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处方知识点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850427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处方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运动处方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运动处方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运动处方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运动处方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处方知识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1. 率先提出“运动处方”:卡波维奇2. 首先使用运动处方:猪祠道夫3. 库珀:“有氧代谢之父”、“12分钟跑步测试法”4. 世界上最早的运动处方:战国时期的行气玉佩铭5. 瑞典生理学家Borg首先提出自觉疲劳分级6. 体育运动处方:是指对从事体育锻炼的人(含病人),有康复医师、体育教师、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及体能测试,按其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身体素质、心血管功能状况,结合生活环境和运动爱好或训练条件等主、客观条件,用处方的形式对身体锻炼者制定适合的运动内容、运动量、运动时间及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等,以达到健身和康复身体的目的。7. 运动处方与

2、药物处方的区别:运动处方药物处方运动内容药物名称运动量: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 锻炼频率剂量/次次/日注意事项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1) 目的不同:运动处方是用来提高体适能、促进健康或防治疾病,药物处方是为了治疗疾病2) 使用终点不同:医药处方在病人痊愈后即停止使用,而运动处方在人的一生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8. 运动处方的分类: 按目的分类:1)健身运动处方 2)竞技运动处方 3)康复运动处方 按构成体质的要素分类:1)改善身体形态的运动处方 2)增强身体机能的运动处方 3)增强身体素质的运动处方 4)调节心理状态的运动处方 5)提高适应能力的运动处方 按锻炼的器官系统分类:1)心血管系统的运动处方

3、2)呼吸系统的运动处方 3)神经系统的运动处方 4)消化系统的运动处方 5)运动系统的运动处方 按实施运动处方的环境分类:1)社区运动处方 2)健身房健身运动处方 3)家庭健身运动处方 4)学校健身运动处方9. 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运动目的、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和注意事项等10. 运动处方的四大要素: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11. 运动处方的目的:1)促进生长发育、增进健康、愉悦身心 2)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 3)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运动技能以提高运动成绩12. 有氧运动的特点:1)低强度 2)长时间、慢速度、长距离 3)周期性运动 4)全身大肌肉群参加活动13

4、. 有氧运动的项目:步行、慢跑、走跑交替练习、登山、上下楼梯、游泳、自行车等14. 评定运动强度的指标:客观:心率(HR) 吸氧量(VO2) 梅脱(MET) 主观:自觉用力程度分级(RPE)15. 最大吸氧量(VO2max):是指极量运动时人所能吸取(消耗)氧的最大数值16. 靶心率(THR):是指能获得最佳运动效果并能确保安全的运动心率17. 预期心率(PTHR):通过年龄推算出来的最大心率18. 梅脱(MET):是指运动时的能耗量与安静时的能耗量的比值19. 1MET是指每千克体重、每分钟活动|、消耗3.5毫升的氧,表示为3.5ml.kg/分钟20. 自觉疲劳分级(RPE):是用主观感觉来

5、反映身体负荷强度的一种方法21. RM:可重复某一次数的最大重量22. 运动的持续时间与运动强度成反比第二章1. 制定运动处方的基本原则:1)个性化原则 2)循序渐进与可调整原则 3)以全身耐力为 基础的原则 4)安全性与有效性原则 5)体制基础与运动效果的特异性原则2. 体适能:指身体有足够的活力和精力进行日常锻炼事务,而不会感到疲劳,并且还有足够的精力享受休闲活动和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3. 体适能是以体适能商的高低评价 体适能商:是健康体适能和技能体适能的综合反映 健康体适能:身体成分、肌力、肌肉耐力、心肺耐力、柔软素质 技能体适能:灵敏、平衡、协调、速度、爆发力、反应时间4. 有氧耐力:代

6、表人体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摄入、运送、吸收利用氧气,进行新陈代谢,产生能量的能力5. 肌力:是肌肉所能产生的最大力量肌肉耐力:是肌肉持续收缩的能力6. 身体成分:是指身体总体重中的脂肪组织和去脂肪组织重量的百分比7. 我国当前评价健康体适能的标准:1)国民体质测定 2)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3)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 4)其他8. 运动处方的制定程序:一般调查、临床检查、运动负荷试验及体力测试、制定运动处方、实施运动处方、运动中的医务监督、运动处方的修改与微调9. 影响肌力的因素:1)肌肉的横截面积 2)肌纤维类型 3)运动单位募集率和神经冲动 发放频率 4)肌肉的初长度 5)肌收缩类型 6)性别

7、7)年龄 8)关节角度 9)收缩速度10. 手法肌力测试(MMT):手法肌力试验是最早应用的肌肉力量测试方法11. 手法肌力测试(MMT)的特点: 优点:1)易操作性 2)经济型 3)广泛性 缺点:1)仅表明肌力大小,不表明肌肉收缩的耐力 2)定量分级粗略 3)评定者的主观判断 4)较难排除评定者主观评价的误差12. 关节活动度(ROM):评定肢体运动功能的基本指标和评定柔韧性的指标13. 正常的窦性心律为60-100次/分钟14. 正常人的收缩压(高压)为:90-130mmHg 舒张压(低压)为:60-85mHg15. 肺活量:男性:3470ml 女性:2440ml16. 功能能力(FC):

8、是指机体在尽力活动时所能达到的最大的MET值17. FC的测定方法:1)气体代谢测定法 2)功率推测法 3)次最大强度活动推测法18. 运动能力(EC):是指在进行增强耐力的锻炼时,应达到并保持的运动强度19. 运动耐量测试(ETT):是用来测定机体对运动耐受能力的运动负荷测试20. GXT:递增负荷测试(极量运动测试)21. SMT:二次负荷测试(亚极量运动测试)22. 运动试验常用的方法:跑台、功率车、台阶 二次跑台测试的决定因素:速度和坡度 二次功率车的决定因素:功率和体重 二次台阶的决定因素:台阶高度和登阶频率23. 运动中的医务监督:1)自我监督 2)医务监督 24. 运动处方的基本

9、格式的内容:1)一般资料 2)临床检查结果 3)功能检查结果 4)运动试验与体力测验结果 5)运动目的和要求 6)运动内容 7)运动强度 8)运动时间 9)运动频率 10)注意事项 11)医师签字 12)运动处方制定的时间25. 铁人三项: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第三章1.柔韧性:是指在无疼痛的情况下,关节所能活动的最大范围2.柔韧性的重要性:1)保持正常的生活质量 2)维持正常的步态 3)预防损伤的发生,减轻损伤的程度 4)提高灵敏、速度、平衡等其他身体素质3.柔韧素质包括的含义:1)ROM的大小 2)跨过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性4.柔韧性下降主要出现在躯干和下肢5.柔韧性下降的原

10、因:1)年龄因素 2)缺乏运动6.身体成分测定的方法:1)水下称重法 2)皮褶厚度测量法 3)生物电阻抗法 4) 红外线感应法 5)X射线吸光测定法 6)MRI/CT扫描法皮褶厚度计:三个手指捏 砝码作用:校正压力用法注意事项:1)在捏起点下方1厘米处测量 2)卡口连线和皮褶走向垂直 3)测得的结果取两次相同值或中间值测量部位:上臂部 肩峰后面与鹰嘴连线中点处 肩胛部 右肩胛骨下角下方1厘米处 与脊柱成45方向捏提 腹部 脐水平线和右锁骨中线交界处 沿躯干长连接方向纵向捏提青少年长高运动处方姓名性别年龄日期临床检查结果功能检查结果运动实验结果体力实验结果运动目的长高运动内容慢跑,单杠悬垂,纵跳

11、、摸高(树枝,篮球板,天花板等),抻拉躯干运动强度运动心率控制范围:120140次/min运动时间3060分钟运动频率每周35次注意事项按时就寝睡眠充足 完善营养,要有足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忌烟酒 充足日照,促进钙、磷的吸收 训练需循序渐进,并不可操之过急 运动时注意着装青少年增加耐力的运动处方姓名性别年龄日期临床检查结果功能检查结果运动实验结果体力实验结果运动目的增强心泵功能,提高有氧耐力运动内容耐久跑:变速跑1000米,或定时跑68分钟专门性练习:哑铃摆臂30秒1分钟为一组,练3组;在沙坑进行两脚交换跳,1分钟为一组,练3组柔韧性练习:压腿运动强度心率控制在130150次/分钟运动时间3050分钟运动频率每周4次注意事项锻炼时不可时断时续,要循序渐进如果身体状况出现异常,运动时有胸闷,头晕等现象,应暂停体育锻炼糖尿病病人的康复运动处方姓名性别年龄日期临床检查结果功能检查结果运动实验结果体力实验结果运动目的调节糖代谢,改善脂代谢,提高体质运动内容有氧运动(步行、慢跑、太极拳、游泳、爬山、自行车灯),肌肉力量练习(哑铃、沙袋和拉力器等轻重量器械)运动强度心率控制在110次/分钟运动时间3060分钟运动频率每周三次,也可每天一次注意事项合理安排运动疗法,饮食控制和药物的使用 加强血糖监测 运动锻炼和体育活动适当,不能劳累 在相关专业人员指导下运动 尽早进行规律性的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