,同时也是个体贴的信息接受者,他能了解别人的感受,觉察别人的真正需要,将情

6、绪表达与觉察能力运用自如,从而与人建立互信的关系。(2)情绪的调整。情绪智慧的另一要素是情绪调整能力,该能力是指个体能采取一些策略来处理激起的情绪,应对内外的情绪压力,以维持身心平衡。一个有智慧的人不仅能够处理自己的情绪,同时也会处理别人的情绪反应,而面对别人的情绪时,能适当地应对并给予安慰,进一步也能影响别人的情绪。(3)情绪的运用。情绪本身无好坏之分,也无价值高低之别,不过因个体的情绪作用,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与影响。因此情绪智慧的另一个要素就是强调培养正向的情绪,使自己更加乐观、充满希望,并能化负向情绪为建设力,为自己开创美好人生。至于情绪的运用可从弹性计划、创造思考、转移注意力、激发动

7、机来着手。儿童情绪管理(Emotional Management)备受关注。觉察情绪、表达情绪,以至于利用情绪被认为是情绪管理的要素。情绪是指感觉及伴随感觉而来的想法、生理状态以及心理状态,同时它也蕴藏着表现某些行为的倾向。幼小的儿童已经是个情绪的个体,能表现出恐惧、愤怒、欢愉、惊讶等情绪,三至六岁的儿童对情绪已大致了解。人们情绪管理能力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儿童的情绪管理教育对长大后的情绪了解及情绪表现品质具有重要意义。Salovey和Mayer(1990)(注:Salovey,P.& Mayer,J.D.(1990).Emotional intelligence.Imagination,Co

8、gnition,and Personality,9,185-211.)将情绪管理界定为:体察自己与别人的情绪,辨别之间的差异,并能运用这些情绪信息来指引个人的思考与行动的能力。简言之,就是情绪的觉察、表达和调整的能力。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是在与父母、同伴和教师的互动过程中,通过情绪的自我觉察、自我调控和自我激励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提升的(见下表)。当进入学校,儿童的生活经验从家庭扩展到学校,所接触的环境比以往丰富,引发情绪经验的事件更为多样,儿童在此阶段就得开始学习处理各种情绪。在这个时期对学习所产生的各种情绪,将会逐渐累积,成为学习的情意或信念。正向情意将能成为后续学习阶段的推动力,但若在形成负向

9、情意之前未及时妥善处理,一旦信念形成将难以改变。从发展理论的角度来看,儿童正是发展情绪觉察与管理能力的时期,此阶段的儿童若能发展良好的情绪觉察与管理的能力,将有助于日后面对比以往更为复杂的情绪经验,同时此能力是发展情绪适应及情绪智力的基础,是培养各种情绪能力的根本。从预防的观点来看,可以预防青少年犯罪、逃学、退学、低成就与心理疾病等现象的产生,同时也能改善教师行为,提高对自我、对他人、学校的正向态度,具有相当积极的功能,所以学校应该重视儿童情绪管理教育的实施。由于情绪管理教育强调越早实施越好,因此研究者认为情绪管理教育应该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实施,实施的对象不仅针对有问题的学生,最好也能以班级为单

10、位,扩大实施,才能达到预防与行为控制的效果。二、儿童情绪管理的策略1、以认知策略增进儿童情绪的认知能力儿童是通过情绪与认知两套神经系统在学习控制情绪,因此长久处在被情绪控制的状态里,会形成神经上的记忆而影响其认知学习。教师在协助儿童的情绪管理上,不仅要消除儿童的消极情绪,更要注重对儿童的积极情绪进行研究和培养。教师在儿童的情绪管理方面,要让儿童能够正确认识各种情绪,学会自己调节情绪以及培养儿童的积极情绪。Feshbach(1978)认为儿童情绪的认知成份辨别他人的情绪、取代他人的观点和角色的能力,它是儿童发展正向社会能力的重要成份。在道德发展理论上,同理心有助于儿童利他行为的发展,而且,如果儿

11、童能感受到自己的行为造成了他人的痛苦,这有助于攻击行为的抑止,因此,同理心是儿童正向成长的重要基石。自一岁开始,孩子已能由他人情绪的反应中,领悟到怎样的行为能安抚他人、激怒他人、分享快乐给他人,也能同理的回应他人的不舒服。当孩子渐长,其所表现的安抚行为越来越符合对方的需要,由儿童与他人的互动的观察中,常常可以发现他们对他人所表现出的帮助、分享、肢体上的安慰、口语的同情、保护、担心等行为。(1)多与儿童进行情感对话。Dunn(1991)认为孩子揣摩别人的想法和感受时,常常依据家人之间的互动经验而来。家庭中的经验和家人情感的分享可以说是孩子对他人感受和想法的基本来源。因此,如果父母与孩子能常常清楚

12、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分享自己的感受,可能有助于孩子了解他人的情绪。此外,利用故事及周围的人、事,来引导孩子设想他人情感和想法,也可能对孩子的情感的敏感性有帮助。在西方,父母会把自己的伤心表现出来,让孩子知道父母的情绪或者让孩子明白自己让父母伤心了。Denzin(1998)(注:Denzin,S.A(1998).Emotional development in young children.New York:Guilford Press.)指出情绪是自我的情感,是一种过程,包括个人在情绪作用当中所感受到的一切。他特别说明所谓的“自我”,不是意识中的,而是存在于互动社会当中的自我,情绪的起源是社会,

13、由人际互动而来的,所有的情绪都是一种社会关系。从情绪的社会互动论中。可见人的情绪是在社会情境中和他人互动结果而来的,因为人际的互动是循环不息的,所以个体的情绪反应会受到以往社会互动经验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双向性的,在个体受到别人态度的影响而表现情绪时,此情绪反应也会成为儿童日后表现情绪的潜在因素,因此实施情绪教育最好在对话中进行。(2)避免过度鼓励儿童竞争。鼓励儿童竞争,常常不自觉地教育儿童只关注自己,而阻断了对他人需要和感受的觉察、反应。研究表明,高度竞争性的儿童表现较少的同理心(Barnett,Matthew & Howard,1979)。在竞争情境及获胜的欲望下,代表着牺牲他人以满足自

14、己,在此情境的潜移默化下,儿童所学习的不是关心、为别人着想,而是“唯我独尊”。因此,过渡教育儿童竞争与取胜,不利于培养其体察他人的同理心。儿童的情绪发展攸关将来的一切发展,传统上对于儿童的情绪表现存在一些不健康的想法,例如竞争可以让儿童树立强烈的自信心、小孩不可以生气等等。随着儿童情绪研究报告的发展,儿童情绪发展的情况更多的被人们所认识,而儿童的情绪教育也更有所依据,儿童的情绪发展若要健全,有赖于周围的成人建立正确的人类情绪各种知识及正确地对待儿童的方式。当儿童的竞争行为伤害到他人时,可让儿童想象他自己正处在对方的处境,以此引导儿童体会他人感受,引发儿童的同理反应。Barnett(1987)指

15、出,冷静、理性的解释并不足以引发孩子对他人感受的觉察,而应加上较强情感的诱发,且更进一步的提供方法,才能教育孩子如何感受和反应。2、以行为策略增进儿童情绪表现的适当性行为策略是指从观察具体行为开始,运用行为主义理论的增强及减弱作用,以改善不良行为,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以行为策略来增进务虚表现的适当性,可以是自发的,由自己控制自己的行为;也可以接受别人的训练。需要改进的儿童情绪行为必须是具体、可以观察的,整个改进的过程需采用渐进式,而且应在儿童的能力及意愿范围内。如果情绪是为了帮助人的生存,是每个人从出生就会有的经验,那么怎样表达?人从一出生就拥有的生理结构,随着时间的流逝,会自然发生变化,同时基于这套结构,人与社会、自然互动,经过个体的认知系统,形成个体的“心理系统”,再影响人的生理及其与外界的互动,因此,在谈及情绪表达时,学者多认为情绪的表达是透过脸部表情、肢体动作与姿势、声调、语言来进行。儿童的情绪表达包括正向情绪反应、负向情绪反应和多重情绪反应。(注:简淑贞.幼儿的情绪知多少J.台东师院学报,2001,(12).)(1)正向情绪反应。高兴、开心、快乐等正向情绪,是大多数儿童在下列情境的主要情绪反应:当收到礼物时、得到一个好的徽章或贴纸、当表现很好时,都有得意、骄傲的感受。(2)负向情绪反应。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