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微课教学设计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848219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设计基础微课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机械设计基础微课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机械设计基础微课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机械设计基础微课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机械设计基础微课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机械设计基础微课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设计基础微课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械设计基础微课教学设计微课标题手把手教你设计凸轮轮廓曲线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 所属学科机械学科所属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所属专业大类58所属专业类5801适用对象二年级学生所属学校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授课教师付兴娥教学时长10分钟教学思想与教学设计思路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是本章的一个教学重点。如何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对心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设计方法,并从中领悟出对心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设计方法,是我在教学设计时重点思考的内容。教学设计上采用引导启发和教学演示两种教学方法授课,通过步步演示,引导学生轻松学会凸轮机构的基本设计方法。教学背景机械设计基础是机制专业学生的

2、一门专业基础课,凸轮廓线的设计是机械设计基础第四章第3节的内容。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铰链四杆机构的设计,并且也学习了凸轮的基本知识,所以学生已经具备了探究本节内容的基本方法,但是缺乏实践经验,相当一部分同学缺乏信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握凸轮廓线设计的反转法原理,利用图解法能设计尖顶对心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信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尖顶对心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廓线的设计;教学难点:反转法原理。教学过程设计

3、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时间分配1.问题引入设计目的:学生提出问题引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法教学资源:模型30秒2.授课提纲 设计方法 设计原理 设计过程20秒3.设计方法目的:通过对比,让学生对两种设计方法有直观的认识.30-35秒4.设计原理目的:让学生理解反转法原理。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教学资源:动画 2分钟5.设计过程目的:通过步步演示,让学生参与设计过程,掌握设计方法。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引导启发法教学资源:步步演示视频操作5-6分钟6.设计扩展目的:拓展学生思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教学方法:引导启发。 20秒教学总结与特色利用案例步步演示凸轮轮廓曲线设计过程,将抽象、困难

4、的设计过程清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并且学生可以随老师一同完成,让学生感到自己也可以完成机构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信心。教学设计详细方案教学设计方案全过程一览图一、问题引入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提出大部分同学心中的疑问:凸轮机构很重要,我们能独立设计它吗?会不会很难呢?根据学生的疑问,引领学生进入微课堂,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答案。二、讲授提纲设计凸轮轮廓曲线,根据学生的认知过程,由浅入深,让学生了解设计方法,理解设计原理,掌握设计过程。三、设计方法两种方法:图解法、解析法。分别介绍了两种方法的特点及区别,本次设计过程中,我们选用图解法。四、设计原理凸轮廓线设计的原理为反转法原理,通过观察动画,让学生发现存在于设计过程的实际困难,引导学生找到解决方法,更深理解反转法原理。 五、设计过程一步步为学生演示凸轮轮廓曲线设计过程,提醒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这样学生对于设计过程不会感到困难,并且过程更清晰,很容易理解。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可以随老师一同完成设计,手把手教学生设计凸轮轮廓曲线,方法新颖,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六、拓展在学生理解基础凸轮廓线设计的基础下,提出不同类型的凸轮机构设计,引发学生思考,进一步知识拓展。如果尖顶从动件换成滚子从动件,运动规律不变,凸轮廓线变不变?对设计结果有何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