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2013发展规划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850231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4.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2013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2013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2013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2013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2013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2013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2013发展规划(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 年)目录前言1第一章基础条件和总体要求1第一节现实基础1第二节指导思想3第三节战略定位3第四节发展目标4第五节空间布局5第二章建设竞争力强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6第一节提升郑州机场货运功能6第二节完善陆路交通运输体系7第三节发展多式联运8第三章建设高端航空港经济产业体系8第一节航空物流9第二节高端制造业10第三节现代服务业11第四节建设产业创新中心12第四章建设绿色智慧航空都市12第一节建设高水平城市综合服务区13第二节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13第三节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14- 2 -第五章建设内陆开放型航空港区15第一节提升开放平台服务

2、功能16第二节构建国际化营商环境16第三节创新对外开放体制机制17第四节带动中原经济区开放发展17第六章保障措施18第一节加大政策支持18第二节强化组织实施19前言航空港经济是以航空枢纽为依托,以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为支撑,以提供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并参与国 际市场分工为特征,吸引航空运输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集聚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 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4 号)精神,按照 国务院批复的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 年)对建设郑州航 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提出的总体要求,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航空 港经济集聚区和中原经济区的

3、核心增长极,制定本规划。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是郑(州) 汴(开封)一体化区域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郑州航空港、综合 保税区和周边产业园区,规划范围涉及中牟、新郑、尉氏 3 县(市) 部分区域,面积 415 平方公里。规划期为 20132025 年。本规划是引导实验区有序开发建设的行动纲领和编制相关 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第一章基础条件和总体要求第一节现实基础区位条件优越。郑州航空港地处我国内陆腹地,空域条件较 好,便于接入主要航路航线,适宜衔接东西南北航线,开展联程 联运,有利于辐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主要经济区,19具有发展航空运输的独特优势。 陆空衔接高效。

4、郑州机场是国内大型航空枢纽,规划建设 4条跑道,发展空间大;郑州市是全国铁路网、高速公路网的重要 枢纽,陆空对接、多式联运、内捷外畅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日益 完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持续提升。产业基础良好。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增速居全国重要机场前列,智能手机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一批电子信息、生物制药、航 空运输等企业加快集聚,呈现出航空枢纽建设和航空关联产业互 动发展的良好局面。开放活力彰显。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出口加工区、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等集中布局,航空、铁路、公路口岸功能不断 完善,各类园区与航空港联动机制初步建立,开放型经济发展势 头强劲,2012 年实验区进出口总额达 294 亿美元。随

5、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航空运输正成为在全球范围内配 臵高端生产要素、提升国家和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航空港经 济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 验区,有利于优化航空货运布局,提升我国民航业国际竞争力; 有利于推动我国航空港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 转变;有利于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探索中西部地区全方位扩大开 放新途径;有利于构建中原经济区战略突破口,带动新型城镇化、 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第二节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 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以郑州大型航空枢纽为依

6、托,以发展航空 货运为突破口,着力推进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着力推 进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着力推进对外开放合作和体制机制创 新,探索以航空港经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新模式,努力把实验区 建设成为全国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为中原经济区乃至中西部 地区开放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第三节战略定位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建设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机场,进一步发 展连接世界重要枢纽机场和主要经济体的航空物流通道,完善陆 空衔接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提升货运中转和集疏能力,逐步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国际航空物流中心。 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发挥航空运输综合带动作用,强化创新驱动,吸引高端要素集聚,大力发展航空设备制

7、 造维修、航空物流等重点产业,培育壮大与航空关联的高端制造 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形成全球生产和消费供应 链重要节点。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提升航空港开放门户功能,推进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发展和陆空口岸建设,完善国际化 营商环境,提升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层次,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 建设富有活力的开放新高地。现代航空都市。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发展,优化实验区空间布局,以航兴区、以区促航、产城融 合,建设具有较高品位和国际化程度的城市综合服务区,形成空 港、产业、居住、生态功能区共同支撑的航空都市。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强化产业集聚和综合服务功能,增强综合实

8、力,延伸面向周边区域的产业和服务链,推动与郑州中 心城区、郑汴新区联动发展,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最具发展活力 和增长潜力的区域。第四节发展目标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力争经过十多年的努力, 使实验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到 2017 年,实验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体系初步形 成,主要功能区开发建设初具规模,航空港经济发展初见成效。 机场二期工程建成使用,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大幅提升,连接实验 区内外的主要交通通道基本建成;航空设备制造维修、与航空关 联的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集聚一批具有国际竞争 力的知名品牌和优势企业,航空港开放门户地位基本确立;市政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支撑有力

9、,航空都市框架基本形成。到 2025 年,建成富有生机活力、彰显竞争优势、具有国际 影响力的实验区。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地位显著提升,航空货 邮吞吐量达到 300 万吨左右,跻身全国前列;形成创新驱动、高 端引领、国际合作的产业发展格局,与航空关联的高端制造业主 营业务收入超过 10000 亿元;建成现代化航空都市,营商环境与国际全面接轨,进出口总额达到 2000 亿美元,成为引领中原经 济区发展、服务全国、连通世界的开放高地。第五节空间布局按照集约紧凑、产城融合发展理念,优化功能分区,规范开 发秩序,科学确定开发强度,构建“三区两廊”空间发展格局。 航空港区。主要包括机场及其周边核心区域,建

10、设空港服务区、综合保税区、航空物流区,建设陆空联运集疏中心等设施, 重点布局发展航空运输、航空航材制造维修、航空物流、保税加 工、展示交易等产业。北部城市综合服务区。位于空港北侧,建设高端商务商贸区、科技研发区、高端居住功能区,围绕绿色廊道和生态水系进行布 局,重点发展航空金融、服务外包、电子商务、文化创意、健康 休闲等产业,建设生态、智慧、宜居新城区。南部高端制造业集聚区。位于空港南侧,建设航空科技转化基地和航空关联产业发展区,重点布局发展通用航空设备制造、 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机械、新材料等产业。沿南水北调干渠生态防护走廊。充分利用南水北调主干渠两侧宽防护林带设臵生态防护走廊,遵循优先

11、保护水质原则,按照 干渠管理规定有序建设沿岸森林公园、水系景观、绿化廊道等, 打造体现航空文化内涵、集生态保护和休闲游览于一体的景观 带。沿新 107 国道生态走廊。在实验区新 107 国道两侧,规划建设防护林带,形成错落有致、纵贯南北的生态景观长廊。第二章建设竞争力强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推进大型航空枢纽建设,强化陆空交 通衔接,构建设施先进、网络完善、支撑有力、运行高效的航空 货运集疏系统。第一节提升郑州机场货运功能建设机场货运枢纽。有序推进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总体规划(20092040)实施,建成第二跑道、第二航站楼,适时研究 建设货运专用跑道、第三航站楼;建成郑州机场综合交

12、通中心, 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加快航空货运仓储设施建设,完善快件集 中监管中心、海关监管仓库等设施,全面提升郑州机场航空货运 保障能力。强化与国内外大型枢纽机场的合作,发展货运中转、 集散业务。拓展优化航线网络。以连通国际枢纽机场为重点,开辟航线、加密航班,打造轮辐式航线网络,积极发展全货机航班,构建联 系全球的空中通道。美洲方向,以安克雷奇、芝加哥、洛杉矶等 枢纽机场为主要通航点,辐射美洲各主要机场。欧洲方向,以莫斯科、阿姆斯特丹、法兰克福等枢纽机场为主要通航点,辐射欧 洲各主要机场。亚洲方向,以香港、迪拜、东京等枢纽机场为主 要通航点,辐射亚洲、串飞其他机场。澳洲方向,以悉尼、墨尔 本机场

13、为主要通航点,辐射澳洲大陆。非洲方向,以迪拜机场为中转点,连结非洲主要机场。完善国内航线网络,提高与国内枢 纽机场和支线机场的通达性,发展联程联运,实现高效集疏。发展壮大航空货运货代企业。做大做强现有基地航空公司,培育发展地方航空公司。支持国内外大型航空公司、快递物流企 业在郑州机场设立基地、增加运力,建设区域运营中心和快件处 理中心。推动航空货运服务代理企业集聚发展,与航空公司、重 点客户加强合作,培育一批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乃至全球的骨干企 业,拓展航空货运上下游市场。提升机场服务水平。运用先进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和信息技术,优化流程设计,完善服务体系,缩短客货进出港时间,提高 客货运中转效率,

14、建立航班延误预警和应急机制,提升服务质量, 建成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航空服务保障体系。第二节完善陆路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推进连通外部的公路、铁路建设,构建以空港为中心的放射状陆路交通网络。建成登封至商丘、机场至周口等地方高速 公路,与京港澳高速、机场高速和郑(州)民(权)高速共同构 成 “三纵两横”高速公路网。升级改造 G107 相关路段和 S102、 S223、S221 线,形成“五纵六横”干线公路网。建成郑州东站至郑 州机场至许昌、郑州机场至登封至洛阳、郑州至焦作、郑州至开 封等城际铁路。加快建设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铁路网,更好 地服务于航空港发展。第三节发展多式联运加快陆空联运体系建设,

15、形成航空、公路、铁路高效衔接、 互动发展的联运格局。推动建设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备、集疏 便捷的综合性场站和设施,提高转运综合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卡 车航班,建设区域性卡车转运中心,打造航空货物“门到门”快 速运输系统。建设完善高铁货运基础设施,积极发展高铁快递业 务。加强空陆联运设施建设,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货物集拼、 转运功能。推动郑州机场与郑州高铁客运枢纽站紧密对接,大力 发展空铁联运,逐步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客运中转换乘中心。第三章建设高端航空港经济产业体系依托航空货运网络,加强与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 需求商的协同合作,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和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形 成特色优势产业的生产供应链和消费供应链,带动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构建以航空物流为基础、航空关联产业为 支撑的航空港经济产业体系。第一节航空物流特色产品物流。发挥产业基础和区域市场优势,大力发展电 子信息、食品、药品、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