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物理人教版选修3-1同步练习教师用卷: 1.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同步练习-教师用卷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90844465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75.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物理人教版选修3-1同步练习教师用卷: 1.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同步练习-教师用卷 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物理人教版选修3-1同步练习教师用卷: 1.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同步练习-教师用卷 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物理人教版选修3-1同步练习教师用卷: 1.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同步练习-教师用卷 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物理人教版选修3-1同步练习教师用卷: 1.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同步练习-教师用卷 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物理人教版选修3-1同步练习教师用卷: 1.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同步练习-教师用卷 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物理人教版选修3-1同步练习教师用卷: 1.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同步练习-教师用卷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物理人教版选修3-1同步练习教师用卷: 1.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同步练习-教师用卷 (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同步练习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带电量有可能是3 10 19 B. 感应起电的本质是电荷发生了转移 C. 物体所带电量可能很小,可以小于元电荷 D. 经过摩擦使某物体带正电是因为产生了额外的正电荷 【答案】B 【解析】解:A、元电荷的值通常取作,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等于 = 1.60 10 19 元电荷的整数倍,故 AC 错误; B、感应起电的实质是电荷可以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 故 B 正确; . D、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并没有创造电荷 遵循电荷 . 守恒定律 故 D 错误; .

2、 故选:B 2.关于元电荷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元电荷就是电子 B. 元电荷就是质子 C. 元电荷的值通常取 = 1.60 10 19 D. 元电荷的值通常取 = 1.60 10 23 【答案】C 【解析】【分析】 元电荷又称“基本电量”,在各种带电微粒中,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人们把 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常用符号 e 表示,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等于元电荷或者是元 电荷的整数倍。 本题就是对元电荷概念的考查,知道元电荷的概念即可解决本题。 【解答】 元电荷是指最小的电荷量,不是电荷,不是指质子或者是电子,故 AB 错误; . 元电荷目前认为是自然界中电荷的最小单元,其大小是,故

3、 C 正确, .1.6 10 19 D 错误; 故选 C。 3.对物体带电现象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个不带电的物体内一定没有电荷 B. 物体带电一定具有多余的电子 C. 物体带电的过程就是电荷移动的过程 D. 物体带电的过程就是创造电荷的过程 【答案】C 【解析】解:A、任何物体内部总有正负电荷,不带电是因为它呈现了电中性,故 A 错误; B、物体带电可有是有多余的电了或失去电子;故 B 错误; C、物体带电是因为失去电子或得到电子,故带电过程就是电荷移动的过程;故 C 正 确; D、电荷是不能被创生的,故错误; 故选:C 4.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所带电荷量分别为和,将两小

4、球接触之后再分 + 5 开,则它们所带的电荷量分别为 () A. ,B. ,C. ,D. , + 2+ 2+ 3+ 3+ 5 + 3+ 【答案】A 【解析】解: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所带电荷量分别为和,将两小球接触 + 5 之后再分开,两球所带的电量先中和再平分,所以两球所带电荷量分别为和 + 2 + 2 故选:A 5.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点电荷的带电量一定是1.60 10 19 B. 实际存在的电荷都是点电荷 C. 点电荷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D. 大的带电体不能看成是点电荷 【答案】C 【解析】解:A、点电荷是将带电物体简化为一个带电的点,元电荷是电量的最小值, 点电荷的值

5、可以等于元电荷,也可以是元电荷的整数倍,即点电荷的电荷量可多可少, 故 A 错误; B、在研究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时,若带电体的尺寸远小于它们之间的距离时,才可把 带电体看成点电荷,并不是所有电荷都可以看成点电荷,故 B 错误; C、点电荷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故 C 正确; D、大的带电体,在间距更大的情况下,可以看成是点电荷,故 D 错误; 故选:C 6.A 和 B 都是不带电的物体,它们互相摩擦后 A 带正电荷 C,下列判断 1.6 10 10 中正确的是 () A. 在摩擦前 A 和 B 的内部没有任何电荷 B. 摩擦的过程中电子从 A 转移到了 B C. A 在摩擦后一定得到了个电子 1

6、 109 D. A 在摩擦过程中一定失去了 C 电子 1.6 10 19 【答案】B 【解析】解:A、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说明在摩擦前 A、B 内部都有电荷, 故 A 错误 B、互相摩擦后 A 带正电荷,故应该是 A 上的电子转移到 B 上,故 B 正 1.6 10 10 确 CD、A 原来是电中性,摩擦后带上的正电荷,故 B 在摩擦后一定带 1.6 10 10 的正电荷,故 A 在摩擦过程中失去的电子数为: 1.6 10 10 个,故 C 错误,D 错误 = 1.6 10 10 1.6 10 19 = 109 故选:B 7.两平行金属板水平放置,板间距为,两板接上电压,板间有一个带

7、0.66 103 电液滴质量为,处于静止状态,则油滴上有元电荷数目是 4.8 10 10 ( = 10/2, = 1.6 10 19)( ) A. 30B. C. D. 3 103 1043 106 【答案】A 【解析】解:平行金属板板间场强为,带电液滴所受电场力为 = = 带电液滴在匀强电场中处于静止状态,电场力与重力平衡,则有 , = 得到: = 油滴上元电荷的数目为:个 = = = 4.8 10 13 10 0.006 6 103 1.6 10 19 = 30 故选:A 二、多选题 8.如右图所示,将带电棒移近两个不带电的导体,两个导体 球开始时互相接触且对地绝缘,下述方法中,能使两球都

8、 带电的方法是 () A. 先把两球分开,再移走棒 B. 先移走棒,再把两球分开 C. 使甲球瞬时接地,稳定后再移走棒 D. 使棒与甲球接触,稳定后再移走棒 【答案】ACD 【解析】解:A、先把两球分开,两球由于感应起电带上异种电荷,再移走棒,能使两 球都带电 故 A 正确 . B、先移走棒,此时甲乙两球中的电荷又发生中和,不再带电,再把球分开,同样不 再带电 故 B 错误 . C、先使甲球瞬时接地后断开,这样甲球带电被中和,乙球带电,当移走棒后,则两 球会带电 故 C 正确 . D、使棒与甲球瞬时接触,这样两球都带同种电,当移走棒,两球仍带电,故 D 正 确; 故选:ACD 9.在电场线如图

9、所示的电场中,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点的电场强度大于 B 点的电场强度 B. A 点的电势高于 B 点 C. 负电荷在 A 点的电势能比在 B 点的电势能小 D. 正电荷从 B 点移到 A 点时,电场力作正功 【答案】BC 【解析】解:A、由图可知 A 处电场线疏 B 处电场线密,所以 A 点的电场强度小于 B 点的,故 A 错误; B、沿电场线电势降低,因此 A 点电势高于 B 点,故 B 正确; C、负电荷在电势高的地方电势能低,故 C 正确; D、正电荷受力和电场线方向一致,所以正电荷从 B 点移到 A 点时,电场力做负功, 故 D 错误 故选 BC 10. 把两个完全相同的

10、金属小球 A 和 B 接触一下,再分开一段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 互排斥,则 A、B 两球带电情况可能是 () A. 带有等量异种电荷B. 带同种电荷 C. 带不等量异种电荷D. 无法确定 【答案】BC 【解析】解:A、两个小球原来分别带等量异种电荷,接触后电荷完全中和,两球不存 在排斥力 故 A 错误 . B、两个小球原来分别带同种电荷,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接触后电荷重新平分,带 上等量同种电荷,存在排斥力 故 B 正确 . C、两个小球原来分别带不等量异种电荷,小球接触后电荷先中和再平分,带上等量 同种电荷,存在排斥力 故 C 正确 . D、两球均不带电,接触后也不会带电,故两球之间不会有排

11、斥力;然后结合 ABC 的分析可知,D 错误 故选:BC 1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元电荷实质上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 B. 一个电子,在任何情况下均可视为点电荷 C. 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D. 一个带电体能否看成点电荷,不是看它的尺寸的绝对值,而是看它的形状和 尺寸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能否忽略不计 【答案】CD 【解析】解:A、元电荷是指电子或质子所带的电荷量,不是电子或质子本身,故 A 错误 B、当研究电子的旋转时,电子不能看作点电荷,故 B 错误; C、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故 C 正确; D、一个带电体能否看成点电荷,不是看它的尺寸的绝对

12、值,而是看它的形状和尺寸 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能否忽略不计,故 D 正确 故选:CD 12. 下列有关起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摩擦起电说明电荷是可以创造的 B. 摩擦起电时物体带负电荷是因为在摩擦过程中此物体得到电子 C. 感应起电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D. 等量的正、负电荷可以中和,说明电荷可以被消灭 【答案】BC 【解析】解: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即说明了电荷 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并没有产生电荷,物体带负电荷是因为在摩擦过 程中此物体得到电子,故 A 错误,B 正确。 C、感应起电过程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

13、另一个部分,总的 电荷量并没有改变,故 C 正确。 D、等量的正、负电荷可以中和,但电荷并没有被消灭,只是整体不显示电性而已, 故 D 错误。 故选:BC。 三、计算题 13. 有三个相同的绝缘金属小球 A、B、C,其中小球 A 带有的正电荷,小 3 10 3 球 B 带有的负电荷,小球 C 不带电 先将小球 C 与小球 A 接触后分开, 2 10 3 . 再将小球 B 与小球 C 接触然后分开,试求这时三球的带电荷量分别为多少? 【答案】解:当小球 C 和 A 接触后,A、C 球带电为: , 1= 2 = 3 10 3 2 = 1.5 10 3 再让小球 B 与小球 C 接触,此时 C、B

14、带电为: , 2= 2 10 3+ 1.5 10 3 2 = 0.25 10 3 所以最终 ABC 三小球的带电量分别是:, 1.5 10 3 0.25 10 3 C. 0.25 10 3 答:最终 ABC 三小球的带电量分别是:, 1.5 10 3 0.25 10 3 C. 0.25 10 3 【解析】完全相同的带电小球接触时,若是同种电荷则将总电量平分,若是异种电荷 则先中和然后将剩余电量平分 完全相同的带电小球接触时,对于电量的重新分配规律要明确,注意接触后分开能平 均分配的前提条件是三个球完全相同 14. 如图所示,通过调节控制电子枪产生的电子束,使其每秒钟有个电子到达收集 104 电

15、子的金属瓶,经过一段时间,金属瓶上带有的电荷量,求: 8 10 12 电子瓶上收集到多少个电子? (1) 实验的时间为多长 (2) 【答案】解:由可得; = 个; = 8 10 12 1.6 10 19 = 5 107 实验的时间; (2) = 5 107 104 = 5000 答:电子瓶上收集到个电子? (1)5 107 实验的时间为 5000s (2) 【解析】由可求得电子数目; (1) = 根据每秒打在瓶子上的个数,可求得实验时间 (2) 本题考查元电荷的定义,要注意明确任何带电体的电量均为元电荷的整数倍 15. 如图所示,固定斜面与水平面夹角为,高度为 h,空 60 间充满垂直斜面向下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一质 / 量为 m,电量为的物体以某速度下滑时刚好能做匀速 + 直线运动,物体可以看成质点,且下滑过 程中其电量保 持不变,重力加速度为 g,问: 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