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问题的调查报告,--以金安区c村为例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847254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问题的调查报告,--以金安区c村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问题的调查报告,--以金安区c村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问题的调查报告,--以金安区c村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问题的调查报告,--以金安区c村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问题的调查报告,--以金安区c村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问题的调查报告,--以金安区c村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问题的调查报告,--以金安区c村为例(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问题的调查报告,-以金安区c村为例篇一: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报告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报告近两个星期我们小组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教育情况做了一个实践调查。对现在农村留守儿童情况有了一个深刻的了解。并对我们的调查结果给以了总结和分析,对其面临的问题给以文字表现。并经过我们组员的讨论与研究提出了几点解决建议。一、 农村儿童成长与教育调查统计表 问题 调查选项 比例 父母外出打工比例 父亲母亲双方外出打工 31% 父亲单方外出打工 60% 母亲单独外出打工 9% 父母探亲时间 一年一次 74% 两年一次 17% 三年一次 9% 监护人状况 与母亲居住 51% 与父亲居住

2、 5% 与祖父母居住 30% 与外祖父母居住 11% 独居 3% 感到孤独烦躁时 找朋友倾诉 64% 看电视 14% 玩耍 16% 无法解脱 5% 学习态度 对学习感兴趣 51% 一般 37% 学不进去 9% 旷课逃学 3% 遵守纪律情况 遵守纪律 85% 经常迟到 15% 课外活动与娱乐 做家务 56% 干农活 29% 玩 3% 遇到困难时 靠家人 45% 靠朋友 20% 靠自己 17% 靠老师 18% 生病时 母亲照顾 56% 父亲照顾 29% 祖父母照顾 5% 亲戚或其他人 10% 二、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爱,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软弱无力,社会对这一弱

3、势群体又关心不够。他们被父母“遗弃”,被学校“遗弃”,也被社会所“遗弃”。由于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管、教育处于一种“真空”状态,从而导致许多留守儿童人格发展不健全、学习成绩滑坡、人际交往出现障碍、良好思想树立出现危机,有的行为甚至表现得很极端。具体而言,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教育欠缺农村留守儿童形成的直接原因就是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务工,致使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亲子间沟通中断,互动缺失。外出务工父母即使想要好好教育子女,但终因天各一方,对留守子女的教育难免陷入“鞭长莫及”的境地。更糟糕的是许多外出务工父母连与子女的基本交流都没有,更何谈对子女的引导、教育与关心。

4、有的父母半个月或一个月才与孩子联系一次,有的甚至长年累月没有联系。抑或一年回家探亲一次,抑或数年不知家里的境况。子女与父母长期分离,缺乏联系,使得父母无法了解子女的心理、思想的变化,从而对其缺乏必要的关爱与引导。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被祖父母、外祖父母或是父母的亲朋好友取代。在祖父母、外祖父母监管的情况下,出现隔代教育力不从心的状况,祖辈的文化程度不高,他们对孙辈的监护仅仅从物质生活方面予以满足,这难免会走向一个极端:他们对孙辈过分的溺爱,使得留守儿童变得娇生惯养。即使是在父母面前,也有这种情况的发生,父母对留守子女照顾不周,内心感到愧疚,为了补偿孩子,他们就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因此,留守

5、儿童也就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这种以物质的满足代替精神上的安抚,将孩子一步步往悬崖边上推,一不留意孩子就有可能掉进深渊。而委托他人监护孩子则出现了另一种情况:受委托者更多的是对留守儿童的漠不关心,持一种放任的态度。有的是留守儿童太调皮,他们根本管不了,也有的是害怕管多了受到其父母的埋怨,因此他们的监护也只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留守儿童也就变得胆大起来,他们可以为所欲为,肆无忌惮。总而言之,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给留守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不力,导致农村留守儿童价值取向的扭曲,无限制的物质满足,行为规范上的放任,精神上的漠不关心,使孩子变得功利起来,表现出个人享乐主义的人生观。好

6、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错误思想观念极易在留守儿童中形成。家庭教育缺失篇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报告 作业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报告在中国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包括内地城市,也有父母双双外出去繁华都市打工。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也是一个弱势群体 留守儿童。这是百度百科里关于留守儿童的定义,因为每一年都有那么多关于留守儿童的文章,所以在决定选择这个主题作为暑假实践的主要内容之后,我做了很认真的材料整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

7、题从20XX年以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在教育实践中,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多发,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对这些孩子的德育教育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 亿农民工常年于城市工作,由此产生近20XX万少年儿童留守家中。而据中华全国总工会最新统计,我国现有农民工已增至亿,随着国家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更多的农村盈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留守儿童的数据也将与日俱增。针对留守儿童的这些问题,我组织了一次为期15天的活动,充分发挥我的专业特长,帮助12位留守儿童丰富暑期生活。结合12位儿童的谈话及调查,现形成如下调查报告。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一)亲情教育的缺位留守儿

8、童存在的最根本原因是家庭结构的不“完整”。现有研究指出,留守儿童家庭大部分双亲外出,只有少数的家庭父母一方外出从而导致了家庭结构的不完整。而留守在家乡的这些儿童或随祖辈,或随父母一方或亲戚朋友生活,有的儿童则独自一人生活。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数是妇女和老人,他们多数没有文化和外出务工的能力,缺乏科学的文化知识和现代家庭教育观念,对教育孩子普遍感到力不从心。因此,大多数留守老人和妇女在教育孩子的精力和能力上不堪重负,导致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处于放任自流。尤其是与祖辈和亲戚生活在一起的留守儿童,其亲情关系难以比得上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有的留守儿童长时间不能与父母相见,使他们备受时间的煎熬,内心孤独寂

9、寞又无处倾诉,极易造成留守儿童心理发育失衡,在与人的交往上出现问题。(二)家庭教育内容单一家庭教育内容包括很多,有研究认为,家庭教育的内容包括“家庭的健康教育、家庭的情感教育、家庭的智能教育、家庭的人生指导教育” 1。在本人的走访和交谈中发现,绝大多数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内容以重养育轻教育;重生理轻心理;重智育轻德育为主。过分强调留守儿童的学习,把学习等同于家庭教育,忽视孩子的意志品德教育,行为与卫生习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劳动与安全教2育、交际能力教育等。在交谈中,儿童表示父母在打电话时都会询问学习情况。忽略了与孩子之间的心理沟通,忽视了对子女道德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关注。而祖辈监护人由于文

10、化水平过低,多数都没有能力辅导儿童的学习,再加之沉重的农活,使他们在生活上让儿童吃饱穿暖就已经很不错了,根本无法顾及儿童思想上,心理上的变化。因此,大多数临时监护人普遍将孩子的教育责任交给了学校,而教师在教学之外也没有更多的精力关注孩子的心理和道德发展。(三)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父母外出打工,远离孩子,无法时时指导孩子的学习,很多父母都是以金钱为诱饵,以打骂的方式为主。他们根据成绩的好坏作为标准,成绩好则给以金钱和物质的奖励,成绩差则一顿暴打,摧毁孩子的自信心。有研究发现,单亲监护家庭中留守儿童被责骂和体罚的情况明显多于非留守儿童。在农村大多数的留守儿童都是由祖辈监护,而祖辈在留守儿童的教育方

11、式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他们的过分溺爱,使儿童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由于采取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不但伤害了孩子的身体,还会伤害孩子脆弱的心理,直接导致了一些留守儿童对家庭教育和临时监护人产生反感、抵触乃至对抗情绪,甚至导致孩子离家出走等不良后果。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农村留守儿童关系到农村未来的发展,是农村未来的主要劳动力和建设者,他们能否健康的成长,不仅是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和学校的问题,更发展为一个社会问题。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现有研究主要从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一)明确家庭教育责任作为孩子的父母,要克服各种困难创造有利条件

12、,使父母一方留下照顾孩子,父母应该深刻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明确自己对子女教育的责任。父母应,协调好打工挣钱与照顾、教育子女之间的关系,尽量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在外打工父母还应做到定期和监护人,代课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的联系以了解子女情况,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从而避免出现家庭教育的盲区。(二)加强学校教育学校是儿童最主要的活动场所之一。“留守儿童”家庭职能的空白,所以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家庭教育咨询”,“举办家长学校”,“成立家长指导委员会”等方式来参与家长教育指导,帮助家庭教育的理性化3。学校应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学生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多多关注学生的心里变化。作为班主任,一方面要

13、亲力亲为的教育学生,另一方面也要指导家长科学的教育孩子。(三)强化政府责任政府应加大对宪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保护法,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强化农村外出务工父母对子女成长的监护责任和教育责任,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打工挣钱和子女教育的关系,切实承担起养育孩子的义务和责任。与政府要加大对“留守儿童”教育的管理和扶持制度,多开展有助于留守儿童成长的夏令营活动。(四)社会各界积极履行职责有研究者认为,可以利用大众媒体广泛、深入的开展宣传活动,使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出现的家庭教育问题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农村应培育社区教育组织,可以考虑由学区和共青团牵头,联合妇联、工会、村委会、学校共同构建农

14、村“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教育监护体系4。还有研究者强调,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公共娱乐场所的管理和整治,加大对社会闲散人员的管理、教育和监督。村委、乡镇要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以丰富留守儿童的生活。村委、乡镇还要建立常规的留守儿童监测制度,确定具体的监测办法,整体的、动态的掌握留守儿童的情况。61李天燕.家庭教育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XX:116.2余文盛,钟昭会.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XX,1.3张春玲.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关怀J.教育评论,20XX(2).4朱俊芳.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思

15、想道德教育J.贵州教育,20XX(10):21-22.5罗仕芳,杨剑.农村“留守学生”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教育导刊,20XX(12):43-45.6扬长平.农村留守儿童学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以重庆市南川区鸣玉镇为例D.北京大学,20XX年硕士论文. 5篇三: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研究以湖南省长沙市为例金融七班组长:许丽丹(20XX5408)组员:贾雅童(20XX5392)、马俊鑫(20XX5401)、彭莹、汪雅琴(20XX5406)、叶梦馨、杨晓佳(20XX5410)、雍静45413)附件1:方案概况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洪流当中,贡献自己的劳动力。与此同时,在广大农村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被定义为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4周岁级以下的儿童。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十分巨大。目前,中国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约亿人。根据20XX年中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推断,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有专家推算和保守估计,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至少在4390万以上。和20XX年相比,20XX年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增长十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