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第2讲原电池化学电源课件新人教版

上传人:xuz****an 文档编号:90850033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4.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第2讲原电池化学电源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第2讲原电池化学电源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第2讲原电池化学电源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第2讲原电池化学电源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第2讲原电池化学电源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第2讲原电池化学电源课件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第2讲原电池化学电源课件新人教版(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讲 原电池 化学电源,【2020备考】 最新考纲:1.理解原电池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2.能书写电极反应和总反应方程式。3.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核心素养: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认识原电池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能从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原电池中物质的变化及能量的转化。2.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原电池装置的应用,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实践。,考点一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频数: 难度:),电化学是化学能与热能知识的延伸,是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应用,,是高考热点,对于本考点的主要考查知识点有:(1)电池的正负极的判断;(2)原

2、电池的原理应用;(3)电极方程式的书写,特别是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是高考重点,应给予关注。,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3)工作原理,Zn2e=Zn2,锌片,铜片,Cu22e=Cu,锌,(4)原电池中移动方向及闭合回路形成原理图示,失,负,正,得,1.原电池仍然体现的是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守恒,是化学能与热能的知识延伸,是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2.原电池反应必须是氧化还原反应,但自行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并不一定是电极与电解质溶液反应,也可能是电极与溶解的氧气等发生反应,如将铁与石墨相连插入食盐水中。,2.原电池原理的应用,负极,正极,1.在理解形成原电池可加快反应速率时,要注意对产物量的理解,Zn与稀H2S

3、O4反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锌足量时,不影响产生H2的物质的量,但稀H2SO4足量时,产生H2的物质的量要减少。 2.把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拆写成两个电极反应时,首先要写成离子反应,要注意通过电荷守恒与原子守恒把H、OH、H2O分解到两个电极反应中。,速查速测,1.(易混点排查)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在原电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一定是负极( ) (2)在原电池中,负极材料的活泼性一定比正极材料强( ) (3)在原电池中,正极本身一定不参与电极反应,负极本身一定要发生氧化反应( ) (4)在锌铜原电池中,因为有电子通过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所以有电流产生( ) (5)两种活泼性

4、不同的金属组成原电池的两极,活泼金属一定作负极( ),2.(教材改编题)下列装置不能形成原电池的是( ),解析 A、B、D项都具有活泼性不同的电极;电解质溶液;闭合回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均能构成原电池;C项中酒精为非电解质,不能构成原电池。 答案 C,3.(动手能力培养)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欲以镁条、铝片为电极,以稀Na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设计原电池。给你一只电流表,请你画出该原电池的示意图,并标出正负极,写出电极反应式。,答案 如图所示,A组 基础知识巩固,1.(2019聊城三中月考)课堂学习中,同学们利用铝条、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计、橙汁、烧杯等用品探究原电池的组成。下列结论错误

5、的是( ),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B.原电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和导线等组成 C.图中电极a为铝条、电极b为锌片时,导线中会通过电流 D.图中电极a为锌片、电极b为铜片时,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 解析 D项,电极a为负极,电子由负极(锌片)流出。 答案 D,2.(2018合肥质检)用a、b、c、d四种金属按表中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装置甲中的b金属是原电池的负极 B.装置乙中的c金属是原电池的阳极 C.装置丙中的d金属是原电池的正极 D.四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dabc 解析 甲中a溶解说明a是负极,活泼性ab,A错误;原电池一般用正极或负极命名电极

6、,B错误,由乙中现象知活泼性bc;丙中d是负极,活泼性da,C错误;综上可知D正确。 答案 D,3.(2019潍坊上学期统考,12)根据光合作用原理,设计如图原电池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 B.外电路电流方向是ab C.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e2H=H2O2 D.a电极上每生成1 mol O2,通过质子交换膜的H为2 mol,解析 根据图示可知,a电极上H2O转化为H和O2,发生氧化反应,则a电极为原电池的负极,A项错误;a电极为负极,b电极为正极,外电路电流方向应从正极到负极,即ba,B项错误;根据图示可知,b电极上O2得电子转化为H2O2,电极反应式为:

7、O22e2H=H2O2,C项正确;a电极上每生成1 mol O2,转移4 mol电子,则通过质子交换膜的H为4 mol,D项错误。 答案 C,【方法技巧】,判断原电池正、负极的5种方法,B组 考试能力过关,4.(2017上海化学)对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电子流入的一极为正极 B.比较不活泼的一极为正极 C.电子流出的一极为负极 D.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正极 解析 在原电池中正极为电子流入、性质不活泼、发生还原反应的一极,负极为电子流出、性质较活泼、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故D错误。 答案 D,5.(天津理综)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

8、,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答案 C,6.(新课标全国)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 B.银器为正极,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 C.该过程中总反应为2Al3Ag2S=6AgAl2S3 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Ag2S转化为白色AgCl,解析 本题要注意运用“电化学原理”这个关键词,由题干信息中Ag、Al、食盐溶液构成原电池的条件,Ag2S 是氧化剂,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项正确。C项忽视了Al2S3在水

9、溶液中发生完全的双水解反应,正确的方程式应为2Al3Ag2S6H2O= 6Ag2Al(OH)33H2S。D项中黑色褪去的原因是Ag2S被还原成了Ag。 答案 B,考点二 化学电源 (频数: 难度:),化学电源知识是电化学中的难点,是我们高考热点题型新型化,学电源的知识源头,特别是燃料电池与充电电池更是重中之重,要熟练掌握介质对半反应的影响及充电电池四个电极的关系。,1.一次电池,(1)碱性锌锰干电池(图一),Zn2OH2e=Zn(OH)2,(2)锌银电池(图二),Zn2OH2e=Zn(OH)2,2.二次电池,2e=PbSO4(s),2e=PbSO4(s)2H2O(l),可充电电池充电时电极与外

10、接电源的正、负极的连接应符合: 电池的负极与外加电源的负极相连作电解池的阴极;电池的正极与外加电源的正极相连作电解池的阳极。如下图(板书),3.燃料电池,氢氧燃料电池是目前最成熟的燃料电池,可分为酸性和碱性两种:,2H24OH4e=4H2O,O22H2O4e=4OH,速查速测,1.(教材基础知识填空)(1)氢氧燃料电池以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时,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将 (填“减小”、“增大”或“不变”,下同),溶液的pH 。,(2)氢氧燃料电池以H2SO4溶液作电解质溶液时,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将 (填“减小”、“增大”或“不变”,下同),溶液的pH 。 答案 (1)减

11、小 减小 (2)减小 增大,放电时,Fe为正极,Ni2O3为负极 充电时,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Fe(OH)22e=Fe2OH 充电时,Ni(OH)2为阳极 蓄电池的电极必须是浸在某碱性溶液中 A. B. C. D. 答案 D,3.(思维探究题)微型燃料电池是采用甲醇(质子交换膜)取代氢作燃料设计而成的,性能良好,有望取代传统电池,说出此微型燃料电池的优点,并写出电池的负极反应。_ _,答案 优点:电池设计简单; 和传统充电电池比电池的能量密度高。 负极反应:CH3OH6eH2O=CO26H,A组 基础知识巩固,1.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化学电源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电池分别属于一

12、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 B.干电池在长时间使用后,锌筒被破坏 C.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 D.铅蓄电池工作过程中,每通过2 mol电子,负极质量减轻207 g 解析 干电池是一次电池,铅蓄电池是可充电电池,属于二次电池,氢氧燃料电池属于燃料电池,故A正确;在干电池中,Zn作负极,被氧化,故B正确;氢氧燃料电池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储藏在电池内,且工作的最终产物是水,故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故C正确;铅蓄电池工作过程中,硫酸铅是在负极上析出,该极质量应该增加而非减小,故D错误。 答案 D,2.(2019烟台模拟)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PbPbO22H

13、2SO4=2PbSO42H2O,研读下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答案 B,3.(传统锌锰干电池的改进)(2018北京大联盟联考)由我国科学家研发成功的铝锰电池是一种比能量很高的新型干电池,以氯化钠和稀氨水混合溶液为电解质,铝和二氧化锰石墨为两极,其电池反应为Al3MnO23H2O=3MnO(OH)Al(OH)3。下列有关该电池放电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解析 由电池反应方程式知,铝为电池负极,铝失去电子转化为Al(OH)3,A、B正确;阴离子移向负极,C错误;由反应中锰元素价态变化知D正确。 答案 C,【归纳反思】,书写电极反应式时的三个原则 1.共存原则:因为物质得失电子后在不同介质中的

14、存在形式不同,所以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必须考虑介质环境。碱性溶液中CO2不可能存在,也不可能有H参加反应;当电解质溶液呈酸性时,不可能有OH参加反应。 2.得氧失氧原则:得氧时,在反应物中加H2O(电解质为酸性时)或OH(电解质为碱性或中性时);失氧时,在反应物中加H2O(电解质为碱性或中性时)或H(电解质为酸性时)。 3.中性吸氧反应成碱原则:在中性电解质溶液中,通过金属吸氧所建立起来的原电池反应,其反应的最后产物是碱。,B组 考试能力过关,4.(2015课标全国,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正极反

15、应中有CO2生成 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解析 由题意可知,微生物电池的原理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O2与C6H12O6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项正确;氧气在正极反应,由于质子交换膜只允许H通过,则正极反应为:O24e4H=2H2O,没有CO2生成,A项错误;负极发生反应:C6H12O624e6H2O=6CO224H,H在负极区生成,移向正极区,在正极被消耗,C项正确;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D项正确。 答案 A,答案 D,6.(2015全国卷,26节选)酸性锌锰干电池是一种一次性电池,外壳为金属锌,中间是碳棒,其周围是由碳粉、MnO2、ZnCl2和NH4Cl等组成的糊状填充物。该电池放电过程产生MnOOH。,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 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